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的本源

关于龙的本源

首页角色扮演山海经人猿崛起更新时间:2024-07-29

关于龙的本源

中物策龙文化小组

2024年为甲辰龙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龙年,因为今年会有三个龙月龙日龙时出现,按照我国传统干支和生肖纪年法,所谓龙月、龙日、龙时即为辰月、辰日、辰时,即4月10日、4月22日、5月4日,7时至9时。

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标志,龙年话说龙成为最高频率。几千年来的中国人,为龙追加了无数的象征意义和附加意义,于是龙的本源成为中国文化的最大未解之谜

一、探寻古老中国和中国龙

探讨古老中国和中国龙,在当下和未来,都是一项文明而伟大的事业。这种探索利于当代,功在千秋。─中国物流策划研究院龙文化课题组。

从古时开始,龙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代表着一种“同根同族”的文化认同。然而,龙的意义其实经过了漫长的变迁,龙的意义的变迁,也反映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

1.中国文明起源

中国有一百万年的人类史,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断代、没有分裂,其文化得以完整延续和发展的国家。

《中华文明的起源》论著提出,中华文明起源可追溯距今8000年以前,可算作是中国文明起源的第一阶段;距今7000仰韶文化的产生,距今6000年左右进入庙底沟时代,可视为中国文明起源的第二阶段;距今5000~4000年前的龙山时代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关键阶段,由良渚等各区域文明社会组成的中国文明早期阶段;距今4000年左右,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游地区实力大增,到3800年之后,王权国家或者称夏代晚期国家,中国文明开始迈向成熟阶段。距今前3700年至475年,洛阳偃师二里头发现有城市遗迹,是中国奴隶社会阶段。奴隶社会从建立夏朝开始到商西周东周的春秋时期。封建社会从东周战国时期开始,经历秦楚汉赵燕魏齐,唐辽宋元明清直到辛亥革命正式结束。

2.图腾是人类最初的精神寄托与支柱

古代社会的图腾很多,初民会把人、动、植物和自然物作为自己的始祖或神灵崇拜(即图腾)。《左传》曰:“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3. 文化传承

文化魅力,文化传承有巨大潜力可挖将更加重要,传承与创新增强“文化磁力”,将文化元素深度融入,体验文化传承才是思维与智慧双重关键价值。

文化传承是推动文化繁荣的先决条件,文化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文化创新是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文化守护是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4.龙的精神与龙的气象

《周易》中“乾、坤”二卦很好地阐释了龙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大自然中蕴藏的绵延与生生的力量,也会映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当中——这就是龙的气象,也是我们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相承不断的价值取向,体现出现代中国人心中蕴藏的“龙气”。

5.龙文化与文明

从“龙脉”“福地”“生命线”三个方面进行解读。龙在中华文化中是水的象征,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文明之魂。中国龙文化,一直保护“龙脉”“福地”,龙文化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发挥极致。

二、寻找并揭密龙的本源面貌

人们探索事物的原因总是不断地往前追溯,人的思维存在着秩序的事实,就驱使中国物流策划研究院龙文化课题组去追寻一切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人存在着的本性就要求我们进行这种探索,人的存在本身就是探索原因的原因。

1.中国龙

中国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中国龙文化也随之国际化并得到进一步的传播。甲辰龙年的序幕拉开关于“龙”的各种话题也越来越热,龙的话题冲上热搜第一。中国龙作为国际交流的象征物,通过中国龙可以向世界展示龙的文化和影响力。

2,国家形成的标志

龙文化的统一与认同。夏商时期龙进一步成为国家形成的标志。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盘踞于中原的夏后氏雄霸而起,开启了全新的国家政权。夏人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族群,在文化基因上,不仅认为龙是自己的神祖,而且认为龙与自身族群的存亡联系紧密。

3. 祥瑞的象征

自古以来,龙在我们的传统中一直是祥瑞的象征,古人为观测天象,把天球赤道和黄道一带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组,每七宿为一组。其中,“东方苍龙”包含的七宿,连起来的形状像一条龙。

晚唐金银器(618年-907年),鎏金走龙,藏于西安博物院

三、龙文化起源

早期的发现地是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在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村发掘并认定而得名。裴李岗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源头之一,也就是华夏文明的来源之一。裴李岗文化距今大概8000多年,裴李岗文化后面是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发后就是龙山时代,后面下来,那就是夏商周了,中国这个历史就没断,而且中心主体也没有变化,黄虞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晋,晋后南北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

对于龙起源于那支文化,归纳有着不用门派的说法:

图腾派-远古部落氏族视为图腾的龙;

通史派-最早通史记载的龙;

文献派-历史文献资料的龙;

天文派-有天文“四象”的龙;

仰韶派-仰韶文化的龙;

红山派-红山文化的龙;

良渚派-良渚文明的龙;

兴隆派-兴隆洼文明的龙;

艺术派-陶盘彩绘纹龙;

图腾新派-“国宝”的形龙;

神话派-神话传说中“龙”;

农耕派-农耕文明的龙;

生肖派-生肖幻想的龙;

民俗派-是近现代中西文化冲突下产物的龙

西方派-科学家声明是“中国龙”;

本源派-海生两栖动物的龙。(中国物流策划研究院龙文化课题组就是“中国龙”本源体系创建者和探索者)

1.远古部落氏族视为图腾的龙

作为自己部落的祖神和标志,显示出图腾强盛的影响力。记载又有部落力量融合的龙文化图腾,成了影响整个中国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的主流文化。伏羲女娲是以龙(原形为蛇)原为伏羲氏族的图腾,后来成为太暤部落的图腾。太暤部落是龙图腾崇拜最为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上古时代女娲族图腾标志

女娲氏族以龙(原形为蛇)为图腾,夏禹的祖先以黄熊为图腾,还有的以太阳、月亮、乌鸦为图腾。

中古夏商周起把天上的神龙,视为天子的象征物。秦汉以后,随着国家的统一和政治的需要,中国龙文化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但秦朝龙和皇帝没有太大的关系,在汉代之前,只有龙神。明朝以前,龙成为皇家御用一直处于辅助地位。明清龙随着皇权成为象征性重要。

2.最早通史记载的龙

出现在《竹书纪年》。《竹书纪年》又称《汲冢纪年》,是晋国、魏国史官所著编年体通史。由晋代汲郡盗墓者盗发战国魏襄王墓而出土。书中记载,伏羲以龙纪官。

3.历史文献资料的龙

《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文选·鲁灵光殿赋》说:“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考古发现汉代画像石及墓室壁画中“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图像,正与这些文献记载相吻合。孙作云先生说:“龙即图腾化、神秘化的蛇。”这说明太皞伏羲氏是以龙为图腾的“风姓”部族。《归藏启筮》云:“鲧(禹之父)死……化为黄龙。”《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珥两龙,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启)。开(启)上三嫔于天。”夏人不仅尊龙、养龙,而且专设养龙的官职。如王充《论衡·龙虚篇》“雷龙同类”所论。

4.天文“四象”东苍龙

中国天文学中传统的“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只被著名考古学家夏鼐推到公元前八世纪,也就是说它只有2800年的历史。

中国龙是起源于苍龙七宿的天文神兽。龙的天文初义,是一切象征意义和附加意义的基础。

5.仰韶文化的龙

仰韶文化西水坡遗址的龙虎图案。河南省濮阳县城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中华第一龙”——在一个墓室中部的男性骨架的左右两侧,有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昂首、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腾飞。

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蚌塑龙虎图(局部:蚌塑龙)

仰韶时期6500年暗无天日的陪葬的龙虎蚌塑图,把中国天文学的‘四象’传统在夏鼐的基础上又前推了3700年,让历史翻了一个跟头,而且还让那些坚持中国‘四象’西来的人哑口无言。

红山文化距今6500年至5000年左右。专家认为,龙形蚌饰比红山文化晚期的中华第一龙——C形龙可能还要早,丰富了红山文化中的龙形象。

6.红山文化的龙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在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的这件玉龙有一个响亮的名号——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的重要代表文物,推测制作时间属于新石器时代

(1) 红山玉龙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是新石器时代的玉器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2) 时代区间

新石器段,大约从一万多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4000多年。

(3) 国宝“中华第一龙”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平面形状呈“C”字形字。称为“中华第一龙”。国家文物局将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列入典型器物。

国宝“中华第一龙”黄龙玉龙

红山文化的龙玉器卷曲无足有角,平面形状呈“C”字形

①确定证明玦型黄玉龙形器代表红山文化高等级类型器物,是内蒙古自治区文物普查中的重要发现,同时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成果。

②龙形玉器属距今6500年至5000年的红山文化典型器物。

③龙形玉器雕琢而成,龙头栩栩如生,它的躯体卷曲呈“C”字形,全身光洁明亮,雕琢精美。

7.良渚文明的龙

良渚文化晚期龙形态的基础上,陶寺彩绘蟠龙进一步演化发展形成,其后通过夏商周至秦汉以降的历代承袭演化,因此,良渚龙是中华龙的一个主要源头。

良渚遗址位于环太湖流域的西南部,距今5300—4300年间良渚古国的辉煌成就,带领穿越时空,探索中华文明的璀璨源头。

距今约5300年的普安桥M17号墓龙首玉珠

8.中国国画的龙

(1)在中国最早有龙画

战国时期的《人物御龙图》以及《人物龙凤图》中,均出现了龙的身影。《人物御龙图》是战国中晚期佚名创作的绢本水墨淡设色画作,1973年出土于长沙,出土时平放在椁盖板与棺材之间,现收藏于湖南博物院。

战国时期的《人物御龙图》

(2)史上画龙的第一人

史上画龙的第一人南宋著名画家陈容,陈容是中国绘画史上以画龙著称的杰出画家。他画的一条龙算是世界上最“贵”的龙了,就连乾隆皇帝都曾夸过他画的龙技艺高超。其中《九龙图》和《五龙图》卷便是颇值得研究的作品,基本上市面价值是非常昂贵的,但是也是珍贵的。

南宋陈容“龙”作品

(3)中国国画一笔画龙

与新石器时期出现的”黄龙玉龙”最接近的龙型国画

中国国画一笔画龙身的龙画作中,龙的形象抽象,线条简单,富有神秘色彩,龙头、龙角、龙爪表现清晰,从身到尾给人一气呵成的贯通感。特点是与新石器时期出现的红山“”黄龙玉龙”最接近的国画龙图。

9.兴隆洼遗址的龙

(1)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1.3千米丘陵西缘,是新石器时代早期(前10000—前7000年)先民聚落遗址,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为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研究提供了详实资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2) 中国年代最早的龙形玉器

兴隆洼玉器是迄今所知的中国年代最早的真玉器,它标志着社会大分工的形成,使我国使用琢磨真玉器的年代追述到了前10000—前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为红山文化源头。

兴隆洼遗址出土有磨光玉器、玉玦、石斧、玉佩饰等,玉佩饰人胸部或腰部或腕部。

兴隆洼遗址出土龙形玉器(前10000—前7000年)龙形玉器整体卷曲如圈环

(3)塑龙型图腾

兴隆洼遗址出土石头堆塑龙型图腾

兴隆洼文化出土了大约前1000-8000年的石块堆塑龙形文物。这条龙用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玄武岩自然石块堆摆而成,全长19.7米,整体造型昂首、张口、屈身、弓背,尾部拖长若隐若现。堆塑龙型图腾被专家认为是龙的起源。

10. 中华龙鸟

距今1.25亿年前中华龙鸟化石被赋予“明星恐龙”的桂冠,于1995年在我国辽宁被发现,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发现明确的带羽毛的恐龙化石。原始中华龙鸟的凸面化石照片,这个长着毛发的怪“鸟”轰动了国际古生物学界。

恐龙6600万年前的大灭绝。

收藏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里的一块“明星恐龙”化石——原始中华龙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标本馆收藏的原始中华龙鸟模式标本化石(左)和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展出的原始中华龙鸟模式标本模型(右)。(左图: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右图: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11. 陶盘彩绘纹龙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陶盘彩绘纹龙纹,陶盘距今4300年左右,陶盘绘制了我国最早带有鳞片的龙。浑身布满黑红鳞片的龙,口中衔着谷物,浮现彩绘陶盘中,清晰地展现了中华民族龙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相辉映。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博物馆里出土的彩绘纹“龙”陶盘

12.“超级国宝”的龙形

出土于洛阳二里头遗址的绿松石龙形器(原件),作为“超级国宝”的它,是中国考古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由2000多片不同形状的绿松石片粘嵌而成,每片绿松石片长0.2厘米至0.9厘米、厚约0.1厘米。

展柜外侧,“龙出大都金玉共振”几个字引人注目。

龙头置于梯形托座上,嘴部略微突出,青、白玉组成鼻梁,硕大醒目的鼻头由绿松石组成,眼睛则是两块圆饼形的白玉。龙的腰部还有一个铜铃,或能对应《诗经》中“龙旂阳阳,和铃央央”的记载。

龙身整体呈波浪状,错落有致、色彩绚丽。其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这件龙形“超级国宝”已被学术界普遍认定为华夏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距今至少有3700多年的绿松石龙形器就是一个夏商时期的龙形器物,象征着华夏文明的龙图腾的形成。

13.近现代中西文化冲突下的 “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施爱东撰写出版《中国龙的发明》的书,作者:施爱东,出版年: 2024-4。作者表述在“龙”前冠以“中国”二字,只有在中外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当中,才有可能被生产出来。

在龙前冠以“中国”二字,只有在中外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当中,才有可能被生产出来。─来源2024-04-11新书_腾讯新闻new.qq.com/rain/a/20240411A03WFF00

“中国龙”是中西方文化冲突下的产物,西方传教士为了标识出东方的中国发明了“中国龙”这个概念。随着近代以来中国不断融入世界,“中国龙”几经浮沉,最终成为国家的象征。─来源知乎zhuanlan.zhihu.com/p/464276207

14. 神话传说“龙”

神话,是中国上古时期传统文化的产物,反映了早期华夏儿女淳朴的思想以及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幻想,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神话一般通过以主人公角色为著称;它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人物。神话的情节通常的表现为变化、神力、奇闻异事、战争、爱情等。并且包含各种寓意与封建迷信,神话故事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古代中国龙是神话中的动物,为鳞虫之长。相传龙能飞行,擅变化,会呼风唤雨等,与凤凰、麒麟等并列为祥瑞,古代主要寓意皇权;神话故事有画龙点睛、哪吒闹海、日月潭等。《尔雅翼》记载“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论衡》记载“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身”《广雅》记载,龙有蛟龙、应龙、虬龙、螭龙四种。

15.农耕文明产物的龙

中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主要负责保佑一方风调雨顺,承载着勇敢奋进、活力无穷、吉祥如意等美好寓意。苍龙七宿的出没与降雨相互对应,古人认为是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农耕的收成则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龙成了农耕社会最主要的“图腾”。

16.生肖神化的龙

十二生肖中唯一的幻想动物,地支的第五位。龙是一个神化了的象征,气宇轩昂,威武智慧,代表着神圣与无上、尊严与强大是不可战胜的,辰时群龙行雨。故事编辑生肖排位是根据动物们到达天宫的顺序排的,那天,十二生肖参加比赛,因天有大旱,龙为布云释雨而耽搁了时间,最后只能排第五。

17. 甲骨文的"龙"

有的甲骨文在口大身长的蛇的头上加倒写的"王",表示"龙"头上长着王冠状的角,是"蛇中之王",疑为古人眼中的巨蟒。金文将甲骨文写成利齿大口。有的金文则将大口利齿的形象写成"月"。造字本义:中生代一种大口利齿的巨型爬行动物。篆文将金文字形中似"辛"似"王"的写成"辛",并在兽身上加"匕"加"彡",表示"龙"足有利爪、背上长鳍。当"龙"这种威猛的动物成了中国先民的图腾后,又被人为地赋以海陆空的优势:狮头,虎舌,鹿角, 蛇身,鹰爪,鱼鳞鱼鳍,无可匹敌,威武完美。古人将巨蟒视作"龙",因此王孙贵族在家豢养巨蟒,以祈吉祥幸福。

18. 中华龙文化

中国是龙故乡,中国龙的形象丰富多变,象征力量与尊贵,并具有浪漫、神秘的气息,形成瑰丽多姿、独树一帜的中华龙文化。中华龙文化历史悠久,早期龙文化遗存的产生,与后来演变成崇拜龙图腾密切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文化虽与儒教、道教、佛教有着关系,但始终保持着独立性。考古学中出现最原始的龙化石系列,挖掘龙的本源延绵不断形成波澜壮阔中国龙史。

四、震惊世界“龙的故乡”

“龙的故乡”表现高山深谷洞天飞瀑的气场,也是龙吟吼啸的本然气势;“龙的故乡”可激活深藏我们血脉的龙的精神。

在中国贵州的龙化石的发现是世界上最早的,真实存在的龙的栖息地,专家一致认定这里才是“龙的故乡”。

1.龙的重新认识

①距今1000-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堆塑龙型图腾被专家学者认为是龙的起源。

②距今6400多年的蚌塑龙在濮阳西水坡惊世出土,被专家学者称之为“中华第一龙”。

③距今6500年至5000年的红山文化出土黄龙玉龙,被专家学者称之为国宝“中华第一龙”。

④距今4300年至5300年前的良渚古城遗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被专家学者称之为是中华龙的一个主要源头。

⑤距今3700多年的绿松石龙形器,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被专家学者称之为华夏龙图腾最正统的根源。

然而,贵州龙化石出土震惊世界,华丽转身名符其实的“龙的故乡”,将人们意识想象方面的又一次跨越,不仅仅是千年,不再仅仅是万年,而是以亿年计的时间间距的颠覆,确切讲2.5亿的龙化石是颠覆了世界,颠覆并征服了一切关于龙的传说与神话。

让我们走进贵州地质博物馆,通过馆藏2亿多年的化石文物,探秘“龙的故乡”。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 (我国天体化学的开创者,作为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把一生都献给了探月工程,曾成功推动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升空,指导中国月球探测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定,被誉为“嫦娥之父) 指出: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区能将地球海洋三叠纪这段历史讲清楚,唯有贵州。”

贵州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素有“古生物王国”之称。全省沉积地层发育齐全,分布广泛,蕴含大量古生物化石。

2. 龙族的祖先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动物

从公元前2.5亿年贵州的“三叠纪”龙化石探明,龙是海洋生物,是海爬行动物的神物

三叠纪时期,贵州是一片汪洋大海,因此贵州三叠纪海相地层十分发育,在全国是最完整的。这也使贵州成为地学界研究三叠系的热点地区之一。

三叠纪时期的龙,一共有鱼龙类、鳍龙类、海龙类、楯齿龙类、原龙类、初龙类为龙的六大类计62种。从发现的化石来看,它们在贵州都出现过。

贵州龙化石属于鳍龙目肿肋龙类,两栖于滨海环境,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爬行动物,是龙的祖先,是中国龙,三叠纪中国龙,因在中国贵州省发现的,故名贵州龙。

3.三叠纪时期的贵州龙比侏罗世恐龙还要早

(1) 时期差距

三叠纪时期的地球始于距今2.5亿年延至2.03亿年的一个地质时代,延续了约5000万年。三叠纪是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

侏罗纪时期是地球的一个地质年代,界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之间,约公元前1亿9960万年到1亿4550万年。侏罗纪延续了约5630万年。

三叠纪时期,贵州是一片汪洋大海,因此贵州三叠纪海相地层十分发育,在全国是最完整的。这也使贵州成为地学界研究三叠系的热点地区之一。由于出露面积广泛,有许多连续的地层剖面保存完整。其中丰富的生物化石,勾勒出了三叠纪时期贵州地区繁盛的海洋景象。

三叠纪以后,贵州地区上升为陆地,形成了很多河湖相沉积。这时,陆地上已经出现恐龙,在贵州的很多地方也都发现了恐龙化石。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发现的早侏罗纪(距今约1.9亿年)特异埋藏的恐龙化石群,包括至少三个成年个体和五窝恐龙蛋(共约50枚) ,贵州出现过的恐龙,包括弯曲中国龙、巨型禄丰龙、三叠中国龙、黄氏云南龙等。

从时间看,三叠纪时期的贵州龙比侏罗纪的恐龙时间早6千万年左右。

从时间看,“明星恐龙”生活在距今1.25亿年前中国龙鸟化石,比距今2.5亿年贵州盘县新民乡羊圈村的“中三叠纪”贵州龙化石晚了1.25亿年。

(2)鱼龙与龙鱼之分

贵州龙展馆有鱼龙化石,还有龙鱼化石。

它们名字的两个字一前一后,但他们其实是不同的物种。

鱼龙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属于三叠纪时期出现在贵州的龙的物种。

龙鱼则是生活在三叠纪时期的辐鳍鱼类,它的头像龙,但身体还完全是鱼的形态。

一句话区别就是:鱼龙是龙, 龙鱼是鱼

贵州龙展馆有鱼龙化石,龙鱼化石。区别是鱼龙是龙,龙鱼是鱼

生命的演化看中国龙及龙族祖先

4. 对中国龙的认知证实并非是神话传说

当前对三叠纪时期的贵州龙研究而获得的最大、最完整信息量聚合起来再现“失落”的三叠纪,三叠纪时期的龙的化石再现,对人类发展极具参考价值,对中国龙的认知证实为并非仅仅是神话传说。

三叠纪,是公元前2.5亿至公元前2亿年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位于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三叠纪的开始和结束各以一次灭绝事件为标志。时代无法非常精确地被确定。其误差在正负数百万年。

①贵州龙既是科名也是属名

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胡承志先生在贵州省兴义市顶效镇绿荫村的浪雾山坡上采集到第一件爬行动物化石,经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研究后命名为:“贵州龙既是科名也是属名

贵州龙化石,就是中国龙化石

分类:脊索动物门爬行纲鱼龙目鱼龙科贵州鱼龙属尺寸:160×75×4cm

产地:贵州,年代:三叠纪,贵州鱼龙体呈纺锤形,外形似鱼,四肢变成鳍脚。背鳍肉质,尾鳍上叶短,下叶长。头细长,嘴尖,眼大,牙齿尖锐,性凶猛,以动物为食。卵胎生。

带着幼龙的雌性胡氏贵州龙

②“龙”是世界罕见的重大科学发现

“龙”是中国贵州最早发现、研究、定名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也是原始鳍龙类在亚洲的首次发现。贵州龙化石就是中国龙化石,被认定世界罕见的重大科学发现,震惊世界。

③贵州龙距今数亿年记

贵州龙海生爬行动物,生活在距今2.5亿年至2.2亿年前贵州陆缘海滩。贵州龙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是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化石珍品之一。

2.47亿年至2.37亿年前贵州龙化石 彭浩/摄

贵州省博物馆展出的海生爬行动物鱼龙化石非常完整精美形象栩栩如生

贵州省博物馆展出的鱼龙化石骨架

④海百合

距今约5.3亿年的寒武纪,诞生于古老生物的踪迹,地球上突然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在地球上“集体亮相”,形成了大繁荣景象。海百合也大量出现在这个历史时期的海洋中。海百合是棘皮动物中最古老的种类,既可以浮动又可以固定在海底。

距今约4.8亿年前的奥陶纪早朝,海百合类最早出现,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经几度(石炭纪和二叠纪)繁荣。其属种数占各类棘皮动物总数的三分之一,在现代海洋中生存的尚有700余种。

距今约3.65亿年的泥盆纪后期,发生了地球史上第四大物种灭绝事件,有70%的物种消失。海洋中的物种首当其冲,腕足动物、海百合等许多无脊椎动物损失惨重。

经历了晚二叠纪的大灭绝后,海百合在三叠纪时期的贵州地区处于一个残留的海盆中,气候温暖湿润,丰富的有机质被河流不断带入海中,为海百合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晚三叠世卡尼期,逐渐由浅海陆棚向局限盆地演化,印支构造运动使海湾多次封闭,在这种状态下海水处于缺氧状态,大量生物死亡并沉积,保留下化石。

海百合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历经五次生物大灭绝,如今仍然生活在海洋里。与贵州龙化石出土中有大量的海百合,这在全世界都极其罕见。在贵州保存了大量完整优美的海百合化石,形态之精美,是世界上海百合化石的主要集中地之一。 贵州龙化石、海百合标本记述了古代海洋生物的美丽场面,见证了三叠纪海洋生态的复苏,远古海洋的沧桑变迁。

海百合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贵州海百合化石标本

目前已知全球自然产出面积最大的海百合化石——关岭创孔海百合化石

装展修复中的贵州关岭海百合化石,全球独一无二

关岭创孔海百合化石标本长12.5米,宽8.2米,面积102.5平方米,重约25吨,属于超大型密集共生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是目前已知自然产出面积最大、独立生态系统最完整的海百合群体化石。

贵州保存大量完整优美的海百合化石形态之精美

5.中国龙化石

中国贵州龙化石分别为:关岭化石群,盘县化石群、兴义化石群,盘县动物群年代最早,是2. 5亿年前的化石,比欧洲发现的第一条鱼龙化石早了7千万年。

欧洲1719年发现了第一条完整的鱼龙化石距今约1.8亿年,当时认为这是在“大洪水”中死去的海豚或鳄鱼,“鱼龙”这个词到1818年才由大英博物馆的柯尼希创造出来,以后被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

(1)贵州青岩古生物化石

贵州青岩地区下-中三叠统发育齐全,化石丰富,尤其是中三叠纪“青岩动物群”,由13个门类组成,已发现214属419种,是古、中生代之交,生物大灭绝后的生物复苏-辐射最为典型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群,其丰度和多样性全球罕见,代表地球历史时期的第三次大辐射。对于全面认识灭绝事件后环境的持续恶化造成整个生态系迟缓复苏及其后的生态系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童金南(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生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术委员会主任)说:

地球上最大的一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2.5亿年前,随后的生命大爆发经历了1000万年,而全世界目前唯一能找到这次生命大爆发证据的遗址,就是贵州青岩古生物化石群。”

贵州青岩古生物化石

贵州青岩古生物化石

(2)贵州关岭龙化石

①龙化石群

化石群埋藏的化石形成于距今2.5-2.2亿年前(晚三叠纪)的海湾环境。主要化石门类包括:鱼龙、海龙、楯齿龙等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和海百合及古植物化石。园内有鱼龙化石、海龙化石、海百合化石等场馆。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展出贵州关岭龙化石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展出贵州关岭龙化石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讲解员介绍贵州关岭龙化石

2亿2千万年前(晚三叠纪)贵州龙化石(贵州图片库发)

2亿2千万年前(晚三叠纪)龙魚化石李乃华 / 摄 (龙鱼是鱼)

(3) 贵州盘县龙化石

公元前2.5亿年的三叠纪是中国南方沉积盆地从海相沉积向陆相沉积转变的重要时期的一个地质时代,三叠纪的开始和结束各以一次灭绝事件为标志。

盘县动物群,为探讨古特提斯洋东西端之间的地理联系提供了重要依据,在研究三叠纪时期海生爬行类的演化、古生态、海洋环境、生物古地理等方面,有极重要的科学价值。

公元前2.5亿年贵州盘县地区新民乡羊圈村的“中三叠纪”龙化石。

公元前2.5亿年贵州盘县化石代表龙化石

(4)贵州兴义龙化石

真实而完整地记录了三叠纪时期黔省热闹而又神秘的海底世界,是中国龙化石重大科学发现。贵州龙、混型黔鳄、东方龙,是2亿5千万年前的龙化石。

①鱼龙化石

鱼龙化石,在大约2.5亿年前的远古海洋爬行动物的一个鲜活实例

羊圈村2亿5千万年前的鱼龙化石

②混鱼龙化石

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中混鱼龙(属于鱼龙目之下的混鱼龙科)其生存时代为2.44亿年前的中三叠纪。

贵州省博物馆展出的盘县混鱼龙化石(产地盘州市新民乡)

(5) “萨斯特”鱼龙化石

萨斯特鱼龙是种早期鱼龙类,生活于2.3亿至2.1亿年前生存于三叠纪晚期的中国贵州,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地。贵州鱼龙其实是更进阶型的鱼龙类。

中国贵州关岭生物群中萨斯特鱼龙。关岭生物群中-大型鱼龙类有6属6种,包括邓氏贵州鱼龙、蔡胡氏典型鱼龙、梁氏关岭鱼龙、亚洲杯椎鱼龙、美丽盘江龙和卧龙岗卡洛维龙。这是萨斯特鱼龙属的分子第一次在中国被确认,为了解该属鉴定特征和古地理分布提供了新的信息。

贵州关岭生物群, 中晚三叠纪,萨斯特鱼龙

根据龙化石复原仿真画图片

1.65米萨斯特鱼龙化石

在三叠纪最后一千万年里萨斯特鱼龙迅速从普通生物进化为骇人的海洋巨兽。在2.17-2.143亿年前萨斯特鱼龙属体型最大的种,也是最大的已命名的鱼龙,可以长到23米长,它们又大又壮,体重超过50吨,萨斯特鱼龙和它们同时期生活的陆生动物——初龙类以及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恐龙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在三叠纪末期有一场大灭绝,萨斯特鱼龙科退出了历史舞台。

长15米萨斯特鱼龙化石产于贵州关岭新铺

贵州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收藏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多达30多个属种,长14米的“萨斯特”鱼龙化石,母体内孕育着2个幼崽的化石,堪称“镇馆之宝”,整体骨架突出,立体感强,而体内的幼体展现了远古海洋巨无霸的繁殖方式。贵州龙能成为三叠纪成功的海洋生物主要在于会优生优育,繁殖方式是卵胎生,能极大保证下一代的成活率,不论雌性还是雄性都会抚育下一代,有很明显的社会化生活倾向。

动物化石研究专家金仁义在长14米的“萨斯特”龙化石

长12米的萨斯特鱼龙石-石林未来也来公园馆藏

(6)美国报道2.4亿岁的动物称为“中国龙”

图片来源:uux.cn/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本·特纳):科学家揭示了在中国发现的令人惊叹的古代海上“龙”化石。这种2.4亿岁的动物被称为“中国龙”,这种爬行动物在三叠纪时期(2.52亿至2.01亿年前)。该物种于2003年在中国南方的石灰岩矿床中首次发现,拼凑出了这种壮观的古代食肉动物的完整(5米)跨度。苏格兰国家博物馆自然科学部主任尼克·弗雷泽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是三叠纪神秘而奇妙的世界继续困扰古生物学家的又一例证。”我们确信,由于其引人注目的外观,它将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人们的想象,让人想起长长的蛇形中国神龙。” ─来源: 神秘的地球 2024年2月26日https://cn.bing.com/

(7)龙的本源向前推了2亿5千万年

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地球经历了一场空前绝后的灾难,约81%的海洋生物和89%的陆地生物在短时间内消亡。400万年后,地球生态系统逐渐复苏,温润富饶的古华南沿海,是劫后重生的伊甸园,一些陆地爬行动物重返海洋。其中,鱼龙最先辐射演化,再次适应水生生活,顺理成章荣登三叠纪海洋霸主之位统治海洋。

三叠纪地层像一本本精美的图书,卷幅浩如烟海,而埋藏其中的古生物化石是精美绝伦展示。考古发现“中三叠纪”龙的化石,龙是2.5亿年的海生爬行的两栖动物,后在原始宗教崇拜过程中形成的龙图腾,将是龙的本源向前推了2.5亿年。

五、龙的原型首次大揭密

1.中国物流策划研究院龙文化课题小组对龙的原型历史首次全面大揭密

距今约46亿年前地球诞生。诞生的最重要因素是太阳,太阳除了本身所具有的能量,还需要气体和物质在周围旋转着。在不断旋转过程中,行星的最基本单位“星子”就诞生了。星子的碰撞融合形成更大的星,约在45.6亿年前形成了地球。

距今约37.7亿年,科学家发现最古老生命化石,地壳活动,与海底的热泉,就成为了生命最初的来源。生命体化石是这段历史的印记。

距今约35亿年前出现单细胞生物。

距今约7.5亿年前,地球的原始大陆就开始分裂,形成各大板块,并诞生大量的海洋生物。

距今约6.09亿年前地球上动物开始历经漫长的演化之历程,动物生命在贵州萌发。

距今约5.7亿年前,寒武纪始,终于上演“生命大爆发”,属于脊椎动物的鱼类于这一时期出现。全世界目前唯一能找到这次生命大爆发证据的遗址,就是贵州青岩古生物化石群。

距今约4.8亿年前的奥陶纪早朝,海百合类最早出现。海百合是棘皮海生无脊椎动物的统称。

距今约3.7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鱼类中的一些肉鳍鱼爬上陆地演化成两栖动物。

距今约3.2亿年前的石炭纪晚期,两栖(某些)动物演化成爬行动物。

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晚期,这些爬行动物开始返回海洋并演化出“龙”等海生爬行生物。

距今2.25年前二叠纪末期的大灭绝,仅仅4%的物种得到延续到了三叠纪时期。

距今2.5亿年延至2.03亿年三叠纪时期,延续了约5000万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区能将地球海洋三叠纪这段历史讲清楚,唯有贵州。“

距今1.996亿年到1.455亿年侏罗纪,恐龙诞生,地球进入恐龙时代,延续了约5630万年。美国通过《侏罗纪公园》掀起了侏罗纪文化的热潮。

距今在6500万年前,恐龙在大灾难中灭绝,地球迎来哺乳动物时代。

距今在3400万年前全球气候急剧变冷,使得亚洲的类人猿走向了灭绝,而非洲的类人猿却走向繁荣。

距今约400万年前,非洲大陆古猿人开始走向世界。

距今约340万年前此时南方古猿非洲种的人类已经能使用石器肢解、消费动物。

距今约32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有许多不同的类群等多个支系,都具备直立行走的能力,但大多走向灭绝了,其中只有一支继续向人类的方向演化。

距今约200-212万年间开始出现在亚洲,是第一批走出非洲的人类。

距今约180万年或160万年前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第四纪中人类的存在,人类在地球从此迎来新的篇章。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以来脊椎动物和植物演化概况

人类演化的过程

在地球的历史中,曾发生过大灭绝事件,每次都导致当时绝大多数物种的灭绝。这些事件的规模和原因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彻底摧毁了当时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2.人类及生物的生命都依赖于海洋

人类及生物的生命都得益于海,海水的密度,海洋的深度、海水的温度等,海洋里孕育出了无数神奇生物。

三叠纪晚期,德国和中国贵州分别位于古特提斯海的西、东两侧。

在贵州西南部的关岭、贞丰、兴义等一带,形成相对闭塞的静水海湾。 在这个海湾中,上层的海水氧气充足、生物丰富,海面上附着在树干上的海百合群和薄壳的贝壳随波逐流,海面下各种鱼类和成群鱼龙、海龙、楯齿龙等在水中游弋。。

(1)地质变化与生物发展阶段

在大灭绝中幸存下来的一些爬行动物开始返回海洋并演化出鱼龙等海生爬行生物。

(2)从显生宙看中生代

显生宙,指“看得见生物的年代”,是开始出现大量较高等动物以来的阶段,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从距今大约5.7亿年前延续直到现在。

显生宙图表示意

5.7亿年前,寒武纪始,生物逐渐演化出较高级的动物,动物已具有外壳和清晰的骨骼结构,故称显生宙。

第四纪是地质时代中的最新一个纪,包括全新纪和更新世纪两个纪,第四纪前是新近纪。从约180万年或160万年前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第四纪中人类的存在已被确证。随着研究的进展,分类层次不断增加,生物的相同科目越多,共同点也越多。例如,现代人类中的一个黄色人种,就是可以分为:真核生物域→动物界→脊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总纲(超纲)→哺乳纲→兽亚纲→真兽次亚纲→灵长总目(超目)→真灵长半目→直鼻猴亚目→人猿次目→狭鼻下目→真狭鼻小目→人超科(总科)→人科→人亚科→人族→人属→人亚属→智人种→现代人种→黄色人种。

(3)海生爬行动物的起源

在二叠纪与三叠纪之交,发生了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生物集群灭绝时间,这次生物大灭绝,造成了当时海洋中约95%和陆地上约75%的物种灭绝,但是却为以鱼龙为代表的海生爬行动物的起源于辐射提供了机会。

三叠纪,地球动物生命的华彩乐章。三叠纪”是早于“侏罗纪”的一个地质年代。此时的贵州还是特提斯海的一个区域,孕育过无数的生灵。这里被誉为“全球三叠纪独一无二的化石宝库

贵州是特提斯海一个区域

(4) “龙”的物种是三叠纪海洋的统治者

三叠纪,贵州正位于的华南板块西南部,大部分地方还是一片海洋。三叠纪贵州,这里气候温暖,海平面较平静,是海生爬行动物们生存的乐园。

大量生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在这片海域中更有被称之为“龙”的物种在这片海洋中活动,“中国龙”的物种是三叠纪海洋的统治者。

三叠纪贵州海域中有最多古老龙化石正跨过2.5-2.2亿年而来

(5)时空开启穿越

距今6.09亿年前动物生命在贵州萌发。

距今2.5-2.2年亿前二叠纪末期延续到了三叠纪时期。

在贵州中部、西部和南部地区,尤其以中生代的三叠纪地层分布最为引人注目。同属三叠纪的青岩、关岭、盘县、兴义等地动物群意义重大。

三叠纪末,古特提斯海由东向西逐渐闭合,贵州隆升成为陆地。曾经的沧海被抬高,塑造出陡峭多变的喀斯特地貌,最终81%的海洋物种难觅其踪迹,但总有一些幸运的古生物借助化石作为载体封印于此。

三叠纪动物生命中极其有限的部分,目前在贵州发现的三叠纪贵州龙化石种类繁多,可谓是谱写了龙的生命演化的华彩乐章。三叠纪,一系列古老龙化石正跨过两亿余万年而来。

2. “中国龙”的形成与演变

(1) “中国龙”在文明不断演进的真实写照

中国物流策划研究院龙文化课题小组揭示,正是中华文明不断演进过程中的真实写照:从距今2.2-2.5亿年贵州的“三叠纪”龙化石称之为“龙的故乡”的“中国龙”; 到距今约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堆塑龙型图腾龙的起源;到距今6400多年的蚌塑龙在濮阳西水坡惊世出土“中华第一龙”;到距今6500年至5000年的红山文化出土国宝“中华第一龙” 黄龙玉龙;到距今5300—4300年间良渚古国的一个主要源头中华龙;到距今3700多年的绿松石龙形器为华夏龙图腾根源“中华第一龙”。

时代的逐渐融合,最终形成各个时期多元的格局。“中国龙”经历数千年的进化与涵育,“中国龙”的最终升华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龙,“中国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将龙视为文明象征、精神图腾。龙的精神一直是鼓舞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动力,成了增强中华民族团结的灵魂。

(2)美国科学家揭示并直称为“中国龙”

美国科学家揭示了在中国发现的令人惊叹的古代海上“龙”化石。这种2.4亿岁的动物被称为“中国龙”,声明中说:其引人注目的外观,它将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人们的想象,让人想起长长的蛇形中国神龙

(3) 西方派和本源派结论

西方派和本源派结论的龙,是同类的“中国龙”,两者来源都是对考古材料的客观实际出发,考古学视野下龙的起源,在静态龙化石考古研究的实践中形成符合历史,都是“三叠纪”海生两栖动物的中国龙化石

3.“中国龙”的原型首次大揭密

中国物流策划研究院龙文化课题小组探讨古老中国龙,在当下和未来,这种探索利于当代,功在千秋。

追溯历史,实际上,“中国龙”的真正原型就是“中三叠纪”海生两栖动物,“中国龙”本源的物种是三叠纪海洋和陆地的统治者。对龙的原型破译,这也许是首次大揭密

(1)龙的头

头部称为“额突前隆而长”,碰到前面的目标物后回声传至其下颌腔,接收并传至耳产生听觉反应,从而实现其定位、导航、觅食、探测周围的环境等回声定位能力;

(2)龙头部有耳角

动物的耳,行使声音接收的功能,两栖动物在水中和空气中都具有灵敏的听觉能力,而且听觉频率范围非常宽,不仅能听见其自身或同类发出的声信号,也能听见周围环境中各种其它自然的或人为的声信号。动物有耳角,对耳起保护作用,在角完全长成后会变得坚硬的“武器”,不但能保护耳和头骨,还能够对对方造成伤害,因此角就防御性和攻击性。

(3)龙的嘴长

嘴部长,且向前突出,高度发达的发声能力。两栖能在水下频繁地发出物种特异性的声音,以进行个体或群体间的通讯、交流。嘴部长颌骨开合角度大的特征,这样长大的一张大嘴,非常方便咬住猎物。

(4)龙的眼似兔

主导视觉系统的双眼位于头部的左右两侧,并且微微凸出于脸部的水平面以换取更广大的视界与视角。眼睛是超广角镜头,两只眼睛加起来,可以说是一只360°鱼眼镜头,双眼能看到四面八方。

(5)龙的长鼻子和胡须

凡双眼系统都会有视觉盲点,动物视觉盲点大概位于距离鼻的范围内,嘴巴周围与脖子附近也是无法看到的地方,必须依靠长鼻子和长胡须来探测眼睛观察不到这些区域的情况,鼻孔则能够呼吸或发声。

(6)龙身似蛇

身似蛇,有鳞、身长、能弯曲,灵敏性高,流线型的身体,不仅游速快,在水里还异常灵活。龙跃龙门,纵然逆流而上,跃起于白浪之间。神话传说“鱼跃龙门”,早有人指出不是普通的鲤鱼或鱼,而应是龙或龙鱼。战国书中有“龙门赤河”的记载,而“鱼化为龙”的记载出自汉代典籍,与崇拜神龙观念强化有关。

(7) 龙有爪

爬行动物有爪、有强有力的四肢,四肢支撑体重的机能,可以在陆地行走,还需要能够捕获猎物,故有着锋利的爪子。

(8)龙的尾巴

龙和鱼的亲缘关系相当紧密,比身细长或宽扁尤如海里游动动物的尾翼,也具有攻击力量。

4.重要揭示: 静态龙化石与动态时间联系

中国物流策划研究院龙文化课题小组所列这些元素,并非凭空创造。龙是2.5亿年的海生爬行的两栖动物的真实形象,是后来动态时间演变形成龙文化的产生。

由此可见2.5亿年左右海生两栖爬行动物的龙,称为神物的年代的由于人类出现和文字发明出现在后的断层,自有人类传述并且记载存在较长历史的断层,中国神话传说中,也无来历可寻,但干真万确的是与人类和龙的传承是具有完善一致与和谐形式是等同的过程。

中国物流策划研究院龙文化课题组组长李芏巍强调说:本文所要揭示的是龙化石和后世崇拜龙的图腾存在实实在在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表现为构成龙化石的静态的要素之间和时间动态的发展之间牢固性、内在性、长久性、和谐性、稳定性、完美性的联系

对龙的本源研究问题进行梳理,应当从对考古材料的客观实际出发,在静态龙化石考古研究的时间动态的发展中形成符合历史真实面目的呈现,符合中国历史与特色同时又具有和国际对话的龙的本源理论体系。

3.龙文化的根与魂

(1) 追溯历史

中国物流策划研究院龙文化课题小组追溯历史:从公元前2.5亿年贵州动物化石真正意义上代表“中国龙”;兴隆洼文化堆塑龙型图腾龙的起源和兴隆洼遗址出土龙形玉器(前10000—前7000年)脉络清晰;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中华第一龙”; 到蚌塑龙在濮阳西水坡惊世出土“中华第一龙”;到良渚古国中华龙的一个主要源头;到绿松石龙形器 “中华第一龙”为华夏龙图腾根源。“中国龙”文化从未中断,底蕴深厚的龙的造型延续至今,其根源性、传承性、厚重性、辐射性、原典性、核心性、连续性世界少见,作为中华龙文化的根与魂,成就了中华繁衍的基石和传承的纽带。

(2) 中物策龙文化课题组释义

①首先将“龙”验名正身,既是科名也是属名。也就是通过龙的化石来证明2.5亿年“中三叠纪”在中国就有“龙”了。这是各门派所有描述“龙”的原始天尊,也是所有 “龙”族的老祖宗。元始是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称之为神龙之上,故称“天尊”,各门派所有描述“龙”皆是元始天尊所度。

②兴隆洼遗址出土龙形玉器(前10000—前7000年)典型器物 “龙”标识。

③国宝“中华第一龙”作为黄玉龙形器作为标识,龙形玉器属距今6500年至5000年的红山文化典型器物 “龙”标识。

④历史传承最完整的形式,浑厚庄重,并以的面貌出现于世界;溯源2.5亿年中国“龙”化石,有史诗歌般的美妙意境;

⑤一个极富特色和历史底蕴的“中国龙”文化遗产链环。以2.5亿年“中三叠纪”中国“”化石为 “”,以距今兴隆洼遗址出土、(前10000—前7000年)龙形玉器 “”与延续,凝聚龙魂力量,厚植龙文化根基。

六、“中国龙”的本源

1. 关于神话传说

(1) 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组成部分

是中国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神话是原始人类在征服自然获取生活资源过程中,通过幻想以不自觉的艺术形式对自然界和社会形态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是远古时代的人类对他们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进行具有艺术意味的幻想,并解释描述出来的集体口头创作的结果。

(2)神话传说龙的形象多样性

从颜色上分:有黄龙、金龙、青龙、白龙、黑龙、赤龙。从质地上分:有土龙、木龙、蚌壳龙、火龙、草龙、竹龙、铜龙、金龙、石龙、纸龙等。从形状上分:可分为有角龙和无角龙,有翼龙和无翼龙,有珠龙与无珠龙,有足龙和无足龙,有一首双身龙和一身双首龙,有人首龙身之龙,有龙首人身之龙,有龙首鸟身或马身之龙。从制作工艺上分:可分为堆塑之龙、雕刻之龙、图画之龙、刺绣之龙等。

(3)反映社会人文情怀

神话传说,反映的是原始人类在自然界求取生存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美好的社会人文情怀;折射出来的是一种宝贵的社会人文精神,总是以一种积极、浪漫的情怀,用新奇奔放的幻想,启发人们的想象力,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学题材和形象生动的艺术形象,激励人们努力追求美好的生活,这对民众的心灵起了净化的作用,这也是远古人文教育的朴素表现。

(4)最终升华

随着华夏民族和中国概念的确立,龙的形象更趋成熟化与格套化的代表。经历数千年的创造、演进、融合与涵育,最终升华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

2.“中国龙”本源向前推进了2.5亿年

本源,汉语词语,拼音是běn yuán,一般指源头,借指事物的根源,起源。也指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方面。

事物从本源开始生成的,一切万物的本源之链都是有最终的源头

中国物流策划研究院龙文化课题组组长李芏巍倡导创建“中国龙”本源派体系并不断研究,虽是跨界作业,但确实是以考古发现、实物遗迹、时代、古史文化为依据,融合考古学、地学(地球科学)、地质学、史学、训诂学、文物学、历史学、生物学、古典文献学、艺术学、策划学、绘画学、神话学以及民间传说等方面的知识于一体。依据充分,脉络清晰,图片真实、信息量巨大,将中华民族远古祖宗亿年的史迹与传承勾勒成了一副完整的画卷。

3. “中国龙”的故事传播龙的本源

(1)“中国龙”是2.5亿年的海生爬行的两栖动物的真实形象,是后来动态时间演变形成龙文化的产生。以2.5亿年三叠纪“贵州龙”化石代表“中国龙”的标识,以“龙行天下”为主题,承载着极为悠久的文明历史和深厚的价值观和独特的精神特质。

(2)中国物流策划研究院龙文化课题组组长李芏巍倡导创建“中国龙”本源派体系并不断探索,经研究梳理“中国龙”文化遗产,将“中国龙”本源历史向前推进2.5亿年。源于2.5亿年“中国龙”化石,代表着从古鲜活存在的生命体的神物,古老的生命体化石遗存至今,“中国龙”的本源破解中国文化的最大未解之谜,具有历史真实的实物链的全新展现。

(3) 这一报道丰富详实充满着历史的缩影过程,叙述了“中国龙”本源到浩瀚历史沉淀下来图片,图文并茂描述“中国龙”历史发生过程。

(4) “中国龙”,国宝之冠,穿越古今,国之瑰宝,龙行天下,器以载道,恢弘万千。

以祈望中华民族“龙”的传人,能够系统的了解“中国龙”的本源,并从中得到启迪。

向世人展现“龙”主题内涵的诠释,一系列古老龙化石正跨过两亿余万年而来,与时代相融。中国龙是承载中国历史与中华文化、体现中国代表性标志。对中国龙的认知度和好感度将会越来越高。

(5) “中国龙”穿越时空,历史沉淀,追溯2.2-2.5亿年的传承,踔厉奋发,持续奋进,彰显着中国“龙”的力量。

(中国物流策划研究院龙文化课题组)

注: 4月上旬发了《年年龙月龙日龙时 揭秘龙的本源》文,在关注读者的建议后,4月18日作第一次修改。亲爱的朋友,有劳您中国龙的传人之手,请转发,让您的朋友,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 “中国龙”的本源。谢谢!

(中国龙本源课题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