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又见平遥》说起(四)老汾州府的失落与遗憾 (中)

从《又见平遥》说起(四)老汾州府的失落与遗憾 (中)

首页角色扮演失落危城更新时间:2024-07-21

(五)失去了雄伟壮观的三座古文庙辉煌并立的奇观

网络图片 汾州古城内府文庙和县文庙所在地。

文庙,即孔庙,古代遍布于全国各府、州、县,是各地文教合一的地方,也称为“学宫”。
县一级的文庙被称作“县学”,府一级的文庙被称作“府学”,图中展示了清代顺治十七年以后,两级文庙所在地。
清代府学所在地的那条街便是府学街。
唐太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封孔子为文宣王,从此孔庙被称作文庙,关帝庙被称作武庙。分别祭祀中国古代的“文圣”和“武圣”。古代遍布全国几乎所有的地方。
清代国家级的文庙被称作国学,又称作国子监,是全国最高的学府。

清顺治十七年,新的汾州府文庙在明代庆成王府废第的基础上改建完成。

乾隆36年[1771] 《汾州府志》中的文庙---府学学宫图,以及关于府学之简述。

而清代“汾州府文庙”建成后,府城东南隅的原明代“汾州府文庙”降格为“汾阳县文庙及学宫”。(位于今汾阳师范一带,见下面图)。

.网络图片 旧汾阳县文庙县学地址图片

明万历间新建于小南关街县学巷内的原“汾阳县文庙”,也依序改称为“文昌庙”,依然保留了童生书院的功能(见下图)。

网络图片 明万历间新建于小南关街县学巷内的原“汾阳县文庙”,后改为“文昌庙”。

由此,清代汾州府城内俨然出现了三座古文庙辉煌并立的奇观。

此后二百多年间,汾州大地上的三座古文庙内晨钟暮鼓,金声玉振,各显功能。为汾州府下属的一州九县培养了大批文化人才。

最为著名的是“汾州府文庙”(原来的汾州文庙坐落在古城内东南隅,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汾州升格为汾州府,于是将“汾州文庙”同时升格为“汾州府文庙”,其规模和定制相应拓展。

汾州升府后,依旧设立汾阳县,根据明代定制,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在当时的小南关古街的东南隅新建“汾阳县文庙”,汾阳城关从此有了两座规模宏大的文庙。

随后府县官民协力同心,开渠引水,将汾阳县西北的马刨神泉、向阳泉、上林舍泉三股活水沿石渠环城入泮,此后府、县文庙内清波粼粼、松柏苍郁,堪称一方圣境)。

“汾州府文庙”是在清初,由原明国子监司业朱之俊等倡导集资购买废弃的庆成王府,将原来的“汾州府文庙”从城区东南隅移此。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改扩建而成,面积3.5万平方米,比曲阜孔庙(3.27万平方米)面积还要大。

汾州府文庙新旧对比图

由于汾州府文庙完全拆除的时间是1970年代汾阳监狱扩建时。因此该卫星图(1968)幸运地留下了汾州府文庙最后的容貌。

清汾阳县志 汾州府文庙由太和桥、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主要建筑组成。

汾州府文庙由太和桥、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主要建筑组成。

临街沿线并立着三座雄伟华贵的牌楼,正中为棂星门组合式牌坊,两侧牌楼低且窄,路边另有两座金字下马石碑楼,碑楼内镌刻着“文武官员在此下轿下马”,凸显出文化禁地的神圣与威严。

棂星门牌坊外南北并立着三道汉白玉石桥栏,早年是庆成王府迎接圣旨的专道,桥南的古街也因而以“太和桥”名之。桥下清泉荡漾,连接着庙院中两个弯月形泮池。

据说整个建筑可以媲美山东曲阜孔庙。

旧时的汾州府文庙

1920年汾州府文庙内的禁烟宣传活动。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年的大成殿,汾州古城内居然有如此宏伟之建筑。

民国二十六年[1937],汾阳高小成绩比赛纪念照。背景是当时汾州府文庙的大成殿

清代文庙占地在3.5万平方米以上,比曲阜孔庙占地面积还大,整体的建筑群极为雄伟,是当时国内少有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群,吸引文人墨客竞相造访。

文庙历代朝廷按照定制,文庙的建筑,不论规模大小,都按照一定的规格修建。如图中,两个最重要的建筑便是“大成殿”,用来祭祀孔子,另一个是“明伦堂”,用来讲授儒学。

而府文庙的明伦堂更是受到极高的赞誉,八十年代,小时候曾经在府文庙读过书的老人回忆并赞叹:“汾州府文庙,仅次曲阜城,木构明伦堂,全国独一胜”。

民国二十六年[1937],汾阳高小成绩比赛纪念照片,摄于大成殿前。照片局部 上书校训:修己爱群

清朝灭亡后,新思想新文化的曙光一度照亮汾州城,“汾州县文庙”院内成为“河汾中学”的典雅校园。

民国中期,稷山举人王堉昌两度莅汾担任知县与县长,三座文庙被修葺一新,清代“汾州府文庙”内还增设了县立图书馆及古碑廓。

然而,“七七事变”的枪炮声击碎了这一宁静而温馨的文化氛围。日寇入侵后,“汾州府、县文庙”遭到了野蛮破坏,诸多古代书籍文物被损毁。 汾州府文庙被日军用作养马之地,珍贵文物被日寇洗劫一空(由此想象老汾州府数不胜数的文物古迹随日寇的侵略,掠夺而流落在日本何其多矣),古碑被砸碎砌作饮马石槽,沦为日寇的伤兵医院和尸体焚烧场,历史悠久的圣哲之地,遭到了旷古未有的奇耻大辱。

新中国成立后,清代“汾州府文庙”被列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古色古香,雄风犹存。

中国科协党组*、汾人王文达曾赋诗云:“汾州府文庙,仅次曲阜城。木构明伦堂,全国独一胜”。

建国后府文庙用作粮食部门的库房,而七十年代,省第二监狱(今汾阳监狱)扩建,竟然将府文庙所有存留遗址全部拆毁,精美卓绝的汾州府文庙毁于一旦,这座恢宏壮丽的文化瑰宝,在汾州大地巍然屹立了三百多年后,令人遗憾地消失了,真正令人扼腕叹息。

(六)失去了雕梁画栋别具一格的钟鼓楼。

古城中心原来还有老汾州府以前的标志性建筑鼓楼预计稍微往东的钟楼。

下图是顺治14年[1657]《汾阳县志》对钟楼鼓楼之描述
钟楼 在县治东,一名 五星聚奎楼。顺治12年重修。
鼓楼 在县治西,一名 四阳拱照楼。顺治11年重修

网络图片 顺治14年[1657]《汾阳县志》对钟楼鼓楼之描述

网络图片 鼓楼底位置图

“鼓楼”:明清时候汾州最繁华的地方就是处于汾州古城中心的鼓楼底,而位于鼓楼底中心的十字街道就是古城:鼓楼南、鼓楼北、鼓楼东、鼓楼西街的通衢中心。

“鼓楼”就坐落于十字街道中心的上方。

最初是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由汾州知州伍琇主持修建。高18米,砖木结构,二层重檐十字歇山顶建筑,亦名;“四阳拱照楼”。一层为四面过街门洞,洞高5米,可四面通行人马车辆。

楼额匾曰;“四阳拱照”。谓老汾州可四面接受阳光之意。

而民国年间还有由汾阳近代知名书法家赵铁山手书的一块长方形额匾,黑底绿字,上书;“声寄河汾”,悬挂在鼓楼东边的洞口上方。

据说民国初期鼓楼和钟楼一起,还日日按时击鼓敲钟,为汾州人民指挥着每天的生活节奏。

网络图片 鼓楼

“鼓楼”:明清时候汾州最繁华的地方就是处于汾州古城中心的鼓楼底

可惜在抗日战争期间(大约1940年),汾阳沦陷以后,日本鬼子因为“鼓楼”妨碍汽车通行,将“鼓楼”野蛮拆除,从此,令一座存在了数百年的老汾州府的标志性建筑“鼓楼”,“百年累之,一朝毁之”。真是令人惋惜不止。

网络图片 民国时期的汾阳钟楼

图片是汾阳日本鬼子占领时候的旧钟鼓

网络图片

“钟楼”(1470年明宪宗成化六年初建,清顺治12年重修),号称;“五星聚魁楼”。在太和桥往东大约100米处,坐落于钟楼南北街与帽市街和东门街十字交汇处,砖木结构, 三层重檐,歇山顶,琉璃瓦盖顶。

底层是双向交叉,青砖拱顶结构的四个门洞,分别通往帽市街,东门街,南北钟楼街。一层东边右面还盖有一间小更夫房。

洞口上方的标语;“肃清匪盗的根株,使人民各安生业”落款;汾阳县党部、政府和制。大铁钟置于二层,铸于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据说重达万斤,比“钟楼”本身还要久远。

可惜1956年汾阳东大街拓宽将“钟楼”拆毁,将大铁钟置于钟楼街路口,1959年大练钢铁,将大铁钟砸烂练铁,从此,900年的大铁钟毁于一旦,令人扼腕叹息。

(七)行将消失的汾州古城九街十八巷。

老汾州城城内街道纵横,格局井然有序,人们谓之于九街十八巷,而九街十八巷实际上是泛指城内以鼓楼为中心的十字大街周边范围而言。

九街:鼓楼东街、鼓楼西街、鼓楼南街、鼓楼北街、太和桥街、东门街、西门街、南门街、北门街;

十八巷:养济巷、豆腐巷、指巷、卫巷、南巷、城皇庙巷、三皇庙巷、郞巷、苍巷、东岳庙巷、鹅西巷、王知府巷、武家巷、铁马老爷庙巷、鞍子巷、甜水巷、面巷、三官巷。

一般说是九街十八巷,其实不然,汾阳古城街道远远不止这个数字,据说从九街十八巷衍生出的老街老巷就有一百多条。

如果按实际情况,即使在旧时老汾州街道的数量也远远超过九街十八巷这个数字。

下图片是旧汾阳老街道

图片是旧汾阳老街道

其中老街老巷还有:西府街、府学街、二府街、指挥街、将府门街、南水井、福慧庵、前后门街、后后门街、黑楼底街、府城隍庙巷、钟楼南街、帽市街、东营街(明代军事机构汾州营位于此地)、牛角巷、四牌楼东街、府夹道街、八室庵、府门前街、甘露泉、西所街、香炉街、八槐街、十八眼窟巷、葫芦肚街、百户营街、辘辘把等。

网络图片 汾州古街老巷

而东西南北四个城关也有数量不等的古街老巷。

东关;东关正街、木桥街、寺巷、楼西街(庐士街)、小南关街、辛巷、县学巷,半坡街、还有著名的小南关入选己亥年全国生肖邮票原地之一的“*猪巷”等等。

南关;南关正街、东坛巷、西坛巷、井巷、三圣庙巷、城墙巷等等。

西关;西关正街。

北关;北关正街、楼东街(东头巷)、楼西街(西头巷)。

网络图片 新旧北门街位置图

旧时,汾州古城东西南三个方向的十字街皆为从鼓楼底直通各城门。唯独北方向特殊,由鼓楼底至府学街口,突然西偏,行至北门,为北门街,后称“旧北门街”。也就是说,汾阳城的南北二门并不相对,此为汾州古城之一大奇。
1959年,新辟街道,才将鼓楼北街取直,命名为“新北门街”,至于北门街为何要偏离正向,南北门为何没有正对的原因。据说是有风水之关系。

而那九街十八巷及众多的蚰蜒巷,它们的名称各有由来,有的得名于附近的建筑或醒目标志,例如鼓楼东南西北街,东南西北门街、钟楼南街,太和桥街等。

繁华的鼓楼底街

网络图片 鼓楼底街

网络图片 繁华的太和桥街

网络图片 “太和桥街”一带街道

“太和桥街”的来历:“庆成王府”(庆成王;朱济炫,晋恭王朱㭎四子),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在原汾州署衙(汾州署衙迁往东正街也就是后来的汾阳县政府所在地)的地址上改扩建为“庆成王府”(府学街,清初改建为汾州府文庙,现省二监狱驻地),俗称“东府”。

整个建筑占地3.3万平方米,传说建有“太和殿”、“承恩殿”、“千叟宫”等。

整体建筑富丽堂皇,临街建有三座木牌楼,中门上有由明成祖“朱棣”钦赐的“太和门”额匾。

门外建有汉白玉“太和桥”一座,以及南北方向过街牌坊三座,府前的大街也顺势叫做“太和桥街”,而“太和桥街”也就成了至此以后汾阳城最繁荣豪华的一段街道了。

网络图片 顺治14年[1657]《汾阳县志》作“泰和桥”

太和桥:当年庆成王府大门口有引水环绕,大门曰志》太和门,门前有桥,名曰太和桥顺治14年[1657]《汾阳县志》作“泰和桥”如上图。

而桥所正对的,正是汾阳人童叟皆知,称之为太和桥的街。

网络图片 老街道上捉虱子的老人和儿童 道路中间是那时候的铁轮子马车碾下的深深的车辙道

网络图片 汾州老街道上给钱庄扛钱的伙计 是否是东关

有的得名于附近的政府机构,例如二府街及将府门街(二府街有原汾州参将府衙门,汾州同知衙门,大体上在原来汾阳中学正门、汾阳医院正门那一带)。

手机拍摄 将府门街

府门前街及府夹道街(原汾州府署衙等驻地)。

府学街(汾州府文庙学宫)、而指挥街、西所街、百户营、东营街以前均是当时州、府、县军事机构所在地。

有的得名于寺庙,例如三皇庙街、城隍庙街、香炉街、庙前街、庙后街、东岳庙巷、铁马老爷庙巷等。

有的得名于当地的大户或者知名人物,如王知府巷、南北武家巷等。

民国《汾阳县地理》之汾阳县城巡逻路线函图

此图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民国时期汾州府城内的情况。囊括的信息非常之多,城门、街巷、古籍、庙宇种种,因此,极富研究价值。

汾阳西北区域一带街道古建筑图

网络图片 鼓楼南西部,鼓楼西南部街道图

汾阳东南区域街道图

网络图片 东营街钟楼街一带

汾阳牛家大院指挥街一带

甜水巷顾名思义就是有甜水井在那里了,南水井街也是有水井在那里了,而还有一些街巷则已经无法探究名称来历了,例如黑楼底街、郞巷、苍巷、葫芦肚街等等。

由汾阳城九街支出了十八巷,又衍生出了数十条胡同蚰蜒巷。

而有些胡同蚰蜒巷就不太规整了。

古城大多是砖瓦房、

古城大多是砖瓦房

古城大多是砖瓦房,好些多为高门楼,精雕细刻的砖雕装饰,影壁迴廊,厅堂林立,长廊宽厦,青石板或青砖铺地的大院落,有的还有花圃果园,而且多为古老建筑。

(八)失去了汾州城内琳琅满目的各种寺庙祠堂。

而古城内还有众多的寺庙、祠、坛、庵、书舍等镶嵌在古城的各个角落。

(1)关帝庙——铁马老爷庙;

据史料记载,汾阳关帝庙始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四月初八,古称武侯祠。

宋代,改易武安王庙。

明代,谓之义勇武安王庙。

明正德十年至明嘉靖二十四年(1515年~1545年),汾阳关帝庙由明皇室庆成王府和永和王府修缮建成。

清顺治九年(1652年),易名关圣帝君庙,庙貌总体呈明代建筑风格。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汾阳关帝庙被侵华日军改为临时医院,庙内珍贵文物遭受洗劫破坏,前院的卷棚、钟鼓楼被拆毁。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后,汾阳关帝庙被阎军二战区改为伤兵临时包扎所,东偏院四十年代曾为猪、牛等牲畜屠宰场,庙内已无珍贵文物。

1958年初秋,全民大炼钢铁时期,汾阳关帝庙内铁狮的一只耳朵被人用铁锤砸掉。

20世纪60年代,汾阳关帝庙正殿改为教室,校内教职工分别在檐下垒砌砖墙、抹麦秸泥保护层,使明柱、斗拱、悬山檐下的琉璃浮雕得以保存下来。

20世纪90年代,汾阳市对汾阳关帝庙举行维修,现存为明代遗构。

1997年,汾阳市博物馆迁入汾阳关帝庙。

2012年,在汾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汾阳关帝庙这一古老建筑得到全面恢复。

关帝庙在汾州古城中所处方位 清乾隆37年[1772]《汾阳县志》关于关圣庙的文字

网络图片 1911年时候的关帝庙

关帝庙正门

关帝庙正殿(1993年改建为汾阳王纪念堂,纪念唐代大将郭子仪)

南门关帝庙关公塑像

南门关帝庙,位于汾阳市文峰街道办事处鼓楼南社区庙前街4号。1996年1月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坐北朝南,二进院布局,东西长82.19米,南北宽73.27米,占地面积为6315平方米。现存主要建筑有:关帝殿及其偏殿、中殿及左右朵殿、献殿、东西配殿、藏经楼、斋房院、照壁等,总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

  正殿为砖石台基,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前加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的卷棚歇山式抱厦。殿顶为筒板瓦覆盖,正脊、垂脊均采用浮雕莲花琉璃脊筒,正吻、垂吻、戗吻均完好,脊刹为兽驮宝珠,背后题迹:“大明嘉靖二十四年五月建”。

  中殿与献殿采用勾连搭手法相连,面阔三间、进深四间。中殿为单檐悬山顶、献殿为单檐歇山顶。拱眼壁均采用琉璃块镶嵌,浮雕神采各异的龙凤图案。现存大部分琉璃为明代遗物,色彩纯正、造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中殿脊刹后书:大明正德十五年重建。

配殿为面阔七间进深两间的廊房式,通面阔25.4米,通进深6米。庙内保存有明万历九年重修碑1通。

鼓楼至南门之间的路分为两部分,从鼓楼底到庙前街口称作鼓楼南街,庙前街口到南门称作“南门街” 。

庙前街和庙后街,民国时期称作“老爷庙前巷”和“老爷庙后巷”。正是因关帝庙“铁马老爷庙”之俗称而来。

占地8亩的关帝庙原本建筑颇多,珍品甚繁。皆因战争毁弃破坏,几乎均荡然无存。大殿屋脊,乃明代琉璃,为山西独有仅存,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极高。

关帝庙曾有钟鼓二楼,春秋楼,忠义楼,铁醮楼,藏经楼,水陆楼,卷棚,文昌殿,财神殿,皂神祠等建筑,以及铜鼓,风雨竹碑,关圣风雨竹图,岳飞木雕金像,铁马,四铁人,铜香筒,铁磬等珍贵文物,以上所述,全部荡无遗迹。

抗日战争汾阳城沦陷时期,关帝庙为日军的医院,前线的受伤日军在此处治疗。

曾有“大东亚圣战康复所”的牌子。

汾阳南门街关帝庙中最为珍贵的两物,一是关圣骑马铜像,二是铁人牵马像。 关圣骑马铜像,据《汾州沧桑》,于1956年秋天,被调往太原纯阳宫。然而太原纯阳宫内的关圣骑马铜像,太原方面言是从太原后铁匠巷的关帝庙调去的。

然而,两件汾阳的文物(铁双雁,关圣铜像)都被调往太原,如今杳无踪影的事实,令人痛心疾首。
  原关帝庙中的一对铁狮,现存地汾阳上庙村太符观。

这对铁狮原先与精美的“铁人牵马像”同放置于关帝庙前,然而“铁人牵马像”于1950年,被人砸坏,卖给西山某县。
  铁狮1958年险些于全民大炼钢铁时被毁。幸好当年有人出面阻拦,铁狮得以保留。如今放置于太符观 两座铁狮十分特别,表情微笑俏皮,甚为独特。 底座正面有铸:“大明正德五年(1510)七月十六日造。”

关帝庙古槐高十余米,夏日树冠面积巨大

关帝庙内还有一株童叟皆知的古槐 ,古槐高十余米,夏日树冠面积巨大,有半亩之多,遮荫避暑之佳地。给庙内添加了甚多古意。

关帝庙大殿上的装饰

汾阳关帝庙中殿与献殿采用勾连搭手法相连,面阔三间、进深四间。中殿为单檐悬山顶、献殿为单檐歇山顶。拱眼壁均采用琉璃块镶嵌,浮雕神采各异的龙凤图案。

正殿殿顶正脊、垂脊均采用浮雕莲花琉璃脊筒,大部分琉璃为明代遗物,正吻、垂吻、戗吻均完好。

正殿檐下的拱眼、象眼琉璃饰物,全部是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等《三国演义》故事造型。浮雕以浅黄、浑黄、绿色为主色。

关公铜像:

据《汾阳金石类编》载:“关圣身高六尺四寸半,足长七寸,宽三寸半,身围三尺七寸,服甲胄持鞭。所乘鞍马身长五尺一寸半,尾长二尺六寸半,马腿长二尺四寸,耳高三寸,马口径三寸,长四寸办,前后腿距三尺七寸,胸宽一尺九寸,口旁锁环至鞍横长五尺二寸余。”

太原纯阳宫 关圣骑马铜像 于1956年秋天,被调往太原纯阳宫。 太原方面言是从太原后铁匠巷的关帝庙调去的。

关公铜像威猛凛凛

关公铜像威猛凛凛,无标注铸造年代,据清代知事王公式昌先生考证,应当铸于明万历之前,而汾阳关帝庙的别称“铁马老爷庙”,便由此而来。1956年秋,关公铜像运至太原,现铁像存于太原纯阳宫内。

三足铜鼎:

三足铜鼎总高0.9米,口径0.67米,壁厚4厘米,凸出部位铸狻(suan)猊造型,鼎口铸缠枝牡丹,鼎口左耳铸“庆成王奉国将军施财”及纠首名,右耳铸各位捐鼎者姓名。三足铜鼎1956年曾从庙里转移至原汾阳县文化馆保存,1994年重回庙内,是汾阳市保存完好最大的明代铜鼎。

铁狮子:

铁狮卷毛、巨眼,张目施爪,形态威猛。

铁狮卷毛、巨眼,张目施爪,形态威猛。

铁狮子连底座高1.84米,坐形,包球势,底座正面铸“大明正德五年(1505年)七月十六日造”及捐造人姓名。此狮原置前院的卷棚两侧,民国初重修庙院时才移置庙门外。该铁狮卷毛、巨眼,张目施爪,形态威猛。

1980年原汾阳县文化局将铁狮移置于杏花村镇太符观正殿前。

汾阳关帝庙内存明代琉璃狮一对。

铁人拉马像:

关帝庙前重铸铁人铁马

铁马身长约1.5米,高约1.1米, 两嘴角有环。四铁人侍立两马左右,各高1.6米,作拉马势。早年,铁马昂首于庙前,铁像均铸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1950年夏,铁人拉马像被人砸碎变卖。2013年在多方捐助下重铸铁人铁马并放置于关帝庙前。

碑刻

汾阳关帝庙内存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重修碑1通。原过殿内曾有明代石刻风、雨竹碑,碑高0.8米。石碑正面篆刻“关公竹说”四个字,下刻十二行,共156个字,并刻有关公竹说诗二句“不谢东君意,丹心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背面篆刻“关公辞曹”四个字。据载,“关圣风雨竹图”传为关羽当年身陷许昌曹营时手绘,暗寄刘备,以表明心迹之物。世间因此留下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历朝历代的忠义之士也纷纷以“关圣风雨竹图”和关公竹说诗来表明自己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

明代有位朱姓秀才做过统计,当时汾阳城内人口总数不足3万,朱氏宗亲及其眷属便占去了三分之一,而僧侣、祭司则占了近十分之一,王府、寺庙、宗亲宅院占去了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二,汾阳关帝庙更以其独特的代表性成为当时皇族子嗣、州府官员表忠义、表官风的重要场所。

民国之前历朝历代每年都在关帝庙内设三次祭祀,大祭为农历五月十三。相传此日为关帝诞辰,民俗又称这天为“关老爷磨刀日”,这一天多为雨天,若是“干磨”(即无雨),则年景堪忧。故也是民间俗成的祈雨之日,庙中所得布施,半数由此庙会征得。而每年的二、八月初三为小祭日,清朝时以官祭为主,同时也是府县官员与里方纠首们相聚议事,与百姓同台观戏体恤民情的日子。

笔者感慨;关帝庙虽然修复,但关帝庙曾有的钟鼓二楼,春秋楼,忠义楼,铁醮楼,藏经楼,水陆楼,卷棚,文昌殿,财神殿,皂神祠等建筑,以及铜鼓,风雨竹碑,关圣风雨竹图,岳飞木雕金像,铁马,四铁人,铜香筒,铁磬等珍贵文物,以上所述,全部荡无遗迹。特别是抗日战争汾阳城沦陷时期,日本鬼子驻扎在关帝庙,庙内被日本侵略者破坏掠夺的许许多多的古迹文物怕是永远都回不来了!真正是令人扼腕叹息!

(2)“狄公庙”全称狄武襄公庙 ;

原坐落于城隍庙巷北口对面的鼓楼西街路北,坐北朝南,与县城隍庙东西毗邻,在现在实验小学的位置。

庙宇宏伟壮观,有正殿,偏殿,祭祀厅,大戏台。而狄青去世后,在古城北峪道河刘村村东建有狄青陵墓,占地七万多平方米,并建筑有纪念狄青的显庆寺、狄公祠。祠内还有当年宋仁宗亲笔书写篆额“旌忠元勋之碑”的神道碑及翁仲、石兽等,据说狄公祠钟楼内的大铁钟就有一万二千斤。

狄青(1008-1057),北宋名将,官至枢密使。汾州西河(今汾阳)人。

狄青(1008-1057),北宋名将,官至枢密使。汾州西河(今汾阳)人。

人称“面涅将军” ,凡是对宋朝历史稍有研究的人,都不会不知道狄青之威名。

从古至今,载入史册的汾阳人,当属狄青最为有名。其品行与立下的赫赫战功,令他名垂千古。

狄公庙与县城隍庙位置图

顺治14年[1657]《汾阳县志》对县城隍庙、府城隍庙、狄武襄公庙的描述

狄公庙与县城隍庙相邻位于鼓楼西街北侧。这两处庙宇均于五十年代拆毁,建立实验小学。
狄公庙全称狄武襄公庙。武襄公是狄青死后宋仁宗所赐的谥号。
五十年代新建实验小学的教室时,曾挖掘出元朝与明朝重建时的石碑,却于六十年代失毁。
该图可以看到,因为修文化广场而毁却前段的城隍庙巷,所正对的便是县城隍庙。这便是城隍庙巷命名之来源。

宋仁宗御制狄武襄公神道碑

狄青死后,归葬故乡汾阳,狄青墓位于汾阳城北十里的峪道河镇刘村村东,原占地79920平方米,建有祭祠性建筑显庆寺(宋代)、狄公祠等,均毁于晚清至抗战期间。
建国后,陵园已不存,“文革”中,墓丘被摊平,翁仲、石兽被就地埋掉。
如今仅剩当年宋仁宗亲笔书写篆额的神道碑。乃是山西第二大碑。
神道碑已断为三截,如今保存于上庙村太符观内。

(附录)狄青庙:

狄青庙,又名狄武襄公祠,位于文水县城南30公里处狄家社村中

狄青庙,又名狄武襄公祠,位于文水县城南30公里处狄家社村中

内供狄青木雕坐像,面目清秀,温文尔雅,留一绺长须;身披铠甲,头戴紫冠,一身元帅装束。

狄青庙,又名狄武襄公祠,位于文水县城南30公里处狄家社村中,为北宋名将狄青之家祠。

吕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由狄青次子狄谘率昆弟族人于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修建,大元元员二年(1296年),狄青七世孙狄晖重修,现存建筑为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修建,1957年东西配殿不幸被拆除,仅剩正殿与山门,1994年狄家社村民集资对正殿进行了一定修葺,仍按原制立于八级台阶之上,三楹二柱,单檐硬山顶,檐前无斗拱,有插飞。

廊下东西立碑石数块,其中狄晖所立《狄武襄公祠堂记》最为珍贵。

门面为夹扇门窗,檐下悬同治十年(1871年)十月全村公立的横匾一块,上书:经文纬武。门顶悬嘉庆丁卯年(1807年)所立横匾一块,题词:宋室名贤。

两匾均为蓝底、金框、金字。

正殿正中有神阁一座,内供狄青木雕坐像,面目清秀,温文尔雅,留一绺长须;身披铠甲,头戴紫冠,一身元帅装束。

殿内四角立有四个文武待臣,东内侧文侍臣举钦赐尚方宝剑,外侧武侍臣端一个面目狰狞的铜面具;西内侧文侍臣手捧帅印,外侧武侍臣持一杆无缨合箭式大枪。

殿内东西壁原有壁画,现西壁壁画已无,东壁有重描后的中堂画一幅,联语一副。

画面上有古松、明月,一童子正向一个儒家装扮的老者求学拜师。联语为北宋著名政治家韩琦所撰,看尽好花春卧稳,醉残红日夜吟多。名将祠堂书此联语,颇耐人寻味。

狄青(1008-1057),字汉臣,汾州西河狄家社人(今属文水县西槽头乡) [1] 。足智多谋,勇猛沉毅。十九岁从军,因其屡建奇功,仅十几年的时间,便从一名普通士卒升至枢密使,成为宋军最高统帅。宋仁宗、经略使韩琦、范仲淹对其十分赏识。史载狄青上阵对敌,因其相貌美似女子,常被敌人讥笑蔑视,故效仿上古兰陵王,头戴金色铜面具,以增威仪。冲锋陷阵之际,敌军见之,皆惊骇万状,望风而逃。

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狄青的传奇故事。传说狄青乃是天界武曲星君下凡;又说狄夫人乃西夏双阳公主。戏曲舞台上也常上演歌颂狄青的剧目,如:《珍珠烈火旗》、《狄杨合兵》等。

历朝历代吟咏狄青的诗词也是举不胜举,如:

狄武襄吟

(明)杨维桢

宾州海月光团团,剑花火树烧烂斑。

将军如内客未散,捷书已夺昆仑关。

当时谏官疑武士,岂知办贼遽如此。

於乎!铜面将军今岂无,世无承相庞公甘老死。

谒狄武襄公祠

(明)范珠

宋祚方兴虏未平,将军百战捍危城。

流言难泯生前节,信史犹传身后名。

八尺穹碑苍藓合。一区故宅野云横。

晚来风撼溪山村,仿佛南征弓马声。

咏昆仑关之战

田汉

一树桃花惨淡红,雄关阻塞驿楼空。

倭师几处留残垒。汉帜依然卷大风。

仙女山头奇石耸,牡丹岭上阵云浓。

莫云南向输形势,枢相当年立战功。

而今,吒咤风云的一代名将,孤寂地端坐在故乡小庙之中,满目斜阳草树,一片昏鸦暮鼓,再遥想其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姿英发,不由人不感慨万千!

(3)帝君庙;据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汾州府志》记载,庙址在现汾中汾阳医院那一带。

网络图片 原汾州府帝君庙

帝君庙附近的残垣断壁,对面是雄伟壮观的汾州城墙

在北门瓮城那里 远处还能看到基督教会钟楼和帝君庙。

汾州府北门瓮城内部的样貌。行人车辆从北门进城,先从西侧的瓮城门进入,然后右拐进入主城门。远处还能看到基督教会钟楼和帝君庙。

网络图片 民国时期还存在的帝君庙

图片中是挂在原汾阳铭義中学校园的大铁钟,据传是原挂在原汾州帝君庙里的大铁钟。

(4)报恩寺 民间俗称姑姑寺;

位于豆腐巷北口正对之处。 创建年代不详,依现存建筑风格判断为正殿为元代遗构,其余为明代建筑。

而在明朝时期,这里是朱元璋孙子庆成王的家书祠,用于教学和文人交流,清朝时改建为报恩寺,因此这座寺院或多或少也有着皇家风范。

主体部分四面各一座大殿,建筑基础基本保留。

寺院正门一处石碑上记载,庙后曾有姑姑小寺,老尼悬壶济世,救治赶考的秀才。秀才高中后,知恩图报,便返回此处建造这座寺院。

报恩寺前为民居,是汾阳政府分配给抗美援朝老兵的居所

2002年为汾阳市文物重点保护。 2004年升格为重点保护文物。
前为民居,是汾阳政府分配给抗美援朝老兵的居所。
建国后一直没有修葺。如今主殿大体完好,然而依然年久失修。 尚有鼓楼亭台一座,十分别致。 大点上方屋瓦琉璃尚存一部分。屋脊下方的木质结构巧夺天工。

前为民居,是汾阳政府分配给抗美援朝老兵的居所 2004年升格为重点保护文物。

(附录)汾阳一座古寺与明代皇室有关,院内清净,真正清修地

资讯转至 忆三线

报恩寺全景图

过殿中供奉着弥勒佛,左右两侧为佛教的四大护法天神

该寺坐北朝南,一进院布局,中轴线自南向北为过殿、正殿,两侧为东西厢房,过殿西侧有鼓楼。过殿中供奉着弥勒佛,左右两侧为佛教的四大护法天神。

穿过过殿便来到里院,正面的为正殿大佛宝殿,西配殿为地藏殿,东配殿为观音殿,传统的佛教寺院格局。大雄宝殿据考证为元代遗构,古朴大方,雄伟壮观,悬檐歇山顶,抖栱肥硕,飞檐腾空,具有明显的元代建筑风格。

宝殿正中的神台上供奉着释迦牟尼,左右两侧分列十八罗汉

宝殿正中的神台上供奉着释迦牟尼,左右两侧分列十八罗汉。佛像皆饰金身,个个神情各异,威严肃穆,栩栩如生。

报恩寺院内情景图

走进报恩寺之中,整个人的心境瞬间变平静下来,内心的烦躁也消失不见。这里乃是真正的佛门清净之地,不像有些寺院动不动就收取几十或上百的门票,变得商业化气息非常浓郁,或者是人群嘈杂。在城市之中,这座小庙能在历史的夹缝中幸存下来,也算是一件幸事。

(5)东岳庙;旧址位于东岳庙巷北侧。曾殿宇轩昂,规模宏大。曾有戏台三座。民国五年(1619)三月廿七,为东岳大帝诞辰前夜,社戏连台,人山人海。东殿突然失火。为防止匪盗趁机打劫,县知事命令“关闭四门(城门)”,然而误传为“关闭寺门”。造成混乱不堪,无法疏散,百余人死亡。 后该庙拆毁。

钟楼北—东营街 一带图示 东岳庙位置图

(6)汾阳县城隍庙,府城隍庙;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存在很多人们口口相传或者史籍中记载的神话人物,诸如盘古、伏羲、女娲、西王母等,说起土地公,在唐僧师徒私人取经的路上遇到过无数神仙妖魔中,这是一个比较接地气的神仙。

这里要说的是土地公的上级,就是今天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的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爷,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位神仙,但是具体城隍爷代表着什么一直未曾了解过。

城隍爷 来自百家号冷不叮咚

城隍这个名称来自于对护城河的祭拜,最早在中国古代周朝的时候,城隍就作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就是其本意,指的是建造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时的护城河河道。

古代的城市建筑中,以城市为中心,在周边修筑高大厚重的城墙,城楼,城外一圈人工开凿护城河,护城河中甚至会饲养猛兽。由城门连接外界,为的是保卫城市的安全,起到很好的防守作用。

古代人们对上天诸神有着强烈的敬畏之心,认为凡是所用所得都是神的赐予,包括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物件都各自有着神的掌控,厨房有灶神,门有门神,厕所有扫把星等等。城隍就是一个城的守护神。

在道教中,道家称其为去恶除邪,保家卫国的神明,并且是统领阴曹地府的鬼魂。最早从周朝开始祭拜,到唐朝开始普及,在明朝时对城隍的祭拜到达鼎盛时期。

有的地方称其为城隍爷,城隍爷是地府的地方官,权力和管辖的范围相当于人间的市长。因此城隍与所在的城市息息相关,他的职权是管理死者和生者的户籍,保护一方水土安宁,为这个城市的百姓记录善恶功过。

传说道教在举办法事招魂前,都要提前给城隍打个招呼,让其手下带领亡魂赶来超度。古代文献上记载,新的县令上任前的三天需要去当地的城隍庙斋宿,这样便可被托梦告知城内是否有冤案。

城隍爷图片 来自百家号冷不叮咚

随着历史的发展,城隍爷慢慢的变成了人们对某个人物表达敬仰的方式,不同的城市对本地的城隍爷有着自己的选择。但是标准都是以身报国的忠志,刚正不阿之人。如北京的城是文天祥,杨椒山。周瑜,霍光等等这些有名的大人物都是各地的城隍爷。

在唐朝时期,信奉城隍爷得到普及,老百姓进城隍庙已经是家常便饭,往往在一方清官离世后,人们便把他当做城隍爷供奉。

为何到了明朝,城隍庙发展到鼎盛。

这要从明太祖朱元璋说起,朱元璋出身寒微,据说当时他是在土地庙里出生的,所以朱元璋对土地神的上司城隍爷特别尊敬,甚至于诏令加封疆域内的所有城隍爷。并且严格规定了城隍庙的等级,城隍庙分为四级,从正一品到开始往下。在统治阶层的大力推广之下,各地城隍庙的建设如火如荼,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着城隍庙这样的建筑。

中国的许多神仙都是以仁人志士、忠臣良将为原型的,城隍庙里的神仙也不例外。城隍指城墙和护城河(壕),而城隍神就是管理一座城市冥间事务的神袛。关于城隍神的祭祀起于周代,在道教兴起后得到广泛传播,盛于唐宋,元明清传承不衰,至今仍可见。不同的城市城隍神不同,有时一个城隍神可能是多个城市的守护神。

多城一城隍:纪信。纪信是刘邦部下,在刘邦被项羽围困荥阳、兵疲粮绝之时,纪信冒充刘邦,开城向项羽诈降,掩护刘邦趁乱逃走,而自己却被项羽下令烧死。后来纪信就被尊为城隍神,宋封“忠祐安汉公”,元封“辅德显忠康济王”,明封““忠烈侯”。在今天的西安、郑州、南充、天水、宁波等地仍然以纪信为城隍神。

一城多城隍:上海。自明代起,上海的城隍神就有两位,一个是民间自发信奉的霍光,一个是朱元璋下旨尊崇的秦裕伯,因此有“前殿为霍,后殿为秦”的说法。抗战爆发后,人们又将鸦片战争时期的抗英将领陈化成塑像抬进城隍庙供奉,但一庙难容三主,陈化成后来就被抬进了纪念馆。

以上城隍庙的资讯来自 冷不叮咚

顺治14年[1657]《汾阳县志》对县城隍庙、府城隍庙位置简介

府城隍庙位于府城隍庙巷中段。对北门街附近了解的人,应该会意识到,这个地方大部分属于之前量具厂的方位。
府城隍庙巷在八十年代已经盖有民房,遂不存。

1959年新辟的新北门街将府城隍庙巷和鹅西巷拦腰截断,此举同时对府城隍庙形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城隍庙和钟楼鼓楼等一样,属于古代城池内必有的建筑,“隍”是指没有护城河环绕的城。故而“城隍庙”是祭祀守护城池之神的地方。

汾州府治所在汾阳县,故而汾州古城内有两座城隍庙,前面已经介绍了县城隍庙的位置,此处则说明了府城隍庙之方位。
府城隍庙始建于唐代,曾毁于两次火灾和李自成义军。以后数次重修,历经几百年,宏伟依然。总面积16亩。

附:北门街两处注明建筑 图中照片一个是民国时期的邮局另一个是位于新旧北门街交汇处的“八角楼”。

(7)侯户祠:见下图

原钟楼北街---侯户祠

门额上方依然清晰可见“侯户祠”三字
此处系清光绪年间举人 侯肇庆 的先祖祠堂。
两侧刻有联语,“户传帽市冠冕盛 第接钟楼闻望宏” 现不知去处。两种可能,一种被盗,一种是迁移到了汾阳市博物馆。

(附录) 从侯户祠谈谈“帽市侯” 作者:过客亦归人  

  熟悉旧汾阳城的百姓和文化学者都对“侯户祠”并不陌生。侯户祠位于帽市街东口,钟楼北街(现今东营街)南段西侧。青砖坐首街门,门额顶横砌嵌石一块,上刻“侯户祠”三字,右面竖刻小字“大清乾隆十二年端阳”,左面竖刻小字“纯懿坊八甲后裔建”。门额两侧为磨砖柱,中间镶石楹联一副,联语为“户传帽市冠裳盛,第接钟楼闻望宏”,行书字迹潇洒自如,石狮相向坐落两旁。这座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的侯氏宗祠,在汾阳的土地上屹立了二百六十多年,在2010年的城市拆迁改造中被拆除,成为了汾阳文化界的一件憾事。 

钟楼北街(现今东营街)南段西侧 侯户祠

  侯户祠是纯懿坊八甲董家庄村侯氏的祠堂。

那么汾阳城内还有众多以“帽市侯”自称的侯氏族人。他们与侯户祠是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否与董家庄侯氏是宗亲呢?

由于文革时期对祖坟、家谱和神秩等的破坏,我国的宗族文化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帽市侯的历史也出现了断代。然而面对种种困难,万户侯村侯氏家族代表、汾阳民俗学会会员侯廷胜先生以修谱为契机,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他遍访了汾阳境内侯氏,考察了阳城河桥、禹门河拦河大坝、磁窑河桥等多地的石碑石刻,终于在探寻帽市侯家族上获得了巨大的成果,也为我们揭开“帽市侯”的神秘面纱。

侯户祠

  帽市侯是指明初开始世代居住在汾阳城帽市街(纯懿坊二甲和八甲)的侯氏家族。

据侯廷胜整理,现以帽市侯自称的家族有三十余个分支,分布在汾阳境各个村镇。

如小向善村侯氏、东阳城村侯氏、董家庄侯氏、万户侯村侯氏、杨家庄侯氏等。

他们有共同的鼻祖侯曜章。

其中道光二十四年《东阳城村侯氏家谱》、清光绪二十二年《小向善村侯氏家谱》、民国三十六年《石家庄村侯氏家谱》等对于族史和甲分都有明确的记载。

在帽市侯发展的历史上,还有许多先祖迁居到了全国各地。如第三代侯忠迁居北京,第八代侯祉迁居河南沈邱,第十七代侯懋迁居直隶磁州,侯慈迁居直隶曲周,第十八代侯述孟迁居永宁州模村。

而在外地做官,后定居他乡者更是不计其数。

有辽宁海城县侯氏考证族史,其祖先曾在清初的沈阳故宫从事琉璃烧造,始祖来自于山西汾州。

又有河南商丘县的侯氏证实其始祖来自山西汾州,代表人物是商丘学院的董事长侯春来。

侯户祠

  帽市侯家族有着辉煌而悠久的历史。“户传帽市冠裳盛,第接钟楼闻望宏”,这幅曾嵌刻在侯户祠上的门联应该是对侯氏家族最好的诠释。

据考证帽市侯鼻祖侯曜章应为洪武年间汾州官员,他“仿效范文正久田之制,将所入之租,除供赋而外,凡进宫墙子弟,每名各给秋禾夏麦,以为薪水之资。”为后世子孙繁衍生息、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支持。

而明清两代,帽市侯家族人才辈出,成为汾阳城内家世显赫的望族。

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帽市侯有三十多位朝廷官员,两位明王府仪宾,四十余位贡生、太学生等高层次的文化人才。

而在民国时期,众多帽市侯家族成员亦到天津、张家口等地从商,成为了老板、掌柜。当代更有侯克方、侯多敬等高级知识分子、侯振俊、侯振伟、侯多茂等政府企业公职人员,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盛世修谱,帽市侯各个分支已经陆续出版了《侯氏家谱》,也日渐加强了宗族之间的联系,为沟通帽市侯家族提供了桥梁。然而,帽市侯家族成员的分布还在不断地考证和探寻,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帽市侯家族成员联系起来,为汾州民俗文化添砖加瓦。

汾阳城墙东南角上的魁星楼

而且城内还有 、三皇庙、 贺虏庙、吕祖坛、大云寺,崔府君祠、黄太仆祠、 风云雷雨坛、历坛等等。

三皇庙 大云寺位置图

而四个城关也有数目不等不同时代的各种古寺庙。

四个关都有一座标志性建筑。

南关;南熏楼,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三层四檐,十字歇山顶,高17.26米,是汾阳唯一保留下来的一座纯木结构建筑。

北关;五佛楼,初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后损毁,2001年重建。

东关;真武楼(辛巷楼)位于东关辛巷路口,抗日战争期间遭日寇损毁。

西关;三皇楼,初建与损毁年间不详。

东关;真武楼(辛巷楼),文昌庙位置图

东关;真武楼(辛巷楼),火神庙、文昌庙、关帝庙、天宁寺、姑姑庙、三贤祠、马王庙等。

而一出东关还有一个叫官道的村庄紧靠,北边是籽城坊相连。

东关东出二三里就是由明末汾阳大向善村人朱之俊,于明天启二年集资修建,著名的世界青砖建筑结构第一高,高84.93米的文峰塔(建昌塔)。

而与文峰塔不远处还有一座雄伟壮观,雕梁画栋高达四层的香泥宫楼(明代建筑上世纪1946年前后阎匪军拆毁)。

东关的寺庙 那个大土堆是东关某一个时间段的垃圾堆

曾经的东关天宁寺塔

东关的关帝庙

南关;南熏楼、三官庙、娘娘庙、资佛寺、大歇场、大王庙、祭祖坛、汾阳王祠、黑龙庙、还有著名的海虹寺(寺内有一高28.6米的砖塔—海虹塔。该塔创建于公元1132年,系宋代临济宗第六代法嗣汾阳善昭禅师的舍利塔。寺内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并且获得了由宗教事务局颁发的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

南关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往南出了南关门大约200米处还有一道关门,俗称南关二道门。 而出了二道门不远路东还有一座占地20亩左右的大庙,绿树成荫,里面正殿,配殿,供奉多尊神像,老百姓叫大歇场,传说乾隆皇帝西征路过汾阳时候,在此休息驻扎过。

而大歇场路西对面不远处也有一座小庙,叫大王庙。

而原南关一出北门还有一座额名“鹿鹤同春”的三官庙与南关北门阁楼相对。

汾阳县志中南关的部分寺庙位置图

南熏楼

南关标志性建筑南熏楼,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三层四檐,十字歇山顶。是汾阳唯一保留下来的纯木质结构建筑。高17.26米,1990年修缮。

西关;三皇楼、天宁寺、观音庙、庆云寺、关帝庙、道场。

北关;五佛楼(五福楼)。

北关五佛楼新旧对比图

五佛楼是北关的标志性建筑,据清代《重修五佛楼碑记》残碑,五佛楼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 清朝有修复。彻底毁弃年代不详。 2001年在原址重建,结构依然是纯木构,十分大气恢弘。

(附录):据光绪年间汾阳县志 坛庙 寺观仙 释附

社稷坛,在北郭之西。坛之制,方二丈五尺,崇二尺一寸,阶三等。周以垣,四门。位北向,痊石於南以表位,不至侧二尺五寸,东西取中,社右稷左,石长二尺五寸,方尺。其痊之也,惟石之顶见於土上。主以木,长二尺四寸,广六寸,丹之,青字,书某州县社之神,稷亦如之。座厚五寸,广九寸有半。祭用春秋二仲月之上戊。制帛二,色黑,铏一,簠二,箧二。豆笾各四,羊一,豕一。

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坛,在城南。祭亦以春狄二仲月之上戊。位三:中风云雷雨之神,左山川之神,右城隍之神。制帛七,色白,其余如社稷坛。

厉坛,在城北五里。南向祭,以清明日,及孟秋之望,孟冬之朔,迎城隍神位於上,以主之位,境内人鬼之无所归者於左右。

先农坛,在城东五里。祭用仲春亥日。

城隍庙,在县治西安静坛,是为县城隍。明洪武初,封天下城隍之神,县曰显佑伯。二十三年,改正祀典,县城隍曰本县城隍之神,以春秋二仲月之上戊,合祭於山川坛。每朔望肃谒行香,凡遇水旱災患,则祷之。

八腊庙,在东郭之南。旧列於祀典,乾隆十一年停止。

县北十五里罗城,又有虸蚄庙。

马祖庙,一在东郭之东,一在东关通介门内。

旗纛庙,在府城内。岁以霜降日,祭军牙六纛之神以上四庙皆当坛祭者。

三皇庙,在县治西南。元贞初,命郡县通祀三皇。伏羲以勾芒配,神农以祝融配,黄帝以风后配。黄帝臣俞附以下十人姓名见於医书者,并从祀。有司於春秋二季行事,而以医师主之。

西郭又有三皇庙,城东北三里许有轩辕庙。

台骀庙,在城东南三里。唐贞观九年建,有碑,今不狐楚撰文。五代晋封昌宁公,宋称宣济庙。又有金大定十三年,汾州观察判官王遵古碑铭。

润济侯庙,在城西北白彪山麓。宋崇宁间称永泽庙,宣和元年,封润济侯。碑铬知汾阳军事周炜撰,土人称为贺鲁将军,城内亦立庙。元至元中,冯钰撰介休县河村“新修润济侯庙记”,以北魏源贺实之。案,白彪山之马跑泉,即《水经》原公水,以赵襄子之臣原过得名,后世犹有原公池之称。俗传北魏贺鲁将军驻师於山,马路得名,故其泉一名贺鲁泉,又名马路泉。考之北魏,无所谓贺鲁将军者,冯钰因原公池之目,遂归於源贺。三晋之原过,在北魏源贺之前八百余年,冯氐未察“原公水”为古名,而“原”“源”音同,又取一“贺”字傅合,凿矣。

唐时,突厥室点蜜可汗五世孙名贺鲁,屡入寇。显庆初,西域平,萧嗣业执之以归。贺鲁谓嗣业曰:“我之虏也,先帝厚我,我则背之。今天降怒罚,尚何道?且闻汉法,*人必都市,我愿就死昭陵,谢罪於先帝也。”既至,献昭陵,赦不诛,裂其地为州县。贺鲁死,诏葬颉利塚旁,纪其㮣於石。是贺鲁寔有其人,然在唐而非北魏,其足迹亦未至河东。白彪山之麓名壶卢谷,此泉又有壶溪之称,殆“壶卢”“贺鲁”,一声之传,遂致滋异说,而忘其水之由来不起於北魏,且忘原公水之为古名。今此水宜复旧名为原公水,则主是水者,宜以原过实之。襄子灭知伯,祠霍太山三神於百邑,使原过主之。又有原过水,在今愉次县,水西阜上有原过祠,皆地相连属,此地或古有原公祠,故以之名水耳。

子夏祠,一在城北十八里大相里,元樊宗英建。

一在城东十里,明嘉靖三年,分守冀南道王崇庆改元元宫建。二十八年,以段干木、田子方附焉,更名三贤祠。此外所称子夏祠、段干木祠者,村里中往往有之。

关圣庙,在府治西。有司致祭,於朔望行香者,其民间别立庙,随在多有。前代各有封号,国朝顺治九年,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雍正七年,定制,郡县胥岁三祭,五日十三日,及春秋二仲月之上庚。乾隆某年,以原谧壮缪侯未允,改曰神勇。三十三年,加号灵佑。

狄武襄公祠,在城西门内。明万历五年,提督学政郑旻檄知州张一敬,选公后裔,给衣巾,俾世奉祀。

忠孝祠,在城南。为明都御史辛彦博、长清令田籽建,后增入登州府知府严泰。

黄太仆祠,在府东,即冀南道置故址。康熙五十年建,祀赠大夫仆卿汾州府知府黄廷柏。

张公祠,在城内,祀明知县张毓泰。祠建於去任之日,兵乱燬。国朝起毓泰为山西按察司,县人於故址復立祠。

旧志:武安王庙,一在县治南,一在东郭。

崔刺史祠在城内,祀唐刺史崔宏礼,今废。

袁学宪祠,在钟楼南。祀明督学袁继威,今废。

又有项橐祠,在县西三十里。

圣仙庙,在东郭。庙前有碑,上书“仙降”二字,土人不闻础润知雨,以天将雨,碑先润奇之,列为八景之一,曰“雨渍仙碑”。

毕宿庙,在城西北三里许。金泰和元年重修,许安仁碑记,称宋景德以前已有之。《中州集》:“许内翰安仁,字子靖,河间乐寿人。大定七年进士。历礼部员外郎,出守泽州,同知河南府事,以汾阳军节度使致仕。子古,字道真。父子俱名流也。”元遗山《题许汾阳诗后》云:“许彦清示其从祖汾阳君山水图诗,语意高妙,而其字画,与明昌辞人、龙岩、黄华、黄山诸公,各自名家,世尤宝惜之。其子右司谏道真,亦以能书称。”今庙中许节度碑具存。

文昌庙,在县治西北,其余所在多有。《天官书.中官》: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世俗乃求一人以实之,谬也,然相沿久矣。

元武庙,亦曰元帝庙,亦曰真武庙。

一在东郭新巷,一在城门上,一在西郭,一在东郭之东北,其余所在多有。《考工记》:“龟四游,以象营室也”,郑康成云:“营室元武宿,与东壁连体,而四星又曲。《礼》言:军行,前朱鸟而后元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春秋》说所谓“北宫黑帝,其精元武。”元取水色,武取龟蛇,象有甲能捍御是也。

火神庙,在东关。

文湖神庙,在城东文湖堤上。其来已久,有唐碑,令狐楚撰文。宋崇宁间,汾水泛涨,碑没。金大定中,同知汾阳军节度使雷志重修。

昭济圣母庙,在城北七里贾家庄。下有泉曰“闷泉”,引资灌溉。

黑龙庙,在西坛巷。

旧志又有:

西岳庙,在城南。元至大二年建。

东岳庙,在县治东。

三官庙,在南关西坛巷。

上清宫,在县北七里。宋大中祥符三年建,内有古柏二株。

长春观,在县西十里田村之鹤呜洞。游人拍手,洞中应声若鹤唳,因以名焉。元初,张真一号丹华子居此。中统中,增建殿阁。

仙槐观,在府城隍庙东。相传槐已枯朽,如刳舟状。金皇统中,异人投之药,槐復茂,因建观,即以仙槐名。有胜默子步槐下长吟云:“真仙有似闲庭树,心死心空不记年。”

元真观,在县治南。元初建,有翰林修撰张益碑记。明万历二十四年,永和王拓修,又名法元宫。

三清阁,在石盘山。

崇胜寺,在县北二十里大相里。北齐天保二年建,有天保三年正月所立碑,八分书,碑刻佛像,其下方及两旁皆题名。碑阴有文,併颂一通漫灭。顾炎武《金石文字记》载是碑。

灵岩寺,在县东北小相里之西。隋唐以来,代加修葺。明嘉靖中,构浮图七级。万历中,慈圣太后颁赐金藏,发帑创建经阁。神宗御书“恭熹万年阁”,额於七佛殿。后造无梁洞,建阁高七尺有奇,上起水陆楼。

天宫寺,在县董寺里。隋唐以来钜刹也。太平里之法兴寺,池定里之马呜奇,皆其下院。

资福寺,在城南郭。隋开皇二年建。

天宁寺,在城东郭西北隅。相传,为郭林宗故宅,唐建大中寺,宋改名太子院。善昭禅师住此,偶罷夜参,有振锡而至者,谓:“会中有大士六人,奈何不为说法?”言讫去。又有道一禅师,亦住太子院,僧问:“学人亲切处”,曰:“慈母抱婴儿”,问:“学人着力外”,曰:“千斤担子两头重”。洪武十四年,大加修建,更名天宁寺,置僧正司。释了觉诣崑山,从慧澄落发,遍遊名席,探得元枢,后住此,十有七年,寿八十一,枕股而寂。释妙总能诗,释宝印师妙总,并戒行甚高。寺内有万佛楼,参政宋岳修,孔天胤撰记,王辑书。

石塔寺,在县西五里,旧名开元精舍。唐时,无业禅师,号澄源,本商州上洛人,姓杜,止西河众香佛刹。州牧董叔经延住於此,学者致问,多答曰:“莫忘想”。宪宗召,以疾辞。穆宗遣僧录灵准贲勅迎,遂示寂寞。长庆三年十一月,葬练若之庭,琢石为塔,谥大达国师。

般若寺,在县南阳城镇。唐建,元大德中修。

石佛寺,在县东北四里米家庄。唐大顺二年建。

净心寺,在县治东路北。相传,宋文潞公旧宅,嘉祐八年建寺。明嘉靖三年,分守冀南道王

崇庆改建察院。御赐潞公诗勅碑,移置学宫。

显庆寺,在县北十里狄武襄茔侧。宋时以守塚奉祀建,元增置祠,侍讲木寅撰记。

白云寺,在县东三十里杜村。宋政和七年建。

国宁寺,在县北二十五里尽善村,元至正十年建。

龙桥寺,在县西北二十五里白彪山上。有龙桥洞,洞顶建佛殿,僧胥穴居岩棲。

实际寺,在县西北二十里狄谷里之北山。岩际棲阁悬楼,水竹穿绕,最为幽胜。

寿圣寺,在县东北四十里冀村。失创建之年,明万历四年修。

崇仁寺,在县东三十里韩家桥,明成化五年建。

青莲寺,在北郭。明宗建,有推官雍居敬碑记。

云林寺,明嘉靖二十三年建,孔天雍有记。

大云寺,在城内西南,顺治八年建。

福宏寺,在县北红寺村。

白云菴,在县西五里。

狮子菴,在县东五里。魏家碱场,菴后有塔,曰“文峰塔”

(附录):
清光绪《汾阳县志》卷之九
古迹 塚墓附
兹氏故城,在县南十五里。语转字讹,俗呼之为“甄子城”。《史记.夏侯婴列传》:从击项羽,卒定楚,益食兹氏。《汉书.地理志》:兹氏县,隶太原郡,莽曰兹同。后汉中平中,单于羌渠使其子于扶罗,将兵助汉,讨平黄巾。会羌渠为国人所*,于扶罗遂以众留汉。于扶罗之子豹,即刘渊之父也。魏武分其众为五部,以豹为左部帅,居太原兹氏。

《水经》:“原公水,出兹氏县西羊头山,东过其县北。”郦道元注云:“县,故秦置也。”今其地名巩村,有故城遗趾,北魏所置西河郡治此。其后汾州移治西河,不知仍居此城,抑即今之府治?史无明文可考。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汾州西河县郭下八门城,在县北十五里。”以地望考之,唐之汾州城即今府治矣。

潴城:在县东十里。《水经注》云:“文水,南经兹氏县故城,东为文湖,世谓之西湖。在县直东十里,湖之西侧,临湖又有一城,谓之潴城。水泽所聚,谓之都,亦曰潴,盖即水以名城也”。

八门城,在县北十五里,俗称罗地。《元和郡国图志》:刘元海遣将乔嵩攻西河,筑营自固,营有八门,故云。

偏城,在县西南五十里,汾阳、孝义接攘处。东南距孝义县治三十里,二县志皆列之。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后赵时筑此,以防西北诸部,其城北占山阜,南临绝涧,有敧侧之状,因名。

阳城,在县南十里。《魏书.地形志》,西河郡隰城县,下云:有阳城是也。

贾壁,在县西南三十里,与孝义县接界。北魏置六壁,防离石诸部,此其一也。其余曰辛壁、曰白壁、曰许壁、曰柳壁併大镇,曰六壁镇,皆在孝义。

府旧志《古迹》又有祝融城,在汾阳县治之西。相传祝融所筑,今废。志於《城池》内有云:“大城俗言四阳,言日四面照也。又名祝融者亦此义。”其说近是。盖祝融、四阳,皆即今府城之俗称,非别有一城。

《方舆纪要》:“隰城故城,在府西七十里;美稷城,在府西北。汉美稷县,属西河郡,本在今废胜州。西汉中平中,以寇乱南徙五百余里,即此城也,寻废。牧师城,在府西北境。汉边郡皆置牧苑以养马,此即西河郡牧苑也。或曰,亦在今废胜州境”。隰城故城,辦详《沿革》。

汉西河郡美稷城,其故城在隋时之胜州城西南,自胜州城,北至黄河五里,东至黄河五十里。唐杜佑《通典》言:“胜州东渡河,至马邑郡四百二十里”,是也。汉西河郡都尉治美稷,建武中,诏南匈奴徙居美稷之虎泽。永初三年,南单于叛,围中郎将耿仲於美稷。四年,梁慬击之於属国城,南单于败还虎泽。西河郡治及美稷、虎泽、牧师城,皆本在河西。永和五年,西河郡南徙五百九里,治离石。《纪要》乃以为中平中,美稷城南徙五百余里,似有舛误,今府西北亦无所谓美稷、牧师城者。

县旧志《古迹》,列定阳城。齐斛律光围定阳,筑南汾城以逼之,周使郭荣城於姚襄城南、定阳城西,今不可考。案,杜佑《通典》:姚襄城,西临黄河,控带龙门,实为险峻。定阳,即今吉州治。南汾城,正值龙门上口,垒石为之,东北高摢峻巍,西南俯临黄河,悬崕绝壁,百有余丈,俗呼倚梯城。时周齐交争,在彼不在此,徵引其事,非也。北魏太和十二年,改吐京镇为汾州,本治蒲子城,孝昌中陷,移治西河,其所属吐京五城,定阳三郡,并寄治焉,不必别有三城。

禁火台,在县治南一里。土人以清明前一日寒食,祭介子推於此。

卜子石室,县治西(东)北四十里谒泉山,子夏退老所居。详见《山川》《艺文》下。

郭林宗旧宅,府旧志云:在东郭,相传天宁寺,是其遗址。

文潞公旧宅,府旧志云:在县治之南,相传净心寺,是其遗址。嘉靖三年,改建察院。

黄华亭,在汾州儒学泮池西。贮金翰林修撰王庭筠行书诗石,庭筠父遵古,为汾州观察判官,省亲至此。州学改为汾阳县学,旧石漫灭不存。今府学及县学,各有石四,皆重摹刻者矣,亭亦久废。《金史》称庭筠读书黄华山寺,因以自号,书法学米元章,与赵沨、赵秉文,俱以名家。

旧志又列汾阳宫遗址,在县东十五里。

段干木庐址,在县治东郭。

爱子镇,在县北三十里。
晋西河王司马斌墓,在县西七里。斌字子盛,为魏中郎,晋初封陈王。咸宁三年,改封西河王。四年,薨。唐贾躭剌汾州,於古寺中掘得司马子盛碑,太康中尚书郎索靖八分书,可辨者大半,今其碑不知所在矣以下塚墓。

赵离石侯石嵩墓,在万户山之西。赵封嵩为离石侯,卒葬於此。

郭君碑,在县北三十五里永安镇,有乾封二年所立碑。朱锡鬯《曝书亭集》,唐郭君碑跋云:今在汾阳县北七十里,碑立於乾封二年,中有云“挥霜剑斩老生”,盖从太宗攻霍邑者。《旧唐书》:“宋老生弃马投堑,甲士斩之。”《新唐书》则称为刘宏基所*。温大雅《创业起居注》又云:“老生攀绳上城,军头卢君谔所部人,跳躍及而斩之。”世咸不知挥刃者之为郭君,而君之名,以石裂终不传,可惜也。顾炎武《金石文字记》云:“郭君碑,今在汾阳县北七十里郭社村。”案即永安镇冈上,距县治三十余里耳,作“七十里”,盖有舛误。又碑文可识者,有“父嵩”二字。

唐上柱国任君墓,在县南十里文侯村,有上元三年十一月所立碑。《金石文字记》云:“任君名恭,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临清县开国男。贞观十七年二月卒,夫人郭氏。”

唐上骑都尉相里瑞墓,在县北二十里小相里之北,有碑。《金石文字记》云:此碑漫灭特甚,其可识者曰:“上骑尉相里府君之碑”,曰“相里瑞,字凤威”,曰“夫人任氏”,而中有“而埊②”字,知其为武后时立。

五代建雄节度使相里金墓,在小相里之北。今犹呼大师墓,有天福五年十月所立碑,李象撰文,成知训书。《金石文字记》云:《五代史.相里金传》略同,惟传云“字奉金”,而此云“字国宝”,传云“赠大师”,而此云“赠大子太师”,又“封西河郡开国侯”,而史遗之,皆当以此碑为正也。

宋狄武襄公墓,在县北十里郝洪里刘村。有嘉祐四年二月甲申所立碑,翰林学士王珪奉诏撰文。墓余地九十六亩九分有奇。

元吕简肃㳘墓,在县西南三里洪哲里,翰林学士虞集撰碑文。

元国子监司业张益墓,在县西北三里中千军冯家庄。

明庆成恭僖王美靖墓,在县西北三里宋家庄。

温穆王钟镒墓、端顺王奇浈墓、恭裕王表栾墓、淖怀王新提墓,并在孝臣里。安穆王知燫墓,在宋家庄。

明永和昭定王济烺墓,在县北太平里。永和王美坞墓,在洪哲里。顺僖王钟铗墓,在小相里。荣怀王奇淯墓,在池定理(里)。靖惠王表栙墓,在罗城里。安简王知燠墓、庄定王新墥墓,并在太平里。恭懿王慎雷墓,在三泉里。

明孝子刘仲原墓,在县南董师河南,西岳庙北。

明河南左布政使孔天胤墓,在城北人美厢官道西。

明户部右侍郎王缉墓,在县西十里万户山下。

明太仆寺卿张更化墓,在县西十五里尉陵里。

明太常寺少卿张第元墓,在县西南四十里马家庄。

明礼部郎中靳光先墓,在县南三十里靳家庄。

明兵科给事中曹良直墓,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仁岩村。

未完待续 请欣赏从《又见平遥》说起(四)老汾州府的失落与遗憾 (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