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等大获全胜,自然要封赏功臣。于是,又用晋惠帝的名义,命齐王司马冏为大司马,加九锡,一切威仪都如同司马懿、司马昭在曹魏时代;成都王司马颖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录尚书事,加九锡。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河间王司马颙为侍中、太尉,加三赐之礼;常山王司马乂为抚军大将军,领左军;进新野公司马歆为新野王,都督荆州诸军事,加镇南大将军。
梁王司马肜则成为太宰,兼领司徒。
十万人的鲜血染红的是司马家的官顶子。
图片来自网络
看起来天下又复归太平了,可是,头脑清醒的人都认识到兵祸并没有止息。立了大功的几位王爷相互间并不服气。
论亲疏,成都王司马颍和常山王司马乂都是晋武帝的儿子,是晋惠帝同父异母的兄弟;而齐王司马冏是晋惠帝的堂兄弟;新野王司马歆的血缘更远一些,他是司马懿的六儿子司马骏之后。(请参看《》)
于是,新野王司马歆将要赴镇南大将军之任时,约司马冏同车去拜谒祖陵,借机对司马冏说:“成都王与皇上关系最为亲近,又同您一起建立大功勋。如果能把他留在京中与您一起辅政,那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如果不能这样,应该夺去他的兵权。”
司马冏听后是什么反应没有具体的记载,就是说,他默认了这个建议。
而常山王司马乂和成都王司马颖也一起去谒陵,司马乂对司马颖说:“今天的天下,是先帝(晋武帝)的功业,‘王宜维正之。’” ——您应当站出来维护这个正统。
《资治通鉴》记载,“闻其言者莫不忧惧。”
司马颍回来又找参谋长卢志商量。卢志很不以为然:“齐王当时号称有百万之众,但却和张泓相持不下。是大王您强渡黄河才成大功。所以齐王现在肯定心中对您有所羡慕、嫉妒,至于恨呢,那就得看以后的发展了。所以您如果留在京中,两雄并立,难免会有很多麻烦事。那么我认为还是走为上,大王不妨以太妃(成都王生母)有病为由,上表还归邺城,朝政都交给齐王。您功高而不自居,可收四海之心。”
司马颍采纳了卢志的建议,上表称颂司马冏的功劳,应当委之以重任,又陈说母亲有病,请求回归封地。随即告辞出宫,直接奔归邺城。
回到邺城后,司马颖又辞谢九锡殊礼,表论功臣,赈济灾民,厚葬阵亡将士。“由是士民之誉皆归(司马)颖”。
“皆卢志之谋也”。史载,“(司马)颖貌美而神昏,不知书,然气性敦厚,委事于(卢)志,故得成其美焉”。
卢志出身范阳卢氏,是卢植的曾孙。范阳卢氏有多牛不用多做介绍了吧?刘备当初刚出道混江湖,凭借的就是卢植的学生这一身份。
图片来自百度
司马颍即去,司马冏得以专擅朝政。立刻封官拜爵,拢络人心。封常山王司马乂为长沙王、骠骑将军、开府。前司徒王戎又重新起用为尚书,王衍为河南尹。同时,也将齐王府中的旧臣提拔到中枢,依为臂膀。
为了能长久把持住朝政,司马冏又召集重臣议论立太子的事。由于惠帝太子司马遹被贾后*掉,司马遹的两个儿子又被赵王司马伦*掉,惠帝就没有继承人。按继承人顺序,“大将军(司马)颖有次立之势(可为皇太弟)”,齐王司马冏当然不会任情势这样发展下去,于是他就奏请立惠帝的侄子、年方八岁的司马覃为皇太子,自任太子太傅,又加封亲信东海王司马越为司空,领中书监。司马越也是惠帝族叔辈。他是司马懿的四弟之后,就血缘来说并不近了。东海即今天山东郯城,和齐王封地都在山东。远亲不如近邻嘛。一个好汉也需要三个帮啊。
朝政都归了司马冏,他渐渐的骄纵起来。开始大起府第,不但把自己的王府打造的和皇宫一样的规格,而且给三个儿子也都各起府邸。拆毁公私房屋上百处。
侍中嵇绍给晋惠帝上表:“存不忘亡,《易》之善戒也。我希望陛下不要忘了在金墉城之困,大司马不要忘却颍上之败,大将军不要忘了黄桥之败。那么祸乱就不会再来了。” 嵇绍是嵇康的儿子,嵇康临刑时,把他托付给了山涛,如今已长大成人了。嵇绍也知道给皇帝说这些没用,又给司马冏写信说:“尧、舜在世时,住的是茅屋,夏禹一直住在低矮的宫室。因为他们都知道天下还有比大兴土木更重要的事。今(大王)大兴第舍及为三王立宅,岂今日之急邪!”
司马冏读了信笑笑就放到了一边,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
建造起这么高规格的王府,司马冏流连在其中,一天也舍不得离开,干脆也不上朝了,就让百官到王府中来办公。他毕竟是公子哥出身,急难之时还可以奋起一搏,时间久了难免又沉缅于歌舞宴乐当中。“后房施钟悬,前庭舞八佾,沈于酒色。”
尽管处于礼崩乐坏的时代,不会再有人拍案而起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是朝中还是有头脑比较清醒的人的。
除了嵇绍给皇帝和齐王写信告诫要以天下为重外,隐士郑平给司马冏写信指出他有“五失”:一失,居安不思危,宴乐过渡;二失,宗室本骨肉之亲,现却都心怀芥蒂;三失,民族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好,而却不以为然,还自觉功业盛大,四失;与天下义士盟约讨伐叛逆,大家都追随你而起。事成之后,却不能公平对待各路起义人马,则是五失。
司马冏还是有一定雅量的,知道在野者有批评的权利,郑平可以只提出“五失”而不必再提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了,如何建设那是高居庙堂之上者而考虑的。所以很郑重的对郑平说:“非子,孤不闻过。”
御史孙惠给司马冏上书说“天下有五难、四不可,而明公皆居之。”不避艰险,迎头而上;聚集豪杰使之甘心供驱使;居于上位而能与士卒同甘共苦;以弱胜强;振兴已衰弱的帝业。此谓“五难”。“大名不可久荷,大功不可久任,大权不可久执,大威不可久居。”此谓“四不可”。“大王行其难而不以为难,处其不可而谓之可,惠窃所不安也。”劝司马冏考虑进退之道,“功成身退之道。”劝司马冏考虑进退之道,
这些人的意见司马冏也不是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可是,最终还是不能抵御住权利的诱惑。“逊辞谢之,然不能从”。
有个叫庾衮的人慨叹道:“晋室卑矣,祸乱将兴!”带领妻儿逃到林虑山中避难。
图片来自网络
果然,惠帝永宁二年(302),河间王司马颙又一次兴兵。
这个司马颙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一枝,此刻,和晋惠帝已经属于远亲了。但是,自司马孚起就和司马昭别扭,影响远被,到了司马颙仍然同司马昭的后人不和。司马伦篡位时,他就积极支持。司马冏兴兵讨伐司马伦,司马颙时任平西将军,他治下的安西参军夏侯奭聚集起几千人响应。司马颙却派部将张方将夏侯奭诛灭,并让张方起兵帮助司马伦。可是看到司马冏、司马颖等四王兵势太盛,才不得不召回张方,改为响应司马冏的号召。
尽管司马冏对司马颙的做法非常不满,但是功成之后,仍晋他为侍中、太尉,加三锡之礼。
但是两个人心中的芥蒂却与日俱增。为了削弱司马颙,司马冏征召河间王府的长史、司马颙的亲信李含到朝中担任翊军校尉。这无疑更加重了司马颙的疑忌。偏偏李含又不能和齐王府的人搞好关系,加之又看到夏侯奭的哥哥受到司马冏的信任,于是越发不安,只身逃出了京城,回到司马颙身边。
李含为司马颙分析天下形势说:齐王越过比他更近的皇亲独揽朝政,朝廷内外对他都非常嫉恨。现在朝中宗室都是面和心不和,各打各的算盘。这就对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现在给长沙王发出檄文让他征讨齐王,然后把这个消息走漏出去,齐王得信后一定会诛*长沙王,我们就把这当作齐王的罪行而征讨他,师出有名,大功可成也。
司马颙采纳了李含的建议,于是,派人联络晋武帝的后人也就是晋惠帝的兄弟们,假称李含受了晋惠帝的密诏,要讨伐齐王。
联络员拿着檄文到了邺城,成都王司马颖本来对于齐王置他这个皇太弟地位于不顾而另立司马覃为太子就已经仇恨在心只是口难开,这会有人带头倡乱当然正合孤意,立刻表态响应。
卢志苦谏,主公您是和今上最近的弟弟,今今上已绝嗣,您就等着就行了;再说了咱现在处于制定规则的位置,等他们打起来咱当裁判多好,干嘛要亲自下场作乱呢?作成了人家河间王首义功劳最大,作不成,人家河间王还是河间王,咱的地位可就保不住了。
司马颍今年二十五岁,正是喊打喊*的年龄。又刚刚从暴乱中得到巨大收益,本来没事还想找事呢,何况有人叫着他一起闹事?所以不听卢志的分析,立刻响应司马颙。
有了司马颖的支持,河间王正式兴兵,派李含为都督、张方为先锋,率军进逼洛阳。并且按既定方针公开给身处京中的长沙王司马乂发檄文,要他共扶帝业。
司马冏得到报告心中也很恐惧,立刻召集朝中文武重臣,商讨对策:“孤首倡义兵,臣子之节,信著神明。今二王信谗作难,将若之何?”
尚书令王戎出主意说,王爷功勋的确大;然赏不及劳,故人怀贰心。现在两亲王兵力强盛,势不可当。如果您把权力交出,隐退回家,大概可以求得平安。
中郎将葛旟拍案而起:“尚书令的话是根本不体恤王爷的昏话、胡话!汉、魏以来,王侯隐退回家的,有哪个能够保全妻儿的?当初赵王乱政,移天易日,天下人没有一个敢说话的。是我们齐王首倡义师,身先士卒,攻城陷阵,才有今日之功。现在,三王听信谗言,发起叛乱,是他们不体恤皇上和天下苍生。责任不在齐王府。所以,我们应该共同征讨,以正王室。提退让建议的人首先就应该正法。”
与会者都被葛旟的一番话震骇了。王戎却突然说是刚服过五石散药性发作了,跑到厕所跳进茅坑弄了一身屎尿,臊臭难闻。让人觉得的确是五石散发作搞得他神志不清在说胡话。齐王没有再追究,派人把他送回家了。
于是,司马冏派遣部将董艾袭击长沙王府。而长沙王司马乂率亲兵抢先进入皇宫。“奉天子攻大司马府。”董艾无法,只得进攻皇宫。这一来,司马乂变被动为主动。
“是夕,城内大战,飞矢雨集,火光属天。”这边称“长沙王矫诏”;那边称“齐王谋反。”都想借皇帝的名义剿灭对方。而当事人晋惠帝却躲在东楼上一点办法也没有。“矢集御前,群臣死者相枕。”
大战三天,齐王的部众损失惨重。危急时刻,齐王府却起了内乱,长史赵渊*了齐王的侍卫,将司马冏活捉,押解进宫。
《晋书》和《资治通鉴》都记载,晋惠帝看到司马冏被五花大绑的押解到面前,“帝恻然,欲活之。”但是司马乂不容皇帝哥哥多说,让左右把司马冏牵出去,斩于阊阖门外。又命人拿着齐王的首级“徇首六军”。
齐王亲党“皆夷三族,死者二千余人”。
图片来自百度
齐王“少称仁惠,好振施,有父风。”他的父亲司马攸死得很冤,当时他就曾大闹过一场。按常理他看到晋武帝钦点的继承人倒霉应该幸灾乐祸。可是司马冏没有这样。贾后专权,他协助赵王司马伦剪灭了贾氏一党;司马伦篡权,他又率先发难,恢复了晋惠帝的正统。所以司马冏对于拥立晋惠帝维持皇家正统还是建立了奇勋的。
所以,《晋书》说他“唱义勤王,摧伪业于既成,拯皇舆于已坠,策勋考绩,良足可称。”
可是权与利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没有制约的权力没法不使人不膨胀。所以司马冏“临祸忘忧,逞心纵欲,曾不知乐不可极,盈难久持,笑古人之未工,忘己事之已拙。”只能让人慨叹“德之不建,良可悲夫!”
司马冏成为八王之乱中第四个倒台的。
图片来自网络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