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理查德·J.埃文斯(Richard J. Evans) 著
袁鑫 译
臭名昭著的《锡安长老议定书》是对纳粹种族灭绝行动的授权吗?德军是因为被“背后捅刀”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吗?是纳粹谋划了1933年的国会纵火案吗?纳粹副元首鲁道夫·赫斯于1941年飞往苏格兰,是代表希特勒向英国提出“和平提议”吗?希特勒是在1945年死于柏林,还是逃离地堡、流亡南美?在《阴谋论中的希特勒》中,著名的第三帝国学者理查德·J.埃文斯探讨了上述五种涉及希特勒和纳粹党的阴谋论,剖析了与第三帝国相关的偏执想象。这是一本有关想象、虚构、谎言与谬误的书,更是一部关于“后真相”和“选择性事实”的历史著作。
02.拉斯普京:信仰、权力和罗曼诺夫皇朝的黄昏[美]道格拉斯·史密斯(Douglas Smith) 著
徐臻 译
拉斯普京的一生就像一部黑暗童话,在现代史上占据了极为引人注目的位置。被谋*一百年后,“圣魔”拉斯普京仍被层层谜团笼罩,徘徊不散的谣言、诽谤和讥讽与对他的信仰并存,从来没有离这一形象远去。那么,究竟哪一个是真正的拉斯普京?历史学家道格拉斯·史密斯试图穿透历史神话的迷雾,探寻这一问题的答案。他埋首被人遗忘的档案,挖掘新近解密的资料,在一个又一个迷思中探寻人们对拉斯普京的想象。《拉斯普京》不仅是一部关于一位离奇的、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的传记,还是对俄罗斯帝国如何走向覆灭的生动刻画。
03.伟大的目标:亚当·斯密论美好生活[美]莱恩·帕特里克·汉利(Ryan Patrick Hanley) 著
徐一彤 译
亚当·斯密在今天以“现代经济学之父”广为人知。不过,他也是杰出的哲学家,对“人如何过上良好生活”这一经久不衰的问题尤为关注。作为西方学界知名的亚当·斯密研究者,莱恩·帕特里克·汉利教授用简明扼要、风趣而发人深省的文字,逻辑严密地展现了斯密对如何过上良好生活,以及如何养成“优秀而可敬之人格”的思考与建议,为我们理解斯密关于美好生活的绝妙思考提供了有益指引。本书既谈论了幸福与克制,也探讨了爱与友情,可让当代读者从全新的角度重新认识亚当·斯密,并从中明白“过上良好生活”的背后真谛。
04.京都的诞生:武士缔造的战乱之都[日]桃崎有一郎 著
徐一彤 译
拥有众多名胜古迹的京都被誉为最具“汉唐遗韵”的城市,其历史与文化景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一直以来,人们认为京都是在平安京的基础上建立的。然而,桃崎有一郎在这本书里挑战了人们的常识,提出“京都≠平安京”的观点,认为京都是由院政和武士共同缔造的,天皇不仅不是京都的保护者,反而是破坏者。武士在这个古都登场并逐渐走上权力巅峰的过程,正好暗合了京都从诞生到完善的过程。
05.墨洛温王朝:创建与变革[美]帕特里克·J. 格里(Patrick J. Geary)著
郭建龙 译
在法兰西和德意志之前,墨洛温王朝长久以来一直被罗马帝国和加洛林王朝的辉煌淹没,但实际上,它一直在暗处发着幽微的光。或许墨洛温王朝以及流转其中的创建与变革,才是现代欧洲的真正起源?帕特里克·J.格里试图打破主导现代学术的历史学、民族志和社会学学科的传统观点,跳出罗马的分类标准,退回到蛮族世界,深入法兰克王国最初的时期——墨洛温王朝,去探寻欧洲社会的真正起源,阐释一段最难以阐释的欧洲历史。在做出选择性判断的前提下,帕特里克·J.格里引用了大量考古成果和学术著作,将之整理成连贯的历史,并把一些已经被遗忘的重要评价重新呈现给读者。
06.精灵之城:德里的一年[英]威廉·达尔林普尔(William Dalrymple) 著
黄芳田 译
坐落在南亚的印度一直让人感觉既熟悉又陌生。德里作为印度名城,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不同的王朝在这里兴盛又衰落。当地人认为这座城市里满是精灵,它们守护着这座古城,使它历经一次次倾圮之灾,又浴火重生。威廉·达尔林普尔以令人好奇的精灵作为引子,讲述他在德里旅居一年发生的有趣故事。书中既能看到当代德里的有趣面貌,也有对现存建筑和事件相关人的走访,让读者得以感知1984年锡克教冲突、英国统治印度时期乃至《摩诃婆罗多》记述时期的风土人情。
07.夏月帝国:夸纳·帕克与科曼奇印第安部落的兴衰[美]S.C. 格温(S. C. Gwynne)著
卢树群 译
广阔的北美西部,充满了野性。骁勇的印第安游牧部落——科曼奇部落,能征善战,阻止了西班牙殖民者从墨西哥向北推进,阻止了法国人从路易斯安那向西扩张,也阻止了得克萨斯的白人定居者开垦新边疆。夸纳·帕克正是它最后的传奇首领。夸纳凭借精湛的骑术、灵活的头脑迅速崛起为部落首领,曾经的激进的印第安战士,在进入保留地后将平原自由生活的荣耀抛到脑后,率领落后的部落适应世界的变化,融入美国工业文化。
08.天之子李世民:唐王朝的奠基者[英]费子智(C. P. Fitzgerald) 著
童岭 译
1933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天之子李世民》,开西方世界唐太宗李世民学术型传记之先河。费子智用优美的英伦传记笔调描述了伟大帝王李世民的传奇一生,以及他的性格、生活与文治武功。同时,他将李世民及新生的唐王朝置于六世纪晚期至七世纪早期欧亚大陆社会、政治、军事、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大脉络下,盛赞了其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重建大一统的政治秩序、拯救东亚文明于崩溃和毁灭的边缘,并在远东地区保存和传播“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中华文明之功绩。
09.圣山来客:追寻拜占庭的余辉[英]威廉·达尔林普尔(William Dalrymple) 著
余南橘 译
威廉·达尔林普尔沿着古代拜占庭帝国的“丝绸之路”穿越中东地区,探访中东基督教世界仍存或已成废墟的基督教堂、修道院乃至洞穴和石柱,偶遇或者专门拜访对相关历史有所了解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人,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对历史的回溯,展现了旅途中的风土人情、丰富多元的文化及悠久的历史,亦呈现了复杂的教派矛盾、家族血仇和派系之间的争权夺利对中东地区局势的持久影响,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战乱下流离失所的普通民众的悲悯与同情。
10.制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与略[美]维克托·戴维斯·汉森(Victor Davis Hanson) 著
张炜晨 译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战争。本书通过研究战斗如何在天空、海洋、陆地展开,阐述了特质截然不同的战士之间所进行的厮*;这些差异极大的战斗又是如何汇总成一场相互关联的全球战争。维克托·戴维斯·汉森回顾了人类3000年的军事历史,认为尽管这场战争披上了工业化的新外衣,惨无人道地造成6000万人死亡,其中绝大多数是平民,但其起因和地缘关系与以往相比“并无不同”。种族和文化优越论等古老观念经过重新表述之后,引燃了这场全球血战。战争的最终结局并不令人意外。轴心国精心准备,可以打赢有限的边境冲突,不过一旦陷入全球大战,就毫无获胜希望。俄国人的鲜血、美国人的力量和英国人的智慧交融在一起,共同打败了轴心国。这是一部权威的历史鸿篇新著,对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阐释。
11.哈布斯堡的黄昏:梅耶林悲剧与王朝的终结[美]格雷格·金(Greg King)
[美]彭妮·威尔逊(Penny Wilson)著
于筠 译
格雷格·金与彭妮·威尔逊利用法医报告和心理评估,重新诠释了梅耶林惨案发生的原因。政治权谋下亲情的淡漠疏离、低阶贵族对上流社会的追逐逢迎,使得鲁道夫和玛丽分别沦为家族操控政治与攀附向上的工具。梅耶林事件不是一起浪漫的爱情悲剧,而是权力斗争与政治阴谋的恶劣戏码。它体现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混乱与消沉、维也纳贵族社会的贪婪与堕落,以及奥匈帝国面临的挑战与威胁,为中世纪家族王朝的灭亡奏响了挽歌。
12.走过两遍的路:我研究中国历史的旅程[美]柯文(Paul A. Cohen)著
刘楠楠 译
美国学者柯文在中国史研究领域声名卓著,其专著《在中国发现历史》《历史三调》等受到中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这部柯文先生治学中国历史六十载的回忆录,生动讲述了这位近90岁高龄学者的学术生涯及学术思想的发展之径,其间还穿*他与导师费正清、史华慈及美国和中国学界同行的交流,以及出版专著时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当初亲身经历的历史,与后来重构的历史迥然不同,这正是柯文先生“走过两遍的路”的意义所在。
13.王座上的幽灵:亚历山大大帝的遗产与马其顿帝国的分裂[美]詹姆斯·罗姆(James Romm) 著
葛晓虎 译
亚历山大大帝去世时年仅32岁,当时他的帝国疆域从西方的亚得里亚海一直延伸到今天东方的印度。在一个不同寻常的妥协下,他的两个继承人——有智力障碍的同父异母的哥哥腓力三世和他的遗腹子亚历山大四世共同摄政。但亚历山大的六位马其顿将军,受他们内心对权力*的驱使以及亚历山大把王国“给最强的人”的传说的刺激下,开始争夺霸权。亚历山大的前希腊秘书,后来成为将军的欧迈尼斯或许是他们最引人注意却又被视而不见的对手,欧迈尼斯成为了岌岌可危的王室命运的决定因素。詹姆斯·罗姆,巴德学院的古典文学教授,将会通过考古成果与文献研读,为读者呈现为取得希腊最伟大帝国的控制权而进行的残酷斗争。
14.十字军:一部争夺圣地的史诗[英] 丹·琼斯(Dan Jones) 著
谭琦 译
《十字军》是丹·琼斯的最新力作,本书就中世纪欧洲史上最具宗教意义的历史事件——十字军运动展开叙述。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涵盖了从11世纪60年代起影响十字军运动发展的诸多思想、活动和战争,以及受拜占庭帝国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求助而兴起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第二部分从12世纪初讲起,在追溯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十字军国家壮大的同时,也关注着伊比利亚半岛上基督教统治者和伊斯兰教政权之间的战争;第三部分则将重点放在13世纪上半叶之后,西方基督教世界为夺回耶路撒冷而做的种种努力,以及蒙古帝国和马穆鲁克王朝崛起后东方十字军国家的崩溃。
15.军官与间谍[英]罗伯特·哈里斯(Robert Harris) 著
李昕璐 译
英国小说家罗伯特·哈里斯代表作之一,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电影《我控诉》脚本。再现法国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德雷福斯事件。罗伯特再现了这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吸引世界目光的惊天丑闻,讲述了一个有关秘密法庭、失控的情报机构以及一个举报人命运的精彩纷呈的故事,再次向我们展示了国际畅销书作家的生花妙笔。
16.真景:60件文物中的朝鲜王朝史[韩]申炳周 著
王海龙 译
专攻朝鲜王朝历史研究的韩国建国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申炳周基于自身的研究经历、从事的社会活动、撰写的关于朝鲜王朝历史的文章,以及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基于历史上出现的60幅真景(包括经典文献和画作)撰写了此书,从重视现实性和历史现场的角度,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朝鲜王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图文并茂的内容呈现形式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朝鲜王朝的历史及其对今日之韩国的影响。此书在2011年4月由韩国书坛出版社出版发行之后,备受学术界好评和普通读者的喜爱,在韩国国内掀起朝鲜王朝文化史研究的一波热潮。
17.冬日列车:维希政权与纳粹集中营里的法国女性[英]卡罗琳·穆尔黑德(Caroline Moorehead)著
徐臻 译
本书通过对幸存者及其家人进行访谈,以及查阅诸多回忆录、信件、手稿以及档案的基础上,再现了二战时期那些勇敢的法国女性为反抗德国占领而开展的英勇无畏的反抗,以及为从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生还而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求生努力。全书分为两部分,共十五章,第一部分叙述了法国女性在抵抗运动中积极行动、不幸被捕以及被关押至法国监狱的经历;第二部分叙述了被捕女性乘坐“31000次列车”被从法国监狱押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之时,详细叙述了她们在集中营中时刻被死亡裹挟而挣扎着求生,以及战后重返家园、努力生活的故事。
18.秘密村庄:维希法国的抵抗运动[英]卡罗琳·穆尔黑德(Caroline Moorehead)著
黎英亮 冯茵 译
传记作家卡罗琳·穆尔黑德二战系列作品,本书入围2014年塞缪尔·约翰逊图书奖非虚构类著作。
在法国中央高原南部的群山之上,散布着一些微不足道、人迹罕至的村庄,这些村庄被漫长而独特的历史连结在一起。在纳粹占领法国期间,维瓦莱-利尼翁高原的居民拯救了数千名逃出集中营的难民。随着备受纳粹迫害的受害者——抵抗战士、共济会员、共产党员和犹太人,还有许多孩子——蜂拥而至,村民们团结起来,决心确保难民安全。
村民们为何以及如何拯救为数众多的难民,从未为世人所确知。但筹划营救任务的好几位关键人物依然健在,而被他们拯救、尚存于世的难民人数更多。卡罗琳·穆尔黑德设法寻访和采访参与了这个非凡义举的许多当事人,呈现了他们让人难以忘怀的证言。这是一个关于勇气和决心的故事,少数英勇的个人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了不尽其数的素不相识之人。
19.弃民:美国与奥斯维辛之间的逃亡者[美]迈克尔·多布斯(Michael Dobbs) 著
夏文钊 译
关于纳粹德国暴行与犹太人的可怕遭遇的书汗牛充栋,采取的视角也各不相同。本书作者迈克尔·多布斯博采众长,以基彭海姆小镇为切入点,通过引用日记、信件和访谈记录等材料,辅以优秀的文笔,描述了当地几个主要犹太家族在纳粹迫害下的悲惨遭遇。同时,作者也通过对罗斯福政府内部、政府和社会及外国的互动的多角度描述,展示了外界围绕犹太人难民产生的政治风云。全书总体上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双线并进,引导读者思考这样几个问题:遥远如美国的政坛风云,是如何影响到千里之外的犹太人的?美国在救援犹太人方面是否做的不够?对于当下的我们,纳粹的历史意味着什么?
多布斯通过私人化的视角,讲述了韦特海默、瓦尔弗、瓦亨海默等主要犹太家族绝境求生的故事。他们在被驱逐到法国难民营后仍未放弃希望,努力收集着各种文书资料。最终有些人得以坐上横渡大西洋的轮船,前往美国开启新的生活;但更多人脉和财力不足的犹太难民则被美国官僚主义的高墙拒之门外,等待纳粹的车厢把他们送去东边——奥斯维辛。当这些人消失在集中营的焚烧炉和毒气室里时,他们的美国签证仍处于“待定”状态。
犹太人大屠*的故事既事关德国,也涉及美国,甚至关乎每一个在世界大战和国际博弈中求生的普通人。
20.希腊人[英]H. D. F.基托(H. D. F. Kitto) 著
兰莹 译
甲骨文 X 企鹅兰登联合推出英国知名古典学家、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H. D. F.基托经典作品,《午夜北平》《恶魔之城》《仙那度》口碑译者兰莹翻译。一部探索希腊民族性的经典作品,鲜活呈现了希腊人的思想和性格。
古希腊文明是世界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篇,但由于年代久远,对于现代读者而言,它或许已显得过于陌生。古典学家H.D.F.基托用英式散文般幽默活泼、带有机锋的文笔,将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前的希腊史浓缩在这一本小书里。古希腊历经民族与文化融合、城邦政治的实践与版图扩张,找到了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最终孕育了我们熟悉的多样化的古典希腊,但是其内在缺陷也为后来的战火与衰落埋下了伏笔。
基托在这本书里并不满足于复述历史记载和描绘文物,而是旁征博引,选取他认为最能概括希腊人特点的方面重点介绍。在基托笔下,荷马、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品达、苏格拉底等人仿佛共同演绎了一出历史剧,而希腊人也作为一个整体形象鲜活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21.腓力二世传[英]杰弗里·帕克(Geoffrey Parker)著
陆大鹏 刘晓晖 译
腓力二世不仅是西班牙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国王,也是英语世界中闻名遐迩的君主之一:他在1556年正式成为西班牙国王;1565年,他的臣民开始征服菲律宾,并以他的名字给这个国度命名;1580年,他获得了葡萄牙及其全部海外领地,就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帝国——“日不落帝国”的统治者。
腓力二世统治国家虽然长达数十年,但他只享受过六个月的和平。他一直忙于应对在法兰西、英格兰、尼德兰日益凸显的新教挑战,努力维护天主教信仰;联合欧洲基督教国家对抗奥斯曼帝国,在勒班陀海战中阻挡奥斯曼人向地中海扩张;镇压在尼德兰、阿拉贡、阿普哈拉斯等地爆发的起义。腓力二世竭尽全力维持一个天主教国家,在其治下,西班牙的国威和国际地位达到顶峰;与此同时,西班牙身陷多场战争,军事开支巨大,财政多次*,国内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
著名历史学家杰弗里·帕克为腓力二世统治失败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解读:他的帝国过于广阔和分散,所以才无力维系?抑或是,拥有更优秀的政治才干和性格特征的人才更适合治理这个帝国?
22.黑斯巴达克斯:海地国父杜桑·卢维杜尔传[毛]苏迪•哈扎里辛格(Sudhir Hazareesingh) 著
祁长保 译
本书荣获2022年巴黎美国图书馆图书奖、2021年沃尔夫森历史奖,并入围贝利·吉福德非虚构文学奖,进入国际笔会/杰奎琳·博格拉德·韦尔德传记奖决选名单,同时,它也是《经济学人》《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新政治家》年度最佳图书。
以1791年8月的奴隶起义为肇始,海地革命爆发于法属殖民地圣多明各,并在约十二年后达到高潮,出身于种植园黑人奴隶家庭的杜桑·卢维杜尔就是这场革命中最重要的*之一。
杜桑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将领,先后打败了英国殖民者、法国保王派、西班牙军队和“刀锋之战”中的叛军;他也是一位非凡的外交官,从《梅特兰协定》到最终接管西属圣多明各,展现出高超的外交手腕。1801年殖民地宪法的颁布,引来了拿破仑的侵略大军,这位传奇领袖最终被诱捕,在法国茹堡中度过了最后的时光。终其一生,他都在与那个时代居于主导地位的各种强权——奴隶制度、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种族等级制度做斗争。
《黑斯巴达克斯》既是一部传记,也是一部思想史,它极具洞察力地展现了杜桑的行动原理:杜桑将欧洲、非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传统统一起来为其革命目标服务;同时,本书也展现了杜桑如何利用启蒙思想来论证所有人的平等尊严,杜桑精神如何激励后世持续不断地反对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
23.迦利时代:南亚次大陆游记[英]威廉·达尔林普尔(William Dalrymple) 著
杨沁 译
本书全景呈现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后,南亚次大陆上复杂且迷幻的真实情景。《星期日电讯报》评论达尔林普尔有一个令人羡慕的本领: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让别人敞开心扉倾诉。他有一双最敏锐的眼睛,还有一双善于捕捉素材的耳朵,这让全书每一页都成为一种享受。
迦利时代——古代印度教宇宙观中一个最为堕落、腐化、黑暗和趋于瓦解的时代,当威廉·达尔林普尔漫游在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时,他切身体会到自己仿佛被笼罩在这个时代之中。
《迦利时代》是达尔林普尔在南亚次大陆旅行十年后的文字结晶,他多次涉险,既采访了布托家族、从国民偶像变身为政治新星的伊姆兰·汗等政要,也记录了种姓冲突和印度教的奇闻逸事,以及在斯里兰卡与泰米尔猛虎组织的非凡遭遇等。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残留着莫卧儿帝国和印度王公的印记,英国、荷兰、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也在这里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古老的信条一去不复返,全新的社会秩序却尚未建立起来。
24.追寻千禧年:中世纪的革命千禧年主义者和神秘无政府主义者(修订增补版)[英]诺曼·科恩(Norman Cohn) 著
冯璇 译
伯特兰·罗素、以赛亚·伯林等人盛赞的史学名著简体中文版首度出版!讲述欧洲中世纪农民运动与宗教信仰之间关系的上乘之作,揭开各种千禧年主义信仰的真实面目。
英国史学大家诺曼·科恩共花了十年时间,结合编年史、审讯记录甚至抒情诗等原始资料,完整论述了中世纪欧洲各种革命的、无政府主义的教派和运动,以及它们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关系,阐明了基督的军兵和敌基督进行最后交战的预言如何与无所寄托的穷人渴望改善自身物质条件的愿望混合到一起,从而导致千禧年幻想盛行。它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中世纪欧洲贫穷、渴望、抗争、权力等复杂面相及其相互关系的新视角。
25.维京人[丹麦]埃尔塞·罗斯达尔(Else Roesdahl) 著
汪枫 译
冒险与开拓,战争与劫掠,定居与建设,海盗与冒险家……《维京人》描绘了长达三个世纪丰富绚丽的维京时代。
维京时代充满冒险与开拓。维京人不仅是“骁勇、野蛮和挥舞着斧头的海盗”,还创建了较为完善的社会制度,见证了基督教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传播,并通过贸易、旅行和广泛的资源整合给欧洲历史带来了重大影响。
《维京人》这部包罗万象的作品汇集了对维京人的居所、艺术、家庭生活、丧葬习俗,珠宝、诗歌,乃至王朝更迭和阶层划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既有着眼于小处的微观描绘,又有对地区全局的观察和宏观层面分析,呈现出一幅丰富绚丽的维京史诗画卷。
26.最危险的间谍:多面特工与大国的核竞赛[英]弗兰克·克洛斯(Frank Close) 著
朱邦芊 译
本书还原了苏联特工克劳斯·福克斯的传奇经历,且全景展现二战期间美英苏在核竞赛中的政治角力。
牛津大学理论物理学荣休教授弗兰克·克洛斯以战前的纳粹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随后的冷战为背景,追溯了英国核计划中的重要人物鲁道夫·派尔斯如何将福克斯带入他的家庭和实验室,最终却遭到背叛的故事。
克洛斯将叙事的重心放在福克斯在伯明翰、洛斯阿拉莫斯、哈韦尔的三个时期,它们分别代表了他间谍生涯的起步、高潮和结束。福克斯的政治理念与处境是推动事件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他与派尔斯夫妇等人的温情关系,又将他的表面生活与间谍身份剥离开来;同时,各国情报机构的角力从外部促成了福克斯内心的转变,映射出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
27.希特勒最后的人质:被劫掠的艺术品和第三帝国的幽灵[美]林美(Mary M. Lane) 著
吴新婷 译
这是一部必读的艺术品罪案编年史,它扣人心弦地揭示了艺术品失窃案中最骇人听闻、罪行滔天的一幕。
2012年,德国政府从希特勒的主要艺术品经销商——希尔德布兰特·古利特之子科尔内留斯的公寓中查抄了约1300件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出自乔治·格罗斯、亨利·马蒂斯、克劳德·莫奈等大师之手。以格罗斯、希特勒和希尔德布兰特这三个与第三帝国艺术界息息相关的人物为中心,美国艺术记者玛丽·M.莱恩揭示了不为人知的纳粹劫掠艺术品罪行。
1933年,希特勒掌权时对士气低落的国民许诺,他将建立一个经过净化的德意志帝国,清除所谓的“堕落”艺术的影响,并重用他认为体现了“雅利安理想”的艺术家。创作了具有挑战性和争议性作品的艺术家纷纷逃出国门,策展人和艺术品经销商则趁机为希特勒的艺术梦想和本人的荣华富贵大肆掠夺。数以千计的杰作销声匿迹,直至今日,纳粹受害者仍然未能找回其家族遗失已久的艺术品,它们沦落为“希特勒最后的人质”。
28.百年战争(第二卷):烈火的审判[英]乔纳森·萨姆欣(Jonathan Sumption) 著
李达 王宸 傅翀 译
本书是一部极佳的叙事史作品。关于百年战争的记载,本书堪称标杆。盖作品也是乔纳森·萨姆欣百年战争系列。
英格兰人试图肢解欧洲大陆最强国家的尝试,漫长而充满暴力,造就了欧洲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篇章。沃尔夫森历史奖得主乔纳森·萨姆欣百年战争系列详细解读这段关乎英法两国国运的历史。
《烈火的审判》以生存为主题,时间跨度从1347年到1369年,其中既有如普瓦捷之战和纳赫拉之战这样恢宏的战争场面,也有对英法两国政治经济外交事务的关注,呈现出迁延日久的战争和政治经济危机对国家机器和城乡社会的严峻考验,而这种考验永久地改变了王权体制下的央地关系以及政府权力的运作方式,也推动了英法新一轮的政治整合。
29.海洋之间的欧洲:主线与变化 (公元前9000年~公元1000年)[英]巴里·坎利夫(Barry Cunliffe)著
徐萍 译 张德鹏 校
在这部优秀的著作中,杰出的考古学家巴里·坎利夫重构了我们关于早期欧洲历史——从史前到古代世界,再到中世纪维京时期——的整个概念。
欧洲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半岛,位于欧亚大陆西部,北濒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西北隔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的格陵兰岛相对。但正是在这片大陆上,文艺复兴、航海大发现、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难免会问,为什么只有欧洲超越其他地区赢得了历史的主导性。
本书作者选取从大约公元前10000年的末次冰川时期之后到公元后第一个千年,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欧洲国家开始出现,围绕流动性与创新性这两个主题,从考古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多个角度阐释空间、时间和人类的互动概念,突出他的“海洋是欧洲独特发展轨迹背后的驱动力”的观点。他的欧洲,是一个没有民族国家的欧洲;他的欧洲,是一个洋流、江河、人口、贸易、观念流动的欧洲;他的欧洲,是一个陶器、工具、兵器、船只不断改革创新的欧洲。
书单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