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个人感到,梅花、兰花、竹子这三“君子”,寓意都比较单向,比如梅花傲霜斗雪,绝对是斗士形象。兰花清丽脱俗,应该是世外高人的最爱。竹子挺拔有节,是气节的隐喻。唯独菊花,却有着两个方向不同的寓意。
菊花,又被称为黄花,是历代文人雅士和风云人物吟咏的对象之一。如前面所说,菊花在历史上有两个方向的隐喻,看似矛盾,但又真实的发生在这个君子之花身上。
历代文人雅士,吟咏菊花的诗车载斗量,有文字可查的要追溯到战国时期楚国大诗人屈原,不过最为有名的还是陶渊明咏菊诗,连北宋理学大师周敦颐写的《爱莲说》里面都提到了“陶渊明独爱菊”。其实平心而论,陶渊明的咏菊诗数量并不多,但是他在《饮酒》其五中确写出了千古吟咏的佳句: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只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已经把爱菊之人潇洒飘逸的世外桃源生活描写的淋漓尽致,后面吟咏菊花的佳作不少,包括杜甫等大诗人也都曾有诗,《红楼梦》林黛玉也曾有咏菊诗,但是个人认为陶渊明咏菊诗珠玉在前。
陶渊明是著名隐士,虽然曾经做过彭泽县令,但是最终不为五斗米折腰,选择了隐逸,选择了“穷则独善其身”。这本身也说明了菊花的确是有超凡脱俗的隐士寓意。然而,有意思的是,另外一群人,他们积极入世,功业也是叱咤风云,同样也喜欢菊花,也写出了流传千百年的咏菊诗,虽然文学性上可能比不上屈原和陶渊明,但是霸气十足!不用说大家也能猜到,我说的是黄巢和朱元璋的咏菊诗。
黄巢据说是个神童,很小就会写诗作文,可惜屡试不第,这也是他最终走上领导农民起义道路的一个重要诱因。他无疑是菊花的超级粉丝,他流传下来的两首咏菊诗都是歌颂、赞美与怜惜。
黄巢的《不第后咏菊》最为有名: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发时百花*。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遍带黄金甲!
这个题目可能是后人所加。九月九日是重阳日,一般认为是菊花盛开之日,之所以说“九月八”没说”九月九”,应该是因为韵脚的缘故,那时的百花都已凋零,惟有菊花战寒斗霜,傲然挺立。之后就是抒发黄巢的志向:他自称冲天大将军,后来率军攻入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满城尽带黄金甲”了。这个名句后来还被用为电影的片名。
不过好景不长,黄巢最终失败被*。其实他早在少年时代就对菊花情有独钟,看他写在这一时期的咏菊诗:
飒飒秋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样开!
这首诗一方面彰显了少年时代的黄巢就有的与众不同,他的远大志向,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菊花的怜爱甚至是鸣不平:他年我若说了算,就让菊花和桃花一样在明媚的春光里开放,不再肃*的季节里连个胡蝶都不来光顾。这倒是颇有点农民起义领袖“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的味道了。
无独有偶,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出身草根,没读过书,但是在后来的军政生涯中干中学学中干,也有了一定的文化素养,也喜欢附庸风雅,有许多关于他写诗写对联的故事,共同的特点是文学性差强人意,但绝对霸气十足!
他也有一首咏菊诗,有很明显的仿黄巢咏菊诗的痕迹: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因为他仿黄巢,所以有的词句几乎一样,搞得本人曾经记串了: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百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满城尽带黄金甲!哈哈。
虽然词句相近,但是朱元璋朱皇帝的咏菊诗还是和黄巢咏菊诗不同,黄巢置身事外,评点菊花。而朱元璋自己已经幻化为菊花了,所以黄巢的诗是满城尽带黄金甲,而朱元璋自己“遍身穿就黄金甲”,这其中的区别是否是造成他们二人一个成为失败的悲情英雄,一个成为成功的开国皇帝的原因呢?见仁见智吧,不属于本文所研究。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