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歌曲巜罗刹海市》的文化心理学分析

刀郎歌曲巜罗刹海市》的文化心理学分析

首页角色扮演霜刃歌更新时间:2024-07-02

音乐人刀郎发布的一首叫《罗刹海市》的歌曲全球大火,据说全球播放量已超过三百亿了,因为引发网民内心共鸣,迅猛传播,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许多人认为刀郎这首歌曲的创作灵感,来自清代志怪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叫《罗刹海市》的故事,故事讲述一个名叫马骥相貌堂堂的美男子来到罗刹国,发现这里的人们相貌丑陋却以丑为美,反而认为马骥奇丑无比。

其实追溯蒲松龄《罗刹海市》的创作渊源,是来自明朝人刘元卿著的《贤奕编》中记载一个类似的故事: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之累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这个故事是说汉中一个叫南岐的地方,地处偏僻与外界隔绝,这里水质不好,人们喝了当地的水,脖子就会长肿瘤,当地人不分男女老幼,每个人脖颈上都长着一个巨大肉瘤,大家互相见惯不怪,以丑为美。偶然有陌生外人到来村里,当地小孩妇女就成群结队前来围观看怪物,他们都笑话外来之人脖子太细相貌丑陋,反而认为自己脖子上吊着一个大肉瘤很美观漂亮。

大脖子病也叫碘缺乏病,古代叫做瘿(yǐng)病,古人因为不懂科学,一直不知道起病原因。过去一些内陆地区人们吃的土盐缺乏碘元素,大脖子病较多, 碘缺乏病与维生素A缺乏、缺铁性贫血并列为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重点防治、限期消除的三大微营养不良疾病。碘缺乏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危害整个民族素质、社会发展,是国家重点防治的地方病之一,现在国家全面推行加碘盐后,大脖子病已基本绝迹。

估计刀郎本人还没读过明人刘元卿讲述的南歧人不以病瘿为病的故事吧?从文化传承上分析,蒲松龄写的《罗刹海市》灵感似应来自刘元卿的《贤奕编》中的故事,则刀郎这首《罗刹海市》歌曲文化传承渊源也应该始自刘元卿的《贤奕编》,不过刀郎的歌曲又把讽刺以丑为美颠倒是非的社会现象,延伸到了剑侠复仇的内涵。这首歌也把刀郎音乐人的形象升华到了复仇侠客的高度。 刀郎不愧是当今歌坛活着的荆轲!

我是个五音不全的人,只会听歌不会唱歌,但无论如何我要向刀郎先生转达我的敬意。我相信很多人听不懂全部歌词内容,但都听懂了其中的快意恩仇。

我对刀郎《罗刹海市》的解读是从自己人生经历出发的。回想走过的人生,我们都遭受过恶人的迫害,见到很多坏人寿终正寝,并未得到报应,我们个人也因为能力有限,只好压住心头怒火,暗自舔伤,用自欺的宽宏大量卑微地活着,遮掩曾经遭受的迫害耻辱。

我们应感谢刀郎磨刀二十年,一剑封喉,他不但成功以一首歌实现了自己前无古人的复仇,也替我们这些卑微的小人物出了一口人生恶气。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侠义复仇精神,民间普遍信奉有仇不报非君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信念。为此2000多年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还专门写了《刺客列传》为复仇的侠客立传,千载传诵。唐代贾岛《剑客》一诗对这种侠客文化进行了最高级别的阐释:“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试君,谁有不平事?”

人活一口气,侠客的复仇行侠与仗义行侠是不可分的,侠客的复仇往往是伸张正义的一种形式,即便普通民众没能力复仇,但每个弱者内心都向往做一名快意恩仇的君子。歌曲《罗刹海市》不仅仅是刀郎个人一剑封喉式的复仇,也为乐坛普通音乐人伸张了正义,这也许就是广大网民力挺刀郎这首歌的原因。

建议心中有冤仇的人多听几遍《罗刹海市》吧,借刀郎的歌实现自己心中的快意恩仇。 那又鸟们也不要责怪万众网民落井下石,毕竟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听刀郎《罗刹海市》我悟出的养生之道是:骂一骂,十年少!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