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设:全金属狂潮 狩猎猛毒的纯白骑士 ARX-7

机设:全金属狂潮 狩猎猛毒的纯白骑士 ARX-7

首页角色扮演生存战争金属狂潮更新时间:2024-06-06

原作者:Captonblaed 文章转自78DM

(以FMP作品世界为背景)

(以下文字中,以“卡西姆”代指男主角相良宗介)

(部分内容会标注出处,出入较大的部分以小说原著为准)

(贺东招二真是个怪才)

何谓强袭机兵?

这个译名是日本自卫队引入Arm Slave之前定下的官方名称。

80年代中期,革命性的M4诞生了,美军对外公布了AS的存在。但由于大众媒体的谬传,导致AS被外界误解为是“Assault Soldier”的简称。

之所以传到亚洲后被翻译成“突击兵士”,原因就在于此。随后又成了“强袭兵士”,最后才演变成现在的“强袭机兵”,可以说整个最终译名实际上是以讹传讹的结果23333

90年代初,日本陆上自卫队正式引入AS。

防卫厅就强袭机兵的“强袭”这个译词是否靠谱产生了毫无意义的讨论。就结果而言,“主从机士”一点都不好听。

领导的Idea一般都很逊23333比如“武士11”,对吧雾之谷议员。

所以,强袭机兵依然是主流译名。不过“主从机士”也坚强的存活着,在极其少数的正式公文中偶尔出现。不过,懂行的专业人士更爱直呼其为“AS”。

在这个时代,一般将高度8到9米左右的人形兵器,统一称为强袭机兵。全称是Armored mobile master Slave system,主从追随式机甲系统,缩写就是AS。

一般来讲,AS是指能够传达操纵兵动作,并且以机体来重现的兵器系统总称。

所以说,后来由汞合金利用AS相关技术反馈开发出了“利维坦”(汞合金的高速潜艇),虽然骨子里是AS,但由于不具备重现人体动作的形体状态,所以就不归类入AS的范畴了。

又比如在汞合金阵营中,还存在全高两米的自律型人形兵器“复仇天魔”——由雷纳德·泰斯塔罗莎开发,形象是一风衣巨汉,对人用——虽然尺寸迷你,但却被归类入了AS。

也就是说,AS在这个时代已经成为所有人形兵器的代称了。

强袭机兵(Arm Slave)的诞生

1980年代,美国罗纳德·威尔逊·里根总统推动了“星球大战计划”(SDI,国家战略防御计划)。

作为计划内的其中一环,仅仅花了三年的时间,就得到了AS进入实用阶段这一具体成果。

实际上,如果按照最初的理念,AS并没想过要做成现在这种大型机。而是应该限制在1吨左右的重量,用于小分队支援的装备。

如果非要做个形象的比方,差不多就是阿凡达剧中的那种将士兵的肌肉力量和防御力增强到极致的动力装甲服的样子。

一直到XM3完成,AS的理念还固执地停留在“大型动力装甲”的程度,原地踏步。

因此不论是动力炉还是装甲、火力,都不甚理想,最后只能成为半吊子的无用之物。这么说虽然有点过分了,但XM3的失败确实让AS的开发差点夭折了。

这种3米高的人形兵器,由于不具备搭载大型高出动力炉的条件,只能依靠传统的电池作为驱动源。

这样的话,机体的活动时间太短不说,薄弱的装甲也难堪大用,能挡住12.7毫米弹就是极限了,再往上就任君想象了。

而武器方面,也只能用20毫米机炮。

这种半瓶子醋的兵器让部队坐了蜡了:如果让XM3与步兵联动的话操作成了难题;如果让它去跟上装甲部队的步伐又显得过于脆弱;用到反坦克作战中运动性、火力又不足……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最后XM3只得沦为了尴尬的运输工具,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在这种跑入死胡同的尴尬情况下,拨开浓雾打开局面的是基奥特隆公司推出的试作型XM4。

根据AS计划的原本构想,开发应该是尽可能以缩小尺寸为主要目标的。

而基奥特隆的开发人员却将这一陈旧的观念抛诸脑后,大胆地将机体尺寸放大,借此能够搭载出力更强的动力炉、更厚更坚固的装甲、火力更强的武器以及必须的电子装备等等。

结果,完成后的XM4让所有人都傻了眼,这种规模等级的机动兵器就不必指望步兵单位能够正常运用了。不过,却让其具备了能够匹敌装甲车、武装直升机的攻击力、机动力和索敌能力。

并且,XM4仿人形的四肢更为柔软灵活,能够穿越各式各样的复杂地形。如果通过适当的准备,充分的伪装也可以做到。

也就是说,只要是陆上战场,AS出现在哪儿都不足为奇。因而,获得军方肯定的XM4(被采用后更名为了M4),以装甲师团的支援型兵器的身份开始小规模生产,并分配给各相关部队。

不过呢,在M4时期,Arm Slave的性能依然无法出现在最前线,虽然成为了军方的制式兵器,但尚未成为装甲师团的主力,只能在一些诸如伏击作战、城市巷战中发挥自身的优势。

到M4为止,定义为第一代。

而第二代AS的辉煌,是从XM6开始的。

书接上回,M4虽然获得了成功,但碍于移动和姿势变更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所以才只能对应伏击这类的运用。不过所幸当时AS只是被当做特殊来定位,期望并不高。

而M6“丛林法兰绒”(灌木丛和布什就算了,我还是喜欢道神的翻译2333)的诞生,令AS的存在价值有了决定性的变化。

M6“丛林法兰绒”在机动力、运动力、通用性等各方面都超越了M4,相比起反应迟缓、移动、姿势变更花时间的前辈,M6能够做到受训步兵水准的灵敏动作,并且在运用上比M4来更具灵活性了,不再局限于伏击、突袭这类的战术了。

特别是,M6“丛林法兰绒”可以搭载复杂的武器与电子装备了,这让AS的战术也变得更为柔软多彩了,同时对AS作战的“不可预测”也就变得更多了。甚至于,AS的性能开始威胁到主战坦克的地位了。

随后,性能更先进的M6A1也完成了。

在M6A1时期,革命性的不可视装置“ECS”开始实用化装备。当然M6A1采用的第一代ECS尚无法达到完全不可视,不过依然能做到令雷达、红外线传感器难以从远距离探测到其的存在。

激烈的接近战与遭遇战也会增多,对AS来说,是越来越有利了。

而到90年代初,坦克与武装直升机仍然能稳占优势、压倒AS的地形,只剩下平原与沙漠了。AS在除此以外的其它地域(起伏不平的陆地,同样都是具备战略价值的地域)上几乎都占据了傲人的压倒性优势地位。

(时局插)

也就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东战争揭开了序幕。

1990年8月,伊拉克侵略邻国科威特。

以国际舆论作为依托,美军为主的多国部队驻守沙特阿拉伯,与伊拉克军形成互角之势。这种紧张局势一度辐射到周边的伊斯兰国家,加深了中东的混乱局面。

1991年2月,在两军交战(多国部队vs伊拉克军)的科威特境内,一发百万吨级核弹爆炸了。

这次意想不到的核攻击使得科威特主要部分几乎全部毁灭,而交战双方也出现了数以万计的伤亡。

由于使用了ECS,因此这次核攻击双方都没有预先察觉。而ECS技术的完善者,正是日后成为了“秘银”西太平洋战队最高指挥官的泰蕾莎·泰斯塔罗莎本人。

由于对外态度比较良好的戈尔巴乔夫对策得当,使得这次事件没有让美苏再度重演古巴危机。但作为代价,半年后戈尔巴乔夫遭到军队激进派暗*,苏联政局随即急速右倾,东西方对抗意识再度增强。

(时局插Over)

由于感受到了来自M6“丛林法兰绒”的冲击,美国与苏联以外的其它具有相当工业实力的发达国家,也陆续开始加入了AS的开发,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这个全新的行列中来。

法之米斯托拉风

英、德、法、中、日等大国都开发出各式各样的第二代AS,其中涌现了譬如苏制野蛮人、德制巨龙、英制飓风、法制米斯托拉风、日制96式等优秀的第二代机。

德之巨龙

插一句,其中日产的96式实际上就是M6的山寨版。

日之96式

而旗舰的M6“丛林法兰绒”,则成为普及最广的AS之一。而出口最多的则是野蛮人,因为便宜 维护简单,文盲独爱之………啊啊,不禁联想起悲剧的蜂刺。

(时局再插)

1991年发生的军队激进派的暗*行动,导致苏联政权归还到了保守派的手中。

在这之前,由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虽然经济外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对而言却削弱了苏共的权力与威信。

在这种时候发生暗*事件,事实上反而对苏共是有利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全金的世界里柏林墙倒塌时间也是1989年。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的民主化运动再度遭到苏联的血腥镇压。与1968年不同,这次上演碾*戏码的不再是华约的坦克,而是RK-92“野蛮人”。

这个捷克事件又被称作“布拉格之春的再现”。苏联的倒行逆施到达了顶峰,一度将掀开的“铁幕”,再一次地关上了。

在这之后,时间进入了90年代的后半,战争的火种燃烧到了亚洲。

1998年11月,美韩联合军事演习,两军于京畿道实行的登陆演习。

演习实际上也具有对北朝鲜的牵制意味,最后演变为出动了四艘大型两栖作战舰艇的大规模登陆演习行动。在当时美军制式气垫登陆艇已经可以搭载两台主要用于海军陆战队的M6A2了。

(时局插Over)

第三代AS的崛起

在完成了比第一代大幅进化的以M6为代表的第二代AS后,人们自然而然地希望可以拥有性能更强的机种了。

而在90年代后期,美军开始推动“M6冲击”之后的第三代AS计划。而这一计划的成果就是在90年代后期完成的M9“Gernsback”(卡恩兹巴克)。

M9“卡恩兹巴克”的动力炉首次将传统的燃气涡轮引擎换成了钯反应炉。

这里简单提一下燃气涡轮引擎。在FMP世界里,大多数第二代机都用这种以涡轮压缩吸入的外部气体、与燃料混合后点燃的燃气涡轮引擎。它的优点是内燃机,重量轻出力高构造简单。但缺点是燃料费昂贵,噪音太大。因此,后来号称“最强M6”的M6A3改成搭载大容量电容器,专用于需要无声驱动的作战。

二代AS的关节驱动是依靠电磁肌肉的伸缩和流体传递的扭力并行的方式获得出力的,爆发力强,但出力不够。

而M9搭载的新型电磁肌肉束已经将出力低的问题解决了。最新的M6A3“暗黑法兰绒”和Rk-92近代修改型也都采用了这种新型肌肉束,持续最大出力上已经不输M9多少了。

M9彻底改为了全靠电力驱动的新型电磁肌肉束。实现了100%的电气化驱动后,机体的静肃性得以大幅提升,并且获得了革命性的轻量化。

同时,M9还能通过运用第二代ECS呈现彻底的不可视模式,让机体获得更完美的隐匿性。

M9“卡恩兹巴克”在运动性能上实打实地压倒了过去的第二代AS、战斗机,并且由于体重减轻了(野蛮人重12.5吨,M9只剩9.5吨),依靠直升机和运输机进行搬运也就变得更加容易了。

由于废除了油压系统,机体内部腾出了更多的空间,因此又能进一步为机体搭载更丰富的内藏式武器、ECS、传感器和电子设备等等(以上配置以秘银版M9为准)。

而新型电磁肌肉束本身就拥有极佳的防弹性,等于是间接提升了M9的防御能力。

自M9开始,人工智能支援型AI、数据传输机能等的技术已经相当发达,操纵系统的负担也因此大大减轻了。所以,在实战中M9在对第二代AS时能发挥出压倒性的优势,绝不仅仅只是因为“速度更快”这一点而已。

话虽如此,想让这么许多先进的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在现在而言尚无法马上做到,还需要花好一段时间进行准备。

另外,M9高度性能化的代价,就是生产成本与运用成本的飙升,同时操纵也变得需要更为高超、细腻的技巧才能驾驭本机。

并且,M9的高精尖端化也成了它的弱点。太过精巧的构造有时候就会变得脆弱,就是为什么人类比野生动物更脆弱的原因。

想来,第三代AS要代替第二代AS成为主力机种,还得等上好一段日子才行吧。

AS发展到现在,虽然起源自强化动力服,但已经成为最先进最有发展前途的机甲系统了。尤其被第三世界国家所重视,各式各样的大国生产输出型号AS,在游击战颇多的各大地区都可以见到。

依靠对小规模纷争众多的地区出口AS,也间接提高了AS的普及率。同时,如果是相对旧式的第二代AS的话,即使是资金不充裕的反政府军、恐怖分子,也可以考虑适当采购。

当然了,能从正规军手中抢夺,或是将击破的敌方受损机简单修补了自用的话,何乐而不为呢?

即使是旧型的AS,也不是没有配备AS的步兵部队、警察能够抗衡的。当然,没有哪家游击队会下大本钱入手最新锐的M9吧。

M9“卡恩兹巴克”作为M6的后继机种,从90年代起就开始了正式的研发。在经历了多个不同试验阶段后,有情报称M9的先行量产型在90年代后期就已经配发给了特种部队进行测试运用了,在当时也经常有世界各地各种无法证实的目击情报。而实际上,官方承认M9开始投入实用还是2000年以后的事儿了。

与其它兵器一样,M9“卡恩兹巴克”在实用化之前,也诞生过数款试作型号。

在开发过程中,基奥特隆公司对第三代AS的理念进行了反复检讨。可想而知,包括装甲形状尺寸在内,基奥特隆进行了数次重大的变更。

这其中,就包括90年代后期由打击国际恐怖活动的佣兵化军事组织“秘银”运用的M9-E先行量产型,以及数量更少、更为稀有的M9-D系列。

弩の结构

ARX系列,是秘银以巴尼·莫拉乌塔主任为核心进行的λ技术开发的一个实验系列。

系列的实验机全都是以中世纪的冷兵器做代号,而ARX-7又是其中极少数被实际制作出来的,且是唯一成功的特例。

本机定名为Arbalest(ARX-7 Arbalest)。

本机在开发阶段,由于挪用了XM9试作阶段的零件,因此整体外形与后来被秘银广泛运用的E型M9有不少区别。

不过基本性能与M9持平,且零部件的通用性也很高。

本机与M9一样。不,应该说和所有三代机一样,外型上与人类十分接近,关节部位柔韧性极高,手脚四肢修长,富有力量感。

这是由于采用了成为三代机标配的电磁肌肉束的缘故。这种新素材的出现取代了油压汽缸之流,原理是材质极轻、通上适性电压(电压太高会损伤肌肉束)就会收缩的记忆塑料。

托它的福,三代机的瞬间爆发力与出力都有了飞跃性的提升,并能做出更复杂微妙的动作。

由于彻底废除了笨重的油压驱动,自身重量也大为减轻,身为陆战兵器,却与战斗机一样轻盈。

当然了,与金属疲劳一样,电磁肌肉束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会发生纤维断裂,也就是FOE现象。

与真实的肌肉不同,电磁肌肉束是没有自愈能力的,如果不及时更换的话,FOE现象会越来越严重。一般来讲,实战型电磁肌肉束在使用超过10次后就必须更换了。

虽然无视这种情况也能继续使用(预算),不过肌肉束的出力会持续下降,预算不太富余的军队也有用到20次的例子,比较有钱的比如岛国自卫队在5次左右。而在秘银这种土豪部队手上,电磁肌肉束就成了一次性品。当然,这也和秘银的部队时常要进行高强度作战有关。

在本机完成之后(ARX-7 Arbalest最有价值的实际上还是λ区块,其它部分与M9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秘银”随即筹措开发λ驱动器搭载试验机。这是因为ARX-7 Arbalest相当于概念机,原先并没有要投入实战的打算。

可惜的是,由于ARX项目主任,“耳语者”巴尼·莫拉塔发狂自*身亡,导致整个项目无人能够接手,最终导致λ驱动器搭载试验机的继续开发夭折了。

尽管计划腰斩了,但“秘银”事先已经委托基奥特隆公司在多特蒙德工厂完成了两台D系列的M9,准拟作为搭载的素体。

虽然无法复制本机的λ驱动器核心区块,但为计划而完成的两台实验机性能完好,“秘银”高层打算日后慢慢从本机上慢慢解析出相关黑科技后,再将这些技术重新纳入这两台实验机,来完成过去未尽之夙愿。

本机与M9外型上区别最大的地方,主要在于头部与肩部。其中,替换了M9的独眼式取景器加盖大片护目镜的设计,而采用了新型双目式立体成像取景器。

这种新型双目式取景器能够提供肉眼感官上的距离感,这一点很重要。独眼式虽然纵深较长,但对于距离感的把握并不好,这种修改有助于增强操纵兵的视觉情报。

另外AS的取景器外部一般都装备高频雨刷器和清洗用喷嘴,即使被涂抹了泥浆、尘土或是丙烯涂料,也能在数秒内清洗干净。

差别不仅仅是取景器。M9本身就有着类似战斗机般的流线外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良的本机令这种倾向更为强烈了:轮廓变得尖锐而强劲,细看之下很容易把它与猛禽联想到一块儿去。

相比起中规中矩的M9来,本机显得更为精炼的脸部造型,给人感觉如刀锋一般的锐利。

头部区块另外内藏有散热风扇,另外相当于嘴部的位置还设置了小型武器挂架,可固定小型单分子短刀,看上去酷似时代剧中衔着卷轴的忍者。

将小型单分子短刀固定在嘴部挂架上,在北朝鲜的初阵时确认过。其余大多时候都采用尺寸更大的标准单分子短刀,并固定于左右裙甲或是腰后武器挂架上。

至于肩膀部分,本机并没有像E型M9那样装备小型盾牌,而是考虑到λ驱动器的运用,而在肩部装备了羽状散热器。

这部分的话,理论上还可以加挂副电源或者备用武装。平时肩部的羽状散热器不会启动,而一旦本机启动λ驱动器,羽状散热器便会打开,而收纳于背部的大型散热板也会同步展开,一同对机体进行强制冷却、所以,肩部组件可以看作是完全服务于λ驱动器的专用装备。

除了肩甲以外,还有肘护甲、胸甲、裙甲、膝甲等部位,都不同程度的进行了修改。

不难发现,秘银技术人员在追求防护力的同时,也在尽可能地减少机体在近战中的阻力,从整体性上也能发现本机拥有比M9更强烈的“矫健”色彩。

本机虽然额外搭载了一整套的λ驱动器系统,但由于删去了盾牌和一些不必要组件,所以整体重量依然保持在9.8吨,仅仅比M9重了0.3吨。

上面也提到了,ARX-7 Arbalest的基本性能并不比M9高。某种层面上,还因为搭载了λ驱动器相关组件,对一部分性能造成了影响。

不过,正因为搭载了λ驱动器,本机才成为了本机。

本机的身上,或者说整部全金属狂潮作品里最神秘、也最黑科技的,就是名为λ驱动器的装置。

因为它的存在,本来是100%真实系写实派机甲的本机,被涂抹上了超级系的色彩。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吧。

λ驱动器主要由三大要素构筑而成。

一,是驾驶舱内的“TAROS”装置

TAROS是一种将操纵兵全身神经系统运作的过程读取出来,再转化为特殊的电信号的特殊装置。

二,λ驱动器的核心回路

这是一个大小相当于小冰箱的装置。外部被缓冲装置固定,光是看着就像是一个强化的玻璃圆筒,筒里面盛满了金属光泽的七彩光束流体。

λ驱动器一启动,这部分就会通电运转起来,同时三发出七彩的光芒。

这一部分与机体的支援AI直连的,由于特别吃电,因此本机需要另外加装预备电池才能抵消λ驱动器剧烈的耗能。这样无形中也就增加了重量,占用了内部空间,让本机的作战时间缩短了,所为的性能受到影响,就是如此。

(嗯,瞎掰不下去了2333,再进一步的解释我也无能为力了,实在是不明了,要怪就怪贺胖吧2333)

三,机体骨架

本机与M9相同,骨架的素材是钛合金/陶瓷的复合材料(是不是很眼熟23333)。不过本机骨架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中心部分嵌有一种细微的结晶材料,可以理解为酷似人体神经系统一样的存在。

当电流通过骨架这块时,结晶体的形态模式就会发生变化。

(当然了,这块和上面的核心回路一样,都是除非刀架贺胖脖子上否则解释不清楚的谜样存在。非要打个粗浅的比方的话,就想象成高达里的精神感应框架就可以了2333)

本机的λ驱动器构造基本上和敌对组织“汞合金”开发的地狱君王系列、巨兽系列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核心回路的容积要比汞合金制的大了N倍。

因此,本机能够力压地狱君王,发挥出戏剧性的战斗力,或许就是因为核心回路又粗又大的缘故。

当然,也和卡西姆能够最大限度引出λ驱动器力量有直接联系。因为就算是同型机,操纵兵不同的话机体发挥出来的能力也参差不齐。以地狱君王为例的话,最能诱导出机体性能极限的当属“铁先生”九龙了。

本机由于是实验机,是预想要和λ驱动器搭载机交战而设计的。不过由于开发者的死亡,导致后续没有能力生产备用零件。

西太平洋战队的技术士官诺拉·蕾明少尉曾经说过,本机不能重造,也不能频繁大修,这是因为开发时剩下的零部件数量有限。

比如与巨兽战斗时左臂被扯断了(小说),事后虽然得到了完善的修理,但下次如果再损坏同一地方,后勤就拿不出同等级的零件了。到那时候,就只能拿M9的来充数了。

在北朝鲜一役后,本机的AI“AL”拒绝第一次搭乘者卡西姆以外的人搭乘。

每一次启动本机,“AL”都会表示“λ驱动器的启动必须相良宗介中士搭乘”,简单来说是个认主的AI,非常的忠犬。

技术人员曾经尝试把AL的这条要求消去,不过每次都删除失败,而且也不能格式化“AL”,那会发生系统出错冻结的囧况。

总而言之,秘银唯一一台λ驱动器搭载机除了卡西姆外无人能驾驶,这也就成了他的一大“资本”。在小说第五卷末尾(动画第三部最后一话),卡西姆曾以此要挟秘银高层来满足他的要求(爷要上学,不同意爷就缴清违约金走人)。虽然情报部的阿米特将军气个半死,但最后高层的表决还是选择向“恶势力”低头。

本机采用深蓝纯白两色的涂装,白色为主蓝色为辅。这种鲜艳醒目的配色实际上非常不适合用实战,容易优先受到敌人的集火。

有趣的是,不管后勤为本机涂装上任何的漆料,一旦λ驱动器运作,油漆涂层都会剥落。λ驱动器的神秘之处,令一般的涂料根本无法长时间附着在机体表面。

秘银曾经在一次夜间作战中将本机改涂成M9式样的实战灰,但在发动λ驱动器后灰色涂料就发生了剥落。似乎只有原本的白色才能长时间附着在表面上,而不会因为λ驱动器效果而劣化剥落。

或者说,“AL”有穿一身白的特殊癖好。

在刚刚搭乘本机不久,卡西姆经常会因为无法随意使用λ驱动器而烦恼,无法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发挥功能的机械,被宗介认为不可靠,无法信任。

他不止一次向上上级加里宁少校申请更换座机,但每次都遭到否决2333。

本机是贵重的实验机,秘银也不希望失去它,所以没有必要的话也不会轻易动用。

所以,可以看到在一些简单的镇压作战中(譬如小说第二卷、动画第一部第九话中的吕松作战),卡西姆驾驶的是M9。这也是考虑到宗介无法熟练运用λ驱动器的缘故。无法随意启动这套系统的话,本机的作用就和M9是一样的了。

不过慢慢的,随着卡西姆对λ驱动器运用越发随心所欲得心应手,秘银高层的顾虑也就逐渐烟消云散了。

弩の武装

AM 11 12.7mm链式机枪

位于本机头部左右两侧的链式机枪,相当于高达头炮的固定式武装。口径12.7毫米,每秒可以发射100发,主要用来扫荡步兵、车辆等小型目标,对坦克、AS等级的目标也可起到牵制的作用。视操纵兵的能力,也可以做到精确破坏AS较为脆弱的感测器,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事。

GeoTron ElectronicsGRAW-2“漆黑之刃”单分子切割刀

单分子切割刀是一种三代机普遍运用,堪称格斗武器代表的武装。

通过驱动内藏的高速马达,带动刀刃边缘的小锯齿进行旋转(说是刀子,其实更接近于电锯),单分子切割刀能够获得极高的切断力,破坏坦克级别的装甲宛如热刀切黄油一般简单。

而相比起反坦克匕首来,单分子切割刀显得更为大只。这种强力的近战利刃被西方国家军队广泛运用。

在实战中,以适应性为优先考虑的“漆黑之刃”经历了再三的改良,最终完成的这个版本具备简单但坚固的结构。其优秀的结构使得它一击就足以对有着重装甲保护的敌人造成致命性的*伤力。简单来说,目标是三代机的话,瞄准脆弱的关节下手的话轻易就能切下一只手,或者把对方扎个透心凉都不在话下。

不过由于尺寸超限,因此单分子切割刀无法像反坦克匕首那样完全收纳入机体内部。实际运用中多被水平固定在后腰的武器挂点上。

Otto/Melala“拳师”57mm 霰弹炮(散弹枪)

ARX-7 Arbalest因为整体结构接近M9,所以可以使用M9的一切装备。这包括40毫米标准步枪、76毫米狙击炮、57毫米大型滑膛线性步枪、标枪式超高速导弹等。不过在作战中宗介经常作为前锋冲在最前面,因此最喜欢的射击火器是57毫米霰弹炮“拳师”。

在90年代中期,Arm Slave运用较多的还是25~30毫米口径的机炮,因为弹药也可以直接使用既有的就是了。

而在AS的防御力日趋发展的当代,30毫米弹的*伤力已现不足,因此加强的40毫米弹才应运而生,以及这种威力更强的大口径火炮。

奥拓·梅拉拉公司所研发的这款AS用霰弹炮,能够选择使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等多种弹头。

切换射击模式后也可以进行全自动连射,一口气射空弹匣里的炮弹。视作战要求也可以更换弹匣发射穿甲弹等,是一款多用途的中近距离作战用火炮。

平时可以水平收纳在腰后的武器挂架,或是垂直悬挂在背部武装挂点上,甚至可以固定在嘴部的武器挂点上(小说)。

相比起“拳师”那57毫米的大口径,由于是滑膛炮的缩短版,因此炮身很短(这点保留,实际上按照小说原设定应该接近盒子炮的构造。不过,Σ漫画和历代动画设定都做出了修改)。

由于炮管里没有膛线,炮弹出膛后就靠感觉飞了,因此中远距离的作战并不提倡使用本款火炮。而本机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潜行或者凭借傲人的运动性将敌我距离拉到足够近才发动攻击。

也正是因为这个缺点,导致“拳师”的评价毁誉参半。特别是狙击手出身的AS操纵兵,根本不会考虑这种理念不够美学的霰弹炮。

不过这不影响它的破坏力,可以说这是一挺威力超群的AS手持式火炮,尤其能在近战、混战中发挥出极高的威力,因此受到特别擅长肉搏战的卡西姆的喜爱。

不过,像卡西姆这种怪胎会将粗暴的“拳师”当做惯用武器的人毕竟是极少数。

相比起30、40毫米弹来,口径更大的56毫米弹(还有76毫米弹)虽然威力强悍,但弹头大型化的结果是装填量的下降。

因此,像威巴这种天才可以凭借狙击天赋来弥补这一不足,而卡西姆则是努力接近到敌人绝对无法回避的距离再开火。

(曾用过或存在于设定的武装)

76毫米狙击炮。本机曾经在原创动画“故乡飞舞的风”中使用过这款大型狙击火炮。

顾名思义是远距离精确射击用的武器,使用76毫米大口径炮弹,威力是AS正常武器中最高的。

平时可以二段折叠由专用收纳盒收纳,使用时展开,由枪身上方的瞄准镜进行精确瞄准,枪身下方展开支架来稳定射击。

是克鲁兹·威巴的最爱。

(找不到图了,就不放了

原型爆破炮。只在设定里出现过,推测是本机火力强化方案的一环。根据烈焰魔剑的爆破炮逆推,应该是兵器部以反巨兽为目的开发的。

可惜的是由于汞合金的突袭导致秘银的毁灭,东京一战本机也遭到大破,这款武装正式运用的设想也就随之破灭了。

RoyalOrdnance M1108反坦克匕首(对战车ATD)

这是一种外形酷似匕首,实则内藏串列式塑性炸药,使用时像手里剑一样投向敌坦克、AS,通过贯穿装甲后在内部炸裂造成极大伤害的特殊武装。

反坦克匕首一般都收纳在机体腋下部位,使用时收纳区块自动打开,弹出收纳状态的匕首,在刀刃展开后由机体手持使用。

反坦克匕首是包括本机在内的三代机经常会用到的武装,一旦命中目标造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就算是AS、主战坦克等级的目标也能做到一击必*的效果。

而同样是收纳在腋下,另外还有一款投掷式武装就是M1097 AS用手榴弹。

基本上和人类使用的手榴弹是相同的投掷式炸弹,体积小质量轻,圆筒状的外形非常可爱(苏制的外形接近酒桶,中间扩两端窄),和反坦克匕首一样便于收纳,运用正确的话对AS的伤害也非常可观。

(泰瑟枪等小型辅助装备就不一一列举了)

2009~2010年的时候,10000円意味着什么?

当时HGUC定价还保持在1500円左右的良好势头;

MG还在3500~4000左右的价位颇为友好(狙击2表示不服,都是翅膀背包机给闹的2333);

R魂当时还刚起步慢慢在转入正轨,定价也都在3000左右(当时的高达系都很白菜,哪像现在动不动就上五奔六);

MIA?HCM-pro?还用再说嘛,天国的良心系列…………

在当时,A厂敢于推出定价12800円的ARX-7 Arbalest,我觉得是非常大胆的。

简直就是测试买家的心脏承受能力嘛。

也许屌丝不懂壕的心,当年反正是把我看得一愣愣的。

09年,奥巴马才刚当上米国大统领。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刚开始恶补全金属狂潮的原著小说。

看完很激动,立刻就上网注册了贴吧账号(没错,我是那时候开始玩贴吧的2333),跑到了一个叫“全金属狂潮吧”的地方。俨然发现了新大陆,亢奋不已,在满怀激情地顶了几个精品帖后,顺利地被封禁了N天(一天还是三天来着忘了2333),人生第一次小黑屋,献给了全金属狂潮。

嗯,污点无误,年轻无知,这段可千万别让吧友看到2333。

当时的贴吧,说不好听点,还没有现在这么乌烟瘴气。当然了,也许是因为自己呆的地方与世无争(当时全金作品基本停滞,除了漫画在更,小说进展也慢,粉丝每天*事就是催更与哀嚎2333),也许自己正是乌烟瘴气制造者而不自知23333。

我记得当年第一部手机是2800的索尼,什么型号忘了。而后来A厂ARX-7 Arbalest的价格也差不多炒到了这个程度。

据说当年全金粉丝见面,一般会问仨句话:

“全4有消息吗?”,“贺胖更了吗?”,“A厂再版了吗?”(笑)。

而当时,全金的模型周边可以说是非常匮乏的。现在来看素质并不高的山口式烈焰魔剑,在当时是唯一能解我饥渴的甘泉。

嗯,这么说山口式不太好,因为非要统计的话当时还有寿屋的一款拼装模型。很便宜,不过呵呵,属于地狱级的分色,偷胶也是偷得毁天灭地。

后来应该要感谢财团B,因为R魂开始推出全金系列了。

对于全金狂热粉来说,基本是B出什么就吸什么,R魂也就这么着入的坑。

多亏了素质颇高的全金,我对R魂的第一印象非常之好。

但玩腻了R魂后,回头再来看A厂,还是无限憧憬。以整体来看,对我来说后来发售的MB尺寸太大,R魂又略小,所以15厘米的Alter刚刚好。

毕竟手办厂,首先涂装不会太差,这一点肯定是要比成型色看着更舒服。

可能大家最关心也最吐槽的可能是可动性,就我把玩而言,A厂的可动在当年而言是一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毕竟当初的R魂全金1.0ARX-7 Arbalest的可动并不太好,远不如后来的2.0那么变态2333。

A厂的配件也相对更丰富。相比起财团B的尿性,一般给到足够的配件手就很好了,小武器(比如反坦克匕首,手榴弹之类)只给一半(匕首),剧中出现不多的就省了(手榴弹)。而A厂可以做到全部附属,并且还多给两个握持匕首、手榴弹的造型手。

当然了,你卖那么贵,多给点配件很合理2333。

然后,A厂的驾驶舱、后盖、腋下武器收纳槽等部位能打开这个噱头,还是很震撼的。闭合肩甲明明给了散热器完全打开的替换件,自身还是能够打开。

当然了,这是大比例模型的天然优势,你让R魂增加这个噱头也不现实。

其实A厂和MB在一些地方正好相反。MB烈焰魔剑的话个人感觉是脑袋做得略大,而A厂ARX-7 Arbalest则是脑袋略小,风格有所区别,当然这种差异感很可能是因为MB烈焰魔剑的脚部设定偏小的缘故。

(烈焰魔剑:脚小弹性好,跳得更高!你懂个P)

总而言之,A厂在七八年前就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素质。这种水准一直到现在都不算落伍,可以这么说。

当然,这不是你A厂能放松品控的理由哦23333。

虽然A厂的全金系列跳票成传统,但还是希望能再接再厉,将全金属狂潮进行到底。

烈焰魔剑、猎鹰、地狱君王、地狱骑士、幻影、钢铁堕天使……这个坑很大啦,就看A厂想不想继续吃这块肥肉,和它有没有继续分一杯羹的实力了。

好了,这一期到此也就结束了,感谢大家耐心听我的絮絮叨叨,下一期可能就是高达了,敬请期待吧23333

小编语:CC菊苣的机设果然好看,然后宅君觉得面甲前边带把刀这种设定还真的是。。。有点无法接受。。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