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迟英 一个“学渣”的清华理工男
公众号|迟英的世界 ( chiying366 )
转眼间,已是110周年校庆了,回想百年校庆时,我大二。
那一年,我去当了百年校庆志愿者,却答不出老校友“机械馆在哪?”的问题。
“学渣”的本质,暴露无遗。
~~~
去了清华才知道,这儿尼玛真的是个牛人聚集地,简称“牛棚”。
不过,也有像我这样,天赋一般般,努力程度也一般般的“学渣”。
在清华园里流行一句话: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比人和狗大。”
对此,我深有体会。
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这游戏,基本没法打。
当我还在为作业不会做而焦头烂额时,牛人却可以100分随便拿。
当我还在为毕业保研而忧虑时,牛人却可以在本科发文到手软。
(像下面这样的特奖选手,清华每年都有一大把,特奖答辩我从来都是全程跪着看。。。)
不过,努力还是很重要的,因为这至少可以保证你不“挂科”。
在清华,“挂科”是没有补考的!只能来年重修。
而重修又要占用更多精力,又可能导致更多“挂科”。。。
如此恶性套娃之后,“挂科”的学分只要累积到一定量,直接劝退,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所以说,为了不“挂科”,即使是“学渣”,也是要努力的。
(是的,“学霸”努力是为了拿特奖,“学渣”努力只是为了不挂科。。。)
~~~
不过好在,清华的校园,真的很美,清华的食堂,真的好吃。
桃李、紫荆、丁香、听涛、观畴、清芬。。。
光听这些食堂的名字,就十分惹人遐想了。
桃李的锡纸鸡、紫荆的铁板、丁香的瓦罐、听涛的油泼、观畴的豆浆、清芬的包子和香锅。。。
对一个“学渣”而言,这些清华美食,就是支撑起整个大学时光的美好回忆。(嗯,说明是“渣”到了一定境界。。。)
为此,作为班剧的导演兼编剧(说起拍班剧,那又能再写一篇文章了,在这儿就先不展开),我还在开场白中作诗一首:
清歌盈紫陌,华谱慰剑心。
道是桃李清芬落,华凝丁香一朵。
畴观尽华芒,涛听斥清鸣。
谁言遥逍莫逍遥?一剑幻仙灵。
“清华”、食堂名、还有班剧中男女主角的名字,都镶嵌在诗中。
(班剧剧情是基于古装武侠,讲的是“华清派”与“北仙教”之间的爱恨情仇。男主是“华清派”大师兄,女主是“北仙教”派来的卧底。/手动狗头)
~~~
十年前,微信还只是个“摇一摇”的小众软件,那时校园中最火爆的社交媒体,是“人人网”。
为了追忆往事,我再一次登录了我的人人账号(竟然还能登录),并找到了那些尘封十年的照片。
清华的本科寝室是四人间,俩寝室间有个中厅,可以一起讨(da)论(san)学(guo)习(sha)。
当然,对大牛们而言,这些深夜娱乐,可算做脑力热身,丝毫不会影响他们考试得满分,只是课间需要补补觉。
(下图中有三位清华直博选手,当然,现在早就毕业了。)
既然是土木系,自然少不了到工地转转,当时恰逢清华学堂重新修缮,那可能是我这辈子第一次戴安全帽(别找了图里没我,我是拍照的)。
去耍完工地,土木人的下一步,必然是撸串喝酒,“翅香园”成为当年的不二选择。(可惜大三之后被拆了。。。)
下图中“引串高歌”的这位,是如假包换的系歌手大赛冠军(也是我的寝(hao)室(ji)友)。
说起唱歌,前段时间,朋友圈被平均年龄74岁的“清华学霸合唱团”刷屏,合唱团团长,就是前清华土木系主任——刘西拉老师。
刘老师名字里的“西拉”二字,是源自音阶表“do、re、mi、fa、sol、la、si”。可以看出,刘老师的家庭背景,具有浓厚的音乐氛围。
下图是当年刘老师在系里演讲时,我坐在第一排偷拍的。(可以隐约看出演讲日期,是2009年12月2日,我大一。)
看PPT背景,这应该是刘老师正在追忆他和夫人陈陈教授,当年在清华“笑傲江湖”的故事。(学霸情侣,文体两开花,非吾辈“学渣”所能及。。。)
~~~
说起10年前的百年校庆,也就是2011年,还发生了一件令清华学子(主要是男学子)激动不已的事情:
奶茶妹妹要来清华了!
虽然现在早已不是“妹妹”,但在那个年代,“奶茶”在技术宅男们的心中,就是“女神”一般的存在。
大三的土力学课,设在四教(就是后来的“真维斯楼”。。。),好巧不巧,“奶茶”刚好就在隔壁上课。
一到课间,技术宅男们便蜂拥而出,围到隔壁教室门口,把楼道挤得水泄不通。
“五道口男子技工学校”里,技术宅男们的寂寞,辣么辣么大。
~~~
土力学是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就是午饭时间,那是真正的“用餐高峰”,座位要靠抢,甚至有的大牛为了节省时间,选择站着吃。
于是,就在某次土力学课后的“抢座大战”中,我和“奶茶”,有了一次“意外邂逅”。
那是在紫荆食堂四层,我和另外三位同学(包含一位女同学)一起找座。
突然间,一个四座空位出现在据我仅隔一排的位置,我眼疾手快,一把将背包扔到了座位上,然后迅速迂回,眨眼间便到了座位旁。
而此时,站在座位旁的,还有两位学妹,其中一位,便是“奶茶”学妹。
“奶茶”学妹可能以为我只有一人,作势要把包放在我对面,我连忙制止道:
“同学,不好意思,这儿有人了。”
“奶茶”学妹有点吃惊,尴尬而不失礼貌地笑问:
“你们有几个人?”
我也笑着答道:
“四个人。”
“奶茶”学妹和她的小伙伴,失望地对视了一眼,只得转身撤退。
我回头招呼同行的三人,发现他们正在相隔3排的远处,呆若木鸡。
显然,他们目睹了我“拒绝”奶茶妹妹的全过程。
“你干嘛要“拒绝”奶茶?那可是奶茶啊!”
“奶茶又如何?如果我们是四个男生就算了,但我们这儿也有女生啊!”我做出了钢铁直男的回答。
从此以后,“拒绝奶茶”,就成了我的“一生吹”。
~~~
众所周知,奶茶妹妹后来摇身一变,成为了京东老板娘,家族身价几百亿。
而除了奶茶妹妹之外,我的同届中,还隐藏着一位家族身价上千亿的同学,他的寝室就在我寝室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隔壁。
这位同学,虽然有着不亚于王校长的实力,但行事却异常低调,在寝室间“串门”时见到他,我根本想象不到他就是“那个人”。
在一堂工程地质学课上,我刚好和他坐同桌,他默默地拿起一块石头,问我这是花岗岩还是大理岩?
我十分笃定地答道:“据我分析,这不是花岗岩,就是大理岩!”
“学渣”的本质,再次暴露无遗。
或许,这是我一生中,距离“小目标”最近的一次。
~~~
其实仔细想一想,在清华这个“牛棚”中,想要成为“学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还用想吗?)
只是因为在高中当“学霸”惯了,心理惯性,有些停不下来。
相比我这个出身郊区的“小镇做题家”,那些来自高中名校,如人大附、清华附、101等“牛校”的同学,明显感觉更适应清华的氛围一些。
我踅摸,这是因为他们在高中时期,已经提前感受过这种“牛棚”氛围了吧。
身为“小镇做题家”,我感觉自己最大的差距,还不在于像“解微分方程”这种战术层面,而在于“人生规划”的战略层面。
两个字——“选择”。
相比高中的“监狱式”学习,大学其实是非常开放的,尤其是站在清华这么高的平台上,玩法真的有很多。
但问题在于,选择越多,就越难选择。
就好比投资理财一样,为啥靠买房实现阶层跃升的人很多,但炒股的人却大都赔钱?
因为买房面对的选择,比炒股少一万倍。
“少则得,多则惑。”
读高中就像买房,买定之后就明确一个目标——坚定持有。
读大学就像炒股,买定之后每天都灵魂拷问——下一步该怎么走?
科研?打工?创业?考公?
如果以后不想走“科研”路线,当不当“学霸”又有多大影响呢?
如果以后想去当个“打工人”,多去参加社会实践,难道不比天天在“象牙塔”里解微分方程更有意义?
如果以后目标是“创业”,那就应该多去拓展人脉,“风口”起飞。
如果以后想要“考公上岸”,那就趁早多去了解相关政策,多研究研究“行测申论”。
(上述各方向中,又都包含超多分支选项。。。)
而我这个“小镇做题家”的困惑,就在于一生中最大的强项——“做题”——不再是强项后,无法及时做出新的选择。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比不会解微分方程,更严重的问题。
(不过好在,我在大四闲得无聊,研究了一下北京房价,抢在后来那一波大涨前“上车”了。现在想来,这个决策奠定了我未来20年的经济基础。。。)
~~~
我写文章,一般是观点导向,但这篇“追忆”,却没有什么观点,属于想到哪写到哪。
这就造成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没法收尾。
文章没有结论,自然也不成其为文章,勉强算是“散文”吧。
既然是“散文”,那就姑且用两首“诗词”作为结尾(个人原创,高手轻喷):
水调歌头 · 无敌
无敌曾可竟?施酒祭遥天。
呓问武止戈,何事锋血溅?
尝闻紫电清光,一任月暖霜华,剑灵赴桂疆。
欢苦无人叙,寂寂肃无眠。
江湖尽,伊人幻,梦回寒。
但念愫情,宵完灯阑浸人还。
往忆零消碎散,今夕流风我伴,宁心淀弱冠。
风起星月静,心涌神明安。
水调歌头 · 剑灵
剑心无双斩,灵峰竟独还。
大笑苍生愚钝,不知有此山。
仙指世外桃源,了却平生故事,回头已无岸。
星花接霜木,宵风点寒潭。
无双忆,未央情,莫言谈。
消逝如烟,孰能将我共潮眠?
剑舞清光飞度,灵绣玉影缱绻,无缠亦无绵。
清华灵峰巅,浣梦剑心全。
诗词的好处,就是一万个读者心中,可读出一万种结论,个中真意,自在揣度,不必言说。
而对一个“学渣”来讲,“不必言说”,不就是最好的结尾吗?/手动狗头
下期再见。
这篇文章已经看完咯~
点赞!三连!让我们的思想传给更多人!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迟英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