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水寻踪:西和法镜寺季夏之行【随笔游记】
李三祥
【一】沿着嶓冢山和西汉水脉到西和去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读《尚书。禹贡》,知有水为汉水,源自嶓冢山。后读《水经注》、《山海经》等古文书籍,据其所载,嶓冢以东,水皆东流;嶓冢以西,水皆西流。即其地势源流所归,故俗以嶓冢为分水岭。这涉及到当地地理风物和山河大势的诸多信息。水以山为界 ,分东西两支,也就是汉代以来人们,指称的西汉水和汉水,它们以嶓冢为分水岭。而按北魏郦道元引据《山海经》所述,漾水出昆仑西北隅,而南流于醜涂之水。这里的醜涂之水,按照实地的考证和现代地理科学知识,应该就是现而今西和县境内的仇池之水。古代所指发源于西县境内嶓冢山的汉水,就是现在从天水西南流入礼县,又从东南经成县和康县交界地域进入陕西的西汉水。
纵观汉水上游古代水系,在汉代以前并无嘉陵江之名。现在的嘉陵江上游古称故道水,它发源于汉代陇西之氐道县,又称为氐道水。而据后来的元和郡县图志,提到了西汉水,又名嘉陵水,把故道水合西汉水称嘉陵江,这与西汉建置的嘉陵道在西和县西有关,但嘉陵道到了东汉即废。
秦人先祖非子,由于为周王室牧马有功,被封为西陲大夫。其中关于保西陲, 秦襄公、文公葬西垂里提到的西陲,作为历史一个重大悬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因为礼县大堡子山秦公陵墓的考古发现和挖掘,已经有了大致明确的地域范围。这里有个永兴镇,离县城东四十里,古称天嘉。其位置所在,正是西汉水在中游和由南向北流入的西和河(古建安水,也称漾水河)交汇处。据方志所载,礼县古称兰仓,莫考所自。秦为天嘉,汉为羌道,上禄,西县地,属陇西郡。据汉代史书,提到秦王灭赵,流亡代地的赵国贵族嘉自立为代王。六年之后,秦又灭代,虏代王嘉。从唐宋人所撰《元和姓纂》和古今姓氏书辩证一类民间文献,代王嘉降于秦,秦命嘉的儿子名叫公辅的主西戎,西戎怀之,曰赵王。这一支赵人,即“世居陇西天水西县”。秦赵同祖,因为时代原因,这时王公的墓区已开始称陵园,肩负着驻守祖陵和主祭的代王嘉,按照当时的宗法遗绪,族人尊嘉为宗主,大堡子山秦先公大墓被称为“嘉陵”,经过这里的西汉水被称作嘉陵江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而上面提到的羌道,历经时代的变迁,就是现在长道。
出身农家,从小就在生长在群山连绵山环水报的乡村环境,对故乡山水的关注,随着读书的经历和年龄的积累,便有了一种乐山乐水的闲思致逸想和向往之情。也正是出于对山水的眷恋与热爱,时至今日,在自己根深蒂固的潜意识里,就滋生出了到这里去实地查看以期饱览江山胜迹美好的人文情怀。几年前的冬天,自己利用寒假里休闲在家的那一段时光,静下心来一口气读完了的《徐霞客游记》,在这以后,自己的注意力和阅读点,一度又放在了先秦文学和楚辞汉诗这一块上上面。
或许,这就是一种宿命和缘分的开始吧。对老家一带境内的嶓冢山,对发生和流经这里的西汉水上源,还有频频出现在诗词文献中的一些地方人文地理等历史典故,以其不同凡响的亮度与厚重底蕴,引发了自己对故乡这片神奇土地的更多眷顾与思考。这是出这样一种爱屋及乌的心思和厚爱,秦霸西陲,仇池百顷之国等诸多引人入胜的历史大观,吸引着自己把更多的目光,投入到发现与探究的行游之路。
以此为机缘和起点,沿着西汉水一带的山形水脉走一遭,去读山阅水,在亲历其境的行游与解读里,品味这一部蕴藏在西汉水流域一带,这一独特而又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古老天书。以嶓冢山和西汉水这一地理符号作为为参照,寻根祖脉文化里底蕴深厚的人文化迹,用笔墨抒书写,为山河立传,这样的一种神往与使命感,因为情怀感发,便油然而生了。
沿着西汉水流经的水脉走向,到西和礼县以及周边一带,去亲身体验和实地采撷地方风情物象,这正是自己一段时期以来,梦寐以求的行游畅想。
【二】当地民谚里的“西和礼县,长道盐官”
在老家所在的西汉水上游平南镇包括附近的天水镇一带,一提到西和礼县,在当地人心目中耳熟能详的一句民谚流行语,就是“西和礼县,长道盐官罗家堡”。这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了一种蕴含在地名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民俗信息。在地理位置上,这里是西汉水上游支流的发源地,在南北地域分界上归属于长江流域。这种因为分水岭地理地域上的山水相连,在漫长的历史交往与现实生活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心理,正是源自于西汉水这一古老而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血脉的孕育与呈现。
纵观历史发展的历史画卷,地处陇山以西的西和礼县一带,早在先秦时期,就是被后世称为戎丘的戎族等少数部族生息繁衍的祖地。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前多居戎人的戎丘,演化为汉代以后的诸羌,后来也就改换了称谓叫羌道。这就是汉代史书上所说的“县具蛮夷谓之道” 。羌道以音变,就是后来的长道。时至今日,沿着西汉水流经的礼县盐官向西,一直到祁山脚下的祁山镇,一条路往南过大桥经长道去西和,一路径直向西抵达礼县,在祁山堡所在的祁山镇,这里就是一个具有标志意义的十字路口和分野。
沿着通向西南的方向,经过跨越西汉水南北两岸的公路大桥一线,长道就是一个通往西和县城的必经之地。郦道元水经所载,南岈北岈之中,上下二城相对。这里所说的南岈上城,就是现而今位于西汉水南岸山脚下,属西和县境的长道镇所在。北岈所在之下城,即位于西汉水北岸礼县境内祁山脚下的永兴镇。
从西和县城沿着峡谷,由南朝北走向,是一条被称为西和河的支流,即古建安水,当地也叫漾水。而据三国志记载的诸葛亮二出祁山,其进退路径就是经长道出入塞峡,沿着漾水河一路直抵西和县城这里的。南下漾水出塞峡抵天嘉川,与从盐官方向自东向西流淌而来的西汉水合流交会的地方,正好位于长道镇和永兴镇这两个在古代被称为上下城的中间地带。这里提到的塞峡,就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天,唐代大诗人杜甫携家带口去同谷赴成都时,从秦州出赤谷,经店镇、平南一路南下,沿着西汉水上游的铁堂峡出天水关,经礼县盐官到西和长道后,沿途经行所写纪行诗里的《寒峡》。诗人笔下所记的寒峡这一地名,在《宋书》里记载为塞峡。就是现在西祁公路经长道镇通向漾水河谷的祁家峡,这里距西和县城北四十里,又名大晚家峡。
沿着西汉水流向,长道地处西汉水南岸偏东南一隅的山脚地带,永兴镇地处西汉水北岸偏向西北的祁山脚下,足见古代把这两地分称为上下城,其所凭藉的参照依据,是有西汉水自东向西的上下游流向寓意的。
长道古镇,地处戎族居住的西犬丘一带,到了汉代以后,戎族演化为诸羌,故变异其称就是后来的羌道。西魏始设长道县,到了隋代沿用其名,方志明言即汉之羌道。因为长道地理位置重要,当陇蜀之冲,为天嘉川防守要地。到了元代,在这一带置蒙古千户,以屯兵镇守番戎。这就是方志里所记载的礼店文州军民元帅府。西和县境内,在北魏属汉阳郡,设长道县治。元代为西和州,长道为其出入门户。
【三】沿着塞峡南下探访漾水河畔法镜寺石窟
与法镜寺结缘并产生实地一游的愿想,已然是十多年年多年以前的事了。
早在2006年8月,因为参加天水杜甫研究会成立的会议的活动,自己作为这个民间文化团体的普通成员,有幸得到了一本由会务组编印的《杜甫秦州杂诗》线装本诗集。在以后的日子里,关注杜甫研究的资料和书籍,阅读杜甫流寓秦州期间,从秦州出发南下,经同谷入蜀到达成都途中所作的行游诗,便成了自己读书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除了抒写途经我的老家附近风物光景的《铁堂峡》诗,还有《盐井》、《寒峡》、《法镜寺》等与西汉水沿线地名相关的纪行诗作。
其中有被选入《全唐诗》第218卷第25首的《法镜寺》(唐 。杜甫 )“身危适他州,勉强终劳苦。神伤山行深,愁破崖寺古。婵娟碧鲜净,萧摵寒箨聚。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泄云蒙清晨,初日翳复吐。朱甍半光炯,户牖粲可数。拄策忘前期,出萝已亭午。冥冥子规叫,微径不复取。”这首诗写景清丽,带给人的感官印象,是变化多姿且色调鲜明的。诗作呈显给读者的意境,富于色彩化所独具的透明感和轻快、湿润的效果。全诗刻画描写细腻,写景写得刻骨,极具性情且境界立呈带给人一种身其境的感觉,是后人学习写景诗极好的典范之作。
2017年6月15日,是农历丁酉年五月二十一日仲夏季节。由于学生毕业离校,第二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考。在得知自己没有监考任务之后,头一天晚上在家里写东西,休息得迟,等到第二天睡了一个自然醒起来的时候,已经是睡了上午九点多了。一看外面的天气,是晴朗少云的日子。去楼下花鸟市场转悠一圈,顺便到附近的牛肉面馆,要了一碗二细,算是吃了一个没时没节的早点。 等到重新返回家里的时候,头脑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待在家里也无事可干,干脆拿上相机,去到外面找个地方,作一次采风观光的一日之游。可是应该到哪里去好呢?就是在这样一种漫无目的思绪里,最后作出了一个人去西和石堡境内石堡城法镜寺实地采访的决定。这的确是一次说走就走的行游之旅。
在天水郡附近搭乘开往西和的大巴客车,车辆沿着赤谷进发,到了位于皂郊镇的天水南站上了十天高速,一路经过店镇直到峡门附近转向朝南,便进入长达6038米长的铁堂峡隧道,从入口到出口这段距离只用了6分钟左右的时间,我们的行踪,便沿着西汉水位于平南和天水镇交界处的铁堂峡一路前行,汽车出了天水镇高速路口,在庙坪村村口附近进入原有的徐礼公路。
这一路南下,正是过去通往陇蜀古道西汉水沿线的路径。经过的地方,有礼县境内罗家堡、盐官镇、祁山镇,在祁山堡西边不远处的街道附近,便是通往西和与礼县的分路口。在位于礼县一侧的一处三角地带,有一处兼具宣传和指向功用的的标志牌,在其下的空地上,有一处最近几年才刻立的巨型观赏石,上面镌刻有“天嘉福地”内容的题字。在这里过往的车辆,沿着祁山脚下的公路一直往西前行,就是通向礼县县城的道路。
开往西和方向的车辆,则要沿着横跨西汉水南北两岸的大桥,沿着通往长道的公路过长道镇,逆着漾水河出峡的方向进入塞峡。顺着漾水西边的山下沿途转过几处弯道前驱,时不时可见最近几年开通的十天高速,沿着谷底河道,以气势不凡的桥梁架构,时而尽显雄姿,时而穿山而去。这期间,留给过往行人最为醒目而深刻的印象,就是沿途可见一览无余的云华山隧道。我所乘坐的客车,从12点10分启东出发,到石堡村下车的时候,看了看时间,大概是13点50分左右。整个行程,用了一个半小时多一点的时间。
司机师傅是一个待人说话很是热情和气的中年人,到了下车的地点,他提醒我法镜寺就在石堡村,但具体位置他也不是很清楚。在一处位于路边的店铺门前,他告诉我就在这里下车,这里吃饭也方便。
【四】花10元钱吃了两碗当地人可口难忘的扯面
一路走来,已经到了要吃中午饭的时候了。在路边一处拐弯的山体前面,有一家张挂着五台山自选超市的两开间大小的商铺。在它的左边,是一家不知什么人开的兰州正宗牛肉面馆,也不知是啥原因,门面是关锁着的,没有正常营业。而在商铺的右边,有一家只有顶棚没有围墙的简易面食摊子,在面向公路位于正中间的棚架底下,支着一个有玻璃护罩遮拦着的面板摊子,经营的食品,有煮好捞出的肘把和猪头肉,还有就是已经凉好对方的凉面。在靠近它的旁边,着摆放着一个用大铁桶制作的简易炉灶,支架上面,是一口用来炖肉的黑铁大锅,也可以看到锅里还在冒着热气肉汤和尚未捞出的熟食。
在位于地面中间的空旷地带,则摆放着两张矮小简易的长条小桌,旁边顺势摆放着几条乡村里以前常见的长条几凳。主人是一男一女两个大约是五十多岁的中年人,还有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后来知道他就是主人的儿子。我刚进去的时候,里边已经有三两个正在吃饭的客人,问了一下有啥吃的,要了一碗扯面,顺便找个地方坐下来。时间不长,一碗面端上来。用普通家用的碗,看上去只加放有几片青菜叶子和一些葱花,但吃起来,感觉口感很是符合自己的胃口,汤料浓淡适宜可口,扯面劲道也很不错。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本来就喜欢吃面食,一碗饭吃完,还想吃,又要了一碗。由于感觉好吃,等第二碗饭捞进碗里,女主人在加汤料的时候,我也特别留意了一下,发现这个地方里的人,经营面食,浇面用的汤料,就是大锅里炖肉的汤汁!怪不得这面吃起来,味道就是可口而与众不同。这顿饭吃的开怀,应该是我在外面吃饭,感觉里印象最为难忘的一顿家常面食。
两碗扯面下肚,待饭后起身结账付钱时,一问价钱,竟然只收了10元钱。意外之下,觉得这里的饭食,价格就是公道便宜。这的确又一次让人感受到了,在当地人的民风里,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朴素而又实在的独特品格。
【五】凑巧赶上了石堡村里别开生面的一场乡村文艺演出
沿着漾水河在西和境内的峡谷逆流而行,来到石堡镇所在的法镜寺,作一次亲身经历的实地考察与探看行游,对我而言,原本的初心,就是一种文化之旅。一路走来,沿途所感,见于目而听诸耳,带给人的印象,是一种别有风情的独特体验。一个人对于自己所关注和喜欢的东西,一旦怀有了一种情有独钟的心思,期间的情怀,或许,用古诗人青山不言笑,我见青山自妩媚这样的句意思,更能表达和呈现自己当时的一种心情。
也难怪,之所以对于西和这样一个地方,在自己心目中,能够引发和产生一种眷顾与向往的思绪。
或许,在以往的潜意识里,这与自己从小生活在老家一带,就在西汉水流域的源头支流分水岭区域,而西和所处,在人文与地理环境上,正因为山河水脉上同源共祖的机缘,或隐或显,是有着一种不可分离的天然缘源的。
人生的阅历,对人文地理和历史文化的情有独钟,促使自己用一种更为深广的眼界,在对现实生活的人生体验与感悟中,去探究和审视当地以至周边的一切。徘徊在现实生活的时代场景里,对过去的往事和一切,有了寻寻觅觅之中的思索。
古老的嶓冢山,传说中的日落之地。悠悠西汉水,孕育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神秘的仇池百顷之国,还有那些像天空里的点点星光一样,闪闪烁烁时隐时显出现在古籍文献字里行间的天河银汉等的诸多文化符号,这一切,都在阅读历史和文学作品的人生经历中,催唤和引发了自我心思里的无限向往之情。
心之官则思,徜徉其处,涌动于心,其中的波澜,恰如先秦诗歌里,流淌千年而一路歌吟的西江之水,把古老文化的一粒种子和化石,沉埋于乞巧文化之乡的西和礼县之域,一旦被后人发现并注目,便有了一种厚重而灿烂的文化气息,以耀眼的光辉,扑面而来,让倾世惊艳而生机盎然。
万事皆有缘,对于西和的注目和厚爱,古老的西汉水,这一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所呈现出的独特地理单元和情势,还有它所表现出来的浓郁的地域文化的气息,在人们揭开陇蜀古道经过这里的封土尘沙,透过历史长廊画卷,以探幽寻奇的眼光,审视这块土地所拥持的一切,还有它所积淀的厚重与沧桑的时候,与之相关的一首诗,仇池山白马氐的百顷王,以及曾经笼罩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金戈铁马之声,总会在有意无意的历史回味间,勾陈起记忆里氐族杨定和他的后人们,所建立的古仇池百顷之国。从百顷王到仇池公,以至陇西王,古老的西和州,和生活在这里的氐族,他们以仇池山为基地,曾经在这一带建历城之都,这就是在史书上,所称的五凉氐族几近400年的历史画卷。
作为称雄一时的地方割据政权,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交通上的不便利,地理位置上的相对封闭,以西汉水和漾水流域及周边一带独立的地域单元为基础立国建制,使这里的一切,都深深地烙印上了独特而古老的文化特质。
法镜寺石窟的出现,从思想渊源和文化影响的角度来看,应当是与这一特定的这一历史时期相关,在当地所留下的一个遗存和人文痕迹。现在所能见到的法镜寺,据成书于1947年的《西和县志》记载,就是位于西和县城以北三十里石堡城西山的法镜寺,这为后代的人们,提供了一把解读当地历史和人文密码的钥匙。
西和境内多山,在漾水河谷地带和附近方圆数十里地带,分布着的连绵群山,一些山体裸露呈赫红色,但由于岩体松散不便精雕细刻,窟龛造像,都是在岩体表层粗凿的造型基础上,补以泥胎造像,风格上兼具石雕、石胎泥塑和彩绘手法,这与天水麦积山石窟相类之处。法镜寺是石窟的窟前建筑,最早建寺的地方,位于现在的石堡村的川谷地带,就是现在祁西公路靠近西山脚下的岩壁附近,据传在明清之际,由于当地发大水,原来的庙宇院建筑被冲毁,后来选址重建,这就是目前所见位于西山上边,当地俗称五台山的法镜寺。从法镜寺石窟造像风格和中心塔柱形窟反映出,其窟形风格和造像特点尚留有早期印度传入的痕迹,大致可以推断,这是一处元魏时期建造的寺窟。而现代人对法镜寺的记忆和史料,是来自于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纪行诗,即从秦州南下同谷赴成都时经过石堡城时,留下的《法镜寺》这首佳作。
【六】五台山半山腰路下的一处家神庙
俗话说得好,要知地方事,就问当地人。经当地人的指引,在石堡镇政府办公的地方,沿着来时的公路返回,绕过一处沿着山体突出部位的弯道,在位于石堡村标志不远处的一处私人商店附近,找到了通往法镜寺的上山路口。
在几户人家院落的中间穿过,有一条沿着山势坡度走向,通往西南山脊部位的宽阔泥土路面,因为前几天刚下过雨,可以看到路面被水流冲刷的痕迹,徒步行走在地面,会有泥沙沾污在鞋底。种种迹象显示,这条道路,应该是不久前才拓宽铲平新修道路,如果不是下雨滑湿,平时有可以上山下山的车辆,随时都可以通行的。
在通向法镜寺的半山途中,有一处位于路下的四合院式建筑,沿途所见,顺便进去看看,发现这里也是一处寺庙建筑。它坐落的位置,正好选择在一块平地的开阔地带,站在院墙外面的路边回看,可以一览无余地地看清下面河谷带的全貌,让人觉得,这里有一种居高临下,俯视一切的开阔视野。建筑规模不大,类似于平常人家封闭式院落的格局。通向院内的大门是敞开的,进得院内,有一位看上去头发显得灰白,年过七旬精神不错的老婆婆,经打探问询,知道这里原来是一处当地人的家神庙。知道了大概,随便在一处敬奉着几位神龛行像的庙宇看看,简单的交谈几句,老人告诉我,他们的家神,是元代的一位红脸将军,原来是跟随在皇帝身边打过仗的。说话间,她还揭开遮盖着神龛行像的护帘让我看。出于礼貌,随意放了10元的香火钱,老人很热心也很虔诚,边击磬,边说了一些吉祥如意保佑心想事成的话。知道我是远道来的,她说你要是口渴了,电壶里有开水,給你泡茶喝了再去,法镜寺就在上边不远处的山上。 据老人自己讲,她今年已经有76岁的年龄了,看着老人的身影和言行举止,不由让我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七】登临西山法镜寺
从家神庙出来,继续沿着通向法镜寺的道路上山,一路所见,有杜甫纪念亭。这是一处位于路旁平台位置造型为飞檐翘势盖顶的六角亭。亭子正中间,是一尊用青石材质雕凿的,唐代大诗人杜甫站身直立的造像。他右手执握书卷,左手呈背搭搁手姿势,面部表情严肃,沿着川谷南北走向,靠北朝南面向西和县城方向,让人觉得眼前的诗人,似乎正在凝神注视和深情饱览呈现在眼前的这片大好河山,或许,当时途经这里的诗人,在游览过法镜寺之后,其胸中激荡和涌发的诗意,已然在伤神和拄策回望间,一如眼前山下回回而流的漾河之水,在一场秋雨过后的寒凉冷露间,于清晨微云吐露的日影间,呈现出一派翳光清冷的匆匆行色。在他足下的左侧前方,位于亭子台基处,倾侧斜立着一方形体不大,右上部天然残缺的土红色大理石碑刻,上面镌刻的文字内容,就是当年诗人南下途中所作的法镜寺纪行诗。落款为中共西和县委宣传部、石堡乡政府、县粮食局建立。从站像下部一侧的文字来看,时间在己丑仲夏。
站在这里抬眼望去,法镜寺所处的位置,是高踞在山上台阶地势的中间最高处,远远望去,通向寺院的道路,是沿着山脊南边一侧爬坡而上直抵寺院门口的。从下往上看,即可看见寺门道口位于南侧路旁的一株参天古树,在它的北侧的旁边,就是隐约可见露出树影的旗幡和庙宇建筑的青瓦屋顶。沿着现代人铺设的台阶继续往上走,一路所见,是沿着台阶两边,近年来才栽植的刺柏绿化带。在即将步入台阶地带的一处地面上,和当地其他地方的庙宇建筑一样,有两处相距不远且规制不大的房舍建筑,一处是土地祠,还有一处就是山神庙。赶上仲夏时节,可以看见路边时不时开放的七叶花(蜀葵),花色鲜艳,生意盎然,形态各异的花朵,有喇叭状的,也有千层姿态的,夹杂在树影和路边的在绿意里,给这里的一切,点缀出一派斑斓与活波气息。
这次专程前往法镜寺,经问询当地居民,打听到的信息是你来的不是时候,寺院的门平时是锁着的,只有逢初一和十五,才正常开门。沿着台阶登上道路的顶端,就到了寺院的门口,看大门紧闭,是上了锁的,知道里边没有人。两扇大门的颜色,不同于惯常所见的红色,而是橘黄色。大门造型规模不大,与一般农家四合院的大门相比,宽面大致相当,只是高度上给人以高挑狭长的感觉,正面顶部的门额部位,就是镶嵌和雕刻在一块橘黄色版面上的法镜寺三个大字。
面对门口的,就是此前在山下可见的那株大树。因为一出庙门行几步不远,紧挨着的就是前面的陡坡崖面。寺庙依山就势,紧挨着台阶外侧的这棵大树,是一株老槐树,从其所处的地势和树身树冠的粗壮硕大情况,大致推断它的栽植历史,最远也就是明清时代的古树,树龄约在500年左右。
除了大门主体是用青砖垒砌外。在它两边框墙的外围,靠近山下一侧的墙脚下,贴着围墙矗立着三通圆顶碣碑,其中两通为清代重修法镜寺古碑,分别为康熙丁亥年(1707年)《法禁寺碑记》和康熙岁次戊辰(1688年)孟夏三月《复建五台五发镜寺碑》,还有一通青石碑刻,是当地民众于1993年新立的重建五台山法镜寺记事碑。在大门外靠近山顶一侧的围墙上,包砌在土质墙体里边的一通碣碑,为雍正三年(1725年)四月立《重建五台山发镜寺碑》,碑体看上去已经从中间部位断裂为上下两截。法镜寺石窟197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从相关资料信息得知,这处位于山上的法镜寺,是后来重选地址后保存下来的文物古迹。最早的法镜寺,也就是杜甫诗作里所记的法镜寺,它应该是位于山下崖壁间元魏时期建造的法镜寺石窟。
《法镜寺》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8卷第25首。
附:【原文】
法镜寺 作者:唐·杜甫
身危适他州,勉强终劳苦。
神伤山行深,愁破崖寺古。
婵娟碧鲜净,萧摵寒箨聚。
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
泄云蒙清晨,初日翳复吐。
朱甍半光炯,户牖粲可数。
拄策忘前期,出萝已亭午。
冥冥子规叫,微径不复取。
【注释】法镜寺:(《西和县志》(1947年编)载:法镜寺在县北三十里石堡城西山上。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