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心上人戍边我独自在深宫等候,待他返京我却决定了却己身

故事:心上人戍边我独自在深宫等候,待他返京我却决定了却己身

首页角色扮演深宫未归人更新时间:2024-05-02

本故事已由作者:楚家谢桥,授权每天读点故事app独家发布,旗下关联账号“深夜有情”获得合法转授权发布,侵权必究。

1

永宁十一年春三月十三,晴。明远哥哥奉命出征,前往西北,抵御庆兵。

永宁十二年春三月十三,晴。明远哥哥未归,有信来。

永宁十三年春三月十三,雨。明远哥哥未归,无来信。

永宁十四年春三月十三,阴。楚明远未归,父皇打算赐婚于我,驸马定为兵部尚书三子,当科状元。

永宁十五年春三月十三,大雨。

大将军楚明远自北地起兵造反,六月十三,吾国亡。

2

八岁的皇太孙冒着雪到御书房的时候,宣帝正在看奏折。

他年纪大了,两鬓有了风霜似的白,眼睛却是有神的。看见小皇孙的时候,一向不苟言笑的他,却眯起了眼睛看着那个娃娃。

“找皇爷爷有事吗?”他的语气算得上和善,旁边的老太监差人去拿小皇孙最喜欢的糕点,之后便在门外守着了。

八岁的孩子,被娇宠惯了,也不觉得面前的人有多尊贵和可怕,只是扬起小脸,语气稚嫩又好奇:“皇爷爷,明远哥哥是不是你呀,你是不是叫楚明远呀?”

老皇帝一愣,不知名的情绪从他眼里一闪而过,“谁让你来问这个的?”

小皇孙从怀里抽出来一个本子,看起来陈旧又破败,“孙儿今儿去后宫里玩,在一个废弃屋子里捡到了这个,发现有皇爷爷的名字。”

他将那本子递进皇帝手里,奶声奶气地说:“扉页写了华安两个字,不知道什么意思,按理说那儿该是写名字的,孙儿却不认识这个人。”

老皇帝年老体弱,连拿个本子手也发起抖来,半晌他才说:“华安是个人,按理说,你该叫她一声姑姑的。”

3

楚明远第一次见华安的时候,华安只有十三岁。

她是云帝的第十三个女儿,母妃早死,在宫里颇不受宠。

楚明远进宫探望刚被封妃的姐姐,出来的时候,在御花园的角落,遇见了正在逮兔子的华安。

可她显然没有兔子灵便,那只兔子带着她在花丛里窜来窜去,窜到了楚明远的脚边。随后,华安便请楚明安吃了顿烤兔子肉。

那年,楚明远十五岁。

他姐姐也不过十六岁。

华安活泼得过分,即使在面对楚明远这种沉默寡言的人,她也不会觉得无趣,只把两个人的相处当做一个人来看待。

她尽管烤兔子来吃,也喜欢养宠物,是一条翠青蛇。它总爱躲在华安袖子里睡觉,楚明远被咬了一次之后才知道,这蛇原是没有毒的。

知道这蛇没有毒之后,楚明远觉着它那讨人的青绿色也变得可爱起来。

两个人很快成为朋友,当然,其实只不过是华安的一厢情愿罢了。她是公主,虽不受宠,在楚明远面前却也是有身份的,楚明远的姐姐尽管当时正得宠,可谁也不能说以后会是什么样。

不树敌的理念让楚明远不得不成为华安的玩伴。

4

云帝虽上了年纪,却有着帝王通有的毛病。

年轻的姑娘一个接一个往宫里送,后宫不到三年的时间,便住满了年轻的姑娘,这些姑娘有些还得过宠爱,有些只见过皇上一面,便淹没在了茫茫人海里。

楚明远的姐姐原本是许了亲事的,官阶也不低,可到底还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在流不尽的眼泪里,他的姐姐终究还是进了宫。

因父亲严厉,母亲早逝,楚明远最亲近的人便是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姐姐,猛然变成了宫墙内外的距离,让他一时有些不能适应。

只是他是个习惯沉默的人,十分懂得隐藏自己的心思,连他姐进宫那一日,他也没有流露过过多的情绪。

反倒是他姐姐总觉得孤独,没人说话,经常找他进宫叙话。

那时候还受宠,不过一句话的事情。

可是后来,进宫的人越来越多,他姐姐本就不喜欢皇上,失宠是意料之中且理所应当的事情。

楚明远的姐姐失宠之后,他进宫就变得艰难多了,于是他不得不开口向华安寻求帮助。他想华安不受宠地在宫里生活了那么久,一定有在宫里生活的秘诀。

因为只有楚明远这么一个玩伴,华安很容易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不过,她问了楚明远一个问题。

她问:薜荔池深不深,池水凉不凉?

楚明远记不得自己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了,他担心姐姐会受苦,心思压根不在华安的问题上。

不过华安确实帮了他,不仅帮他暗地里送东西给姐姐,还将自己偷跑出宫不会被发现的狗洞也分享给了楚明远。

只是,看着那窄小的狗洞,他说不出来感谢的话。

5

楚明远还是从华安那里知道他姐姐有了身孕的消息的,他说不上来是喜是忧,倒是华安嘟囔了一句:“生在这里不是什么好事,他要受苦了。”

他想多问,华安却不肯说了。

她似乎比楚明远更上心给小孩子准备礼物,口头上说是给自己弟弟妹妹的,却总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因为有身孕的缘故,失宠的妃子又重新得了恩宠,也因此,连带着还在下品官阶混着的楚明远也得了提拔。

他进宫变得容易起来,手头也宽松了起来。

华安带着他穿梭在十分熟悉的大街小巷,帮他挑选小孩的衣服鞋袜以及玩具。

那年正月十五,华安的下裙破了个洞,她说她父皇给了她新缎子但是她没来得及做,只用旧布补了补。

楚明远那时候才意识到华安最初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后来,他给华安送了身衣服。料子比不上宫里的好,手艺却是好的,颜色很艳,是火热的红。

楚明远不爱说,但是打从第一眼见华安,他便觉得这个姑娘是适合红色的,只有这种高贵的颜色,才适合她。

只是,华安虽然收了衣服,他却一次也没见她穿过。

6

圣旨下得十分突然。

在楚明远姐姐生下孩子一个月后,皇上忽然下旨要将楚明远委以重任,领兵西北。

这是前所未有过的,尽管楚明远的父亲出身将门,也平过战乱,可像楚明远这种一次都没实战过的人,直接派去西北是前所未有的事。

果不其然,圣旨一出,群臣哗然,各个反对。

然而云帝昏庸已久,越是被阻止的事情,他越是要做。

楚明远不知其意,华安却是明白,她对楚明远说:“你这一去,必有军令在身,一旦有事,你只有死路一条。虽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可父皇这番用你,必是想让你死。”

皇上这样做必有用意,提拔他的意思楚明远一点也感觉不出来,只是若要*他,何必费此周折?皇命一下,他不得不死。

唯一的可能就是,皇上和他姐姐之间发生了什么,所以才有了这件事。

然而即便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却也是皇命不可违,这趟西北,楚明远非去不可。

只是走之前,他没能再见他姐一面。反倒在长亭处,看见了灰头土脸的华安,她穿着那身红衣服,像是傍晚是最艳丽的夕阳。

楚明远走过去的时候,她慌张地拍了拍自己身上的土,带着歉意说:“对不起,我把衣服弄脏了。”

见楚明远不答话,她又问:“你会回来的吧?”

说完又补充:“你不回来,没人跟我玩了,他们嫌我母妃死了晦气,不肯跟我玩。”

很久,楚明远才说:“会。”

华安便笑了,脸上还沾着灰,翠青从她袖子里钻出来冲着楚明远吐了吐信子,算是道别,之后又钻进袖子里睡觉去了。

“你要帮我照顾一下姐姐。”楚明远最后又说。

华安愣了愣,点头答应,眼神无比坚定。

离开京城三十里,楚明远才忽然想起来华安的母妃是怎么死的。

他记得好像是某一年的冬,皇后的院子里丢了东西,皇上大怒,后来查到了华安母妃的身上。

证据确凿,华安母妃百口莫辩,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不惜跳湖自证。

那片湖后来被皇后改了名,改成了薜荔池。

骑在马上的楚明远忽然扭头看向京城的方向,可是山色连绵,巍峨不断,哪里还有京城,又哪里还有华安。

7

楚明远的姐姐死的时候刚满十八岁,她留下的小皇子也不过一岁。

在西北的楚明远一无所知,他还期待着打了这场胜仗,好请命回京一趟。

可,有个人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假象。

宫里有个犯了错的内臣,本是判了斩立决的,却不知为什么后来变成了发配边疆。

也因此,楚明远才知道了姐姐死亡的消息。

他怒不可遏,可没想到,宫里隐藏着的污秽事情哪里止步于他姐姐的死亡。

之所以选择少女是因为阴阳调和,方能永生,而年轻的身体更容易适应蛊的生存。

于是一批一批的少女被送进宫里,埋在土里,消失在人海里。

知道真相的楚明远砸了帐里几案,差点*了告诉他一切的这个人。往常沉默寡言的少年仿佛间一夜长大,歇斯底里的吼叫让所有人都心惊胆战。

从那时起,楚明远就不再效忠云帝了,也没有再送过信回京城。

不久后,他收到父亲的绝笔信,让他无论如何都不要再回京城,不过一年多的光景,他就只剩下孤身一人了。

意识到这一点的楚明远,头一次厌恶活着。

8

这一切几乎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在云帝忙着他的长生之计的时候,藩地早已乱麻一团,各地战争四起。

朝廷兵将忙着各处平乱,七七八八拆得零零碎碎,因此筹划加实施不过用了四年的时间。

楚明远拿着长枪再次进入皇宫的时候,无数回忆涌入,他直奔华安的宫殿,想要见一见故人。

华安死了,自缢而亡。心上人戍边我独自在深宫等候,待他返京我却决定了却己身。

楚明远只来得及看了眼她的尸体,便被匆匆赶来的下属拥簇着进了大殿,他甚至没来得及说一句告别的话。

尽管后来另外安排了她的墓葬,可是楚明远总是觉得华安不该就这么死了,明明他都答应了回来的,可是华安却没有等。

不该是这样。

起初他这样想,后来时日久了,他便觉得,兴许华安心里没有他,所以宁愿自尽也不愿意再见他一面。

他将姐姐留下的幸存的孩子收养为自己的孩子,改名换姓,成为太子。

尽管这个决定群臣颇有微词,可意外的是,这孩子身子自小便弱,二十多岁留下一个孩子便去世了。

这孩子是如今朝中相爷的外孙,逐渐地,便也没人说什么了。

9

“这个外孙便是我么?”年幼的小皇孙听完皇爷爷说得话,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面前位高权重之人,说着旁人都不敢说的话。

半晌,皇上才点了点头说:“你今日拿来这东西,皇爷爷才告诉你这些事,你不能告诉旁人。”

“小青也不行吗?”小皇孙问。

皇上点头:“是的,小蛇也不可以。”

老太监送了小皇孙回殿,留下宣帝一人坐在桌前发呆。

那个残损的本子便放在桌上,本子上系着的流苏沾了许多灰尘,看不清原先的颜色了。

他忽然自嘲地笑了,没想到有朝一日,竟然将自己积压多年的心事说给了一个小孩子听。

多么可笑,又多么可悲。

他以为得到权力就可以得到一切,他总觉得得到一切就可以保护任何人,可是他却从来没想过,高处不胜寒,他竟然连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找不到。

10

老太监从小皇孙的寝殿离开后,没有直接回去皇上身边,他转了个方向,往后宫走去了。

走到原先伺候的主子的宫殿时,他站定身子,缓缓地鞠了一躬。

他认得小皇孙手里拿着的那个本子,当年华安公主心心念念的明远哥哥,他听得耳朵都磨了茧。

那是少女最隐秘的心事,不肯向外人透露的,最平淡的美好。

他站了很久,才说道:“托您的福,当年十五皇子活下来了,尽管前些年又生病去了,却也留下了血脉,是个聪明的小皇子。”

“前些日子我忙得很没来看看您,他这么一闹,我倒是想起来了。说当年啊,要不是您,十五皇子活不下来,老奴只怕也早魂归天外了。”

他叹口气,转过身子,背着风雪往御书房走去。

华安是自*没错,却不是为了不做亡国人,她之所以自*是为了救十五皇子,就是楚明远的外甥,二十多岁便去世的前太子。

楚明远造反,皇上大惊,自知宫内无力抵抗,便打算拿他剩下唯一的亲人十五皇子做筹码,来逼迫楚明远收手。

可因为十五皇子在母胎里便受那蛊虫影响,身子极弱,若是如此被折腾,只怕根本活不下来。

而一直都知道自己身体最适合蛊虫生活的华安不仅告诉了云帝自己愿意给他养蛊,还说了自己和楚明远之间的关系。

她拿出楚明远送给她的衣服,说这是两个人之间的信物。而云帝一听华安肯养蛊,别的什么都不说了,立刻点头答应。

如此一举两得,比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死的破娃娃划算多了。

被各种蛊虫残害的帝王这时候已经完全没有了亲情的意识,华安在他眼里不过是一个养蛊的容器。

华安将十五皇子交给自己的贴身内侍,告诉他,只要保证皇子不死,他就一定可以飞黄腾达。

后来,她果然说中了。当初最不受宠的小内侍,如今成了宫里叱咤风云的大总管。

而华安让他保守的这个秘密,他始终都没有跟皇帝透露过一个字。出征多年返京却只得心上人死讯,老太监知道她是为救一个孩子。

华安说她,不需要愧疚也不需要弥补更不需要捆绑对方一辈子,她只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他嘱托给自己的事情。

养蛊的尽头是死亡,早晚都是一样,若因为自己使得楚明远受人牵制,她是不愿意的。

并且,她早就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她那狠毒的父皇崩溃的样子了。

小雪又开始落下,老太监一步一个脚印,总算到了御书房门口。

他拍了拍身上的雪,呼出一口气,心想,这个心口的秘密,皇上恐怕一辈子都不会知道了。

屋内的皇上也叹一口气,他看着那本子上的笔迹,想起来那年姐姐刚去,他得知宫内的腌臜事正不知要如何是好的时候,那内侍忽然说:“这天下稳定不了多久了,那皇帝丧心病狂,听那法师说自己的女儿华安公主最适合养蛊,已经有想要试试的心思了。连自己的女儿都不放过,何谈天下百姓呢?”

那一刻,他忽然就坚定了造反的心思,并且十分迫切。

门被推开,老太监打断他的回忆,慢慢地说:“皇上,正月了,又下雪了。”

皇帝“嗯”了一声,将那破旧的本子放在抽屉里,又拿了把锁,锁上了。

11

明帝登基第三年,他亲自主持的关于宣帝的自传已经写得差不多了。

这天他验读完毕,唏嘘又感慨,翻到情史那篇时,他又仔细琢磨许久,最后添了一笔:秘而不宣的感情是最美好的事,也是最悲伤的故事。

这一篇由他亲自主笔,修修改改倒也不用与人商量。

搁下笔,随侍太监凑近道:“该歇息了,皇上。”

他点头,袖子里一条绿脑袋的青蛇钻了出来,在他怀里蹭了蹭,又躲进去睡觉了。

走出屋门,负手而立,明月当空,夜如白昼。

他叹道:“一朝明月,一朝君臣。可怜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时光啊,总是匆匆又匆匆。(作品名:《水风空落眼前花》,作者:楚家谢桥。来自:每天读点故事APP,禁止转载)

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第一时间看更多精彩故事。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