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有关于剑的篇章包括《逍遥游》、《齐物论》、《外物》等,但并没有一篇专门讲述剑的文章。以下是《逍遥游》中关于“剑”的原文及注释:
原文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故能无我,尽物之理,天人合一。剑无虚发,人无虚行;至人无求名,神人无求生,圣人无求法。
注释
“剑”在这里被用作比喻。庄子将“剑无虚发,人无虚行”这句话看作是“无欲则刚”。没有*,就不会追求一定的结果,也就不会产生因“名、利、权”而引起的情感波动。当人处于平和的状态时,其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自然而然地顺应了“道”。至人、神人、圣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并不会被名利所诱惑致使失去自我。
值得注意的是“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具有特殊的意义。战斗和决斗一般都离不开剑,而中国武林上的“气贯长虹”,“七星还魂”,“黄龙吐珠”等更是妙手空空中唯一的武器。庄子所说的“剑无虚发”也是带有这种特殊意义的,它表达了“剑客练就的神乎其技”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