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南山经》有云: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山海经·海外东经》有云: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阳北。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云: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
《山海经·南山经》记载,青丘山乃是南山经的第七座山,山中有一种奇兽,形状想狐狸,却长着九条尾巴,声音如同婴儿啼哭,吃人,人若吃了九尾狐的肉,不被妖邪蛊惑,能避邪气。
据传大禹时期,涂山氏居住在此地,大禹年过三十而不娶,直到有一次途经青丘之国,遇到一只九尾狐,并且听到当地人说在此成家立业,会使子孙兴旺,这才娶了涂山氏的女子。而这种说法,可能代表着九尾狐是涂山氏的图腾,大禹出于某种原因,选择与涂山氏联姻,所以后世才有将涂山氏与九尾狐画等号的说法。
在汉代以前,九尾狐的形象只是异兽,暂时没有什么正邪之分,从汉代开始,九尾狐开始具有兴王气,多子多福等吉祥寓意,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瑞兽,而随着时代变迁,到了唐宋时期,可能是由于理学的兴起,狐狸渐渐成为放荡,奸邪的代名词,直到现代多种文化交融,才渐渐有了好转。
而九尾狐的形象变迁,就像上面所言,更多是出于统治者的意识形态需要,所以唐宋开始,狐妖也从最初由天命思想所生,代表多子多福和圣君出现的瑞兽,开始成为人人唾弃的妖兽,并且渐渐与妲己等历史上著名的“红颜祸水”联系起来(其实这也够冤枉的,一个后妃哪能影响帝王的决策,有能力影响帝王决策的,其实是后妃背后的外戚和贵族势力)。而直接把九尾狐等同于妲己的集中体现,则是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封神演义》在元代话本《武王伐纣书》基础上发扬光大,最终彻底奠定了此后数百年直到现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狐媚子”的形象。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