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集

深度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集

首页角色扮演青云王朝录更新时间:2024-05-09

先来梳理下主线剧情:改稻为桑——毁堤淹田——织造局买田——沈一石死留下账册——郑、何被抓。

在主线剧情进展的同时,嘉靖“倒严”的心思也一步步得到加固,从“毁堤淹田”的轻轻放下,到“织造局买田”的雷霆大怒,再到看到沈一石账册后召见胡宗宪、调整内阁。比起戕害百姓,嘉靖更在乎严党分走他的银子。

看完沈一石账册,嘉靖见了胡宗宪,探明了胡宗宪的态度后,嘉靖先是对内阁进行了一番调整,又派裕王派的三个人去查浙江的案子。“倒严”并非一日之功,严党党羽遍布,胡宗宪还在前线剿倭,嘉靖在试探,也在布局。朝廷追查沈一石家产的决议再一次来到了地方,赵贞吉走马上任,先是抓了郑、何二人,但是这个案子怎么审,他也未必想好。这一集,便讲的是这个案子怎么审。第二十集的剧情,主要是四个剧情:

  1. 徽商被坑
  2. 赵贞吉审案
  3. 海、王谈审案
  4. 海瑞审案

1.徽商被坑

上集徽商们和郑、何两位大人互相忽悠,徽商们谈了份一年能赚两个半芸娘的合同(话说之前还有同学质疑芸娘二十万两太贵,看最近的“九亿”新闻,芸娘作为大明朝的当红头牌,完全值这个价格好不好o(* ̄▽ ̄*)ブ)。徽商们自以为操作得当,哪里想到郑、何二人转眼就被抓了,合同已签,并没有成为他们生意的保障,反成为要挟他们的筹码。

▼听说郑、何被抓,徽商们早早地就跪在了织造局。

▲杨公公何许人也,哪里吃他们这套。

▼徽商们先是卖了个惨,又暗搓搓地表示自己懂规矩。

▼有些话是不能摆在明面上讲的~沈一石那样不露声色地给开支,方是大妙。徽商如此,也是着急,杨公公一句话就呛回去了。

▼徽商知道厉害,忙不迭否认,杨金水却不放过他们。

▼徽商们连忙喊冤,“冤枉”估计是本集出现频率最高的台词了。

▼吓完了徽商,杨金水也算达到了目的,让徽商们把约给签了。至于签的内容嘛,自然会让这几个徽商赚不了两个半芸娘了。

▲其实吧,招商引资这回事,商基本是占不了什么便宜的。有时候会很奇怪为什么地方ZF要签那么傻的合同,但其实人家压根不傻,只是利益使然罢了。

2.赵贞吉审案

忽悠完了徽商,杨金水来到巡抚衙门,和赵贞吉会同审案。郑泌昌是巡抚,自然先审的是他。

▼郑大人被带上堂来。大难临头,郑泌昌一反之前畏畏缩缩的样子,一派坦然,不卑不亢。

▼是不是和之前在杨公公家装晕卖惨判若两人?

▲小说里有对郑大人的生平有一个大致的介绍。郑大人中进士二十年,下放做官,升到知州经历了十几年,直到攀附上了严世藩才步步青云,升上了浙江巡抚。郑大人本是读书人,宦海沉浮十几年,终究把他磨成了一个官场老油条。

还有一个小细节很有意思,郑大人的后面的牌匾是“声闻四达”,有意思之处往后看。

▼郑泌昌行了礼,便坐了下来。赵贞吉开始问话。

▲郑泌昌虽然被抓了,但待遇还是不错的,不戴镣铐,问案还有座。书里稍微解释了下,这便是大明朝的通例,待罪的官员是比较善待的,因为谁也不知道今天还是审案的官员,明天是不是会变成被审的阶下囚┑( ̄Д  ̄)┍

不过这段有个小bug,按照后面剧情的介绍,大明朝的官员审案应该是“明审暗录”,为了让罪犯放松,说出平常不说的东西。这记录的书办应该在一个暗室里才是,此时却在了明处。

▼赵大人开始审案了,一开口说了一大堆,不过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套。

▲郑泌昌不接招,什么实在的也不说,只说让你们去查。

▼以减刑为由,郑大人不为所动。赵大人改变策略,开始讲道理。

▲郑大人仍然不为所动,什么都顺着赵贞吉说,却什么都没说。

▼赵大人也奈何不了,便拿出海怼怼来恐吓郑大人。

▲海怼怼作为一个小知县,被用来威吓一省巡抚,也是没谁了~赵大人也不会想到,自己也会被这把大明朝的利剑所伤吧。

▼郑大人被带了下去,临走时,不忘提醒一下杨公公。

▲严党为何屹立不倒?因为他们做的事情都会往宫里扯,郑泌昌和何茂才都想得明白。这一番心思所有人都想得明白,郑泌昌这番话,不过是告诉所有人,他的事情跟织造局有关。

▼杨金水被这句话膈应地不行,恶狠狠地让人把郑泌昌押下去。

▼郑大人被押下去,何大人被带了上来。

▲相顾无言~虽是咫尺,却已天涯~简直是一眼万年~两位大人也算是同富贵,共患难了hahaha

▼郑大人看了何大人一眼,又飞快地扭过了头。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微乱~~郑大人还是挺傲娇的,大约是生气何大人干活不给力,害自己降为阶下囚。

▼何大人看郑大人这么不卑不亢,自己也升起了一股豪气,大步流星地跨进了大堂,连礼也不行,径直坐了下来。

▲书里有个细节剧里面没拍。何大人进来的时候是有行礼的,但是只对赵大人和杨公公行了礼,忘记对锦衣卫行礼,所以后来才被锦衣卫怼地那么厉害。

▼赵大人开始审问了。

▲赵大人是在诓何大人,意思就是郑大人都说啦,何大人你就赶紧交代吧。明显赵大人没有学好博弈论,筹码都不说清楚~不过赵大人也就是意思一下,他现在没有弄清上面的意图,不会直接判案,说的也多是过场话。

▼何大人张嘴就大叫了一声。

▲不知道何大人可还记得大声叫“冤枉”的淳安县民?这也是报应。

锦衣卫可不吃这套,本来就很厌烦他的无礼,直接怼了回去。

▼何大人一下子就怂了,马上搬出了大明律。

▲最喜欢给人罗织罪名的何大人,被海怼怼用大明律怼地说不出话来的何大人,此时却请求用“大明律待我”,简直黑色幽默。

▼赵贞吉借势吓了何茂才一跳。

▼眼看用大明律防护不管用,何大人拿起了“舆论”这把武器。

▼锦衣卫见得多了,自然不惧,顺道拿何茂才家人威胁了一波。

▲这一番较量下来,何茂才还是比郑泌昌容易对付多了。郑泌昌想得清楚,什么都不说,让他们查,有机会就往宫里攀扯。何茂才却还要装出气势,自然是多说多错。

▼何茂才被吓了一通,老实些了,便开始喊冤。

▲何茂才此时说的倒是大实话,只是这个场合,他说的话也没有人会听了。

▼何茂才这番话也激怒了赵贞吉,乘机表了一番自己的清廉。

▲赵贞吉重名,何茂才说“相煎何急”,显是将赵贞吉和他列为同一类人。赵贞吉视自己为理学名士,自然是耻于和他们为伍的,说的话也重起来了。

▼何茂才急急地给自己辩白了起来。

▲哈哈,何大人早就给自己想好了说辞,连自己贪了多少也计算了出来。

▼锦衣卫不信,给他算了下。

▲这个分赃比例也是很有意思,二十年1000万两银子,平均一年50万两,三年150万两,何、郑一人75万两,下属官员拿掉1/3。这倒是和嘉靖心里的三七分账不谋而合啊~~

▼何大人又大吼了一声。

▲最喜欢冤枉别人的人,喊起冤枉来都格外大声。何茂才又把自己贪污的两万两银子升级成了十几万两银子,真是实诚得很。

▼辩白完了,何茂才又转向了杨金水。

▲这就是何茂才比郑泌昌差的地方了。郑泌昌嘴里说的是“不该说的不说”,暗示自己和织造局有关;何茂才却明晃晃地让杨金水为自己说话。旁人看上来,自然是郑泌昌的行为更让人疑心杨金水。何茂才这番话却很容易让旁人觉得他随意攀扯,胡乱咬人。不过在场也都是明眼人,这事跟宫里有关,大家都心知肚明。

▼杨金水此时却开口了。

▲杨金水的眼神饱含深意,赵贞吉也知道杨金水说的是那几个徽商的事情,心领神会,便不继续审了。

▼官兵心里知道这些人都厌烦了何茂才,对他就比对郑泌昌要不客气的多。

▼审案告一段落,杨金水便将赵贞吉请到了织造局,先是给了一笔银子给赵贞吉。

▼赵贞吉学徐阶那套“明知故问”学了个十成十,假意问道银子的来处。

▲杨金水当然明白赵贞吉在装傻。

▼赵贞吉刚和胡宗宪深谈过一番,决定追缴沈一石的家产,自然是不同意杨金水转卖沈一石家产的做法。

▲杨金水一句话回了过去,只说是为了军饷和五十万匹丝绸。

▼赵贞吉拿着圣旨说事,这两事不能混为一谈,说完就准备走人。

▼杨金水是宫里的人,这么大的决定本就是遵从宫里的意志。

▼赵贞吉还是不肯,硬要圣旨,杨金水拿出了吕公公的信函。

▼胳膊拧不过大腿。赵贞吉即使在地方上,对嘉靖心思摸不清楚,但知道吕公公在嘉靖心中是什么角色。他又坐了下来。

▲即使沈一石的家产要卖,他还记得对胡宗宪的承诺,不想把胡宗宪扯进来,他总不算是一个很坏的朋友,答应胡宗宪的时候也是真诚的。

▼杨金水见赵贞吉说到了关键处,把守门的小太监支了出去,要和赵贞吉密谈。

▼杨金水支开了小太监,坐下来,压低声音。

▼赵贞吉大惊。他以为找胡宗宪的家里人接手是郑、何二人的主意,不明白为何织造局要干涉。

▼杨金水给他解惑。

▲竟然是因为倒严。

▼杨金水给赵贞吉细细说了朝局。

之前一直不明白,为何要把沈一石的家产卖掉,而且一定要卖给胡宗宪的亲戚?而且,虽是郑、何二人起意,但杨金水此番动作却是宫里授意的,不然他何必去为难胡宗宪?嘉靖此举,至少达到了三个目的:

  1. 筹集了军饷。转卖沈一石的家产,可得50万两银子,可解军需的燃眉之急。
  2. 沈一石的家产仍然被宫里私用。沈一石的家产价值1000万两银子,卖掉可充实国库,但就完全是公用了,不再是嘉靖的私产。但转卖给其他商人,无非是换了个名义上的主人,但实际仍然是织造局控制,赚得的银子仍然能被嘉靖私用,毕竟修仙是很花钱的。
  3. 布局倒严。拿到沈一石账册后,嘉靖召见了胡宗宪。胡宗宪那一番剖白让嘉靖明白,胡宗宪是绝不会背叛严嵩的,但严党的贪墨(主要是分掉了嘉靖很多钱)让嘉靖已经决定要肃清严党。作为严党里面的头号人物,胡宗宪又拥有抗倭这样的不世之功,要倒严就不能让胡宗宪没有污点。胡宗宪自己很正,那么要污名化就要从他身边的人下手,所以接手沈一石的家财是绝好的污点。英雄的污点会比恶棍的污点更能激起民众的愤恨,倒严也才能更名正言顺。

▼杨金水说完了,只留下赵贞吉一人枯坐着。

▲赵贞吉内心是挣扎的,他也不愿意做背叛好友的小人。仕途和朋友,终究是前者更重。

3. 海、王谈审案

▼赵贞吉没有审出个结果,我们的海大人终于上线了。一到驿站,先问的便是好基友润莲~

▲润莲兄早就候着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话说背后那副对联真是出镜率太高了,在裕王府、沈一石家都出现过,现在又蹿到了杭州驿站。

▼两人寒暄了一番。

▲剧里两对朋友,赵贞吉VS胡汝贞,王润莲VS海刚峰,还是后面这一对更加治愈啊~易地而处,王润莲也绝不会做出和赵贞吉同样的选择。

▼一看到房间的富丽堂皇,海瑞便不高兴起来。

▼书办便解释是按照规制来的,和海瑞讲规制.....emmmm勇气可嘉

▼王润莲赶紧来打圆场。

▼书办赶紧叫人来把屋子重新收拾。王润莲赶紧转换了话题。

▲松江棉布在剧里的出镜率很高嘛。《海瑞罢官》讲的便是海瑞因为松江棉布的事情怼徐阶,这剧说的是海瑞因为丝绸怼严嵩。嘉靖冬穿丝绸,夏穿棉布。这种对照也是有趣。

▼贤者润莲~默默拉走了海怼怼。

▲书办一定默默在心里感恩王用汲。

▼到了王用汲的屋子,见到的也是一片奢华,海瑞心中不喜。

▲王用汲说出了大多观众们的心声~

▼海瑞有些恼,讲起了道理。

▼王用汲便解释起来了。

▲海瑞对赵贞吉和织造局如此有些不齿。他也不傻,隐约知道赵贞吉这样安排的意思。

▼王用汲见海瑞略微软化了些,便调转了话题,说起了正事。

▼王用汲借着上谕便说到了这个案子。

▲海瑞又何尝不是睡不着,这个案子牵扯的干系实在太大。

▼王用汲是谭子理举荐的人,想的很通透。

▲虽然大家都能隐约猜到嘉靖的意图,但毕竟未明着说,这个度就不太好把握。王用汲明白,海瑞又何尝不明白。

▼即使海瑞都明白,海瑞却绝不会和王用汲一样瞻前顾后。

▲王用汲能想到这层,他的政治智慧绝对不亚于京中各位大人了。鼠是严党,器是嘉靖,他们要把案子办了,也要保全嘉靖的颜面,便只要严查那些不牵涉到宫里的事情。

▼听到王用汲这样说,海瑞的眼神便转为不屑。

▲王用汲看出海瑞的不屑,为自己辩白。王用汲这样有错吗?没错,保全自己本就是人之常情。只是,海瑞并不这样想,他心中有比自己更重要的东西。这样圆滑世故的王用汲,让他有些失望。

▼海瑞又问了赵贞吉的想法。

▲人情世故这一项,王用汲显然比海瑞更懂。赵贞吉默许织造局给海、王安排这么高的规格,就是给织造局卖人情的机会,海、王接受了,就是受了织造局的人情,审案的时候关于织造局的事情就会轻轻放过。织造局虽未言明,这大明朝的官员却是心知肚明。

▼海瑞奇怪,问道织造局为何也插手这个案子了?

▼海瑞大怒,站了起来。

▼海瑞听到了这些,突然想到之前高翰文给他念的那些账册,心有所感,便念了出来。

▲他隐隐触摸到大明朝世道如此昏聩的原因了。

▼只一会,海瑞便下定决心要查。

▼王用汲却觉不妥,劝着海瑞。

▼王用汲找尽了不妥的借口,却拦不下海瑞。

▲海瑞没有理会王用汲,还是自己去提审了。

▼王用汲拦不下海瑞,眼见海瑞要捅马蜂窝,赶紧去找赵贞吉,希望赵贞吉能拦下海瑞。但赵贞吉的反应却出乎了王用汲的意料。

▼王用汲劝的巧妙,赵贞吉回的也巧妙。

▲赵贞吉刚和杨金水密谈了一番,对于嘉靖的心思正是捉摸不透。圣旨让他去追查沈一石的家产,织造局却又把沈一石的家产卖给了别人。杨金水暗示他要倒严,前方却还要依靠胡宗宪打仗。嘉靖的心思到底是给严家一个警告?还是下定决心要倒严?他应该轻轻处置这个案子,还是应该借这个案子扯出严家?徐阶远在京城,没人能给他答案,他需要的,便是一个试探出嘉靖心思的机会,而海瑞就是这个机会。如果海瑞审出了什么,送到京里,嘉靖如果要倒严,他就顺势审案,扯出严家,正好以邀清名;如果嘉靖不愿意倒严,他可以把一切推到海瑞头上,他佯装不知,也不会受什么损失。

▼赵贞吉的回答让王润莲意外,王用汲继续追问。

▼赵贞吉倒没想到王用汲能想到这一层,有些意外,对王用汲的心思也颇觉赞赏。顺势差着他去试探织造局。

▼王用汲知道赵贞吉是眼睁睁看着海瑞去捅马蜂窝,完全想甩锅不管,心中有些气。

▲嗯....我对我前领导说过一样的话,最后的结局当然是惨淡的。告诫各位,如果不想和自己的领导撕破脸,永远不要明着把他要甩给你的锅甩回去。不过这事虽然得罪了我前领导,但我一直不后悔┑( ̄Д  ̄)┍又不是大明朝,TM老子才不伺候。

▼赵贞吉语气瞬间就转冷了,下了逐客令。

▼此刻的杨公公闷热异常,怎么也不舒服。现在的局势一团乱码,他心中也很是忧虑。出镜率很高的胖太监在给他打扇。

▲这个吊扇也蛮有意思的,一块大竹席垂着,用几根线牵着,扯一下线便扇起来,比拿小扇子扇要凉快的多。

织造局里这块匾是“声闻于天”,和前面巡抚衙门的“声闻四达”形成了对比。巡抚衙门审案,所有的事情都会被朝野、宫里知道,这便是“声闻四达”。但织造局里的事情,便只能被宫里、嘉靖知道,这便是“声闻于天”。

▼杨金水心中烦闷,全身发热,让胖太监来摸摸。

▼胖太监摸不清杨金水的心情,不知道该答烫还是不烫,便说了句废话。

▼胖太监这句废话让杨金水不快,让换个人来。

▼正好杨金水身边管事的大太监来禀报海瑞提审的事情,胖太监仿佛看到了救星。

▼两个太监就杨金水是否着风先是辩论了一番,最后支走了胖太监,给杨金水汇报了海瑞的事情。

▲杨金水先是不以为意。

▼直到小太监说赵贞吉不在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猛然坐起。

▲emmm....感觉各位大人都对海瑞有心理阴影了。杨金水明了赵贞吉这是故意让海瑞去捅马蜂窝,来试探嘉靖的态度。赵贞吉刚来浙江,可以甩的干净,杨金水却不能眼睁睁见着海瑞把事捅破,尤其海瑞本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杨金水便着急了起来,赶紧带锦衣卫去了臬司衙门。

4. 海瑞审案

▼来一张海大人戴官帽的特写~

▲张黎导演很喜欢拍海瑞穿戴官帽的镜头。海瑞脱下官袍也是个普通的人,有妻子有母亲有儿女,但戴上了官帽,便赋予了神性,是千百年来读书人咏诵的浩然正气的化身。

▼郑泌昌被带了上来,还是那副不卑不亢的神情。

▼海瑞见他上堂来,先给他搬了把凳子。

▲注意,之前赵贞吉审郑泌昌的时候是让郑泌昌直接对着大案的。海瑞搬了两把凳子,意思是不坐在大案前问案,是对郑泌昌的礼遇了。

▼郑泌昌坐了下来,海瑞又叫了个书办,让书办当场记录。

▲书里有解释什么叫“明审暗录”。明审暗录就是在审案的大堂旁有个暗室,书办就在那个暗室里记录,据说是为了让疑犯放松防备,更容易说出口供。

▼跟海瑞讲规矩.......emmm,跟前面那个讲“规制”的书办一样勇气可嘉。

▲熟读大明律,走遍天下都不怕┑( ̄Д  ̄)┍大明律这一套,倒是和美剧港剧里“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会保存为呈堂证供”有异曲同工之妙。

▼海瑞和郑泌昌在堂下对坐,先是剖白了一番。

▲书里有解释郑泌昌的心理活动。郑泌昌在任的时候就被海瑞怼,如今做了阶下囚,海瑞却并未为难他,还以礼相待,倒有些为海瑞折服。

默默觉得海瑞这也是因人而异,对待何茂才又是另一番模样。郑泌昌吃软不吃硬,何茂才却是欺软怕硬,海瑞也是机智的很。

▼开场白完了,海瑞开始问话。既然圣旨让他查家产,便由家产问起。

▲整个办案流程就是海瑞问——郑大人答——记录在案。海瑞问的技巧就是事无巨细,问的直接;郑大人答的风格就是我不清楚,含糊不清。

▼海瑞又问起了高翰文。

▲杨金水和锦衣卫到了,在那个“明审暗录”的暗室里偷偷往里看。

▼海瑞问的细,越细越容易发现破绽;郑大人答得含糊,越含糊越不容易露出马脚。

▼海瑞机警,马上用郑泌昌这个问题的答案攻击他上个答案。

▲郑泌昌被逼得没有办法,只有抬出“圣旨”,把事情往宫里推。

▼海瑞却不会点到即止,穷追不舍。

▲郑大人回话三大绝技:不清楚,记不起来,圣旨┑( ̄Д  ̄)┍

▼海瑞问高翰文抄家问的差不多了,便换了个方向问。

▲连这个都记录在案,海瑞也是棒棒哒。话说我们以前跨部门容易有争执的地方,都会通过邮件来留个底,白纸黑字,大家都有个证据,万一有撕逼,大家也有个说法。记录的力量是无穷的。

▼郑大人入套,海瑞问起了变卖沈一石家产给徽商的事情。这事情就在前天,郑泌昌没有办法说不记得了。

▲郑大人也警醒,马上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能回答。

▼哪知海瑞一下子就问到了实处。

▼这个问题吓了郑泌昌一大跳,他要是敢回答“是”就死了。

▼海瑞抓住了他的逻辑漏洞,穷追不舍。

▲看到这段真是为海瑞击掌称赞。先是用“是否记得“堵住郑泌昌”不记得了“的后路,郑泌昌越往宫里扯,他就挑的更明白。郑泌昌往宫里扯是为了让主审官投鼠忌器,不敢问下去,偏偏海瑞什么都不怕,把郑泌昌的言外之意条明白。郑泌昌要明着说都是宫里叫他*,那他也不用活了,锦衣卫就先把他干掉了。

▼海瑞揪着沈一石家产的去处问。

▲郑泌昌见扯宫里不成,就往赵贞吉身上扯。

▼海瑞却不放过他。

▲郑、何二人不愧是多年的好搭档,一个人说”朝堂自有公论“,一个说”朝廷自有明论“,犯了罪还特别理直气壮┑( ̄Д  ̄)┍大约他俩觉得自己只是点背,大明朝官员皆是如此,他俩运气不好被抓了罢了。

▼既然说朝廷自有明断,海瑞就准备上书朝廷。

▼在门外的杨金水再也听不下去了,晕了下去。背地里怎么做都无所谓,一旦捅到明处,那嘉靖也不会保他。

▲锦衣卫眼疾手快,赶紧把杨金水扶回了暗处。

▼郑泌昌心知这事捅到了朝堂,他绝讨不了好,织造局也不会保他,愣了一阵,只开口叫了海瑞。

▼海瑞却不给他再说的机会,让郑泌昌画押。

▼郑泌昌看着供词,却迟迟不肯抬手。

▲发挥不稳定的道具组这回倒用了真的供词....字迹也是速记般的潦草┑( ̄Д  ̄)┍郑泌昌还在发懵ing

▼看出郑泌昌的迟疑,海瑞又一次搬出了大明律。

▲郑泌昌年事已高,哪里经得起杖四十,只得按了手印,被押了下去。

▼审完了郑泌昌,海瑞便开始审何茂才。何茂才还是昂首阔步地走了上来。

▼一进来便要坐,海瑞给了他个下马威。

▼何茂才当然不服气。

▼何茂才欺软怕硬,海瑞一上来就直接刚他,扣了顶大帽子。

▼何茂才不服,却万万没有想到海瑞一问就是毁堤淹田的大案。

▼何茂才有些慌张,也使出了“我不知道”这一招。

▼海瑞又问。

▲何茂才又使出了第二招:宫里让我*。

▼海瑞却不怕攀扯到宫里,直接问是不是织造局。

▼在暗室休息的杨金水,一听到这句话,却再也坐不住了。

▲锦衣卫只得提醒他,海瑞有圣旨。此时杨金水也不适合出面,他一出面,织造局便更说不清楚了。还是那句话“有些事不足四两,但一旦摆到台面上,一千斤也打不住”,海瑞这是要扯到台面上,织造局就更不能到台面上了。

▼何茂才不知道怎么回答了,话是他说的,但他却不敢说的太明。海瑞却继续说了下去。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电视剧里毁堤淹田只有十分钟,背后却是三千多人的性命。

▼何茂才一时静默,无可分辨。海瑞又把毁堤淹田和贱买土地联系到一起。

▲何茂才扯出了织造局,以为海瑞不敢问下去,海瑞却直接让书办记下来。

▼织造局已经牵扯了出来,再问下去,就要把“毁堤淹田”和“改稻为桑”联系到一块了,那就会动摇“改稻为桑”的基本国策,毁掉嘉靖的圣名了。锦衣卫再也无法坐视不理,朱七便闯了进来。

▼旁人一听北镇抚司都打哆嗦,海瑞却无惊无惧,邀朱七一同审案。

▼朱七本就是来中止审案的,哪里会一块审案。

▼何茂才便借着朱七的话要走,却被海瑞叫住画押。

▼朱七使了个眼色,让何茂才走,不要画押,何茂才便不理海瑞,准备走。

▼海瑞却不管不顾,抬出了圣旨,要何茂才画押。

▼朱七大约已经许久没见到在锦衣卫面前还这么硬刚的大臣,睁大了眼睛,盯着海瑞。

▲海瑞也不怕朱七,硬刚。暗搓搓觉得朱七虽然被阻挠,内心也敬海瑞是条汉子hahaha

至于何大人有没有画押,下集再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