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戏与做戏

演戏与做戏

首页角色扮演神游八荒更新时间:2024-05-11

演戏与做戏

彭广军

老家有种地方戏叫做“灯”,现在不太能见到了,但老辈人嘴里的“看灯”就是看戏。戏班子多来自民间,演绎的故事颇接地气,即便妖魔鬼怪也结合了地方俚俗,因而深受乡亲们欢迎。

我大伯给我讲了个看戏的故事,说有出戏演的是“乞丐婆”,女主角遭遇了不幸,日子过得都苦馊了,最后只得沦落到做乞丐讨饭活命。但她坚贞守节,富贵不淫,终于先苦后甜过上幸福生活。

主家第二天又点了同一出戏,第三天还要继续点。戏班班主意识到出了问题,于是登门讨教,原来“讨饭婆”手上戴了枚韭菜叶金戒指。可见看戏的有行家,“演戏”的啥时候都不能马虎。

我比较喜欢看打仗的影视剧,却也常因此而恼火。

最近看了部抗战题材的电视剧,说的是一男英雄和三四个女英雄打鬼子的故事,故事情节还不错,可惜纰漏百出。

一是几个女英雄,甭是武功高强的,还是枪法精准的,或者是军统特工、地下工作者,皆身材袅娜且无一例外地留着修剪精致的指甲,不经意间若正巧有光线透过,那指甲就像一勾弯月照在了荧屏上。

二是日酋左膀子被大英雄开枪击中了,请注意,我们的大英雄是神枪手,平常打鬼子基本上是弹无虚发,枪枪击中眉心,可偏偏这回打中的却是日酋的左膀子。千里马也偶有失蹄处,这个姑且不论。蹊跷的是,英雄手里端的是德国撸子,也就是俗称二十响驳壳枪。这种枪打出去的子弹必须是圆头,有些像半颗花生米,可从日酋膀子上剜出来的弹头却是尖的,长长的就像半个朝天椒,医生还用两根指头捏着给人看。说白了就是,驳壳枪打出了三八大盖的弹头。这当然不是咱英雄有特异功能,而是演戏的人根本不懂。

前述的那几位“女英雄”,成天价跟刀枪棍棒打交道,整天*敌除奸……可她们身材一律的婀娜多姿犹如春风摆柳,见不到丝毫练功出力痕迹,连指甲也修剪得十分精致。一个天天练习*敌本领的人怎么可能留得住指甲?就算隔三差五烧顿饭也是留不住的,不信大可以试试。当然,这些都是小事情,却也最能够考验编创人员的知识积累。

要说最让我恼火的还是演员读错字说错话。近看一部主流电视剧,其中有角色在同伟人作诗唱和中,竟然把自己诗中用的典故“无车弹铗怨冯驩”中的“弹铗”读错了,立即没了看下去的兴趣。因为典故说的是一个叫冯谖(冯驩)的门客朝孟尝君发牢*,用手指弹着剑铗说“剑铗剑铗归来乎?食无鱼”。电视中“诗人”以冯谖自喻,却把“弹(谈)铗”读成了“弹(旦)铗”。如果是像咱这种没太多文化的人乱读也就算了,可主人公是大诗人、大学者,你这不是侮辱人家吗?要么就是导演演员根本就是没文化。

跟人说起这事,他说电视本来就是假的,看着玩玩而已,你还当真啦?道理是这样,可现在影视作品穿帮概率也太高了吧,随便在网上搜一下就会有成百上千条信息钻出来,不穿帮的反而凤毛麟角了。

隔行如隔山,我不太懂得影视业行内的事情。但听说从前拍一部片子可不容易了,编创人员为了贴近角色身份,力求写农民像农民,扮工人像工人,一定得到农村、工厂体验生活;即便演乞丐也得跟在乞丐后边,看着他拿个破碗挨家挨户去讨饭。演诗人让演员写诗那是骂人,可好歹也得把主人公写的诗读通了吧……现在倒好,写剧本的闭门造车,神游八荒,把现实生活当成神话来写,把高官巨贾抑或贩夫走卒当成神仙来写,把文化人当作没文化的人来演,这算怎么回事儿啊?

演员固然不能全知全能,生活经历不足和知识局限在所难免,只是从前编创人员多些严肃认真,多些责任,多些执着。今天的影视人则懒得去学,不愿去做,皆因现在时间就是金钱,有那时间还不如多拍几个片子,更多挣些钞票来得实惠。

常听有演员标榜“戏比天大”,可实际效果并非如此。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