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中国地名非常丰富多样,包括省、市、县、乡镇等各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名称,以及山脉、河流、湖泊、岛屿、草原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名称。那么浙江省丽水市内各地地名来历是怎么样的呢?
浙江省“浙江”作为省级政区通名始于唐乾元元年(758),以境内最大河流钱塘江古别称“浙江”得名。简称“浙”。
浙江省丽水市唐武德四年(621),置丽水县。2000年,撤地区设立丽水市。
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记载:“丽水本名恶溪,以其湍流阻险,九十里间五十六濑,名为大恶,隋开皇中改为丽水,皇朝因之,以为县名”。唐大中年间刺史段成式治理河道,铲除水患,将恶溪改名好溪。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唐武德四年(621),置丽水县。宋代已雅名莲城。2000年,撤丽水市,设丽水市莲都区。
莲都区名的由来,是因丽水城“众山环簇,状如莲花”,宋代已雅名莲城,历史上曾是州郡路府治所,为“万山中一都会也”,故取“莲都”两字为丽水市辖区之名。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唐景云二年(711),设立青田县。青田之名,始见于南朝宋郑缉之《永嘉郡记》:“青田有草,叶似竹,可染碧,名为竹青,此地所丰,故名青田”。据旧志记载,此地因山下田产青芝而得名“青田山”,县治设在青田山下,而得名“青田县”,别名“芝田”。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唐武德四年(621),置缙云县。
因境内有缙云山故名。《元和郡县图志》:因山为名,缙云山,一名仙都,一曰缙云,黄帝炼丹于此。《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案:黄帝有熊国君……号曰有熊氏,又缙云氏……,据此,缙云是黄帝的本身。有人认为黄帝或其所部到过今缙云地,故名。《史记·集解》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如此,缙云是黄帝部下的一个武官。又《史记·集解》贾逵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作缙云之官也。《史记·正义》:今栝州缙云县,盖其所封也。缙云仙都因自然景观奇异,二晋时期道教兴起,许多道教领袖到此考察,或长期于此修炼,《中国历史地图册》隋代就有缙云山。至唐,仙都道教极其兴盛,道教尚黄老道,尊黄帝老子为祖。近有学者认为,缙云山因仙都道文化而名。
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刘昭注《后汉书·郡国志》云,(东汉建安)“二十三年,立遂昌县”。
一说源于西晋太康元年(280)。《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六:“吴赤乌二年分太末县置平昌县,晋太康元年改为遂昌。”故名。另说源于东汉建安二十三年(218),设立遂昌县,故名。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东汉建安四年(199),析章安县南乡地置松阳县,其地名来历有多种说法。
一说古人以“山南为阳,水北为阳”,“松阳”即长松山之南。一说,“松阳”即大阳及松树合称。一说,“松阳”为“松杨”谐音,因此地多松树和杨树。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明景泰三年(1452),置云和县。明景泰三年(1452),兵部侍郎孙原贞以去县僻远难治为由,奏析丽水之浮云、元和二乡置县,兼取二乡名尾字,称云和县。《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四:“云和县,府西百十里。……本丽水县浮云、元和二乡地,景泰三年析置今县,兼二乡之名以名焉。
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南宋庆元三年(1197),置庆元县。《郡县释名·浙江下》:“宋名。庆元三年从吏部胡纮奏,析龙泉县松源乡置。县名因纪年也。”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明景泰三年(1452),置景宁县。1984年6月,设立景宁畲族自治县。
明景泰三年(1452),析青田县鸣鹤乡和柔远乡之仙上里、仙下里置县,取景泰辑宁之义,故名景宁。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唐乾元二年(759),置龙泉县。1990年,撤县设龙泉市。
有湖名剑池湖,相传欧冶子铸剑于此,号为龙渊,唐讳渊,改称龙泉。《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二:“剑池湖……相传欧治子铸剑于此,号为龙渊。唐讳渊,改曰龙泉。宋宣和中,改曰剑池湖,邑名本于此。”《郡县释名·浙江下》:“古为栝苍黄鹤镇。其地有剑池湖,又号龙渊。唐避高祖讳改龙泉。乾元二年越州刺史独孤屿奏以栝苍龙泉乡置县,就名龙泉,从乡名也。”
地名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地名知识为载体,深度挖掘“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的主旨内涵,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大地的万千风貌,引导人们发现地名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文化华彩和人生百态,重点解析地名中深藏的中国智慧,从身边的地名中收获新知,感悟中华文化要义,感受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唤起根植于人们心中的家乡情结与热土情怀。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