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祭俗的由来(民俗故事)

七日祭俗的由来(民俗故事)

首页角色扮演七日起源正版更新时间:2024-06-07
在河东民间(今山西运城)有这样一个流传至今而又古老的习俗,就是家族的长辈老人去世,都要过七日祭,一般过了五十、百日,就算基本结束。为什么会这样一种习俗?事情还得从介千推的姐姐说起。

公元前636年,晋文公下令火烧绵山,将介子推和母亲烧死在绵山,介子推的姐姐和介家族人要安葬介子推和他母亲。此时正值秦国兵马要攻打郑国,郑国爱国商人弦高边疆获知军情以后,报告了郑国国君,郑作了相应的准备,秦军攻之不下,围而济,灭了小国滑之后,回师西返。晋文公之子晋襄公获知这一情报后,感到天赐良机,围截秦军的时候到了,就派了大批兵马,把秦军人马打的落花流水,人仰马翻,散兵到处逃跑。一部分兵马跑到夏县裴介村,正赶上介子推姐姐安葬母亲,由于这些散兵无组织无纪律,见饭就吃,见人就要钱,弄得鸡犬不宁,村民看见当兵的就像看到恶鬼一样,十分害怕,只好用钱打发。因此流传到现在在出殡时沿途撒纸钱买鬼路,贿赂恶鬼怕拦路,也有作路标的意思。

由于战争连绵不断,一直打了一百天,时隔五至七天就要打一场大仗,介子推的姐姐过上七天就到母亲的坟上看一下,坟墓有没有被挖过,供品有没有被动过。这个习俗从此流传下来,父母去世后,在忌日的前一天傍晚女子要“哭道”来到娘家门口,手持七数标志“哭道”入门,晚上烧夜纸叫首七,也叫头七(死后第一个七天)。主孝做财串,女孝做裸串;二七时女子拿的是扇子;三七是女子拿的是伞,也称“散七”,是忌日清晨,子孙在路口喊请亡者回家;四七是女子拿的是莲花;五七时女子拿的是葵花;六七时女子拿的是瓜果;七七是做塔,有造七级浮屠之意。尤其重要的是五七女子拿的莲花要在半夜子时给亡者在牌位前焚烧,焚烧后反坐门槛,一声哭出泪水,称为叫哀。哭时一手持“五阎王之尊神位”,一手持一只烧鸡。意思是五阎王爷

爱吃鸡,又没有女儿,阎王爷吃鸡后,听到女儿痛哭,大发慈悲,饶恕亡者在人世间的时候犯过的所有过失和错误,早日投胎人生。实际上这些祭品和供品也有贿赂阴间小鬼,使亡者早日通过鬼门关之意。

现在移风易俗,葬事简化,有的习俗已不为人知。但在民风淳朴的河东,还是继续延续着。这也说明是对介子推的纪念和怀念。洁惠仁风流传千古,对传统文化和社会和谐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