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天方盘”神秘之谜

黄道周“天方盘”神秘之谜

首页角色扮演神皇帝释天更新时间:2024-05-11

天方盘

黄道周是漳州人,号石斋,明末大书法家、抗清名臣。而今漳州市漳浦县城东郊有个石斋村,村民都是黄道周及宗族的后裔,所以村子便用黄道周的名号“石斋”命名。

村里有个“黄道周纪念馆”,馆中有个用巨大花岗岩制成的神秘的天方盘,也叫天地盘。天方盘为黄道周当年在此讲学时所建造,但是它的具体作用及使用方法却无人能知!300年来,这个谜至今未解。

古之天文爱好者

今人说起黄道周,首先会想到他的风骨,在大明王朝最后的风雨飘摇中,他以一介书生坚持抗清,宁死不降。

据新版《辞海》人物词条介绍:黄道周(1585年—1646年),明福建漳浦人,字幼平,曾在铜山(今东山)孤岛石室中读书,因号“石斋”。天启进士。崇祯时任右中允,上疏指斥大臣杨嗣昌等,谪戍广西。南明弘光帝任为礼部尚书。南京失守,与郑芝龙等在福建拥立隆武帝。自请往江西征集军队,至婺源为清兵俘,后在南京被*。

其次,会提到他是一名大书法家。在晚明书坛中,黄道周与王铎、倪元璐三位书法家形成了鼎足之势,并称“明末书坛三株树”。黄道周的书法取法“二王”,并从钟繇、苏轼等书家中汲取养分,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特别是他的行书和草书,行笔转折刚劲有力,体势方整,书风雄健奔放。

“漳州建郡千年,黄道周是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中国书协会员、漳浦县书协主席陈中华对记者说,黄道周的书法成就至今仍影响着金浦大地,全县书法之风浓厚,省级书协会员近百名,中国书协会员近20名,2014年被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成为福建省第一个“中国书法之乡”。

其实,除了书法成就和抗清风骨外,黄周道还是一名《易经》及天文、历法学者。《漳浦县志》记载:黄道周一生好学不倦,知识渊博,学贯古今,自经史子集,乃至天文、地理、历算、声律、诗赋、书法、绘画无不精通,尤其对《易经》有精深的研究和极高的造诣。

黄道周传世作品中神秘无解的,莫过于这个天方盘了。在石斋村的村口处,一座古朴的院子孤独地矗立着,这便是黄道周曾经讲学的地方——明诚堂,现为“黄道周纪念馆”。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黄道周从东山移居漳浦,就在这里讲学、著书。

明诚堂为四合院式堂屋,共分三进。第二进的院子中央,有一个巨大的花岗岩建成的台子。“这就是天方盘,也叫天地盘或天方图。”看管院子的工作人员指着台子说。

天方盘有盘无解

天方盘全部以花岗岩石板砌成,分台阶式两层,下层为底座,高38厘米;上层是主体,高42厘米。盘面每边刻有128格,全盘16384格。以盘面中心为圆心,刻画大小不等的圆圈8个,形成方圆交错的图案。据估算,建造这个天方盘,用去了二三十吨花岗岩石板。

“这个天方盘上有1万多个方格子,现在没有人知道这个方盘是做什么用的,但估计是用来观测天文地理的工具,可以算出月缺月圆,甚至刮风下雨等。”工作人员说,传说黄道周曾著有一书,讲解如何使用、演算天方盘,但书已失传了。

天方盘始建于何年呢?可以从当地史志中找到线索。据了解,黄道周宦海几次沉浮,于58岁时再次回到家乡,这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回到家乡。

《漳浦县志》记载: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八月,黄道周上疏因病请求归休。回乡后,他先在漳州城东的江东筑邺山讲舍讲学,后回漳浦家中守墓。崇祯十六年(1643年),学生们集资,把原东皋书舍改建为明诚堂,明诚堂亦称“讲堂”。于是,他广收学生,继续讲学,并在天井中筑一座正方形石盘,上刻天文图,用以观察天象及讲解《易经》、天文。

黄道周于天启二年(1622年),在38岁时高中进士,在天启、崇祯两朝中,是朝中戍边的主战派之一,因敢言直谏多次遭贬罢。彼时,辞官回乡的黄道周已58岁了。遥想当年,他身着青袍在明诚堂手持经书,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地讲学,通过讲学,抒发满腹抱负,院里座无虚席。

《漳浦县志》记载了当时盛况:“黄道周在这两个讲学处各举行有千余人参加的讲学会,钟磬庄穆,琴瑟和鸣,学生以次问难,即席歌诗,盛况空前。”

黄道周身在乡野,心系大明。一年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京师,崇祯皇帝自尽于万寿山。消息传来,黄道周“追恨时事,沥为诗章,泣血嚼舌,不能自禁”。四月,清兵入山海关。五月,清兵进入京师。从此,形势急转直下。

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组建南明流亡王朝,改元弘光,起用黄道周为吏部左侍郎。于是,59岁的黄道周离开家乡,再次走向抗清征程,直至追随唐王朱聿键,最终被俘不降就义。临刑前,黄道周扯下衣襟,咬破指头,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终年61岁。数年后,他的遗体归葬漳浦北山。

解悟由来待大贤

少了黄道周的明诚堂,没了昔日的朗朗讲学声,最终走向没落,唯天方盘仍遗存在院子中央,任由风吹雨淋。随着黄道周的死去,天方盘的奥秘也就无人能解了。数百年来,它吸引了许多文人学者前来探秘。

据清光绪版《漳浦县志》记载,乾隆年间有位进士叫李国祚慕名而来,驻足盘前,凝眸苦思,自晨至午,流连忘返,不得其解,悻悻而去,留下《黄石斋讲堂天文图》诗一首,提道:“一石中央角四周,黄道赤道列门户。横如鸿蒙转气生,直似浑沌初阳吐……解悟由来待大贤,区区私智一何鲁。徘徊无语视中天,朝来自卯将及午。临归恨不相一编,袖得乾坤置垣堵。”

此后300多年,虽说还是有许多好事者前来一探究竟,但无不被其高深的奥秘所阻挡。此奥秘几百年来未能详解,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不解之谜。

近些年,仍有许多专家学者继续研究探索天方盘的奥秘,如北京大学哲学系翟奎风教授在《黄道周“天方图”与“天方盘”考释》中,就“天方图”与“天方盘”数度关系作出初步考释,但其在文中也认为:“尚没有完全揭开天方图与天方盘的内涵……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北京天文馆伊世同教授生前也曾多次到漳浦明诚堂,对天地盘进行实地考察,后来他在《石斋天地盘考释》论文中,认为天地盘是黄道周当年以易理历数释天解地的教学石案,是黄道周生前自学易理、自习易数和讲学论道授徒时演算或释图的主要演示教具。

漳州市文史专家、漳州市文化局文物科原科长曾五岳老先生曾撰文说,最浅显、最简单的解释是,天地盘是由方圆格组成,圆圈代表“天”,方格代表“地”,“天圆地方”代表中国古代传统的世界观。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天方盘的创立,说明黄道周具有高度的抽象推理思维能力,他把苍茫宇宙、滚滚红尘变成了自然数字,把包罗万象、阴阳流替变成了方圆图案,把四维、三维空间变成二维天地。

也有学者说,天地盘是黄道周观天象、测风雨和二十四节气变化预兆的教具。众说纷纭,迄今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