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周记」第十五期 编剧教材评测 河伯的创作工具箱

「国漫周记」第十五期 编剧教材评测 河伯的创作工具箱

首页角色扮演忍者教条大师更新时间:2024-06-30

动漫编剧原本是一份非常小众的工作,直到近两三年随着动漫行情景气才出现了爆发式的从业人数增长,但由于缺乏靠谱的培训院校机构和师徒传承,基本只能靠自己摸索。

既然自学,好的教材就非常关键了。需要注意的是,动漫编剧还可以再细分,其中动画编剧教材还多少有一些,漫画编剧教材就几乎没有了。但不论动画还是漫画,都得从更本源的【故事创作】和更贴近市场因而也就更专业化的【电影编剧】教材中去寻找养分。

市面上相关教材众多,同时也良莠不齐,哪些是真正好的,哪些是虽好却不适合现阶段的我?这里给新人作者们排排雷,做一期非常主观的评测,挑了8本编剧书,其中前4本是喵小粒写的评测,后4本是我(河伯)写的评测

故事

副标题: 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原作名: Story

作者: 罗伯特·麦基

一句话概括:读完这本,其它编剧理论书是为了帮你查缺补漏的。

本书是经过无数前辈大佬们检验的编剧第一书。

无论你对故事结构、矛盾设置有困扰,还是不明白怎么呈现人物弧光,如何挖掘故事意义,本书都能给你非常明确而且可执行的操作方法。

然而由于排版、翻译等诸多因素,我一度认为《故事》这本书不太适合我这样的非科班业余选手。

读者如果没有一些戏剧理论基础积累,很难接受本书中那套特殊的“用概念解释概念”的名词系统。诸如“氛围”、“节奏”、“鸿沟”这些名词概念,其实在简体中文剧作理论里是有特定意义的。然而如果不对这些概念有了解,就直接打开这本译作书,你就会面对大量的“纳尼?”、“阿勒?”……

这种痛苦,直到后来,我找到了《故事》的繁体版《故事的解剖》时,才得到治愈。从小看繁体漫画长大的我,充分地感受到了台版的翻译对我这种“没文化”的业余选手的友好。宽松的排版也增加了属于阅读本身的美感和享受。

“原来,当编剧也是一件有艺术价值的事呢!”我握着拳,重新恢复了对编剧理论书籍的信心。

我的评价:5星

动画剧本创作与营销

作者: Jeffrey Scott

一句话概括:入门基础教科书,国内同业教材的引用源头。

本书是基础的入门教材,从如何从创意点扩充梗概完成大纲,到怎么写剧本再调整修改,以及销售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几乎包含了动画创作方面需要知道的全部知识。

书的语言很浅显通俗,适合所有对动画有兴趣的人阅读。

这几乎是我动画入行看过最早的一批书之一,非常实用。是经常被引用摘抄的经典,所以与其看其他人断章取义,不如直接找到原著看看。

作者是81版《蜘蛛侠》动画和《忍者神龟》动画的编剧,创作过众多堪称动画史经典的作品。

他在书中介绍的创作方法分为4步:

第一步,确定写作前提。

在错误的路上走一千步,不如从一开始选一个正确的方向。有效的构建一个合理的故事很重要的。

第二步,梳理故事点。

这一步其实是在故事中提炼出重要的关键场景和强情节点,将故事点扩容。

第三步,完成故事梗概。

这部分里,除了介绍应该如何完善故事构思,和精选前面步骤里扩容出的故事点的内容,更有关于如何配合后续作品销售的思考。

第四步,写出剧本。

在故事梗概的基础场,完成剧本。剧本需要做的,是用台词和桥段表现出上述三步中确定的情节,这需要大量的练习形成的经验和创作文本的能力。

我的评价:4星半

故事策略

作者: Eric Edson

一句话概括:这本书是一本桥段设计的“套路”指南。

本书也是不少影视公司大佬的老板桌上放着的书。书中拥有大量非常实用并且可以说得上是教条主义的商业故事情节设计思路。因此也在创作者中存在争议。

其实故事创作技法和桥段参考资料,都是无助的银幕作者们在创作时遇到困难的一种解决手段。除了用技法和资料,解决手段里还有包括和其他人聊聊,套标准结构表格来修正跑偏的方向等等。

这些解决手段都有一条使用前提就是:别在构思的时候抄它,而是在困苦的时候看看能不能启发自己。因为“没有问题的时候直接写,遇到时再想办法”。

如果从创作的第一步就使用各种各样的“指导思想”,那创作就会变得毫无意义,甚至我们喜欢偷懒的大脑会下意识地“照搬”其他优秀的作品。

所以本书的使用方法也是建立在大量实践和遇到的困难基础上的。尤其是这本书的封面和内页质感也很好,内容也多偏向于结构和情节置换,困境中打开它,简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买过的那么多技法书里,这本书是我从装帧到内容都非常喜欢的。

我的评价: 4星半

编剧点金术(第3版)

作者:Linda Seger

一句话概括:如果创作过程是考试,那么本书可做监考老师。

在创作中,我们都是孤独的,但是我们找一些方式来指导自己。

本书是这些方式之一,创作过程中的指导老师。

剧本的写作,从创作前提到梗概、到初稿、到修改、到销售、再到修改的过程中,每一步,你应该做的事和注意的事是什么。

比如:你可以运用哪些工具帮助创作或修改?

什么样的剧本是好剧本,什么样的作品只能将之束之高阁?

为什么有些录音中即使并没有被提取出些许有用的话语或灵感,也不要把它删除?

在创作中,为什么只有艺术感知并不够,还必须学习和使用技术?

如何成功地让剧本商业化?

在写作的各个阶段中,初出茅庐的编剧与经验丰富的编剧的差别是什么?

所有的问题,你都可以在《编剧点金术》里找到答案。

比如最后一个问题的解答是这样的:初出茅庐的编剧的主要挑战是要完成剧本,他是在写完剧本后,再下功夫对故事进行加工和润色。

而经验丰富的编剧则是在写作前就对故事和角色进行了精心地揣摩,这样写出来的剧本即便需要修改润色,也更加容易。

但本书也有缺点,就是需要结合实际创作一起来。停下笔,单看书是不行的。

任何理论都得有一定的创作世间积累才豁然开朗。

所以本书最好在一边写的时候顺手翻,时间久了自然感觉出其中妙处。

我的评价: 3星半

千面英雄

作者:约瑟夫·坎贝尔

无论是对抗深海巨怪,还是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军队,从阿喀琉斯、释迦摩尼到漩涡鸣人,英雄(编剧术语,即主角)的梦想、英雄的痛苦、英雄的胜利都是差不多的。坎贝尔从东西方的神话、宗教、冒险故事中提炼了英雄之旅所要经历的20个步骤,如“历险的召唤”“拒斥召唤”“超自然的助力”等等。

大多数冒险题材都能套用进这个步骤,在《你与大师一步之遥——漫画脚本篇》书中,我将《食梦者》的情节一一拆解,发现完全符合英雄之旅理论,网上甚至有人能将《白色相簿2》的内容套用进了这套理论。

需要注意的是,“英雄之旅”只是一个骨架式的框架,不应被奉为教条,故事的血肉需要作者自己去填充。

延伸阅读:沃格勒《作家之旅》。由于《千面英雄》掺杂了太多的神话和宗教故事,并不易读,《作家之旅》是一本针对电影编剧的教程,将“英雄之旅”的框架进行了简化,更适合新人阅读。

我的评价: 4星

小说课

作者:许荣哲

是一本很有趣的小书,由37篇类似书评的文章组成,每篇讲一个写作的主题,如【人物】(内在面貌与外在面貌)【对话】(探寻水面下的冰山)。《小说课》是一本很容易阅读的创作理论书,在流行碎片化轻阅读的当下,随时翻阅一章,三五分钟即可读完,亦能有所收获。

然而本书的问题亦在于内容过于碎片化(虽然有人自称能在其中读出完整脉络),读者单看每一章都觉得有道理,学到了知识,但真要应用起来仍旧无处着手。可能适合课堂教学或短篇创作,每学到一个方法,就要立即应用,方能有所收获。

我的评价: 3星

你的剧本逊毙了

作者:威廉·埃克斯

基本上我认识的编剧都给本书较高的评价,本书列出的100个问题(其中约1/3没太大意义,大抵是为了凑100整数)就是一个完整的写作清单,诸如“你写的不是你真正感兴趣的”“你塑造人物不够具体”“你的坏蛋没觉得他是自己电影里的英雄”……

清单上的问题,本就是得到过无数成功作品验证的基本创作规律,于电影、小说和动漫都是通用的。当你做好企划写完剧本,对着清单一一验证,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同时,此书也适合从事类“剧本医生”工作的人,如导演、主编、编辑等等,是公司新人小编剧的“敌人”,因为老大们据此提出的种种修改意见让你无力辩驳。

提示:如果你没有处在创作期,只是想要泛泛的学习了解编剧,那么阅读此书的效果不大,感受也不会深刻。

我的评价: 4星

救猫咪

作者:布莱克·斯奈德

这本书在国内知名度很高,大概仅次于《故事》,口碑也相当不错,我猜可能是因为里面有不少技巧,让读者觉得受用。比如让观众对主角能产生移情作用的小技巧(无论再坏的人,只要让他出于爱心去救一只小猫咪,读者就讨厌不起来了),让大块头背景介绍不会显得过于单调乏味的小技巧等等。

但归根结底这些小技巧只需要一两篇文章就能说清楚,本书的重点在【故事类型】和【故事结构】,这两个篇章的内容过于电影化,结构的节点如“B故事”“娱乐游戏”“灵魂的黑夜”等等仅适用于90分钟左右的电影,能用于动漫创作借鉴的地方不多,很难想象长周期的动画番剧或长篇漫画如何去运用。

另一方面,鉴于作者职业生涯年代较早,书中所举的案例过老,年轻读者基本没看过这些电影,很难带入。

我的评价:3星

下期预告:漫画教材评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