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读《诗经》,那位采白蒿的多情女子活现眼前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读《诗经》,那位采白蒿的多情女子活现眼前

首页角色扮演山海经万物纲目更新时间:2024-04-29

《诗经》是一部我国古代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有这样一首诗: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王风·采葛》)

古本《诗经》

这首诗不长,看似也很简单,三章,每章三句,共36字。三章中除了三种植物“葛”“萧”“艾”和表示时间的“月”“秋”“岁”6字不同,其余完全相同。就是这样一首“简单”的诗却能流传千古,这到底为什么呢?

因年代久远,《诗经》中的很多诗既没有具体的作者,也没有具体的写作背景,让后人很难知道到底为什么而写。很多只能根据字面意思,加上古人作的注来理解。

先看注释:

⑴采:采集。葛:葛藤,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

⑵萧:蒿的一种,白叶,即白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

⑶三秋:三个秋季。通常一秋为一年。这里三秋指长于三月,义同三季。

⑷艾: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科。其叶子供药用,可制艾灸治病。

⑸岁:年。三岁,三年。

这首《采葛》诗从字面上看,意思不难理解,简单翻译出来就是:

采葛啊采葛,一天不见,就像隔了仨月!

采萧啊采萧,一天不见,就像隔了三秋!

采艾啊采艾,一天不见,就像隔了三年!

《采葛》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呢?

根据文字,可以理解成,一个人一边采集(劳动),一边在思念着某个人。从“一日不见”如“三月”“三秋”“三岁”可以想见其思念是多么的急切,其思念的日子多么的难熬。什么人思念某个人会有这么急切的感受呢?古代从事采集的一般都是女子,因此,这首诗是表达一个女子对男子的思念之情,是女子在劳动中思念着自己的心上人。

整首诗字句虽然不多,但一个多情女子的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甚至活脱脱地站在读者的面前。这是这首诗的美妙之处。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首诗能够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一直流传。

从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是一首可以看做是表达男女爱情的优美诗篇。“一日三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成了人们表达思念之情的成语。

古人对《诗经》有很多的注疏,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是宋代大儒朱熹作的集注。对儒家文化推崇备至的朱熹,对于古代男女爱情之类的情感,很显然持反对态度,所以朱熹注解说这首诗属于“淫奔”之诗。他说“采葛所以为絺綌,盖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意思是说,采葛用来制纤维织布,这是淫奔者假托采集(葛、萧、艾)去野外私会自己的心上人,所以借此诗来指其人,来说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深,不见心上人的时间并不长而内心感觉却好像很久似的。

“采萧”之“萧”为“白蒿”

《诗经》中的诗,其创作来源于人们熟悉的生活,很多都是借助劳动中的场景和事物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像这首《采葛》中的场景和采集的对象,至今人们都很熟悉。“葛”,可能都知道是什么,葛藤,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艾”,就是现今人们熟知的艾草,也是蒿的一种,又叫野艾,是一种中草药。

网图

至于“”,现在的人知道的可能不多,它也是蒿草的一种,也叫白蒿。陆玑《诗疏》:“白蒿先诸草发生。香美可食,生蒸皆宜。”白蒿味甘,平,无毒。刘滴川在《山海经·万物纲目》中讲:“白蒿主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目聪明不老。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久服轻身。”

可见白蒿的药用价值不小。“长毛发令黑”,可谓少发白发者的福音。不妨多吃点。

网图

白蒿,中药名又叫茵陈。

俗语说:“二月里茵陈三月里蒿,四月里茵陈当柴烧。”意思是说,二月(农历)里的茵陈最好,三月里,就长老了,不能吃了,四月里的茵陈就更没用了,只能当柴烧。

《诗经》中还有很多借写采集野菜的劳动而写的的诗篇。野菜,既可当菜食用,也是中草药。

读《诗经》可以知道,很多野草是古老优美诗篇的题材。中国诗歌的源头,原来来自人们最朴素也最普遍的劳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