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遛娃好去处 到浙江自然博物院探索海怪之谜

暑假遛娃好去处 到浙江自然博物院探索海怪之谜

首页角色扮演鳍与远古之谜更新时间:2024-07-29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郭婧 通讯员 吕璐嘉

“哇!海怪之谜!”,看到这四个字,走进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馆区的孩子都沸腾了。正愁暑假没处溜娃的家长,不妨去看看今天新开幕的特展“海怪之谜——重返海洋的爬行动物”。特展面积约1200平方米,展品展项百余件,还有各类数字化体验,能让孩子逛上半天。

“海怪之谜——重返海洋的爬行动物”展厅 浙江自然博物院供图

本次特展,以“爬行动物重返海洋”为主题,通过“海怪是什么”“中生代的海洋霸主”“灭绝新生”三个篇章,讲述三叠纪爬行动物由陆地重新返回海洋的故事。第一单元“海怪是什么”介绍了传说中的海怪、海怪的研究史和海怪生存的自然环境。第二单元“中生代的海洋霸主”介绍了海生爬行动物的分类,包括鳍龙类、鱼龙类、海龙类、沧龙类等,以及每个分类下具有代表性的海生爬行动物。第三单元“灭绝新生”介绍了现代海洋中的爬行动物,包括海龟、海蛇和海鳄。

“海怪之谜——重返海洋的爬行动物”展厅 浙江自然博物院供图

展览看点之一,聚焦中国海生爬行动物。展览着重介绍了中国史前海生爬行动物的研究,中国拥有世界独一无二的海生爬行动物群,关岭动物群、兴义动物群、盘县动物群、罗平动物群的三叠纪地层涵盖三叠纪时期所有类别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除此之外,中国还发现了如南漳湖北鳄等中国独有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

展览看点之二,有趣诠释动物的生存智慧。展览对历史上存在的各种海怪传说进行了科学的解读,解释海怪的陆地祖先为什么要重返海洋,介绍各类史前爬行动物为了适应海洋环境演化成各种各样独特的形态,比如有的牙齿独特像磨盘,可以用来咬碎带壳的动物;有的长出桨状肢可以游到广海;有的长成十几米长的庞然大物成为海洋霸主,并介绍它们如何觅食、防御、繁衍的生存智慧。

“海怪之谜——重返海洋的爬行动物”展厅 浙江自然博物院供图

展览看点之三,展示设计营造奇幻的海洋氛围。首先展厅设置了两个入口,一个入口专门为小朋友设计,不规则的曲线型的起伏小门洞,让小朋友爬进去,内配有灯光变化设置,还有滑滑梯,因应了儿童的行为特点,增添观展的趣味性,相信小朋友一定喜欢。序厅设计融合了三叠纪、白垩纪环境变化的元素,如崩裂的岩石、火红的岩浆和翻动的海水等,一进门就吸引观众的眼球。展览从空间整体布局、单元色彩分配过渡、水纹灯及照明色彩运用等,营造蓝色海洋的展示氛围,其中三个大型海洋爬行动物复原场景,带给观众沉浸式探索的观展感受。

“海怪之谜——重返海洋的爬行动物”展厅 浙江自然博物院供图

展览看点之四,数字化丰富了沉浸式观展体验。展览开发了20余件明星标本AR体验,让古生物“活”起来。观众可租赁AR眼镜,观看20余个三叠纪古生物的3D复原动画;使用手机扫码,免费观看10多个三维科普动画短视频,深入诠释古生物标本的科学内涵。展览还引入大屏幕裸眼3D动画,“老成稳重”的肖尼龙和“活泼炸毛”的鮟鱇鱼展开的有趣互动,让观众一饱眼福,乐享科普盛宴。

展览设置75寸高清触控屏,内含3款互动海怪拼图,可以帮助观众进一步了解古生物的身体结构,让青少年在玩耍中学习,寓教于乐。拼图板块形状为不规则切割,增加了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游戏支持多点触控,可以多人同时旋转、平移、滑动板块,感受亲子家庭或伙伴合作的乐趣。

“海怪之谜——重返海洋的爬行动物”展厅 浙江自然博物院供图

还利用AI技术设置了两款体感互动游戏,融科普、娱乐与健身为一体,考验青少年投掷的瞄准能力。如在投掷互动游戏专区,观众可以用小球击打屏上“游过”的海生爬行动物,每次击中屏幕上会显示对应动物的名称和化石图片,观众在游戏中轻松了解更多的科普知识。

展览看点之五,展示了化石标本的珍贵和精美。本次展品均为浙江自然博物院古生物标本收藏的精华,是目前国内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的特色收藏。展出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各个类群的精美化石,包括保存完整的纯信龙化石、近7米长的关岭鱼龙化石、带胚胎的贵州龙化石、康氏雕甲龟龙、东方豆齿龙、双列齿凹棘龙等多件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模式标本。同时,这些生物也是天然艺术品,观众可细细观赏进化之美,观看20多幅科学绘画,大型场景6幅,看看2亿多年前的动物长啥样。

“海怪之谜——重返海洋的爬行动物”展厅 浙江自然博物院供图

下面,再为大家剧透几件重要展品:

康氏雕甲龟龙Glyphoderma kangi

属种:楯齿龙类

时代:中三叠世

产地:云南富源

雕甲龟龙是早期的楯齿龙类成员,身体扁平,背上有厚重的甲壳,四肢短而粗壮,口中生长有大型板状牙齿,可以轻而易举地压碎软体动物的外壳。在楯齿龙类中,雕甲龟龙的背甲结构特别精致,由400多枚表面布满了细小放射状纹饰的小甲片组成。

康氏雕甲龟龙 浙江自然博物院供图

纤颌乌蒙龙Wumengosaurus delicatomandibularis

属种:鳍龙类

时代:中三叠世

产地:贵州盘县

乌蒙龙是发现于我国云贵地区三叠纪中期地层的鳍龙类,是该类群最原始的成员之一。乌蒙龙与肿肋龙相近,但个体比肿肋龙大,体长多为1-2m,头较小,下颌伸长,布满了细密的、垂直定向排列的牙齿,数量超过65枚。

纤颌乌蒙龙 浙江自然博物院供图

李氏云贵龙Yunguisaurus liae

属种:鳍龙类

时代:中三叠世

产地:云南富源

云贵龙是发现于我国云贵交界地区三叠纪中期地层中的纯信龙类,是中大型的鳍龙类,其身体结构尤其是四肢已经近似蛇颈龙了。另一方面,纯信龙头骨的许多特征类似于幻龙类,它的吻部细长,也有向前伸出的细长牙齿。早三叠世-中三叠世的纯信龙类发现于中欧、美国和中国。李氏云贵龙是中国确认的第一个纯信龙类,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好和个体最大的该类化石。

李氏云贵龙 浙江自然博物院供图

龟山巢湖鱼龙Chaohusaurus geishanensis

属种:鱼龙类

时代:早三叠世

产地:安徽巢湖

巢湖鱼龙是中国早期的鱼龙类之一,是小型鱼龙类,体长小于1m,体形已经属于标准的鱼龙。指节骨不超过4枚,四肢的手指和脚趾还保留着其陆生祖先的形态,脊柱基本是直的,尾椎部分不像后来的鱼龙类那样愈来愈向下弯曲。巢湖鱼龙的属名意为“来自巢湖的蜥蜴”。

龟山巢湖鱼龙 浙江自然博物院供图

乌沙安顺龙Anshunsaurus wushaensis

属种:海龙类

时代:中三叠世

产地:云南富源

安顺龙是中国第一个研究并命名的海龙类,已发现的标本体长从1m到3m以上不等,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伸长的吻部,较长的脖子以及长长的尾巴。它有颈椎15枚,背椎超过23枚,荐椎2枚,而尾椎数目则在50枚以上。牙齿基本为较尖锐的圆锥形,这种牙齿不适合进食带壳的动物,推测它们靠捕食中小型鱼类为生。安顺龙身体较长,四肢虽然发达但是相对于身体较小,它们或许可以在陆地上像现代的海豹那样笨拙地移动身体。

乌沙安顺龙 浙江自然博物院供图

本展览为收费展,成人票60元/人,优待票(半价票)30元/人,家庭套票(一大两小或者两大一小)100元/户。3周岁(含)至18周岁(含),18周岁以上学生本科(含)以下学历(不含成人教育和研究生),60岁以上(含)老年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属,持有浙江省社会保障金领取证的人员凭有效证件可享半价优惠。3周岁(不含)以下儿童、离休干部、残疾人士、现役军人、退役军人、残疾军人凭有效证件可免费参观。大家可登录浙江自然博物院或浙江自然博物院科普君公众号购票。

展览展期为2023年7月18日至2024年8月25日。

“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