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要包括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冰上项目在北京市内,雪地赛场指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位于北京延庆区和河北张家口崇礼县境内的海坨山上。海坨山海拔高度2199米,山麓海拔高度900米左右。
海坨山1
海坨山冬季降雪较多,不光当今如此,就是在几千年前的古书《山海经》里,也提到了海坨山“冬夏有雪”。《山海经》全书提到“冬夏有雪”这种特征的山,总共有5座。3000米以上的高山不稀奇。但是海坨山海拔高度只有2199米,夏天雪还没有全部融化,说明当时的气温比现在低不少。
海坨山2
《山海经 北次二经》(第13座山)“又北四百里,曰姑灌之山,无草木。是山也,冬夏有雪。”
【按,根据笔者《山海经证真》的结论,姑灌之山应即河北张家口崇礼县与北京延庆交界处的海坨山,主峰海拔2241米,由于地形原因降水量突出,当时气温较今更低,故而可以形成夏季也化不尽的积雪。
当然,谭其骧教授早就指出此山“约当今河北张北、康保一带”。
郭郛,《山海经注证》也说:可能是河北怀来北大海坨山,高2241米,四周无大水流,四五千年前山顶积雪不化,又离沽(姑)水较近,故有此称。但在第十二山梁渠山之东,稍有不合,然而在第十四山大马群山之南。】
可见冬奥会雪道选择海坨山,真是选对地方了。
海坨山3
其实,关于北京、河北张家口一带的内容,《山海经》里还有很多,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继续阅读。以下内容皆为笔者《山海经证真》的节选,主要为今北京、河北张家口两地的山水,编号是笔者加的,为《山海经》原书各山系中山峰的次序。
17.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其上多㯶、枏,其下多茈草。
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原。
其中多赤鲑,其兽多兕、旄牛,其鸟多鸤鸠。
【按,敦薨之山即阴山山脉,东西横亘近千公里。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战国图将“敦薨山”标注在今新疆天山,不确。此一带天山为“西次三”部分的多座山。
敦薨之水即发源于狼山西麓的古河流,已涸。
以下水东流,可见此山为泑泽流域(今阿拉善内流区)的东北界分水岭。】
谭其骧 山经图
18.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
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其中多魳魳之鱼,食之*人。
【按,阴山山脉东西绵长近千公里,此处已从山脉西端到了东端灰腾梁一带。
少咸之山应为河北张家口尚义县东洋河北支瑟尔基河源头一带的磨石山、一盖垴包以北。
敦水应即东洋河北支瑟尔基河,雁门之水应即东洋河-桑干河-永定河。】
【注意,此山仍属外流区,古黄河流域,今海河流域。以下则为河北张家口坝上内流区。】
19.又北二百里,曰狱法之山。
瀤泽之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泰泽。其中多䲃鱼,其状如鲤而鸡足,食之已疣。
有兽焉,其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名山,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
【按,狱法之山即三台河源出之大背山,
瀤泽之水即三台河、海流图一带。
泰泽即今安固里淖的前身,当时范围更为广大。泰泽凡四见,本节此处为首现,以下向北六山共880里至隄山,隄水东流又入此泰泽。“北次三”末尾泰泽中有帝都山,亦此泰泽。然“北次三”㶌水出王屋山而西北入泰泽,一般认为在晋东南,或许亦指此泰泽,因为此王屋山未必为当今王屋山。】
20.又北二百里,曰北嶽之山,多枳棘刚木。
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角、人、耳、彘耳,其名曰诸怀,基音如鸣雁,是食人。
诸怀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嚻水。
其中多鮨鱼,鱼身而犬首,其音如婴儿,食之已狂。
【按,北嶽之山即大青河源出之尚义县“北哈路”,考虑到数千年来河流退化缩短,当时其上源或在比今源更高的山坡,如东数公里处有红石崖、狼虎背山等。地图不详,具体有待实地考察。
诸怀之水应即大青河。嚻水即五台河。当今二河皆入察汗淖,资料显示五台河为长流河,当时水量应该更大,应是在东之大青河西先汇入五台河,五台河入下文之“海”。】
21.又北百八十里,曰浑夕之山,无草木,多铜玉。
嚻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海。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
【按,浑夕之山应即五台河源出之尚义县城东北方向的黄垴包。
嚻水即五台河。“海”即内蒙古乌兰察布商都县小海子镇东南的以及察哈尔右翼后旗的察汗淖海子、乌兰少海子、白音淖海子等连成一片的古湖沼,当时范围显然更为广阔。因为是咸水湖,故而称为海,而其东的安固里淖一带之所以称为“泰泽”,应为淡水。】
22.又北五十里,曰北单之山,无草木,多葱韭。
【按,北单之山或即坝上白头山。地图不详,有待实地考察。】
23.又北百里,曰罴差之山,无草木,多马。
【按,罴差之山即坝上东垴包。地图不详,有待实地考察。】
24.又北百八十里,曰北鲜之山,是多马。
鲜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涂吾之水。
【按,北鲜之山或即坝上亮马台、大山渠一带。地图不详,有待实地考察。
鲜水即马连渠河。涂吾之水或即群马河。】
【以上三山皆在尚义县城往东到张北县城之间山地北侧的坝上高原,书中此处言多马,至今此地仍多养马。】
25.又北百七十里,曰隄山,多马。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首,名曰狕。
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泰泽,其中多龙龟。
【按,隄山即今黄花梁。
隄水即安固里河,今西流入安固里淖,当时或东入今黄盖淖尔。
泰泽即安固里淖、黄盖淖、九连城淖一带的古湖沼。】
北山经分布示意图
(北山经分布示意图 字耕农绘制 底图:腾讯地图)
凡北山经之首,自单狐之山至于隄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里。
其神皆人面蛇身。其祠之,毛用一雄鸡彘瘗,吉玉用一珪,瘗而为不糈。
其山北人,皆生食不火之物。
【按,本节从内蒙古西南部腾格里沙漠沿黄河两岸往北,经过宁夏到达阴山山脉西段,又从山脉东段讲述,在河北张家口以北的坝上高原一带,是本节的终点“海”和泰泽。】
3,北次二经:包括海坨山在内的5座山峰,还有“北海”即金莲川古沼泽湿地。11.又北三百里,曰北嚻之山,无石,其阳多碧,其阴多玉。
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白身犬首,马尾彘鬣,名曰独。
有鸟焉,其状如乌,人面,名曰,宵飞而昼伏,食之已暍。
涔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卬泽。
【按,北嚻之山即内蒙古乌兰察布西北察右中旗草垛山。
涔水即流经乌兰察布市区的霸王河,发源于草垛山北山顶。
卬泽即乌兰察布黄旗海。】
内蒙古乌兰察布的黄旗海与岱海
12.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梁渠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修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雁门。其兽多居暨,其状如彙而赤毛,其音如豚。
有鸟焉,其状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嚣,其音如鹊,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
【按,梁渠之山即张家口尚义县境内的洋河北支源头,应即黄垴包。
修水即鸳鸯河-洋河,雁门即“北山经”第18山少咸之山一节,敦水所注之“雁门(之水)”,即今桑干河-永定河。】
13.又北四百里,曰姑灌之山,无草木。是山也,冬夏有雪。
【按,姑灌之山应即河北张家口崇礼县与北京延庆交界处的海坨山,主峰海拔2241米,由于地形原因降水量突出,当时气温较今更低,故而可以形成终年不化的积雪。】
14.又北三百八十里,曰湖灌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碧,多马。
湖灌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其中多䱇。有木焉,其叶如柳而赤理。
【按,湖灌之山即河北张家口沽源县境内的大马群山东段。
湖灌之水即白河,当时独流入海。检索资料发现,白河古称的确为湖灌水。】
//////资料称:白河,海河水系支流潮白河上源西支。古称湖灌水、沽水、沽河、潞水、潞河、溆水、白屿河。河多沙, 沙洁白,故名白河;河性悍,迁徙无常,俗称自在河。发源于河北省沽源县。/////
张家口水系图
15.又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洹山。其上多金玉。
三桑生之,其树皆无枝,其高百仞,百果树生之。其下多怪蛇。
【按,指从沽源沿闪电河向北顺流行舟到达正蓝旗元上都遗址一带的金莲川,为面积广大的沼泽湿地及沙地。
洹山或即正蓝旗元上都遗址附近的一座小山,附近小山较多,有待实地考察。
当年女真人建立金政权之后曾在此一带建立“桓州城”,桓或许与洹山有关。
三桑即三株高大的古老乔木,也不一定就是当今所说的桑树,或为扶桑即银杏树。】
16.又北三百里,曰敦题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是錞于北海。
【按,敦题之山,当时此山蹲踞于北海之滨。当地小山较多,就现有资料看,正蓝旗最高点乌和尔沁敖包1674米可能性较大,地图资料难详,有待实地考察确认。
////资料:乌和尔沁敖包是锡林郭勒盟南部的最高峰,海拔1674米,元朝时庶民称此山为万寿山。这里曾是元朝皇家狩猎场所,它位于上都镇东北约30公里处。////
金莲川湿地今貌
“北海”即正蓝旗南部浑善达克沙地以南的金莲川湿地草原的前身,当时面积广大的湖沼。】
北次二经分布示意图
(北次二经分布 示意图 绘图:字耕农 底图:腾讯地图)
凡北次二经之首,自管涔之山至于敦题之山,凡十七山,五千六百九十里。
其神皆蛇身人面。其祠;毛用一雄鸡彘;瘗用一璧一珪,投而不糈。
【按,“北次二”这个部分从汾河流域西侧的吕梁山开始,往北到内蒙古内流区,向东北方向到达海河流域北部,最后到达金莲川一带的沼泽湿地这个“北海”。】
4,北次三经:有雁门之山,有预言性质的“帝都之山”即叠不齐山40.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婴石。燕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按,燕山即今北拒马河所出之涞水县满金峪村北之铁锁崖,
燕水即今北拒马河。今属大清河水系,当时直接流入黄河。】
【以上为唐河-大清河系,以下为潮白河水系。】
海河流域水系图
41.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于饶山。是无草木,多瑶碧,其兽多橐駞,其鸟多鹠。历虢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有师鱼,食之*人。
【按,北行千里,应即从拒马河-大清河流域越过永定河流域到达潮白河流域。
饶山即北京凉水河发源的“燕都第一仙山”石景山,又有资料称为丰台区后泥洼村一带。
历虢之水即今北京凉水河。】
北京石景山
42.又北四百里,曰乾山。无草木,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而无水。
有兽焉,其状如牛而三足,其名曰獂,其鸣自詨。
【按,乾山或即北京门头沟妙峰山。】
北京妙峰山
43.又北五百里,曰伦山。
伦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有兽焉,其状如麋,其川在尾上,其名曰罴。
【按,伦山即今北京军都山八达岭至居庸关一带。伦水即今北京北沙河-温榆河。】
居庸关八达岭一带
44.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
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蒲夷之鱼。基上有玉,其下多青碧。
【按,碣石之山即白河所出之河北张家口沽源县西垴包。资料称“其源一为独石水,发源于沽源县九龙泉,由独石口乡北栅口入赤城县境,称西河”。可见“碣石”即今赤城县“独石口”一带的冰山梁,白河东岸山麓有独立大石,是为碣石。应与《禹贡》所称海滨之“碣石”不同。绳水即今北京白河-潮白河。】
赤城冰山梁:碣石之山?
【以上仍为外流区,为古黄河流域今海河流域。以下则为河北张家口坝上的内流区。】
45.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无草木。
【按,雁门之山在今张家口张北县城南的野狐岭。雁门是指野狐岭与东边的大马群山之间的狭窄的山谷,当时为大雁迁徙通道的一段,环境恶化之后湖泊湿地退化,古雁门就成了“黑风口”。为什么这里的山谷当时会成为雁门,就是因为下文以北的泰泽古沼泽湿地,吸引了无数的大雁。同样,山西的雁门关一带山谷为什么也会成为雁门?原因是北边有岱海、黄旗海两大湖泊,南边有大泽昭余祁,也吸引了数量庞大的大雁而已。后来环境恶化,湖泊沼泽湿地退化,大雁也少了,壮观的雁门不复往昔,然而这个名称保留至今。】
46.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泽。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广员百里,无草木,有金玉。
【按,此泰泽即今北京西北200余公里处河北坝上高原西部张家口张北县安固里淖,当时沼泽湿地面积广大,故称泰泽。
帝都之山即此一带古湖沼内的山,就现在地图看,没有明显的大山,都是小山包,或许是叠不齐山,具体有待实地考察。
忽必烈的曾孙元武宗海山在此修筑中都,与北京的大都、北京以北近300公里金莲川正蓝旗的上都并称三都。元中都遗址俗称“白城子”,突厥语称“汗八里”,即“帝都”之意。不是说《山海经》是神秘的预言,而是在冷兵器时代,无论是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还是800年前的铁骑时代,这个地方的确是战略要地,水草丰美,可以定居畜牧,北控锡林郭勒草原甚至整个蒙古草原,东南控永定河流域以及华北平原乃至整个中原向西北的孔道,堪为帝都。中原政权往往此地以南的分水岭上修筑长城,将此战略桥头堡拒于塞外,殊不知占领这个桥头堡的意义更为重大。
此“帝”一般解释为天帝、上帝或传说中的黄帝,张家口一带是其重要活动区域。“海外西经”方案一张家口蔚县一带有轩辕之台和轩辕之国,轩辕之国笔者认为即龙山文化三关遗址,或与黄帝一族有关。“海外西经”方案二则认为轩辕之国即陕西榆林石峁遗址。详见两方案原文。】
元中都遗址一带,《山海经》帝都之山是神秘预言?
//////资料:元中都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北县馒头营乡,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与当时的元大都(即今北京)、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齐名。元中都遗址的建造者为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元武宗海山。//////
47.又北五百里,曰錞于毋逢之山。北望鸡号之山,其风如䬅。
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是有大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见则其邑大旱。
【按,錞于毋逢之山即桦皮岭2129米,这里是寒潮大通道,北风凛冽是出了名的。有“天下十三省,冷不过桦皮岭”之说。
鸡号之山应即附近东北方向的鸡冠山。凛冽的北风从鸡冠山向桦皮岭一带吹来。
幽都之山应即崇礼县境内洋河上游北支清水河上游源出之白垴包山、垴包梁,附近还有大黑垴包、二道垴包、奶奶庙垴包等山头,其中“大黑垴包”,倒是符合“幽都”之义。具体仍需实地考察确认。
浴水即洋河北支清水河上游西沟河。
谭其骧认为浴水即治水亦即永定河,距离方位差距甚大,不从。“北山经”、“北次二经”均提及“雁门(之水)”,其实才是今桑干河-永定河。】
北次三经分布示意图
(北次三经分布示意图 绘图:字耕农 底图:腾讯地图)
凡北次三经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无逢之山,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
其神状皆马身而人面者廿神。其祠之,皆用一藻茝瘗之。
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其祠之,皆玉,不瘗。
其十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璧,瘗之。
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糈米祠之。此皆不火食。
【按,小结说46山,其实是47山,多了一山总里程反而少了60里。可见原书本节内容还是有一定的错乱和破绽。】
右北经之山志,凡八十七山,二万三千二百三十里。
【按,北山部分原书错讹比较严重,本身的问题和矛盾都不少。】
北山部分最北到了内蒙古南部,除了“东次三经”涉及到辽宁庄河、大连一带沿海山系,并未包括东北内陆绝大部分山系。可见“山经”部分缺失较为严重。
当然,《山海经》全书关于东北地区的内容还是不少,详见“海外四经”、“大荒四经”及“海内经”各部。
(作者声明原创,所有权利保留。图片或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