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我而言,遇见资寿寺是个意外。
利用清明节三天假期,我来到太原,老同学老李带着我看晋中,第一站就是灵石县。
灵石最有名气的当属晋商巨宅王家大院,我们草草掠过,老李作为熟悉山西文化的地主,拉着我要去几公里附近的资寿寺,说她一直听说却没有去过,心心念念很久了,这次正好经过,可不能错过。
此前我对资寿寺一无所知,未曾想,就这么遇见了一个如在明清小说中活着般的千年古寺。
遇见资寿寺从王家大院西行,在路边刚刚抽出新绿的树丛中,可以看到在半山坡上有一片红墙碧瓦的建筑。顺路而走,不知不觉便进入一条两边全是红砖墙的长长的幽静甬道,路的尽头,便是资寿寺。
即便是小长假,寺庙里也几乎没有游客,除了我们。没有游客,不代表就冷清,这里甚至很热闹呢。
这热闹,来自微寒的早春里热气腾腾的习武。
我们进来的时候,就听到寺院里一声一声的“呼啊哈”的口令声和吼叫声,循声走到殿宇之间的一处空地,就见几个出家人打扮的年轻人正带着一群老百姓家的孩子在练武。学武的孩子大多小学年龄的样子,也有刚会走路不久的,跟着来看热闹的奶奶或者姥姥,笨手笨脚憨态可掬地学着伸胳膊伸腿,下蹲起立站不稳就摔倒,大人们不以为意,跌倒的小娃娃也自自然然地爬起来继续练。
做完热身动作,穿着灰色僧衣打着绑腿的小武僧就带着小孩子们绕着空地跑步,两岁多的娃娃也跟着跌跌撞撞地跑,跑不稳,左摇右晃地乐。
我一下子就这个寺院有了巨大的好感,对老李说我的感受,感觉这寺庙有点像“三言两拍”中的样子啊,和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融合在一起。
结缘果妙法师老李说,她之前看过资料,这个寺院里有很出名的壁画,但不知道在哪里。我看到一个身披深红色棉袍的年轻僧人在屋檐下看书,就走过去问他怎么可以看到壁画,他微笑着站起身,先是朝一个方向指了指,然后说,他正好也没什么事,就带我们去看看吧,还能给我们介绍下。
我们就这样认识了果妙法师,这是一个非常清秀的小伙子,温文尔雅。因为他,我们见识了一个很有看头的资寿寺。
果妙法师说,他不太了解自己的身世,他打小在少林寺长大,没有正规上过学,读书识字是跟着少林寺的和尚学的。几年前,资寿寺被少林寺托管,果妙法师也就来到资寿寺,并成为这里的住持。他们来之前,资寿寺只有一两位看庙僧人,几乎荒弃了。在这里的少林僧人喜欢博览群书、研习佛法和茶道,并乐于广结善缘,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是晨钟暮鼓、品茗修心、习武食斋。正每一个清晨,他们都会在寺里教附近村子里的小孩学武术。周末,甚至会有平遥的人过来习武。小武僧们天天在这里习武和授艺,为这座千年古刹带来新的生机。
这刷新了我对寺庙的认知,我从前看过的寺庙不是这样的。
果妙法师边走边向我们介绍,这座佛寺始建于唐代,1993年开放,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寿寺所在的苏溪村,传说苏东坡曾到此一游,这里有灵石县古八景之一的“苏溪夜月”。苏东坡到底来没来过苏溪,无法考证,但因苏溪村座落在绵山脚下,上绵山朝佛的游客,多会往返于资寿寺进香拜佛。人们来资寿寺,除却与资寿寺的佛缘,还因资寿寺的“三绝”确实吸引人。
三绝:彩塑、壁画、和彩藻1、壁画
果妙法师先去看了风格独特的壁画。
资寿寺大雄宝殿和药师殿、二郎神都保存着相当规模的明代壁画。其中大雄宝殿西墙壁上的“帝后礼佛图”,描绘了唐太宗偕太后共同礼拜佛祖的场景,构图豪放,线条流畅。画面中佛祖高高在上,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左下方是前来礼拜的皇帝、皇后还有护法神关公,这种将民间崇拜的关公融入佛天之中的画面十分罕见。整个壁画着色浓厚、工笔重彩、严谨庄重。尤其是线描精细流畅,有明显的粗细变化,大有永乐宫壁画“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神韵。壁画的精细之处用立粉贴金装饰,形成了很强的质感,凹凸起伏的立体效果让人感受到一种飘逸灵动之美,这种工艺在我国壁画史上也屈指可数。
图片源自网络
因为光照的关系,两边墙壁的壁画呈现了完全不同的命运,左边的因为光线直射,也许还有风化的原因,已经斑驳掉落了很多,而右边因为避光又通风干燥,壁画色泽鲜艳,好像画上去并没有多少年。
2、彩塑
而彩塑的故事,几乎可以用“传奇”来形容了。
资寿寺内有140余尊明代彩塑,堪称我国明代彩塑艺术珍品,个个逼真传神,继承了宋、辽、金、元彩塑的优良传统,具有高度写实的风格。这些彩塑人物大者逾3米,小者不足半米高,雕塑形式丰富,人物造型独特。资寿寺三大士殿内的十八罗汉塑像最为人所称道。仔细看,的确不凡,十八尊、十八个样,或老或少,或高或矮,或胖或瘦,身份不同,表情各异,透过无言的泥土,反映出各自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有的沉思、有的静坐、有的怒不可遏、有的谈笑风生……看着看着,就会让人有呼之欲出、若闻其声之感。
这十八尊罗汉并不是一直好好地坐在殿里的。
1993年9月1日,作为山西省重要的旅游景点,整修一新的资寿寺正式对外开放。然而,仅仅过了3个多月,12月25日晚,三大士殿中的明代十八罗汉头像被盗!十八罗汉,一夜之间,身首分离。三天后,愚昧无知的盗贼仅以15000元的价格卖出。这一震惊世界的国家级文物被盗案,半年后侦破,案犯全部落网,可十八罗汉头像却流落海外。
三年后,事情出现重大转机。
1996年春节,台湾震旦集团董事长陈永泰先生获悉岛上一批来自大陆的彩塑头像寻找买主。陈永泰先生是一位文物爱好者和收藏家,年前他就了解到十八罗汉头像流落海外一事,一直倍加关注。获得确切消息后,经过和《中国佛寺彩塑》一书中资寿寺彩塑十八罗汉照片比对,确认这批文物中有11尊头像为资寿寺失盗文物。然而,罗汉头像辗转海外,身价已不知翻了多少倍,但陈永泰先生还是花巨资将这11尊罗汉头像买了下来。同年夏天,陈永泰先生又从欧洲购得另外5尊。次年5月,又在日本访得最后两尊头像下落,花巨资将其买回。
1997年6月3日,陈先生致函台湾海基会,希望“惠予赐助,依循适当之途径,将此佛头送还原建塑地—山西省资寿寺。”1999年3月29日,在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十八罗汉头像回归故里。
罗汉头像回归资寿寺以后,经苏溪村的农民艺术家、美术家郭成保等民间艺人采用传统的民间工艺手段,修旧如旧,对罗汉头像进行修复,到1999年的8月18日,全部修复完毕,人们看了以后,普遍反映天衣无缝,陈永泰夫妇回来看了以后,也十分满意,认为是功德圆满。
原来郭成保等民间艺人在修复的过程中,根据十八罗汉的眼神来确定头像的方位,终于使十八罗汉身首合一,给人以天衣无缝的感觉。这十八尊彩塑罗汉不仅从色彩上、形体上给人以美感,而且人物个性鲜明,神态逼真传神。古代的艺术匠师们在塑造形象时,不受传统程式的约束,将生活真实融入艺术创作,塑造出了极富生命本色的佛教人物形象,罗汉们或长或少、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喜或忧,都在无声地表达着人性化的喜怒哀乐。凝视这些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罗汉,仿佛能感触到它们的体温,聆听到他们诵经论道的声音。而他们的脸型相貌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地方特征,透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可以看出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当地百姓为原型。我在欣赏这些国宝时,听了果妙法师介绍这件事,也没看出是重新安装上去的。
这段奇缘,受到了海内外广泛关注,先后有数百家媒体参与报道此事,资寿古刹由此一举成名,蜚声中外,成为晋中“一城二寺三山四院”十大景观中重要的一处景点。
3、彩藻
彩藻是资寿寺的“第三绝”。
果妙法师指着药师殿的天花板装顶,让我们看每块天花板上都绘制着的彩色团形花草图,一板一形一药,代表着中草药。在殿顶中部,有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矩形藻井,设计精致,层层收缩。他说,这种奇特工艺,在我国寺院建筑中鲜有,彩藻在古代只有皇家建筑和寺庙才可使用,而彩藻为什么出现在这一乡间寺庙,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们在寺院里随意走着,天王殿匾额上的“山林野趣”四个大字,遒劲洒脱。之前在太原文庙看过明清之际山西著名的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傅山的字,这会儿居然也能认出是他的字了。寺院里还有一些匾额上的字,写法颇为清奇,我们两个学中文的老编辑居然也迟疑着不敢念。
送我们出来的时候,果妙法师指着门口的韦陀菩萨问我们能不能看出什么奥妙,我们不太懂,他就给我们普及了一些佛教的知识。
一般来说每个寺院门口都立有韦陀菩萨像。韦陀菩萨总是执一降魔杵,有的扛在肩上,有的端在手中,有的就杵立在地上。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对到此的和尚管吃不管住;如果韦陀的杵杵在地上,表示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那么资寿寺的韦陀菩萨的杵是怎么拿的呢?你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历经风雨的千年古刹关于资寿寺的名称和历史,我回来后特意查了资料。据碑文记载,寺院创建于唐代咸通11年(870年),重修于宋,以祈求圣佛赐福保佑庶民长寿而得名“资寿寺”。所谓“资”者,供给、赐予也。
图片源自网络
◆据说宋代寺中香火较为兴盛,每日朝钟暮鼓过堂上殿的僧徒,多达20余人。
◆金代末年,寺院因周围林木失火而致毁,随之,众僧各奔东西,香火断绝。
◆相传,元泰定元年,一个名叫法海的远道僧人,往绵山抱佛寺访友路过此地,目击寺院坍塌,很是惋惜,遂留脚有日,在邻近几十个村舍,持钵沿门讲念经佛,意在激发当地村民复建寺院的志向。如此一举,甚为奏效。不日周围的乡绅、商号、村民等,纷纷捐助银两、财物,于泰定三年(132年)动工重建寺宇。
◆至明正德十六年(1521)又兴工进行了大规模的补茸完善,只是香火不及于前。
◆好在后来的朝代里,虽屡有战乱,但寺院和佛像的损坏程度不大。现存的建筑,为明代重修,古刹建筑群体,均为砖木结构。
资寿寺,这座历经风雨的千年古刹荟萃了众多的艺术珍品,也负载了太多的历史沧桑,依旧安详的矗立在晋中大地上,成为山西这座“中国地上文物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感谢老李,感谢果妙法师,让我在一个美好的春天与这样一个特别的资寿寺相逢。
作者:李传华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编辑:老虎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