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之哆啦A梦世界
——浅谈银行业“新零售”发展方向
一、“新零售”是什么?
新零售,英文是New Retailing,即个人、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并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此概念为2016年10月的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马云在演讲中第一次提出,“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一说,只有新零售。”2016年11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明确了推动我国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新零售”刚被提出时,大部分行业都很困惑,很多人见到阿里巴巴公司的人就问,你们老板说“新零售”,它到底是个啥意思?阿里的人往往也有点蒙,说了半天也说不清楚。既不是线上零售,也不是线下零售,如果说线上线下融合,那怎么个融合法呢?好像也没有一定之规。
罗振宇在逻辑思维一期节目中曾替马云解释过,新事物出现就有这样一个过程,一个正在浮现的新东西,人类的语言暂时拿它没办法,只好还用旧概念称呼它。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些敏锐的人,指着它说,这是全新的东西。虽然他也起不出新名字,不知道它最精当的内涵到底是啥,只好在旧名词前加一个“新”字,比如新媒体、新金融、新制造、新零售。
时隔近三年半,回看“新零售”,许多行业也推出了不少推进时代发展的模式。从衣食住行基础需求来看,前两项都可通过线上展示销售、线上支付购买、物流送达完成,房产业也推出了VR看房更立体直观的展示渠道,交通方面实现线上预约查看等渠道让乘客有更好的乘坐体验。
随着新的模式逐渐代替传统,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也有了很大改变,最开始都在使用现金交易,随后POSS机问世,很多消费变成了刷卡支付,之后更安全的银行IC卡代替传统的磁条卡后,银联也推出了闪付功能,到目前,微信支付宝支付逐步占据日常消费支付渠道中的地位。
线上渠道的开拓大大降低了现金的使用率,有数据显示,近年来现金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减少,M0(流通中的现金)2010-2013年年均增长率是13%,2014-2018年年均增长率只有4.6%,金融业现金净投放在2016年为5000亿元人民币左右,2017、2018年下降到2000多亿元。虽然数据显示M0增长率在减少,并不代表流通中的资金减少,因现在的M0所代表的意义和先前有着明显的区别,使用率降低仅因现代社会商业银行存款与电子现金的转化较为便捷,人均所持现金比例下降。
现金的使用逐步被移动支付所代替,货币数字化将是不可逆的趋势,其中当然关键点在于当下火热的“区块链”技术的使用,“区块链”技术主旨在于去中心化的分布记账,更进一步的话作者目前把它理解为“数字化全节点记账模式”,如果把上述所说与现实社会中可实现投产(短期内成本较高)的技术做为社会基础设施的话,我们再次考虑企业“新零售”的转型,是否会有不一样的眼界呢。
二、“新零售”的逆向思维
《哆啦A梦》(又名机器猫)想必陪伴了大部分80、90后度过了童真的年代,讲述从未来的机器人回到过去带着现代科技设备帮助主角大雄改变命运的故事。但我想说的是那只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二次元,当下我们再看故事里的先进设备,有多少我们现在已经拥有或是已经超越了呢。
这部动漫启发我的是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科幻作家都很了不起,谁能说之后的这些发明不是藤子·F·不二雄(哆啦A梦作者)给出的灵感呢?刘慈欣《三体·黑暗森林》里也勾画出一些未来世界的工具设备,如果这些设备真的被研制出,不知道大刘是否会收取些服务费呢。
写了上述这么多是想引出对“新零售”的逆向思维,什么叫“新零售”的逆向思维?请容我卖个关子,先讲一个故事,说一个乞丐,别人问他,你猜皇上今天吃的是什么?他没得吃,所以他就想,皇上吃的那肯定好,至少是顿顿有油条、有豆浆。他就不理解,那个上一个层次的人真正花天酒地的生活是什么,他只能从自己的现状去出发理解世界,所有人都一样。也有人说人和人之间唯一的差别就是认知,不无道理。如果认知分维度的话,那么高阶看低阶就属于降维俯视,我们站在现在回看过去也属于降维俯视,同理如果有人站在未来看我们现在是不是一个道理?
这就是我想阐述对“新零售”的逆向思维,我们先站在未来角度想象一个终局的场景,再看场景中有什么样的技术与环境,再逆推所达成那时技术与环境与现在进行对比,判断相差的差距,理清能减小差距所需的条件,最后我们在现在只要创造出条件即可在未来技术成熟时与时代顺利接轨。
由于行业众多,今天我拿我从事的银行业抛砖引玉,想象一下银行在“新零售”下银行的未来的场景。当然,我说的是“新零售”概念下的场景,并非银行业最终的形态,属于阶段性场景。既然是在“新零售”概念下,首先需要思考的是“新零售”售的是什么?
三、“新零售”售的是什么?
我们不妨先看一下传统零售中所出售的东西?产品与服务!各类行业无非就这两样,当然服务放大了可以包含很多,这里单指优质文明服务方面。回过头来,我们再看“新零售”可出售的东西,回想现在我们每天接触与购买的,已经不仅仅是产品与优质文明服务了。
这里作者把当下的“新零售”行业推出的增值项统称为“新服务”,区别与传统零售中的优质文明服务,“新服务”目前作者分为六类,分别为认知类(也可叫文化类)、平台类、技术类、共享类、效率类与体验类。下面分别进行列举:
认知类:很多公司在出售产品的同时会加强消费者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长期引导会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品牌形象,并有在产品销售过程中讲述一些概念知识,得到意识上的认可。例如天猫的“双十一”,支付宝“新年集五福”,小米的产品消费者已形成一种不是太贵质量还不错的印象,“得到”APP用一句“和你一起终身学习”主题让你觉得购买他们的产品有种精英的优越感,甚至每周的周例会采用视频直播的形式展示公司的实际运营与奖惩。
平台类:这一类出现的较早却很难达成,也是企业梦寐以求的状态,出售产品同时提供平台,让消费者购买同时成为雇员,久而久之变成社会中的基础设施。例如新浪微博、淘宝、京东、苏宁、国美、美团、饿了吗、滴滴打车,快手、抖音,这里就不多说了。特别想说的是腾讯与Facebook,两者提供的平台为社交平台,社交为人类最基础的需求,平台根基比其他公司要牢固。
技术类:这一类目前处在平台类基础上的较多,有较大发展空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很多企业与个人愿意分享各类成果与经验,换取粉丝与流量。企业例如特斯拉共享专利技术,抖音上各类办公、育儿、生活的技术技巧等传媒公司。
共享类:这里主要指共享的数据信息,很多公司的产品背后有着数据支撑,当购买产品或特定权限后,可拥有部分信息的查看权利,也有试用期免费,后期收费的模式。例如企查查天眼查等企业信息查询软件APP,各类婚恋软件APP,各类求职软件APP等。
效率类:主要以节约消费者时间成本利用线上或线下方式,省去消费者感到繁琐的环节,专口对接,存在企业对接企业、企业对接个人、个人对接企业、个人对接个人模式。例如专门为企业进行数据整理的企业,提供技术手段省去计算过程直接得到结果的软件,提供咨询服务的个人,家政服务等。
体验类:这里的体验不单只服务体验,指提供给消费者的感受性满足,重视消费行为发生时消费者的心理体验。主题是体验的基础,它还需要塑造令人难忘的印象,必须制造强调体验的线索。线索构成印象,在消费者心中创造体验,且每个线索必须支持主题与主题相一致。例如在游戏中所售卖游戏人物的美观皮肤,没有什么属性购买者却络绎不绝;迪士尼乐园,主要是以身临其境吸引消费者;建设银行的无人银行,也是让各类人群跃跃欲试;除此之外还有把幼儿园建成一座公园的,所以除正常收取学费外,消费者可以购买门票进园参观;另外还有很多企业制造体验噱头来提高知名度。
四、 银行业“哆啦A梦”世界
结合上述所说的六类“新服务”,我们可以开始想象在未来银行会变成什么样子,当然,未来的银行有可能已经不叫做银行,但不影响我们的想象。虽然这属于管中窥豹,不见得真能预见对方向,但作者认为这是确定发展方向的一个思维方式,也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考虑到过度的发挥想象可能会对现实产生意义不大,所以暂且将尖端技术例如理论物理的突破、脑机接口技术及类人机器排除在外,把想象限制在银行业进入的下一个阶段性场景,下面我们进入未来:
首先货币会被统一,支付与信贷也会达到极限便捷,金融行业作为一种工具也会融合到各个行业中。为方便理解与更好的与实际接轨,我们利用传统银行业的模式进行阐述,更能明确目标。在消费者心中银行主要的功能分为吸收存款与发放贷款两部分,那我们先来说说吸收存款部分。吸收存款部分作者把其主要分为“开户阶段”、“支付阶段”与“购买阶段”,恢复银行的本来面目。
开户阶段:未来的银行开户是高效便捷的,所需时间等同于发一条短信的时间,有需求时用身边的智能设备(指智能手机、智能终端、各类计算机等,下同)可直接办理。消费者将打开网页或相关软件,将身份证件用智能设备识别,个人信息自动识别录入,消费者仅需填写开户用途及相关协议的签订确认即可完成开户。
支付阶段:未来的支付存储较现在比应该方便很多,由于纸质现金使用率会降低,现金存取完全可由一部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独立完成,不仅限与银行网点和自助存取款设备;现钞交易可由任何一种可记账设备均可达成交易,比如商场饭店超市咖啡店等消费场所的收银台,均可支持小额存取现钞交易;转账交易(含跨境外汇)除利用智能设备手动操作外,还可实现面对面介质触碰模式完成,还可通过智能设备建立远端锁定连接,直接输入金额完成支付。
购买阶段:未来会有“银行超市”的软件或者网站诞生,在“银行超市”内,所有的银行储蓄理财产品都涵盖其中,可专项搜索或进行条件设置,并能针对几类产品形成对比的视图,方便消费者进行选择,可直接进行线上购买,也可由其他异业网站跳转或通过大数据风险偏好识别直接将产品推荐至消费者的智能设备。作者认为未来银行贷款其实也会以产品形式展现在“银行超市”中,只不过我们购买的物品变成了钱。
当然,这只是畅想的一部分,银行系统庞大且复杂,这里不能以偏概全,这里仅拿出与“新零售”进行对接的方面,易于联想到画面。下面进入发放贷款部分,刚刚说了贷款会以产品方式上架在“银行超市”,这里展开说明具体的操作环节,作者将从“消费贷款”、“经营贷款”、“信用贷款”逐步递进来进行畅谈。
消费贷款:消费贷款在未来应该更为简洁,需求产生时在智能设备上进行申请即可,消费者在消费时考虑使用贷款方式付款可以直接办理,有点“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金融工具的意思,额度上可满足所有消费需求(包含如今的按揭贷款),且出示证件后输入相关材料后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快速审批并实时查看结果,审批后由售卖方确认即完成贷款,质抵押等相关事宜由后台自动办结,需求现场即可办结,另可随时通过智能设备调整还款期限与方式。
经营贷款:和消费贷款类似,需求产生时在智能设备上申请,因为经营贷款审查项比较消费贷款可能会稍多,所以在申请环节填写项与上传项也会多于消费贷款,审批环节因需要介入人工所需时间也会比消费贷款略长一些,审批通过后款项根据申请时填写的自主支付或受托支付进入相应账户,同样各类手续后台自动办结,根据企业现金流随时调整还款的参数。
信用贷款:作者认为未来贷款方向的无论消费贷款与经营贷款最终形态终究会走向信用贷款,因信用贷款最为方便快捷,由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判定,抽取各类相关数据判断消费者行为,最快的速度对其放款。操作方式即在申请智能设备上刷取身份证件信息,填写用途与所需金额,在判定后直接将款项放入相应账户完成贷款。
上述情境有些现在很多技术层面已经达成或相对成熟,只不过尚未达到社会普及和容易复制量产的程度,相关制度规定也无法在现有基础设施环境下更新。其实上述所构想的未来世界,未必很未来,因角度有限所想还是具有一定的狭义性,作者想阐述的是这种思维模型,以未来为目的地,来寻找我们通向未来所需的条件,阶段性分解目标,更易达成,也为当下找寻切实可行方向。
五、 银行业“新零售”发展方向
传统零售业发展核心在于拓展新的客户,拓展新的客户无非就是扩大影响力与多元化营销,扩大影响力在建立信任的基础上运用广告、活动与传统服务等方式加深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形象,多元化营销利用线上平台的推动和线下直销、行销、转介等模式进行产品介绍销售。
而“新零售”的关键目前还是集中在技术上的突破与普及,在新建立成型的基础设施上快速接轨,实现让消费者快速便捷的选择最终达成交易,节省不必要的时间成本,在此基础上利用宣传手段提供各类增值服务,例如抽奖、特权、福利等优惠活动。现在的银行业主要方向还是应提高技术创新,以便于社会基础设施达成时能够最快速的接入,抢占市场。这里就要与游戏开发公司学习,一款同类游戏提早发行一周要比晚推出一周获取的玩家数量高出一个数量级,且增长量也是指数增长与线性增长的比例。其次游戏开发公司在心理学层面也做了很多布置,例如每个节点设置激励机制,让消费者有充分的参与感,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获取什么样的经验值与奖励,等级高能够拥有什么样的权限,还有就是随机奖励,消费者就会有相应的目的,想达成的目标的*以及运气成分下的投机心理,这些在银行业的“新零售”中完全可以借鉴。
言归正传,我们根据未来想象出来的世界反推我们现在所需达成的事项,用“哆啦A梦”世界中的终局对比现在的差距,我们一项一项来探讨,首先还是进入吸收存款部分。
开户阶段:现代技术应该已经达标,需研究的是怎样在如此便捷的环境下规避风险,实名制与反洗钱及反恐怖融资的防控,抵御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机。可以利用面部识别技术进行实名制验证,从户籍身份系统反馈照片与实际进行对比确认消费者本人及意愿(目前铁路乘车已实现),至于介质,相信未来会以电子账户为主,实体卡片会逐步消失,其他技术随着算力提升与大数据共享不难达到期望。所以银行应尽早开发面部识别与大数据对接技术及电子账户的可开发空间。
支付阶段:目前我国已经研发了数字货币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另Facebook已再2019年6月18日发布Libra白皮书(为方便理解,Libra作者在这里简化诠释为全球的超主权数字货币,虽然其发展必会受到相当大的阻碍,但不论成败与否,历史不会倒车,开发世界级货币时代已然开启),相信距离使用数字货币的时代不会太远。数字货币一旦成熟,即可用任一智能设备完成货币在账户与现实的转换;小额现钞取现或兑换方向主要需开发的是外部调取内部数据方式问题,设计怎样设置加密与授权等事项,达成应该不难,毕竟自助机具现都可完成跨行取款功能,区块链技术应能完成跨行存款功能;运用区块链和NFC技术相信就可完成点对点的触碰转账方式。所以决胜未来,对数字货币的理解与区块链的使用将是各大银行的战场,而区块链现有瓶颈在于带宽拓展技术与无限存储技术的突破,或许可用“云”技术和分层混合技术路线达成,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购买阶段:现有淘宝京东苏宁等平台对照,如大额需要确认本人等风险提示环节可参照开户阶段的面部识别技术,所以应尽早部署平台搭建计划与技术支持,待监管制度环境许可,可脱颖而出,且平台一旦搭建,大概率会成为基础设施,此技术无论用在任何方面都可提升数据能力和盈利能力。目前互联网第三方金融机构,腾讯的微众银行制作的更像一款手机银行产品,京东金融较微众好一些,但产品发布还是有一定局限。当然,铺设平台从成本角度最大难点在于客户认可与参与度,其次是数据的储存管理,提升影响力与“云”技术也是银行发展的重中之重。
发放贷款方面仅论述信用贷款,因作者考虑信用贷款即为最终形态,只要应用技术可实现,即可覆盖其他类。信用贷款未来式的实现的核心基于大数据,现在的难点是大部分公司企业的业务核心与机密就是数据,不可能将其共享,导致企业自身失去竞争力。但作者认为可采取期限数据权模式达成,例如现有各类影视VIP观影的权限和各类音乐软件VIP听音乐的权限,需要数据的企业可通过购买数据权限来使用相关的数据,但无法阅览调取或下载,仅根据系统对接应用于使用阶段,数据公司收取相应的期限数据权费用,应用公司也方便创新,间接完成大数据共享,完成征信体系建设。当然,这种方式难度很大,需要各大数据公司的*会决议通过,不容易实现,但是个方向。其次就是人工智能方面,预测行为基于算法及算量,银行方不见得非要去研发,也可直接购买相应技术,若有数据公司提供数据支撑,之后就靠算法技术构建数据模型进行审贷,若有需要可设置其他模块进行押品的自动处理,出现特殊问题反馈人工。其实有数据的银行完全可运用数据在“新零售”上有所建树,数据少的中小银行也可反向操作,将资金贷款给大数据金融机构或大银行机构,委托贷款来保证收益,将数据交给资金或将资金交给数据。总之,数据区域与核心算法区域也是银行所要触及的必争之地。
六、 银行业“新零售”发展的瓶颈之处
说了这么多银行业“新零售”的未来前景与阶段终局,接下来得谈谈若到达那一阶段所需付出的代价。想象下的未来是简单且美好的,但是其过程是非常复杂且充满风险与荆棘的,毕竟“新零售”概念的提出基于这些年的互联网创新,不管是共享经济也好,互联网思维也好,其实都是奔着独角兽的模式(成立10年以内,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企业)去的,意在垄断,要么做大,要么做死。暂且不提独角兽模式的好坏,但是同样的思路拿到金融业来看,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它外部性特别强,而且会存在系统性风险。
金融这个领域和其他行业不同,非金融领域项目出现损失,会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是在金融领域,存在杠杆,如果出险的话,就是系统性风险。所以传统上的金融考虑,风险的优先级要高于盈利的优先级,这就是为什么银行业“新零售”模式发展慢的原因。
互联网思维较金融领域就完全不同,这些年提倡互联网创业创新,所做的项目可以利用市场来尝试,失败了可以放弃或者改进。金融行业如果也这样尝试,社会成本就会很大,成功了还好,失败了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例如P2P,近两年最大的金融风险,一直在治理,它给消费者带来不仅是损失,甚至家破人亡。还有就是支付宝的相互宝,理念虽先进, 但与《保险法》违背,暂时不论未来《保险法》会不会修订,但未经过一个金融周期的尝试,不确定在现实中所设计的环节会不会产生悖论,从而导致各类纠纷,最终增加社会成本。
对整个互联网金融来说,还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的金融周期,一个金融周期是长于经济周期的,在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的金融周期测试之前,很多互联网金融产品都会有很大风险。一旦遭遇未测试的环境在现实中产生,很大可能导致产品的失败,甚至将整个体系拖垮。
其次银行业“新零售”的发展很大可能会增加监管成本,这也就是我们在畅想未来时,很多技术其实已达成,但还未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原因,监管所带来的监管成本,用什么样的新技术手段,其实都是很难避免的。例如Facebook的Libra在听证会上,美联储、财政部和其他监管机构,还有国会对它都提出反对意见,考虑出于反洗钱与恐怖主义融资的担忧,这方面所带来的监管成本无法估算。且未来改变体系的金融创新一般都是世界级的,一些监管套利行为也需要很大的成本来进行裁判,也就增加了系统性风险的概率。
七、 明天的太阳照常升起
当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些时代到来了就永远不会回退,一些想法产生了就会有资本推着照着勾画出的蓝图世界推进,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适应,跟上这个时代以及下一个时代的脚步,无论未来变成什么样子,我们都要面对。
就像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也许它的到来让我们猝不及防,我们现在会共渡难关打赢战疫,未来也会同舟共济,携手并肩,共克时艰,众志成城来面对一切。
对比SARS疫情结束后的国家总体发展情况看,经济必会有所反弹,一些新领域、新东西也会开始崭露头角,再加上5G时代即将来临,或许我们目前根本无法知道我们即将面临的是什么,就像我们无法想到4G时代最大的受益竟会是移动支付一样。我们能知道的是我们处在一个变化速度极快的时代,也许没有历史经验作为参考,也许没有类似事件可参照,遇到新事物扑面而来时会有不知所措,但依旧会被推着进入未来,随着时间流逝,我们会变老,我们会被超越,我们会有不适应,但最终我们需要跟得上时代,人生往往是一个持续时间特别长的比赛,如果过了人生的冲刺的阶段,我们需要关注的并不是如何赢,而是保证不输,跟上时代即是我们的进步与成就。提升认知,终身学习,激励当下,勉励未来!
今天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没有人会害怕,也没有人担心明天的到来,我们知道,我们依然要做好自己的角色,站好自己的位置,因为明天的太阳会照常升起。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