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讹传讹还是史实?父王不喜欢母后,王子就干出了杀母的禽兽恶行

以讹传讹还是史实?父王不喜欢母后,王子就干出了杀母的禽兽恶行

首页角色扮演窃道之主更新时间:2024-07-29

清太祖努尔哈赤共有十五个儿子,每一个都不是善类,其中褚英、代善、莽古尔泰、德格类、皇太极、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等更是骁勇善战、勇猛绝伦。

可是,莽古尔泰虽然作战凶猛、战功赫赫,名声却很臭。

究其原因,是缺乏人性,曾做出过*母恶行。

努尔哈赤共有四位大妃,佟佳•哈哈纳扎青、继妃富察•衮代、叶赫纳拉•孟古、乌拉纳喇•阿巴亥。

努尔哈赤爱这四位大妃,也因此格外器重这四位大妃所生的儿子。

元妃佟佳•哈哈纳扎青生育有褚英、代善。

努尔哈赤曾先后把褚英、代善立为太子。只不过,褚英、代善的表现都差强人意,最终被废黜,其中褚英还惨遭处死。

元妃佟佳•哈哈纳扎青死得很早,继妃富察•衮代原本是努尔哈赤堂兄威准的妻子,在威准亡故后改嫁给努尔哈赤,给努尔哈赤生下了两个儿子(莽古尔泰、德格类)一个女儿(莽古济)。

富察•衮代早年深得努尔哈赤宠爱。

《清史稿》记有一件富察•衮代与努尔哈赤共患难的光辉事迹:万历二十一年九月,海西叶赫部纠合了周围九个部落三万兵马分三路围剿努尔哈赤。探马连夜回报努尔哈赤:“敌人大兵将至!”时值半夜,大家都摩拳擦掌,准备跟随努尔哈赤出兵迎战。努尔哈赤却制止说:“我若出兵,恐引起城中居民不安,且待天明出兵!”打发众人回帐睡觉。富察•衮代得知敌人来攻,赶紧来找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却已沉沉睡熟。富察•衮代用力把他推醒,说:“九国兵马来攻,你还睡大觉,究竟是昏昧还是畏惧?”努尔哈赤闭目答道:“我若是畏惧,又岂能安然入睡?我是无辜及正义的,天必佑我。”说罢,翻身再睡。次日,努尔哈赤领兵迎战,果然大获全胜。

叶赫纳拉•孟古与努尔哈赤只生有一子,即后来的清太宗皇太极。

叶赫纳拉•孟古与努尔哈赤的结合是叶赫部与建州联姻的政治产物。建州同叶赫部交恶后,努尔哈赤曾将孟古的堂兄布斋贝勒劈作两段,将其一半归还叶赫。叶赫与建州从此不共戴天。孟古也在随后不久抱憾去世。

乌拉纳喇•阿巴亥生的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均列“四小贝勒”之中。

废黜了褚英、代善的太子位后,努尔哈赤没有再定储位。

但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皇太极就是以后的汗位继承人。

元妃佟佳•哈哈纳扎青所生的代善、富察•衮代所生的莽古尔泰、叶赫纳拉•孟古所生的皇太极,以及侄子阿敏并称天命汗帐下四大贝勒。

代善是个被废黜了的太子,属于“问题人物”;阿敏只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在血缘上远了一层。对皇太极继承汗位有威胁的,就是莽古尔泰。

相对而言,莽古尔泰为富察•衮代皇后嫡出,在兄弟中排行第五,为三贝勒,共领有二十一个满洲牛录;皇太极是侧妃孟古姐姐庶出,年纪比莽古尔泰小,在兄弟中排行第八,为四贝勒,领十八个满洲牛录,实力和地位均不敌莽古尔泰。

可是,最后继承汗位的却是皇太极。

为什么会这样?

史书对此语焉不详,只含糊其词地说:莽古尔泰人品不好。

莽古尔泰人品哪儿不好了?

莽古尔泰亲手*死了自己的生母富察•衮代!

亲手*死生母,那与禽兽还有什么分别?!这种人,直接死了算了,早死早超生,免留在世上污染地球、污染空气,还谈什么继承汗位?

但是,翻遍翻烂清朝早期史料,关于富察•衮代的死因,都没有死于莽古尔泰的记载。

《清史稿•后妃传》中也只是记“继妃富察氏……天命五年,妃得罪,死。”

那么,“莽古尔泰*母”之说是怎么来的呢?

来自皇太极对莽古尔泰的责骂。

《清史稿•莽古尔泰传》记,天聪五年,皇太极与莽古尔泰发生了一场激烈冲突,皇太极怒斥莽古尔泰“是固尝弑其母以邀宠者”。

皇太极与莽古尔泰发生的这场冲突,建州政权真正的档案史料《满文老档》是有详细记载的:

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八月,皇太极率领八旗贝勒与后金大军强攻大凌河。莽古尔泰和弟弟德格类负责攻打火力最猛烈的南面,兵员伤亡巨大。十三日,莽古尔泰跑到皇太极面前要求补充兵力,与皇太极发生了争执,两人差点发生肢体冲突,莽古尔泰拔刀相向,上演了著名的“御前露刃”事件。皇太极破口大骂莽古尔泰道:“尔年幼时,汗父是把尔与我一视同仁地养育的吗?不是,并不是!汗父并未授尔任何产业!尔身上穿的、嘴里吃的,均我所剩。尔能够生存下来,全赖有有我!后因尔弑尔生母,邀功于父,汗父遂令附养于其末生子德格类家。尔做的丑事谁人不知?尔怎么可以拔刀砍我?尔原系肌瘦将死之人也!”

看,皇太极的话中有“后因尔弑尔生母,邀功于父”之语,则编撰于清末民初后的《清史稿•莽古尔泰传》就有了皇太极怒斥莽古尔泰“是固尝弑其母以邀宠者”之句。人们因此认定莽古尔泰是个残*生母的禽兽。

并非正规的历史著作、且成书同样很晚的《清皇室四谱》也由此言之凿凿地记:“继妃富察氏,名衮代,……天命五年二月以窃藏金帛,迫令大归,寻莽古尔泰弑之,葬赫图阿拉。”

显而易见,《清皇室四谱》是结合了《清史稿•后妃传》中“天命五年,妃得罪,死”和《清史稿•莽古尔泰传》“是固尝弑其母以邀宠者”的信息敷衍出这段记载的。

不过,《清史稿•后妃传》只记“妃得罪”,没有交待得的是什么罪。

那么,《清皇室四谱》凭什么说 “继妃富察氏”是因“窃藏金帛”而被“迫令大归”的呢?

原来,《满文老档》还有一条这样的记载:天命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的庶妃塔因查向丈夫告密,说大福晋送饭食给四贝勒皇太极,四贝勒皇太极不受;则其又转送给大贝勒代善,后来发生了不正当关系。努尔哈赤大怒,派人调查此事,在多处发现了大福晋私藏的绸缎、蟒缎、金银财物,即《清皇室四谱》所说的“窃藏金帛”。努尔哈赤因此宣布道:“大福晋可不*之,幼子患病,令其照看,我将不与该福晋同居,将其休弃之。”

《满文老档》没有指出“大福晋”是谁,但清史研究专家孟森先生通过考证,认定这“大福晋”就是富察•衮代。

诺,就这样,上述琐碎的材料被串联到一起,成了一个很说得通的故事:

富察•衮代对丈夫不忠,给丈夫努尔哈赤戴绿帽子,还“窃藏金帛”,被休掉了。富察•衮代的儿子莽古尔泰为了“邀功于父”,残忍地*害了母亲。

不过,这个故事是经不起推敲的。

首先,孟森先生的考证就有问题。

史料《星源集庆》记,富察•衮代死于天命五年二月,那么,发生于天命五年三月二十五日的“窃藏金帛”事根本就不可能是富察•衮代。

而且,富察•衮代改嫁给努尔哈赤是万历十四年(1586年),这之前,她和努尔哈赤的堂兄威准是生育有儿女的,而代善生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算起来,富察•衮代最大的儿女,年龄就和代善相当。试想想,这时候已经是年纪一大把的富察•衮代还有什么心思去勾引自己名义上的“儿子”?而且,作为拥有众多年轻美丽妃子的大贝勒代善,也不可能有这么强烈的色心、有这么强大的色胆去迎合自己的“母后”。再结合努尔哈赤说的话,“大福晋可不*之,幼子患病,令其照看”, 富察•衮代最小的儿子是德格类,生于万历二十四年,在天命五年已经是二十多岁的大人了,不应该是努尔哈赤口中的“幼子”。

所以,《满文老档》所说的“大福晋”不是富察•衮代,而大妃阿巴亥。

阿巴亥这年三十一岁,努尔哈赤这年六十二岁。从阿巴亥的角度说,努尔哈赤年老,一只脚都踏进棺材了,她自己生的三个儿子均未成年,尤其是多尔衮、多铎都还不满十岁,属于“幼子”,为了以后可以有依靠,做点饭食拉拢一下代善和皇太极,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只是,努尔哈赤对年轻美貌的阿巴亥异常紧张,一听人说阿巴亥和儿子有私情,就气得不行,大动干戈,从严追查、从严处罚。

则富察•衮代获了什么罪,是怎么死的,根本就是个未解之谜。

此后,我们再来看皇太极说的话。

在“后因尔弑尔生母,邀功于父”之后,皇太极还说了,“汗父遂令附养于其末生子德格类家”。

汗父到底令谁附养于德格类家,没有说清楚。

但仔细分析,指的就是富察•衮代。因为在“末生子德格类”之前,还有一个“其”字。

有人对皇太极这句话的理解是:莽古尔泰弑母以邀功于父,汗父于是命令莽古尔泰以后在德格类家“附养”。

如果按这个来理解,那就没法解释那个“其”字了。

而且,终努尔哈赤一世,都没有对莽古尔泰进行过任何处罚,更没有剥夺其牛录等财产的记载,莽古尔泰为什么要“附养”在德格类家?

且德格类是莽古尔泰的弟弟,不存在“末生子”之说。

所以,皇太极所说的意思应该是:莽古尔泰有弑生母以邀功于父的心思,努尔哈赤已经休掉了富察•衮代,不能再接她回来,但又不能让她跟莽古尔泰一起生活,所以令“其” “附养”于“末生子”德格类家。

老实说,富察•衮代虽然获罪被休,但她好歹和努尔哈赤共同生活了三十五年之久,《满文老档》中还留下了他们夫妻共抗九部联军时连床夜话的记载,努尔哈赤即使再恨她,也不忍心看着她被儿子*掉,于是命令她“附养”于“末生子”德格类家。这,也就说明她没有被*。

当然了,莽古尔泰的弑生母行为虽然没有转化为行动,但他有弑生母之心,也是人神共愤的事。所以,也很值得皇太极拿这事来污辱、埋汏他。

不过,皇太极在气头上骂出的话,其真实性也是值得怀疑的。

诚如前文所述,莽古尔泰为富察氏衮代皇后嫡出,自小有母亲呵护;皇太极却是侧妃孟古姐姐庶出,而且孟古姐姐死的时候,皇太极才十二岁。两人的地位、处境比较,莽古尔泰显然要过得比皇太极好,皇太极有什么资格说“汗父并未授尔任何产业!尔身上穿的、嘴里吃的,均我所剩。尔能够生存下来,全赖有有我!”“尔原系肌瘦将死之人也”?

一句话,说莽古尔泰“手刃生母”,其实是以讹传讹,子虚乌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