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时间的秩序》(15)

点评《时间的秩序》(15)

首页角色扮演时间秩序更新时间:2024-06-01

原文摘选:

11. 特殊之处会出现什么

推动世界的不是能量,而是熵

——让世界运转的不是能量,而是低熵源。没有低熵,能量会稀释成相同的热量,世界会在热平衡态中睡去。

——正是这个熵的增加驱动了宇宙的伟大故事。

——每个单独过程的熵增使得整体能够运转。生命就是熵增过程的网络,这些过程可以作为彼此的催化剂。……生命仅仅是分解与消耗食物低熵的过程,它的结构本身就是无序的,和宇宙其余部分一样。

——宇宙的形成就是个逐渐无序的过程。……让世界上的事件得以发生的,让世界书写其历史的,是万物不可遏制的混合——从少数有序的状态,变为无数无序的状态。

——不可能有其他原因,因为过去与未来之间区别的唯一来源就是过去的低熵。

——在热平衡态,或是在纯粹的力学系统中,由因果关系确定的时间方向并不存在。

点评:

@卡洛·罗韦利用“熵”的概念来解释一切事物或事件,这容易使大多数人陷入一种无法分辨的思维状态。因为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个基本概念,用它来解释所有现象很容易出现混淆或者偷换概念的情形。

我们目前所知的基本概念包括能量、物质、惯性、自然力,以及由此产生的运动、质量、场、相互作用等。这些概念为大家所熟知,用它们来解释现象比较靠得住,也浅显易懂。

卡洛·罗韦利死死抓住热力学第二定律使他犯了一个“大错”——他认为宇宙演化的过程是熵增的过程,而低熵则是源头。

不可否认,在宇宙演化的过程中,局部区域的熵有可能是增加的,因为它们的有序状态被暂时破坏了。但从整体来看,过去的100多亿年宇宙并没有变得无序化。特别是宇宙大爆炸之后,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都变得越来越有序,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在未来的几十亿年里宇宙有可能从有序慢慢变得无序。

宇宙大爆炸之后首先出现了粒子(物质),再出现了星云和星系,再出现了恒星和行星,最后又出现了更复杂的无机物、有机物和生命。所有的过程都是一个有序化的过程,而主宰这一过程的是自然力(力学定律),不是能量(热力学第二定律)。换句话说,主宰“时间”的是自然力,而不是能量,“时间”的起源并不是低熵,而是高熵。生命的出现是一个物质构造的“奇迹”,它体现了物质运动的高度有序化,而卡洛·罗韦利说生命结构是无序的,这么说真的有损他作为物理学家的形象。

如果说,宇宙是从低熵的状态逐渐走向高熵的状态,那么低熵是怎么来的?卡洛·罗韦利只能假设我们碰巧处于一个低熵的环境中,这就陷入了不可知论的境地。

是什么导致卡洛·罗韦利“越陷越深”?这源于他只承认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作用。于是,他需要不断地找出证据来维护他的初始结论,然而其中某些证据也许只是猜想,它们偏离了客观事实。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