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春运”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这项刷新人类大规模迁移历史记录的壮举,归根结底要感谢中国的铁路、公路和航空网络迅速发展,创造着“中国速度”。然而,大洋彼岸的美国,曾经一度引发全美关注和热议的加州高铁项目,正被宣判“死刑”。
这项计划提出之初便赚足了眼球。早在2008年项目立项之时,发起者便称要实现每小时354公里的“贴地飞行”,让习惯于开车和坐飞机出行的美国人感到新奇。2015年,当中国高铁已经覆盖大半个华夏大地时,这项喊了好几年的工程在刚刚举办开工典礼。十年过去了,这项曾经标志着美国人“重新征服西海岸”的雄心壮志计划,却因为一系列的融资、成本和征地问题被基本“砍掉”,实在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图为2015年美国加州高铁的开工典礼现场
这并非美国基础工程首次“半途而废”。相比之下,美国的各项基建“虎头蛇尾”的情况不胜枚举——
2017年1月,纽约曼哈顿“第二大道”地铁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这条长度3.2公里、花费45亿美元的地铁线最早于1919年承诺修建,并在1929年开工。终于,将近一个世纪之后才“姗姗来迟”迎来通车,被纽约民众讽刺为“史上最久烂尾工程”。
2017年2月,位于加州的全美最高水坝奥罗维尔水坝就出现了可能崩塌的险情,近20万人被紧急疏散。至于这场被白宫新闻发言人斯派塞称为“教科书式的反面范例”的危机,原因就在于基建设施年久失修,而且超期服役。
2017年8月,美国陆战部门报告显示,在总长2400多公里的华盛顿公路网中,约有95%的道路路况欠佳。如果把目光投射到美国全国,则有约65%的主要道路亟待维护或重修,25%的桥梁无法满足交通需求。
要知道,美国曾经可是也被冠以过“基建大国”的称呼的,和今日的“基建狂魔”中国不相上下。历史上美国曾有两个“基建狂潮期”,第一个发生于南北战争后,铁路的修建推动了钢铁、石油的需求,并让电力、汽车、航空等行业出现了长达五六十年的繁荣期。第二个时期则是二战前后,由于战争对技术的需求刺激极大,美国大发“战争财”,并聚合了全世界最高精尖的科技和人才,还实现了原子弹、阿波罗登月“世纪突破”。
资料图:阿波罗登月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如今的美国基础设施建设极为缓慢,必要民生设施陷入了碎片化和内卷化的矛盾中,早已显示出暮年的颓势。
是美国人不需要更新更好的基础设施吗?当然不是!谁都希望有更宽阔的洲际公路,也希望住上更大更先进的住宅,对于医疗、教育、休闲等市民设施的需求更是水涨船高。可是,尽管民众呼声强烈,但美国在基础工程建设上却依然“磨磨唧唧”。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9月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美国基础设施竞争力全球排名第11,是拖累美国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呢?因为缺乏必要的资金啊!2019年2月12日,美国财政部刚刚发表声明,称美国国债已经历史性地超过22万亿美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老赖”。一方面入不敷出“欠钱不还”,另一方面“儿戏总统”特朗普又大力鼓吹减税,导致了美国政府财政赤字连年扩大。就连医疗和教育的预算都被特朗普节节砍下用于发展军事,又哪里会有闲钱去管这些民生工程?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局面:重建和维护基础设施的财政收入减少,导致基建破败,民众逐步迁移。而迁移后留下的“空城”在美国政客看来更缺乏维修的必要性,所以就这样逐步变成了“死城”。
当地时间2017年1月21日,在美国洛杉矶,人们参加反特朗普游行活动。
没有财政预算、缺乏维护基金、无力说服资本家投资,成为让美国基础设施“原地踏步”甚至“大幅退步”的关键。作为美国“引以为傲”的民主制度,则更加拉低了美国基建的效率。共和党和民主党因为基建预算吵得不可开交,互不相让。为了挖出“黑料”和“猛料”,两党政客不仅常常在资金预算上“掘地三尺”,而且还经常曝出“工程黑幕”,操纵舆论和民意,逼停在建工程,并最终导致曾经一度雄心勃勃的民生工程,变得无人问津。
资料图:美国州际高速公路
明明投资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为什么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却难以发动资本家参与投资建设呢?原因在美国工人效率极低,人工费奇高,而且常常遇到工会罢工闹事,使得整个投资的周期变得遥遥无期。同时,美国的商业大亨和资本巨鳄往往控制着石油、电力和交通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核心行业,在资本的逐利性导向之下,资本选择地是如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把资本投入于风险和收益更高的金融产业,而非把钱放在“吃力不讨好”的民生基建产业。
美国上得了天,入得了地。可要说起百姓民生?爱咋咋地!
文:西北风
指尖传递温暖力量,阳光照进网络空间。转载请注明来源:头条号@指尖阳光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