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保定头顶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奥运冠军之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等一系列光环,在国内诸大城市中实属佼佼者。2000年,保定市国内生产总值达702亿元,
全国排名第33名,位于省会城市西安(34名)、长沙(36名)之前。
自2000年后,全国各地飞速发展,但保定发展速度却逐步放缓。截至2020年,保定市国内生产总值虽然达到3353亿元,全国排名仅71名,西安、长沙分别突破1万亿元、1.2万亿元,分列全国第15名、第22名,且有被进一步拉大差距之势。单从经济发展论,保定已经从强二线城市沦落到三线开外。
这20年来,保定的发展真是让全国人民大跌眼镜,国内已经排不上号,省内先后被邯郸、沧州超越,排在了全省第5名。其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保定也意识到了发展危机,自2000年开始,连续三年2月28日召开保定市优化发展环境大会,企图优化改善发展环境,也收到一定成效。
由于种种原因,“228大会”随之搁浅,虽然保定市一直在想尽办法优化发展环境,但无疑收效甚微。近20年来,全国很多城市的GDP增长了十几倍,而保定才不足5倍。
直至2020年,新的保定市委一班人上来后,借助国家建设雄安新区的东风,先后提出再造一个新保定、京津保率先联动、京雄保一体化、唱响雄保双城记等等催人奋进的发展口号。2021年2月,保定市制定出台了《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阐明“十四五”时期全市发展战略,提出发展思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
保定将重点围绕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第二战略支点”,建设雄安协同保障高地,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创新驱动发展高地,建设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高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地,推动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生物经济,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全面促进乡村振兴。
保定市提出,围绕这些远景目标,每年制定一个年度目标,每月点评各县发展情况,一步一个脚印,保定市再次彰显了快速发展和竞争活力。自2021年—2023年,在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保定连续三年经济增速达5%以上,生产总值突破了4000亿元大关。
保定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确定,但要想成功超越,1000万保定人民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唯有知耻而后勇,比拼劲、鼓干劲,心无旁骛,奋起直追,才能早日重现大市荣光,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保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