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金庸先生共度的一段时光

我与金庸先生共度的一段时光

首页角色扮演神剑诀五行论剑更新时间:2024-05-11

文|柳桦

这题目起得有点厚脸皮,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与金庸先生的作品共度的一段美好时光,但是我不想这么说,因为与那些书共度的时光,就是与金庸先生共度的时光。

热爱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是从中学开始的,那时候还看了不少署名为“全庸”“金康”的伪劣作品,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更觉得金庸先生可贵。等上了大学,居然发现学校开的书单里有《金庸全集》,对学校顿生热爱,也很快在班里找到了同好,他后来成了我的搭档和“损友”。我们那时候喜欢挑出书中最犄角旮旯的人名来互相拷问,比如剑神卓不凡是什么门派,丁坚在去梅庄当管家之前是混哪儿的,快刀祁六是第几个跟乔峰喝绝交酒的……也颇有一种“华山论剑”的感觉,虽然在外人看来傻乎乎的,但我们乐在其中。

后来我结婚,这位“损友”送我的结婚礼物是一套三联出版社出版的《金庸全集》,大概400元,在当时可是笔巨款。“损友”在后来的漫长岁月里几次惹我生气,我都看在金庸先生的面子上原谅他了,这套书成了我的生活必需品,随时抽出一本来都能沉醉其中。

后来要为稻粱谋,想看的不想看的、不得不看的书也越来越多了,这套金庸便端居书架“C位”,渐渐少有翻动了,其实也无妨,字字句句都在心中。

1983年版《射雕英雄传》剧照

两年前,“损友”找我,说有家公司买了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的版权,要建一个射雕英雄主题馆,想邀约我们做编剧。这事儿听着新鲜,做了二十多年影视编剧,从没想到过一个主题馆还需要编剧。但这是金庸啊,怎么可能拒绝?就算不需要编剧也要义无反顾扑上去!于是我和“损友”,还有另一个同样喜爱金庸的同窗好友欣欣然加入其中。

主题馆的创作主力,是位于新西兰的维塔工作室。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但是他们参与特效制作的电影《魔戒》《金刚》《阿凡达》都大名鼎鼎,创始人之一理查德·泰勒更是五次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对了,他们还参加了中国科幻电影大片《流浪地球》系列的道具制作工作。据报道,郭帆导演为了《流浪地球3》还前往了维塔工作室……所以我们也深感荣幸,跟这样的大咖合作,一定能学到很多东西。

我们的首要工作是把《射雕英雄传》小说中最重要的场景挑出来——这对于我们三个来说非常简单,甚至不用翻书,仅凭记忆就挑出一堆。维塔工作室再以他们的美学要求,选择适合做主题馆的场景,而我们再根据选定的场景来“设计情节,写出对话”。这八个字写出来容易做起来难,它与我们习惯的影视和戏剧创作都不太一样,如果用个复杂的方式表达,它是把一幅画卷徐徐展开,继而变作凹凸有致的浮雕,还要辅以声光电的手段,让它色香味俱全,当然用简单的话形容就是:全息。

我们三个编剧在做一件“全息”的事,想一想都酷。那些日子我们几乎每天都跟远在新西兰的维塔工作室开视频会议,一点点讨论方案,看着我们的文字与维塔工作室的设计图相互融合、调整、增删、提炼……除了故事性之外,我们还要兼顾舞美要求,兼顾声光、电影画面、台词、游戏感、沉浸度、黏度、游客动线,这些陌生的名词,让我们能从全新角度重新读懂金庸。

随着合作深化,更多考验出现了,我们选择的场景是不是最合适的,如何用最短的对话、最简洁的场景传递更多信息?小说中呈现的文化气息,南宋的历史质感如何表现?我们不约而同再次投入对《射雕英雄传》的阅读中,还买了《武林旧事》《东京梦华录》之类的书来补课,虽然维塔工作室要求的文字量并不大,但我们付出的努力却不比写一部电视剧少……我们乐此不疲,因为我们和金庸先生越走越近了,我们看的这些书,会不会他当年也曾经看过?哪个情节是从中得到的启发呢?这些日子让我们在《射雕英雄传》的书里书外,跟金庸先生有了一段全新的、共度的时光。

说到这里想起一件往事,我喜欢搜集地图,喜欢看各地的旅行资料,结果很偶然地在金庸先生的书中看到两处小错误。一处是在《笑傲江湖》中,任我行召集各大门派齐聚华山东峰的仙人掌,分坐在不同的手指上,但其实华山东峰仙掌峰只是因石纹似掌纹而命名,并不是真有五根形似手指的石柱。第二处是《鹿鼎记》,韦小宝发迹之后重回扬州,住在盐商的何园里,而我看到的资料说,那个何园是光绪年建成的,韦小宝纵横康熙朝的时候还没有。这两处小发现我一直秘而不宣,连我那“损友”都没告诉,因为这是我跟金庸先生的小秘密。

随着创作进程,主题馆的其他合作伙伴也逐渐加入,我们的视频会议越发庞大,音乐团队、灯光团队、后期运营团队都从各自的角度审视我们的剧本,有的需要做出调整,有的我们则据理力争。比如有几处是我们三个都钟爱的,与金庸先生神交的设计,其他团队因为操作上的困难想让我们修改,我们三个相互打气,坚持保留下来。

那是一段难忘的、与金庸先生的作品共度的时光。后来,我们完成了编剧工作,项目交由其他伙伴继续实施去了。期待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三个会跟随游客们走进那里,再与我们的金庸先生共度时光。

■相关阅读

金庸百年诞辰:笔落惊风江湖在

金庸与中山大学

犹记当年追金庸

(作者系《珠江人家》编剧)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