时光一去不复返 大名府的二十二景

时光一去不复返 大名府的二十二景

首页角色扮演飘缈长生更新时间:2024-06-20
大名二十二景考述

“景”是旧志体裁的一项内容。大名虽然没有山水之胜,但长时期作为一座北方重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留下了许多的名胜古迹。依照惯例,元城、大名旧志(今大名县系原大名、元城两县合并而来)中“景”自然不应或缺,然清康熙、同治两部《元城县志》没有单独记载“景”,清乾隆、民国《大名县志》也没有专记。正因为没有专记胜景,于是有人就认为大名历史上没有令人所称道的风景名胜。而事实上,没有专记的原因是因为“景”“殊乖史例”。清乾隆《大名县志》卷首凡例认为:“俗下修志动编十景八景,春花秋月,随意命题,虽著词华,殊乖史例,然前人题咏未便全删,随类摘录,其言之尤雅者存之。”民国《大名县志》坚持乾隆本原则,在其卷首凡例中称:“县志俗体辄编十景八景,无关政要,亦半属附会,点风缀月,孰乖史法,然前人题咏一概削而不载,亦嫌枯索,大、元旧志于相传风景或分注于村镇之下,或附见于艺文之末,例有可从,兹仍其旧。”虽然没有将风景单列,而是附录在村镇和艺文中,这也是大名旧志区别于他县旧志的一个创新之举。

据此,考清康熙《元城县志》艺文志有大名道孔荫樾作的《名胜十二景诗》(同治《元城县志》题为《咏天雄名胜》),潘世晋和诗十二首,另有戴其员、刘元征、孙郁等人所作歌咏风景名胜诗数篇,篇名均取十二景之名,十二景即元城县的风景名胜。十二景为:惬麓映翠、淇卫浮青、金堤秋月、束馆春华、晚香挹露、众乐袭芳、古碑寒烟、沙滩暮雨、云石秀区、甘泉仙梵、文阁夕晖、讲堂朝旭。

民国《大名县志》卷七《河渠志》白水潭条下载:“白水潭……旧志八景,所谓卫水归帆者也”。大名县最早的县志始自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隆庆四年(1570年)、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重修,惜以上旧志大名县方志办不存,除白水潭外,其他七景不得其详。判读明正德《大名府志·大名县疆域图》,大名县八景为:白水清风、卫水归帆、惬山古偃、谯楼暮鼓、古刹晨钟、凌角烟霞、莲池淫雨、穆堤晓月。

此外,据民国《大名县志》卷二十九《艺文志·诗辑》收录的歌咏风景名胜的诗分析,李恪、庄同生二人作有《铜台夕照》诗,刘洽、成基命、顾咸泰三人作有《沙堤晓障》诗,铜台夕照、沙堤晓障也应是当时有名的风景。合元城县十二景、大名县八景,凡二十二景。这些风景因地理环境的变迁,时代的更替,有的早已湮没无考,有的鲜为人知,作一考述,以备今人发幽思古极有必要。

一、原大名县八景

明清大名县的治所在今天的旧治村,县境范围大致是今天的旧治乡全部,龙王庙镇的大部,西未庄乡、大名镇、万堤镇、铺上乡、杨桥镇的部分村庄,以及今天魏县南部的部分区域。大名县八景俱在今大名县境。

1、白水清风

判读明正德《大名府志·大名县疆域图》,白水清风一景在旧治村西南,系一水潭,并有沟渠通往旧治村西,注入护城河。大名县城西南5.2公里处有白水村,白水清风一景即在此处。

白水村无任何风景名胜,而将白水清风列为一景,或与大名县城(今旧治村)的“地脉”有关。按照堪舆学观点,“大名(府)分野应奎壁”,“郡(今大名城)脉自坤方(西南方)来,大名(今旧治村)先受之。”西南而来的卫河是大名府城的地脉。相对于大名县(治今旧治村)来讲,白水村是县脉所在。明嘉靖九年(1530年)秋,漳河夺占卫河河道,卫河改由白水潭村东行。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涂时相任大名知府,为了大名府城的地脉,采纳风水家(堪舆家)建议,在白水村至艾家口开卫河支河十余里注卫河故道。开卫河支河以后,史载:“府之长吏,用形家言,欲导卫入郡,横开支口于上流,绕邑西北,腹背受水,几无虚岁。”(明成基命《李侯修堤记》)同时,开支河虽然有利于大名府城风水,但严重不利于大名县城(治今旧治村)的地脉。“论县脉,自西发卫水南环,若移卫于支河则断西来之脉,驱南环之秀,大不利也。”(王履泰《畿辅安澜志》卫河卷三)因支河导致旧治村连年水灾,且又有碍“县脉”,支河最终被堵塞。

限于文献所及,白水清风一景何状,不得其详,待考。

2、卫水归帆

判读明正德《大名府志·大名县疆域图》,卫水归帆一景原指今朱洼村至今大名城这一段卫河漕运盛况。清乾隆《大名县志》卷十《图说十》卫水归帆在白水潭,民国《大名县志》卷七《河渠志》白水潭条载:“白水潭在卫水之阳,去今城十二里,为河南粮艘经行之所。林木交荫,菱荇纵横。邑无名山大川之奇,临流眺望舟楫,颇觉快心爽目。旧志八景,所谓卫水归帆者也。后河徙,变为村落,景状全无矣。”似卫水归帆一景专指白水潭,与正德府志图大相径庭。之所以如此,实系因卫河河道被漳河夺占,卫水归帆一景也随之变改,由旧治村西北的卫河移至白水潭村。

卫河前身即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历经多次变迁,在北宋后期改由朱洼村至南关艾家口镇,再绕经北宋大名府城东北行,中间一度穿城而过。艾家口镇自北宋以来,历经金元明三朝,始终是当时卫河上的一处重要的码头,借助卫河漕运的便利条件,艾家口镇由一处码头一跃成为经济重镇,距今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艾家口镇的经济地位始终未衰。明永乐初年,大名府城自大街村迁艾家口镇北,既是因为艾家口镇经济的繁荣,也是出于卫河漕运便利的考虑。

明嘉靖九年(1530年)秋,漳河由响王口经回隆镇夺占卫河河道,于艾家口入卫河故道,卫河改由白水潭村东行,在岔河嘴折而南下,经龙王庙北行。清道光三年(1823年)八月,白水潭至岔河嘴这条卫河河道再次被漳河夺占,卫河在南乐县袁村以东冲刷成新河,长160多华里,40里为北宋黄河北流故道,至岔河嘴与漳河会合,再行卫河故道北行。卫河改道,商民船只也均改走新河,这时,白水潭村漕运繁忙的景象方归于平寂。《大名县地名资料》白水潭条下记载:白水潭村在大名县城西南5.3公里处,卫河本由该村经过,卫河迁徙后,在村南形成一大水坑,终年有水,水质清冽。《乾隆大名县志》绘有卫水归帆图。

附卫水归帆题咏诗二首。

刘尊宪《卫水归帆》

城头恣眺望,卫水正归舟。

一叶凭风下,孤帆带月流。

柳边堪倚棹,沙际见眠鸥。

顿有濠梁意,游鱼任拍浮。

姜贻缙《卫水归帆》

蒹葭两岸隐斜晖,欸乃声中一叶归。

千里人从沧海至,十里梦傍故园飞。

帆悬碧浪晴云散,蓬落沙滩夜雨微。

回首他乡天际远,孤舟聊系钓鱼矶。

3、惬山古偃

惬山古偃一景在今大名县城北4.6公里处的岳庄村。惬山,是西汉时期堵塞黄河决口的遗迹,因岳姓最早在此居住,故名岳庄。

黄河流经大名县境有明确纪年的是在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在浚县宿胥口决徙,经今滑县、濮阳、内黄东南、清丰北、南乐西北入大名境,东北入馆陶,折向东行,经高唐县西南,再折向北至东光县西合漳水,复下折东北流经汉章武县(今黄骅县伏漪城)东入海。

西汉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秋,大雨十余日,黄河北决馆陶及东郡(治所在今濮阳县)金堤,泛滥兗、豫,入平原、千乘、济南,凡灌四郡三十二县,地十五万余顷,深者三丈,坏官亭、室庐四万所,徙民避水,居丘陵九万七千余口。次年春,大司马王凤向汉成帝荐举王延世为河堤使者,负责堵塞决口。王延世采用两艘船夹带着一个“长四丈大九围”的竹筐,竹筐里满盛石头,行至决口处落石,历经三十六天,决口堵塞,“隆如山阜,颇惬人心”。汉成帝因此赐名“惬山”,并将建始五年改为“河平元年”。元城县民为颂扬王延世的功德,在惬山顶上建王延世祠,世代祭祀,至今未绝。

在岳庄村北,随着村民建房取土,发现一处河决遗迹,明显可以看到数根直径约0.5米的木桩被洪水夹带着前行,是否也是王延世塞河遗迹,有待相关部门实地考证了。

关于惬山,唐朝时期的惬山之战,就发生今岳庄以西。此外,在北宋,惬山还有上惬山、下惬山之分。《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元符二年七月条,大名知府韩忠彦奏报,黄河决口,大名府西即是北流故道,水势逼近大名府城,此时若不将御河闭塞,黄河将夺占御河河道直注入城,请令李仲以所得修新河钱物,尽快修筑。宋哲宗下诏,令大名府与李仲修筑上下愜山。而上下愜山是否就是岳庄村南和村北,不得而知。

王延世祠在岳庄村西南,祠有三间,民间称惬山庙,祠堂周围种植花卉树木,郁郁葱葱。登临其上,“俯窥漳卫同涓滴,上摩云霄近斗牛”(赵宁《惬山庙》);放眼四望,“长堤分水势,垒土象山岑;远浦归帆出,斜阳古树深”(庄同生《惬山庙》)。

检阅典籍,惬山历历在目,惬山之所以能“北与尧山齐宠,南与大伾山并峙”(范鉴古《惬山记》),是因为王延世塞河厚德流长的缘故。

清首辅成克巩羡惬山田园生活恬淡自然,诗意画情,致仕后在惬山置别业。

有诗《惬麓行春》:

买得惬山麓,果树匝其巅。

霡霂近清明,花木斗晴妍。

园圃长新蔬,辘轳泻春泉。

倚杖能登陟,林峦几席前。

菜黄麦陇青,顽然醉野烟。

友昆同揽美,修禊想前贤。

4、谯楼暮鼓

判读明正德《大名府志·大名县疆域图》,谯楼暮鼓一景是在原大名县治东门,今旧治东村。

旧治村原来叫南乐镇,宋绍圣二年(1095年),大名县治由大名府城移至南乐镇,直至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除明初短时间并入魏县外,大名县或移往府城附郭,或回迁南乐镇,南乐镇作为大名县城长达数百年。北宋大文学家柳开就是南乐镇人。

在明景泰间,大名县典史郜瑢对南乐镇增高重筑,周围五里有奇,高二丈六尺五寸,宽二丈五尺,开辟东西两门,东曰崇仁,西曰广义,两座城门之上建有城楼,城楼上面悬挂有鼓、钟(《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第134卷大名府部),每天早晚按时敲钟击鼓,进行报时。

谯楼即城楼。古人采取敲钟击鼓的方式进行报时,朝来撞钟,暮来击鼓。每当晚霞初降,夜幕来临,薄暮的霞光惨淡地映照城楼,此时,城楼之上响起有节奏的隆隆鼓声,声声沉闷,回荡在天际,既有落日迟暮之感,又有催人结束一日的劳作,收工赶程与家人团聚之意。谯楼暮鼓或即如此。

5、古刹晨钟

古刹晨钟一景在大名县旧治村东南角。

古刹指白佛寺,始建于北宋徽宗时期,原名白马寺。自创建以来,一直是原大名县的胜景所在,清乾隆年间,白佛寺废于水。现在,旧址尚在,建筑无存,景亦早亡。

白佛寺的来历有些神话色彩。在宋徽宗崇宁年间,释迦牟尼佛突现天空,放佛光数十丈,前有白马驾宝车导行,至旧治村消失。僧人了云、士人唐富等三千余人向宋徽宗请求建寺,获准,并赐名“白马寺”,寺内建有佛塔五层,极尽土木之盛。金泰和年间进行过重修,金元易代之际,毁于战火。明万历元年(1573年),县人张自西重修,改名白佛寺,寺内有座藏经楼,旧志中所说的“藏经法云”即是指白佛寺的藏经楼白佛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漳卫水齐发,寺与城同废,后虽重建,但规模远不如前。

白佛寺有一口大钟,每当晨晓,值日僧人按节律敲击大铁钟,集合僧众作早课,念经参禅,拜佛祷告。此外,清脆而洪亮的钟声,远震古城内外,就会使世人油然升起对清高脱俗、超凡入圣的修行生活的敬仰,唤醒沉溺于红尘烦恼中的凡俗,抛却俗世的羁羁绊绊,崇慕清新超俗的生活,行善念、慈悲、理性。

6、凌角烟霞

判读《正德大名府志》图,该景在旧治村东南,指护城河。

明清大名县城四周环绕有护城河,东南西三门各有石桥横跨护城河,便利通行。县脉自西南卫河来,南环大名县城(旧治村)迤逦而东,护城河风景最秀美。登临东南城角楼,放眼望去,护城河澄如白练,晚霞万簇,从云层迸射,映照水面,波光潋滟,缭绕烟霞与袅袅水气混为一体,如梦似幻,秀景宜人,使人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感。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漳卫水齐发,城废景亦废。

7、莲池淫雨

莲池淫雨一景在今天的龙王庙村东南、三角店村西北。

莲池即莲花池,因早已改造成耕地,故而鲜为人知。《古今图书集成》73册133卷载:“莲花池,在县东二十里,上依重冈,下洌深泓,蒲草菱行,葳蕤可玩。今成腴壤矣。”龙王庙镇距离旧治村十八里,莲花池应该在龙王庙村东二里许。《大名县地名资料汇编》71页龙王庙公社条下载“驻地在龙王庙村,东邻黄河故道,四周高,中间洼,好像一个大池塘,有‘莲花池’之称。”又258页,三角店村名来历:“现在的莲花池,古称三角淀,该村座落在淀的东南角,村名因淀而得名。”

龙王庙在莲花池的西北侧,三角店位于莲花池的东南方,三角淀与龙王庙之间就是古莲花池。粗略计算,莲花池方圆至少有数百亩。

莲花池之所以又名三角淀,是因为这里是穆堤(今名木堤)、李茂堤交合处形成的一个三角洼地,历年积水,成为水潭,俗称三角淀。因潭中种植有莲藕,故而又名莲花池。每当荷花开放的时节,千亩荷塘,荷香悠悠,蛙声阵阵,舟行其间,采摘莲蓬,大有“莲叶何田田”之感。

至迟在清初,莲花池已成耕地,莲池淫雨景状全无,惟有莲花池一名还在民间口耳相传。

8、穆堤晓月

穆堤晓月一景在大名县城东南21华里处,龙王庙镇东北的东、西、李三木堤村。穆堤是北宋黄河西岸大堤,东、西、李三木堤村即是由穆堤演变而来。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改道北流,流经今大名县东。嘉佑元年(1056年),自五月以来大雨不止,黄河在清丰县六塔镇决口,宋廷急令治黄河西堤,护卫北京大名府城。此后,只治西堤以卫北京,不治东堤。穆堤即在此时修筑,直至北宋灭亡,黄河改道,穆堤与李茂堤始终护卫北京免遭水患。

木堤村东临黄河故道,故道东侧是历史上有名的沙麓山,元城王氏的发祥地,三朝称制的王政君、新朝皇帝王莽,也正因为王氏其故里而冠名“贵乡”,贵乡即大名的前身。此外这里还有束皙、孙膑等名人的足迹,也正因为这里历史文化的因素,沙麓山步入历史名山之列。

天将破晓,月亮仍高挂天际,信步踏上黄河古堤,脚下黄河故道流水潺潺,低声倾诉往日金戈铁马的征战、樯橹交错的漕运盛况。远望沙麓山旧址,往日林木葱葱的沙麓山已成连绵沙丘,遥想周穆王射鹿,西汉元城王氏的辉煌,博学的束皙,孙膑用兵的马陵故道,晋文公五鹿乞食等等,早已尘封历史典籍。沧海桑田,山陵变迁,此情此景,令人有逝者如斯夫之感慨。穆堤晓月一景大致如斯。

以上插图部分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联系编者。

二、原元城县十二景

明清元城县部分村庄因历史因素今归魏县管辖外,其余全部归今大名县管辖,元城县十二景俱在今大名县境。

1、惬麓映翠

惬麓映翠一景指惬山和沙麓山。惬山在岳庄村。沙麓山在卫河东侧,大致范围是黄河故道东部,西付集、马陵、埝头、束馆以北,北峰以西,东北还包括莘县一部分。

沙麓山原名菹台,菹台为载籍中最早出现的大名古地名。周穆王曾三次东游至此,第一次“舍于菹台”,兽猎时,一头驾车白鹿受惊逃逸,周穆王以五头鹿驾车追及,“丘于菹台”。周制,天子驾六,因穆王驾五鹿,故称菹台为“五鹿”,五鹿为菹台异名。此后五鹿之名渐渐取代菹台,世人知五鹿而不知菹台,由五鹿之名相继又有沙鹿、沙麓山、五鹿墟等异名。附会五鹿山得名盖因山有五峰,貌似五头梅花鹿而故名,实大误。

沙麓山名闻天下,始自西汉武帝时,王翁孺从济南搬迁至元城县沙麓山西侧的委粟里,孙女王政君贵为汉元帝皇后,元城王氏一日内有五人封侯,此后,元城王氏愈盛,“乘朱轮华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鳞左右,尚书、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门。” “历上古至秦、汉,外戚僭贵未有如王氏者也。”因此,称沙麓山脚下的委粟里为贵乡。此外,沙麓山还是元城王氏、束、沙、五鹿等姓氏的发祥地,沙亭、几城、五鹿城、马陵城等历史上著名的城邑都在沙麓山周围。

周襄王六年(公元前646年)八月五日,地震,沙麓山崩,临河山体阻黄河。沙麓山由一座土山成为丘陵地带,在北宋,黄河在这一带多次改道,马颊河、洪雅江的肆虐冲击,沙麓山面貌再次被改变。上世纪八十年代,卫河东部三四米高的土丘还比比皆是,山上林木茂盛。随着农业开发的需要,沙丘被平整,沙麓山除个别残丘外,已经难觅其踪。

惬山本归属大名县管辖,不属于元城县,但惬山与沙麓山对峙,遥相辉映,史称“春草秋罗,含烟带月,有拱揖迎人,翠色欲滴之状。左岱宗,右太行,亦元邑佳胜也。”

旧志存有题咏诗三首。

孔荫樾《惬麓映翠》

突兀烟峦岁一新,四时芳霭动初春。

霖飞石磴常浮碧,风过踈林不泛尘。

云窟应通仙岛路,青谿宜卧武陵人。

相逢尽是芒鞋客,惭愧劳劳绾绶身。

潘世晋《惬麓映翠》

树色葱茏草色新,停骖我亦恋芳春。

千岩日出长飘雨,十里风吹已绝尘。

谁遣牧樵添胜景,自多耕凿少闲人。

屯云一望长安远,回首徒伤老大身。

戴其员《惬麓映翠》

惬山篑土汉河防,沙麓曾占圣母祥。

异代勋名留史册,盛时风景属蚕桑。

梨花历落凝霜白,柳色参差带雨苍。

掩映烟云无限意,为骑瘦马踏春阳。

2、淇卫浮青

淇卫浮青一景指的是卫河。

卫河,俗称御河。隋炀帝即白沟河道开凿永济渠,名为御河。《卫风》中有淇水,白沟就是淇水的别名。隋唐大运河经多次改道,始成今天的卫河河道,追本溯源,今卫河的前身是淇水。明清时期的卫河在今曹道口村北进入元城县境,迤逦北行,由营镇北的徐万仓入馆陶县境。

今大名县境内有漳河、卫河两条河流,一祸一福。漳河性悍猛,善溃决,迁徙不常,俗有“小黄河”之称。卫河与漳河相反,性安流,水轻缓,适宜航运,因此,来往船只繁忙,樯橹交错,终日不停歇。卫河浮青,即是指卫河舒缓轻流的本性,也是因卫河牵动了元城县的经济繁荣,卫水流金而取景。

卫河虽然没有奔腾万里的气势、波涛汹涌的壮丽,但它独特的自然风光也有可道之处。淡蓝色的江水缓缓北流,河水晶莹碧透,鱼游浅底,两岸绿树成荫,绿草茵茵,倒映水面,有微风拂来,或船桨划过,水面泛起鱼鳞似的波纹,柳丝婆娑,荡漾水面,清澈、碧绿、温柔、恬静,令人神往。

旧志存有题咏诗三首。

孔荫樾《淇卫浮青》

春来万派北朝宗,引动兰桡听水淙。

碧浪漫摇杨柳色,澄川斜映太行峰。

临渊却喜无藏鳄,望气占知有卧龙。

回首当年歌瓠子,空将璧马委涛汹。

潘世晋《淇卫浮青》

入洛分漳绕岱宗,浮天不尽此淙淙。

奔流直注长鲸窟,倒影遥来少室峰。

已觉百川同野马,岂无七步擅雕龙。

河清只合长如此,尚想当年瓠子汹。

孙郁《淇卫浮青》

魏郡封疆控岱宗,清流无恙自淙淙。

沙连断岸生芳草,河引长渠落碧峰。

浚野天空飞雁鹜,淇源水浅见鱼龙。

清澜如掌环平陆,不比宜防鼓浪汹。

3、金堤秋月

金堤秋月一景在大名县城北18公里处的黄金堤村。

金堤始筑于战国时期。谭其骧考证,约公元前四世纪四十年代左右,齐与赵、魏基本以黄河为界,各在黄河东西两岸修筑堤防,绵亘数百里,距河床各二十五里,两堤相距五十里,蓄洪拦沙作用很大。黄河下游左堤起自武涉马曲,经获嘉、新乡、汲县、滑县、浚县、内黄、清丰入大名境。今大名县残迹尚存,城北的程堤村、岳庄、刘堤口、康堤口、万堤、黄金堤等村座落其上。

北宋名相韩琦任大名府知府时,重筑金堤,有一次黄河涨势迅猛,眼看将漫决金堤,百姓有沦为鱼鳖之灾,在河水距离堤顶尚有一寸的时候,河水停止上涨,因此得名“寸金堤”。后来,百姓居住其上,成为今天的黄金堤村。金堤秋月,或因金堤有保聚生民之功而取景。

旧志存有诗四首,可一睹金堤秋月景状。

孔荫樾《金堤秋月》

沥沥秋风夕色苍,黝云敛尽月如霜。

亭台铺地参差影,星斗涵潭上下光。

野望有时迷素鹭,天空何处咽寒螿。

徘徊中夜思无际,转羡庾楼兴自长。

潘世晋《金堤秋月》

风林晚色正苍苍,月照平沙一片霜。

大地几人同远眺,澄川何处接天光。

秋河欲断千行柳,零露无声四壁螿。

谁道广寒宫阙杳,霓裳今夜听偏长。

刘元征《金堤秋月》

一望长堤草色苍,依依衰柳叶初霜。

明涵林木来蟾影,冷浸星河入练光。

隔浦凉风闻过雁,近村清露徹啼螀。

乘槎欲问支机石,秋色微茫碧汉长。

孙郁《金堤秋月》

王尊渡口月苍苍,木落金堤见早霜。

秋色遥连秦塞远,清晖犹似汉时光。

荒城捣素闻哀雁,衰草侵溪响乱螿。

却忆河冲酸枣日,狂澜直下计何长。

4、束馆春华

束馆春华一景在大名城东南27公里处的束馆镇。

束馆镇原名安贤镇,位于沙麓山南麓,是束姓的发源地。束馆镇内有孙膑故宅、束皙祠、烟市寺、古烽火台等古迹。束馆镇得名源于束皙。

束皙(约261—302),字广微,西晋文学家、史学家,元城县安贤镇人。博学多闻,好学不倦,无人能及,为当时名士。性沉退,不慕荣利。太康年间元城县大旱,为百姓祷雨有应,百姓作歌:“束先生,通神明,请天三日雨甘霖。我黍以育,我稷以生。何以畴之,报束长生”。后因病辞官归故里,开馆授徒,四十岁去世。元城市里为之废业,门生故人立碑墓侧,后人为纪念束皙改安贤镇为束馆镇至今。

束馆春华一景实因崇仰束皙而取景,景状不可考。

旧志存有题咏诗三首。

孔荫樾《束馆春华》

青青篱舍郡城东,父老班荆诵束公。

乱后还留郊草碧,时平遍见野棠红。

云生珠树鸠鸣雨,日映雕梁燕舞风。

谁道山阴劳应接,三春佳盛在天雄。

潘世晋《束馆春华》

碧瓦参差郡郭东,当年俎豆广微公。

春来磵草葺葺起,雨歇岩花冉冉红。

荷插有时偕旧侣,輶轩谁复问星风。

白华南陔传遗咏,令我遐思睿藻雄。

孙郁《束馆春华》

高沙断垒御河东,古庙残墩祠束公。

鸥鸟有时依水宿,野花无数压枝红。

甘霖曾应先生祷,绛帐犹存长者风。

华黍由庚自*雅,岂能投阁笑杨雄。

5、晚香挹露

晚香挹露一景在原大名府署东侧的晚香堂。

北宋名相韩琦留守大名府时,于重阳节在府治后园宴请宾客,席间,韩琦呤诗云:“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见韩琦《九日小阁》)因韩琦辅佐三朝,保全晚节,故在旧大名府治后圃筑晚香亭纪念。

大名府城迁徙以来,知府倪天兴敬仰韩琦,将府署二堂命名为景韩堂。明隆庆四年(1570年)夏,大名知府王叔杲在大名府署仪门东侧始建宾馆,中间建晚香堂三楹,以存韩魏公遗迹。晚香堂前有三小门,中间为“魏国遗芳”。晚香堂外空地上,凿水池,种植莲藕,绕小径种植竹子。之外,遍种黄花,并建一亭,因常邀大名府士大夫、乡绅座亭上,辩论古今,“得以挹其遗芬”,故而匾额“挹芬”。

晚香挹露一景是晚香堂、挹芬亭。随着晚香堂的拆除,该景不存。清咸丰《大名府志》有晚香堂图。旧志存有题咏诗三首。

孔荫樾《晚香挹露》

寒露晨流菊萼开,魏公退食共徘徊。

孤清自许凌凡艳,高韵方堪对盛才。

百代丰功会篆鼎,三秋佳兴漫衔杯。

应多万汇飘零后,不尽幽芬次第来。

潘世晋《晚香挹露》

冷艳侵晨寂寂开,魏公亭畔足徘徊。

陶潜已去无高节,庾信谁怜有赋才。

地僻不嫌人送酒,秋清聊与客衔杯。

科头吟望西风起,露下天高一雁来。

孙郁《晚香挹露》

使相庭前黄菊开,探奇有客共徘徊。

摩崖已勒开元句,学步方惭邺下才。

三径秋容怜晚节,百年佳兴付深杯。

高风籍甚谁堪继,江左人乘紫马来。

6、众乐袭芳

众乐袭芳一景在原大名府署东侧。

北宋名相文彦博留守大名府时,在众乐堂前建有九思亭,每逢春暖花开,许游人前来赏玩,不加任何禁止,取与民同乐之意。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大名府知府涂时相在晚香堂后建袭香亭,后来倾废。清康熙九年(1670年),大名府知府周邦彬因挹芬亭、袭香亭倾圮,移建挹芬亭于袭香亭旧址,重建袭香亭于原址北,又增修介石居、听嘤轩、迥廊等。中间迤东建有“嘉谷亭”。后来“挹芬”、“袭香”二亭也废。

众乐袭芳一景是因景仰文彦博而取,随着袭香亭的倾废,景亦不存。旧志存有题咏诗三首。

孔荫樾《众乐袭芳》

潞公台畔树成行,遗爱昭垂百代芳。

美绩何人传汗简,良辰有客奠椒浆。

千条杨柳圑春色,万朵梨花借月光。

自叹风尘空碌碌,鸣镖常愧近宫墙。

潘世晋《众乐袭芳》

侯射旁边树几行,春来士女竞寻芳。

梨花点点飘衣袖,歌扇盈盈载酒浆。

雪色可能侵黛色,花光应得散风光。

相期退食成幽对,藉草为茵傍苑墙。

孙郁《众乐袭芳》

汾州仆射下鸳行,手植黎云压众芳。

士女倾城歌白雪,莺花满眼醉琼浆。

园同御宿诗堪和,人自中书吏有光。

今日荒沙埋古木,重游何处问宫墙。

7、古碑寒烟

古碑寒烟一景指五礼记碑。

“五礼记碑”原立于大名县大街乡双台村,青石质,高12.34米,宽3.04米,厚1.08米,总重140.3吨,是全国最大的古碑。始立于唐朝开成五年(公元840年),为魏博节度使何进滔德政碑,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撰文并书丹,为石刻中之精品。北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宋徽宗修编《五礼新仪》,诏谕大名府尹梁子美为《五礼新仪》立碑刻记,梁子美为讨好皇上,毁何进滔德政碑以其石改刻《五礼新仪》,时人惜之。

五礼记碑首精雕八条巨龙,碑额阳面正中为梁子美篆额“御制大观五礼之记”双行八字,故名“五礼记碑”。碑身两侧为柳公权墨迹,碑阴刻唐“何进滔德政碑”,碑文改刻为“御制五礼记碑文”,因而称“唐宋碑”。

明建文三年(1401年)四月漳卫河决,洪水淹没府城,五礼记碑随之倾倒在泥沙之下。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三月,大名府知府顾玉柱穿土发掘,而五礼记碑已经断为九块。1988年,将五礼记碑由双台村移立于大名县石刻博物馆,再现了昔日的雄姿。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志存有题咏诗三首。

孔荫樾《古碑寒烟》

屹歭巍碑期永传,何缘横断卧荒烟。

岂因诏斫淮西记,疑是雷惊元祐年。

漫灭半沉文字义,微茫尚辨笔姿妍。

春风秋雨苔痕碧,欲洒清酤到石前。

潘世晋《古碑寒烟》

何来断碣少人传,雨蚀苔侵空紫烟。

岂似韩陵遗片石,故教岘首泣千年。

高原禾黍团秋色,野水蒹葭照晚妍。

本是马图珍重物,灵旗时见暮云前。

孙郁《古碑寒烟》

残碑剥蚀枕荒烟,字逼黄庭榻上传。

洗石重寻冯宿记,披榛尚忆大观年。

疏林落叶如相诉,故垒秋花自斗妍。

禾黍伤心翁仲倒,临风洒泪夕阳前。

8、沙滩暮雨

沙滩暮雨一景在大名城东北16.5公里处的金滩镇卫河沙滩。

金滩镇本名小滩镇,西临卫河,俗称金沙滩。清同治年间,礼部尚书毛昶熙回乡途经小滩镇,村民盛情款待,因小滩镇商贸发达,日进斗金,且镇取名小滩有所不雅,顺从民意,也取沙里淘金之意,改称金滩镇。金滩镇不但是一个商贸重镇,也是文化大镇、民俗大镇、革命老区。我党早期的女革命家、妇女运动的先驱郭隆真的故乡就在金北村。

金滩镇至迟形成于元代,明永乐间废海运行漕运,因金滩镇“南襟河洛,北通燕赵,东接齐鲁,西拱嵩行,舟行辐辏,民物阜殷,俨然一都市”。故而在金滩镇设立户部分司,督办河南、山东东昌府(聊城)、德州等地的漕粮兑运。此后,又相继设立巡检司负责维持治安,税课司负责征收税收。因河道淤浅有碍漕运,又增置元城县主簿一员驻金滩镇专职疏浚河道。据村民讲每年在金滩镇守冻的船帮两三千人,镇内店铺、银号、当铺、酒店等等近百家,是繁华富庶之地。

明朝后期,因鞑靼入侵,作为大名府屏藩重地的金滩镇开始创建寨墙,建有寨门五座:北门、东门、东南门、南门、西门,墙基三四丈,上有垛口,全然大名府城模式。上世纪80年代寨墙方拆除,今寨门、寨墙遗迹尚存。金滩镇的主街区是镇中间的青龙街,自北寨门蜿蜒曲折至南寨门。随着铁路、公路的兴起,卫河渐渐失去交通要道的优势,金滩镇经济大镇的地位大不如往昔。

金滩镇内现存有集福寺(现为金北回族小学,有明朝天启、崇祯朝首辅黄立极的碑记)、元代清真寺、郭隆真故居、火神庙、户部分司、山陕会馆、清末古店铺等。

平日里金滩镇,卫河上船帆交错,市场内四方商人摩肩接踵,惟有雨时的金滩镇方有些许的宁静。沙滩暮雨一景取暮雨时分的金沙滩,反其意而取景,更衬金滩镇平日的繁华与忙碌。旧志存有题咏诗四首。

孔荫樾《沙滩暮雨》

虚亭夜坐见流萤,飘缈炉烟入尘馨。

何处团蕉传静响,原来凄雨满芳汀。

云衢雁翮沉难举,溪口鱼灯暗不荧。

无尽幽思生画角,呼童门外贳佳醽。

潘世晋《沙滩暮雨》

又看腐草化为萤,独坐秋堂万木声。

翠萼惊风吹锦砌,黄昏鸣雨急烟汀。

城南鼓角声初绝,匣里芙蓉气独荧。

我欲乘槎天上去,不堪招友醉芳醽。

戴其员《沙滩暮雨》

千家楼阁万舟横,烟雨迷离薄暮情。

伐鼓拷金喧水国,吹笙拨阮度云軿。

榜人踊跃樽前笑,贾客经营梦里行。

独有少年无意绪,金沙滩上看调筝。

孙郁《沙滩暮雨》

秋老金滩见露萤,烟村挂雨片帆青。

农夫戴笠归深巷,旅雁呼群下远汀。

芦岸樵歌时隐隐,沙头渔火晚荧荧。

野人饶有沧州兴,独坐扁舟醉醽。

9、云石秀区

云石秀区一景指的是素园。

素园在大名城内东南,为明崇祯朝首辅成基命后花园。成基命致仕后,在大名城东南角大修宅邸,并在宅邸后构筑素园。素园南北数十丈,东西是南北的三四倍,东倚城墙,西邻大名府学。素园东为池塘,夹岸杨柳,名“柳塘”,塘中有静舫。整个素园以云石堂为中心,点缀以假山、池沼、楼台、亭榭,杂植以松竹花卉,为大名府城景色最优美的地方,丝毫不亚于江南园林。成基命晚年在云石堂读书自娱,著作取名《云石堂集》。成基命之子清康熙朝首辅成克巩谢政之后,也在素园悠游度日。文人墨客题咏素园颇多,旧志均有摘录,尤以清李昌祚所作《素园记》、严绳孙所绘《素园图》著名,时称“李文严图”,今文存图佚。上世纪四十年代,素园建筑尚存深柳堂,古建筑专家刘敦桢曾来大名考察,现在成基命府邸和素园均沦为民居。

旧志存有题咏诗四首。

孔荫樾《云石秀区》

元功何事遽归林,家有灵区花木森。

一片云光留碧影,千重岚气散疏阴。

朝端共识江湖志,海内犹悬征聘心。

却是城南盈尺地,风华高并富春岑。

潘世晋《云石秀区》

玲珑文石托深林,烟霭苍苍草木森。

六月松涛消大暑,四时花雨结春阴。

纷纷不辨风尘色,落落犹存天地心。

自是巨灵人位识,闲来我欲踞高岑。

刘元征《云石秀区》

红尘谁意有山林,门接城隅万木森。

风起松篁生静响,月来庭院散轻阴。

家称韦相传经业,道合留侯辟谷心。

两世勋名台鼎重,逍遥杖履卧云岑。

孙郁《云石秀区》

平津阁敞鸟投林,丞相湖山万木森。

莲沼漂红时带雨,松垣结翠晚浮阴。

眠云尚系苍生望,枕石还劳圣主心。

况有韦贤能似续,一时歌咏逼高岑。

10、甘泉仙梵

甘泉仙梵一景在狄仁杰祠堂碑侧的甘泉庵。狄仁杰祠堂碑位于县城东北五里外的孔庄村北。

甘泉井是清初直隶提督刘良佐所凿,又于甘泉井上建甘泉庵,甘泉庵西侧是北宋大名府城墙。若论名气,甘泉庵、甘泉井堪称微不足道,甘泉仙梵列为一景是因狄仁杰祠堂碑而取。今天,甘泉庵早已湮没无存,惟有狄仁杰祠堂碑矗立原址,见证大名府的兴衰历史。

狄仁杰为唐朝名相,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696年),契丹入侵,河北震动。狄仁杰此时临危受命,出任魏州刺史,契丹闻风自退,魏州百姓免遭战火。离职后,为感念狄公德政,为其建生祠,祠堂后是一处莲花池,景况最优,在当时也是一大胜景。安史之乱中祠堂废于战火,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魏博节度使田弘正于旧址复建狄仁杰祠堂,立碑记其事。

狄仁杰祠堂碑为青石质,全高4.46米,宽1.46米,厚0.46米。碑座深埋地下,碑首精雕四龙,每遇阴雨天气,好像有黑龙围绕于上,故民间俗称“黑龙碑”,碑额阳篆“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三行三字排列。冯宿文,胡证书丹,碑文字体工整,笔法俊秀有力。碑身淤地之半,地面部分龟裂,碑阳刻记碑文,记述狄公在魏州(今大名)任刺史时的政绩和重修祠堂及碑的过程。

清同治九年(1870年)大名府知府陈崇砥与大名知县庆之金、元城知县杨应枚建狄仁杰祠堂碑亭,元城县训导王文楷总理其事。1982年河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修亭、桥加以保护。

旧志存有题咏诗三首。

孔荫樾《甘泉仙梵》

嵬然古刹歭层台,下有澄波映碧苔。

登阁环瞻群象肃,临风静领妙香来。

山空琴奏成连去,月白笙鸣子晋回。

十载尘襟一息尽,归携余韵绕樽罍。

潘世晋《甘泉仙梵》

梯空仿佛古吹台,白水青山间绿苔。

望远几人骑鹤去,登高有客傍云来。

钟声晚向林边出,雁语遥从天际回。

绝顶结庐吾有意,放参还欲设尊罍。

孙郁《甘泉仙梵》

云边绀殿倚崇台,坐拂甘泉石上苔。

宝志曾闻飞锡到,嫖姚亲为布金来。

月明僧舍钟初定,花落春城鸟自回。

记得年年逢九日,登高泛取菊花杯。

11、文阁夕晖

文阁夕晖一景是指大名城小南门上方的魁光阁和文峰塔。

按照古代星野的划分,大名府属于“应奎壁”,东南方主文运。为了大名府科举昌盛,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大名道副使陈大宾开辟小南门,并在小南门上方建魁光阁,比南门城楼略矮,在小南门外东南的炮台上建文峰塔,高耸入云,文峰塔四周有风铃,南风徐徐吹来,铃声响闻全城。每当正午时分,文峰塔、奎光阁的影子倒映在文庙的泮池,好像有一只如椽大笔临池蘸墨,挥毫欲向空中书写之意。文人墨客题咏颇多。

小南门开辟后,大名府果然科举日盛。不久,王叔杲任大名府知府,认为开小南门利于学不利于府,将小南门堵塞,文峰塔、奎光阁如故。清乾隆年间,大名府知府李湖应大名府士绅请求,重开小南门,不久又因不利于府而堵塞。在一次地震中,文峰塔倒塌。清光绪十年(1884年),大名兵备道刘盛藻捐款重修文峰塔,重修后的文峰塔为六角形五层实心砖塔,高二丈余,建于大名城小南门东南外城墙炮台上,为大名府一个充满诗情画意,颇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景观。上世纪六十年代,因群众在文峰塔下取土,导致文峰塔基础不牢,日渐倾斜,危及群众,被大名镇组织民兵拆除。

旧志存有题咏诗三首。

孔荫樾《文阁夕晖》

海内烽消报罢兵,从容文事转怡情。

西轩霞映宜摊帖,北牗凉生每对枰。

飞鸟负暄投晚树,游鱼避影度深砰。

临风自叹流光迅,三岛丹炉何日成。

潘世晋《文阁夕晖》

叹息中原老甲兵,此邦弦诵足怡情。

十年诏草存金马,一日浮生付玉枰。

木叶几回衔远照,山光一带落寒砰。

人间且喜群英聚,何异云门集九成。

孙郁《文阁夕晖》

崚嶒魁阁近严城,一片斜阳拂画楹。

授教今逢周茂叔,下帷重聚鲁诸生。

廿年坐拥尚书幕,三省军屯魏博营。

此日登堂弦诵古,西凤吹落鼓颦声。

12、讲堂朝旭

讲堂朝旭一景在大名府文庙。

大名府文庙位于城内县前街路南,始建于明建文四年(1402年),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现为实验学校所在地。文庙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布局,整个建筑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对称排列,由南向北依次为:小南门,门上有文峰塔、奎光阁,文阁夕晖一景的所在;北为大门、泮池、棂星门、戟门(即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文庙庭院宽敞,庙内种植有松柏,郁郁葱葱。

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文庙是读书人敬仰的圣地,士子在讲堂聆听讲经,发奋攻读,参加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光宗耀祖,这里是他们的第一步,因此将授课场的讲堂列为一景。

旧志存有诗五首。

孔荫樾《讲堂朝旭》

高斋创建自何年,有客乘时设讲筵。

刻烛浸吟残漏尽,开窗惊见曙光悬。

咸池浴出方呈彩,旸谷飞来渐散烟。

试问谁人穷道奥,翩翩驹影那能延。

潘世晋《讲堂朝旭》

惭愧文翁化蜀年,喜看朝日上经筵。

已知阙里韦编绝,自有扶风绛帐悬。

圭景三移楼阁影,书声初散树林烟。

解颐只此传心语,奇字何须复蔓延。

戴其员《讲堂朝旭》

浴池朝景远曈曈,地敞偏宜杨柳风。

铙吹久虚归马后,弦歌重听语莺中。

忧来制锦章难报,老去论文步未工。

独有永盘春苜蓿,团团初日小斋东。

刘元征《讲堂朝旭》

横经多士忆当年,兴废频仍叹讲筵。

金鼓重看烽火息,图书还并日星悬。

参差亭阁迎朝日,历落松梧带晓烟。

忠定弓裘吾敢坠,渊源世业欲长延。

孙郁《讲堂朝旭》

草缝多士佩韦弦,日上芸窗对简编。

白鹿藏书元有主,青牛望气是何年。

皋比坐设扶风帐,锦水时吟十美篇。

定有醇儒应天象,形廷正尔进经筵。

三、铜台夕照和沙堤晓障

1、铜台夕照

铜台在大名城东南八里,旧治村东北五里,在清朝末年铜台还残存一亩多。至今遗址尚存,即老堤厂厂址。

关于铜台,民国《大名县志》记载:相传是战国时期坛坫会盟的地方,还说是唐宋时期的演武台,二说并存。《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一百四十二卷记载:“在府南大门外,有高台,相传魏惠王拜郊台,今称村曰‘台头堡’”。三说而以魏惠王拜郊台为真。战国时期,诸侯会盟记载在马陵,未见会盟于铜台的记载,故而不取会盟台一说。唐宋时期的演武台在双台村,双台村的村名来源就是因演武台而得名,故而演武台也不取。

大名历史上屡屡遭受水灾,因铜台地势较高,周围渐渐聚集成村落,取名“台头堡”,以台头堡为中心的区域历史上称作“台头里”(见元大名路达鲁花赤益立山墓志铭和李爱路墓志铭)。

铜台不但在明清是大名府一处胜景所在,在唐宋时期也是大名府的一处标志性建筑,宋元话本称大名府为铜台,明正德《大名府志》记载大名府别名是铜台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清末,美国基督教会来大名传教,购置铜台土地,改建成教会,俗称“美国园”,民国时期,大名城内地方各中小学春初郊游多来这里。建国初期是大名县二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后来改建成工厂。

旧志存有题咏诗二首。

李恪《铜台夕照》

一上高楼思惘然,故园遥在夕阳边。

云横泰岳知天近,水绕金堤觉地偏。

鸦带霞光归古堞,雁将秋色过平川。

行人若问前朝事,车架曾经此地还。

庄同生《铜台夕照》

停骖寻古迹,有客上铜台。

返照回青嶂,残霞敛绿苔。

卫河樯影乱,沙麓雁声哀。

不尽登临兴,余闲寄酒杯。

2、沙堤晓障

沙堤,在今城东北五里沙堤村,唐朝为河门旧堤,唐中和年间,魏博节度使乐彦桢将河门旧堤改建成魏州城西城墙,今沙堤村南沙堤残痕仍可辨识。北宋大名府故城在明洪武年间毁于洪水,就是由沙堤村所处的观音门破城而入,因此,又称沙堤村为“破城口”。

北宋时期,在沙堤尽头建有一座压沙寺(在今沙堤村南变电站东侧)。压沙寺种植有梨树上千棵,每逢梨树盛开,全城人呼朋引伴来压沙寺观赏梨花,是当时大名府城的一大盛事。

障即画轴。沙堤晓障当是站立沙堤,东望大名府故城,目睹满目破败荒凉,遥想当年河朔雄藩的魏州城、北门锁钥的北宋大名府,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

旧志存有题咏诗三首。

刘洽《沙堤晓障》

七里城闉半是花,堤横烟锁几人家。

迢峣雉堞凌空立,曲折龙蟠带郭斜。

野暗晓风开宿务,沙明旭日晃朝霞。

书屏咫尺层楼外,尚蚤凭栏兴愈赊。

成基命《沙堤晓障》

四野低平楚,亭亭此望赊。

蜿蜒层阜起,迤逦抱村斜。

树色迎初照,风烟散暮鸦。

直看屏是锦,不道堤为沙。

顾咸泰《沙堤晓障》

迤逦长堤径,苍茫带郭斜。

列图开宿雾,崇阜晃朝霞。

沙篆双袅印,村连一县花。

老农入画里,到处乐桑麻。

限于文献所及,学识有限,大名的风景名胜仅能赘述至此,不足之处尚请博识之士补缺。

2011年6月16日初稿

作者:桂士辉(1975——),男,大名县人,河北师大文学学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二学士,大名县政协文史委主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