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文将近一万字)
一、序幕
中元100年新年伊始,种花家数千年历史中涌现出的众多英雄人物、巾帼女英、名臣良将、权臣奸雄,在某位大神组织下齐聚一堂,共襄人才盛会,议商华夏英雄榜,准备来个历史英雄座次大排位。然而由于华夏历史悠长,这众多英雄活跃在同期舞台的都是少数,无法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高低优劣,一时之间竟难以排出座次。
在经过数天争吵之后,大家最终同意由大会组织者提出的建议,决定借此机缘,由各时期曾经的独立政权各自集结,统帅各自属下人才,来一场争霸赛。自此,华夏英雄榜排位最终演变成了华夏争霸榜,所有与会英雄或纷纷选择阵营、或暂时隐居在野等待合适时机加入,于是在华夏大地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气壮山河的英雄争霸赛,世称“血色衣冠”。
……………………………………
二、团战大舞台,一人亦可歌
在众多参与争霸的阵营中,有一支有一人尤其特殊,因为严格来说历史公议中他不算建立过真正的独立政权,按理并无资格作为独立势力参与争霸。不过最终他还是争取到了这个名额,代价就是只能一人独立开局,大本营根据地被安排在偏远角落十万大山环抱的云南城,且不享有任何初始爵位称号,而其他正常势力都拥有初始爵位称号“皇帝”,一开始就满级最高爵位。更惨的是,据说在其根据地隐居的人才都是义理偏低、野心偏高、缺乏忠诚的叛逆型人才,因为大会其它与会者多数认为历史公议中他自己就是叛臣逆臣,想要获得认可就必须单人白手起家。
这尤其特殊的一支一人,就是传说中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虽然如此艰难,尤其可恨的是就连他冲冠一怒所为的红颜都没有追随他,而是弃他而去加入了平阳公主统帅的巾帼女英势力,吴三桂也是心中滴血,但他觉得不管怎么说终究也算是加入了创业大军,有机会去为自己和后代奋斗,即使最终失败没能白手起家也算虽死无憾。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
三、艰难困苦路,开局探索勤
中元100年1月,当华夏争霸的大幕正式开启,吴三桂孤身一人进入大本营云南城。当他走进办公大厅,一个小吏过来简单汇报了势力情况:目前势力连军师都没有,属下全部20000士兵都驻扎在城内,资金5000,兵粮80000,可供装备骑兵的马匹3000,其它枪戟弩装备完全没有,只有预备兵训练使用的普通剑装。
根据大数据排名,在这次争霸的势力中,本势力暂时排名最末,离本势力最近的南中建宁城由王建占据,其势力目前共3人,也是目前能够真正威胁和攻击本势力的唯一对手。
听完小吏的汇报后,吴三桂也一时无语,只能独自低头沉思。在这样的困局中,沉沦是没有用的,怎么办?必须想,多想,更重要的是想完后必须坚定执行。是的,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意志坚定,必须坚毅如铁克服万难。怎么开始呢?吴三桂还在想,孤身一人在本城独行,边走边想:据说还是有人才在本地隐居的,虽说可能志向不同很难说服,但万一说服了呢?不管怎么说,只有自己一个人是不行的,成不成都得去找去说服,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会有机会的。
说干就干,时间不等偷闲人。吴三桂就这么走着走着,就立刻切换到了探索模式,发誓必须找到,不管找到谁或者啥,哪怕阿猫阿狗都行。探索行动搞了一整天,当这天的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星河入梦时依然一无所获。虽然知道很难,但他还是低估了这难度。
孤身一人的吴三桂整个1月上旬的时间都花在了探索工作上,每天都早出晚归,多数时候甚至夜晚都在找,可当中旬轮转即将到来时他仍然一无所获。这些该死的隐居者到底都躲在哪里?!哪天找到了非给他痛扁一顿不可!甚至有那么一瞬间,吴三桂脑海中闪过放弃的念头。就在这1月上旬即将过去的一天,夜幕星河无声而至,正当他打算结束探索,承认又是一无所获的一天之时,转机出现了。虽然没有找到人才,但却获得了传说中的“赤霄剑”,一柄能感召士兵、有统帅之力的神剑。
还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用得好的话这把剑抵得上个良将,总算是个开始。
折腾不止,奋斗不息。
………………………………………
四、勇者当奋战,孤军袭南中
1月中旬,吴三桂打算继续探索人才,毕竟没有帮手确实是不行,就像这段时间因为自己忙着探索,其它事情就都耽搁了,可见想要创业,帮手是必须有的,哪怕是个暂时充数的渣渣都行。然而一个意外的消息,或者说一条旧情报惊醒了他,这就是关于本地隐居人才很难被说服加入的消息。
是了,怪不得探索这么久都没发现一点踪迹,想必是这些人故意躲着不见。看来就算侥幸找到人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说服,甚至可能根本不会加入,又或者还没等说服人家就先跑了。
然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吴三桂本身除了统帅和武力值尚可,智力、政治、魅力都奇差无比,没啥政治建设和引进人才的能力,是单纯的战斗型领导(战斗能力其实也就一般)。这样在没有新人加入之前,他除了外出探索(以及战斗),基本上啥都干不好。而城内还养着20000士兵和3000军马,以目前云南城市建设水平,连粮草都入不敷出,一旦存粮耗尽士兵将不可避免地逃散。手下没兵没粮还打啥仗争什么霸?
比最可怕更可怕的是时间不等人,你为了探索可能不会加入的所谓“隐居人才”而不进步不发展,但别人却都在发展进步不会等你。远的先不说,单说最近的占据建宁城前蜀皇帝王建,目前麾下2将加上他就是三人,虽不很厉害但也有一定实力,尤其是每天都在招兵买马,一旦兵精粮足必定会来侵犯。到时就不是双拳难敌六手或八手十手,而是巨大的兵力和经济实力差距,前蜀军每人一口唾沫或许就能淹没云南城。
吴三桂觉得不能再等,还是应该发挥自身相对长处,战斗型人才就该在战斗中发展,无人可用时就自己亲自上阵。如此想定,当机立断改变了原定的探索优先策略,决定利用现有的3000骑兵搞事。作为关宁铁骑的最终领导者,吴三桂具有优秀的骑兵战斗经验和技巧,加上新获得的赤霄剑可以在战斗过程中感召吸收士兵,应该有机会与羽翼未丰的王建势力一战。若能一战定胜负最好,倘若失败再退回本城另谋它路。况且把战火烧到敌方境内,至少也会一定程度上延缓敌方的发展建设。
说干就干,一天都不要再等。1月中旬伊始,吴三桂立即率领3000铁骑带上大部分钱粮,向着建宁方向疾驰而去。计划是在本方境内就走最快的官道主径,等到快进入敌境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应变,争取利用骑兵的快速长距离打击能力突袭敌军。
奋斗不息,勇者向前。
……………………………………
五、孤军深入急,遛弯待良机
南中建宁虽已是离云南最近的敌军大本营,大地图上看似乎还算得上“近在咫尺”,可当吴三桂真正率军前往时才发现,“远在天边”才是真实情况。云南和建宁之间的主径,被十万大山环抱分割,道路曲折蜿蜒,沿途丛林沼泽密布且里毒泉瘴气到处都是。当吴三桂终于抵达双方边境,时间已是3月中旬。吴三桂一天都没停留,趁着夜色迅速通过两军边界,进入建宁的沼泽地试图掩藏行踪,但效果一般,前蜀军很快就获知消息。
面对这股试图入境偷袭的敌军,前蜀军如临大敌不敢怠慢,主君王建迅速亲率7000枪兵出阵,就连正在合力建设兵舍的崋洪和许存,眼看再有十天八天马上就能完工,都立刻取消建设赶回城内。为了应对这场入侵危机,前蜀可算损失不小。而对于入侵的吴三桂来说,能迫使前蜀在完工前一刻取消建设,这倒是非常赶巧的意外之喜,但这也只是开胃菜,他想要的是整个南中。
吴三桂此番出阵的关宁铁骑虽然堪称精锐,但作为入境偷袭者,哪怕只是想消灭出阵敌军都已是非常的难,面对重兵驻守的建宁城,想要消灭守军更是难如登天完全没有可能性。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战略意图拿下南中呢?
首先要巧且勇猛无畏,要直取敌首,一战定乾坤;其次必须要尽快,孤军深入偷袭,迟则容易生变。
面对前蜀军首先出阵的敌首王建,吴三桂闪过一战袭*的念头,但也只是一闪而已。他明白就算此时能侥幸成功袭*,敌军主力仍在,城中将领華洪和许存马上就会成为新的主君。难不成还能全数袭*前蜀三人吗?肯定不行。不行并非不能,而是不可取,人才全*了,攻取南中又有多大意义?之所以这么急着冒这样巨大的风险前来,主要就是想消灭其政权后收服其人才。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不敢冒险在城下袭*敌首,那就只能暂避,吴三桂率部开始往西深入建宁的丛林地区。为追击入境之敌,建宁方面很快增派華洪出阵援助主君,这一次是骑兵部队。骑兵的快速机动是个大麻烦,吴部一着不慎就可能被黏上,到时想摆脱就难了。不过吴三桂很快发现这其实是个不错的机会,单独消灭華洪所部的机会。
从3月下旬到5月上旬,吴三桂率部继续往西深入,从云南和建宁南边交界处开始,带着前蜀军两部在建宁地界遛弯,直到抵达西边的交界地带,在暂时摆脱敌军的空隙还顺便在云南一侧开建军乐台。4月末,当敌華洪所部率先冲出森林进入西部小平原时,王建所部已经有点没跟上,吴三桂立刻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回首施放一发混乱之计。当王建所部随后赶到附近时,吴部迅速撤入云南地界继续修建军乐台,“耐心”等待破敌良机。而这个“良机”来得很快。
勇者向前,不舍曲折。
……………………………………
六、首番对决,单挑决胜
中元100年5月初,吴三桂率部修建军乐台并“耐心”等待破敌良机。
当王建以为入境危险已经解除开始率部返回建宁城,留下刚刚解除混乱状态的華洪所部时,吴三桂马上意识到这就是他所等待的“良机”,只是他也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以至于完全不依赖“耐心”就唾手可得。
机会来了,可吴三桂仍然是需要抉择的。
虽然以3000精锐对6000普通骑兵,在拉锯战中消灭落单的華洪所部问题不大,但普通战法难以短时间内消灭之,而吴三桂并不想浪费这么多时间,况且敌军随时会过来增援,久战容易生变。在磨洋工慢慢消耗敌部和冒险一战决胜负之间,这一次他选冒险一搏。
5月中旬,吴部3000精锐对華洪所部6000骑兵发起正面突击,朝着敌阵中央冲了过去,一击消灭敌军将近800,而己方仅损失不到300,加上神剑赤霄剑感召吸收的100多人,吴部精锐还有2903人。然而这些都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突入敌阵时发现了敌部主将華洪,为快速决定胜负,吴三桂发起了单挑,8000军士围观。
这场主将单挑虽然武力占优,但華洪的坚韧和勇气也让吴三桂吃尽苦头几乎陷入绝境。双方一直缠斗到第18回合,当吴三桂在血槽将尽之时,利用积满的怒气值连续发动三招必*技,最终在第21回合才击败華洪。胜负一分,吴部士气大涨,敌方華洪被俘,其部众瞬间作鸟兽散。
怎么处理活捉的華洪?吴三桂也想过直接把華洪*了或许能更快拿下南中,但终于忍住,毕竟还得把他留着作为创业争霸的人才班底,先关着吧,等搞定南中回城再慢慢招降。不久之后,当吴三桂入主南中时才真正体会到留下華洪不轻易*将是多么明智的抉择。
(画外音:1,假如单挑失败怎么办?请“耐心”利用S/L大法读档。这样是不是有点无赖?不,开什么玩笑,在血色争霸擂台,面对兵装钱粮每天都在自动增长的AI掌控势力,全高模式下咱小势力不读档还能存活?!更何况咱还想着快速崛起争霸呢。2,那还不如直接编辑来得更快?你丫这是纯属抬杠!直接编辑那就是作弊,玩单机游戏没这个必要。3,还是那句话,以吴三桂的骑兵属性,以3000精锐击败骑兵能力极差的華洪所部6000并不难,慢慢打的话,在赤霄剑加持下吴部精锐骑兵只会越来越多越强。读档更大的意义在于加速进程,理论上不改变结局。)
華洪战败被俘的消息很快传到王建所部,懊恼且怒极的王建立即挥师回头追赶吴三桂,在中旬即将过去时终于追至吴部附近。王建抓住时机施放伪报计,试图利用智商碾压忽悠吴三桂撤军,不幸被吴识破。至此,吴三桂孤军突袭南中的战略首战告捷。
不舍曲折,当决则直。
………………………………
七、故技重施,一释敌首
头号战将華洪的被俘,给前蜀军的震撼还是很大的,可主君王建此时却不能认怂,己方兵力优势巨大,没道理任由敌军在境内横行。在刚刚的追击行动中,差一点就成功了,实在有点可惜。敌首小桂子看着是个大老粗,本想忽悠他回师救援大本营,没想到居然被他识破。不管怎么说,此时必须继续前进,马上就到边界了,看他还能往哪跑。这次王建的追击,正是老吴想要的效果。
中元100年5月下旬,在击败華洪部后,吴三桂摆脱王建的追击撤往边界继续修建军乐台。当王建部终于在6月初走出茂密的森林进入西部小平原时,也同时进入了吴部骑兵的打击视野。此时的老吴已经从此前与華洪单挑的损耗中恢复过来,神清气足,正是适合战斗的好时候。
王建率领的枪兵阵对于骑兵来说是个麻烦,但若任其隐入密林就又失去一次作战机会更麻烦,要抓住平原作战的机会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老吴关宁铁骑的威名不可轻亵,唯有一往无前的冲锋,让铁蹄和马刀演奏不朽的凯歌。
王建部所在的小平原紧挨着一处致命毒泉,老吴原想绕过敌侧从东北方向发起突击,将之驱赶进入西南侧的毒泉,可惜王建似亦深知兵法,停驻处大部为森林环绕,骑兵短时间内无法绕后。既然没有更多选择,那就让正面突击冲得更猛烈些吧!
这一战,虽然击*了700多敌军,但老吴麾下精锐又损失三百多人,超过与前蜀名将華洪对决时的损失,好在收服的敌兵在赤霄剑感召下很快融入,总算是补回了一些。为避免长时间战斗带来更大的损失,老吴又故技重施,也成功挑起了王建单挑的火气。两军再次由主将对决定胜负,最终王建被击落马下活捉,其部众溃散而去。
成功抓住敌首得以结束了这次战斗,老吴很满意。只可惜王建作为主君无法被关押,如若处决则前蜀仍会另立将领成为新主继续对抗。没办法,老吴只好选择先放了他,就当是收服民心,这也是老吴南中icon攻略的初心,不可轻忘。
当老吴下达释放指令时,王建也是大感意外,直言“真没想到竟会受到敌人的同情……”
老吴释放王建还有一个更直接的目的,那就是目前驻守建宁城的许存。
当决则直,不忘初心。
………………………………………
八、退则摸鱼,进则红颜
当老吴那么爽快地释放前蜀主君王建时,其实已经选好了下一个作战的目标。或者说,这个目标原本就排在王建之前,只不过敌首王建大概以为老吴只是弱鸡好对付,过于兴奋抢先出阵,老吴也只能勉为其难先打发了这位隔壁老王。
果不其然,6月中旬被释放的老王前脚刚刚进城,许存立刻就率兵出城了,这次许存带来的是骑兵部队。其实无论華洪还是许存都并不擅长指挥骑兵,之所以率领骑兵出阵,估计还是有点急于求战,想尽快找到老吴决战。唉!这两位武夫打工人哪,确实头脑简单耿直不够奸猾,还没学会打工摸鱼的技巧。像老王就比较明智,即便他贵为主君,指挥骑兵能力还不错,但出阵时仍然选择了更为精通的枪兵。
骑兵部队确实够快速,即便需要穿越南中密林也并没有耽误太多时间。老吴击溃老王后返回边境休整恢复顺便继续修补军乐台,本来还想尽快修好帮助鼓舞鼓舞士气,可许存的部队来得太快了,军乐台还差一点修好他就冲到了附近。小许同学甚至还放出假情报想忽悠同样智商不足的老王撤退,可惜被识破。
(好吧,其实小许的智商略微占优,确实有成功那么一次,直接让美女间谍把老王的兄弟们忽悠上头了,军中一片混乱。老王没有办法,最终还是通过请求遥控势力以“超级无敌”无赖的S/L大法,才挽救了这群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兄弟。也不知道小许的间谍是从哪里搞来的,南中的辣妹子果然是要人命啊!)
老吴对此无可奈何,却也有喜有忧。忧的是兄弟们士气稍低,虽然不至于摸鱼,但恐怕战斗力堪忧;喜的是大家在上一场战斗中损耗的体力已经恢复正常,而且若能够尽早决战,就能更快搞定南中,对大家都是个解脱。兄弟们太渴望早点进城享享繁华泡泡小妞了,再不济也能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嘛不是。
其实在许存之后,就是随之重兵出城的老王,老王这次更豪气,直接就带了16000弩兵。老王的部队在许存部刚出城就随后跟来了,但他依然选了比较慢的兵种,出阵很快,行军却落后了许存部一大截。老王的这番操作,无形中帮了老吴大忙,又送了一次各个击破的机会。王老板的这番*操作,可怜了冲锋在前不懂摸鱼的耿直武夫许存。
虽然喜忧参半,但老吴显然不愿也不能浪费老王送的这波助攻。战斗结束,再次歼敌700多,但老吴剩下的兄弟也只有2500多。战斗过程几乎又是复刻了故技重施的伎俩,虽然有点无赖,但胜在有效,想要早点进城找妹子就必须这么来。虽然最后成功活捉了许存,不过这一战也几乎要了老吴的命,战斗到第20回合的时候老吴已经体力不支,最后又是通过必*绝技勉强获胜。胜是胜了,却也为后续留下了隐患。
再次出征的南中大boss老王已经在来的路上……
不忘初心,坚持不懈。
………………………………………
九、霸者无情,英雄落幕
中元100年7月中旬,王建的大军还在路上,刚刚在上旬击破并俘虏前蜀将领许存的老吴,赢得了一段空暇时光,正好君主项下的初级智力研究宣告研究完毕。老吴的智商确实是个硬伤,等回城有时间还真可以花点时间去进修提升提升。
可惜这段时光也是如此的短暂。
老吴多想赶去边境修补完军乐台的最后一块拼图,为兄弟们稍微回点气,可是计算了下路程,时间真的来不及。兄弟们想进城已经快想疯了,一心只想赶紧击败王建。必须尽量往建宁城从方向走,但又不能靠得太近以免遭到老王的暗算。更关键的是,必须趁着兄弟们这点士气还在,赶紧结束这场战争。
当然,以目前的状况,即使真要旷日持久慢慢搞定已经孤家寡人的王建,也并非难事。而且老吴在刚刚与许存的单挑大战中损耗太大,实在很需要更多时间恢复。只不过,这次原本就是打算速战速决夺取南中,此时回头去边境休整就会延误了搞定南中的时间,与咱关宁铁骑的威名有点不匹配。
为了速胜,为了渴望入城的兄弟们 ,老吴决定立刻就拼他一把。虽然有点上头,但总要试一试。
7月中旬即将结束时,老吴率部进占12,175坐标点位的平地,此处通往建宁城的方向上的树林区域较薄,既能利用树林掩藏,又可以迅速通过树林攻击靠近的王建部。当下旬到来,王建部终于进入骑兵攻击范围,其实已经有点靠得太近以至于两军之间隔着两格范围的树林。此时的老吴体力只刚刚恢复将近七成,但还是坚定地率部迅速穿过树林发动了突破战法攻击。在这场战争中老吴还是第一次使用这套战法,目的是从敌部中央突破争取打击敌军指挥中枢。
老吴的战法是成功的,一套战法下来,不仅成功穿越敌军阵地,离建宁城更近了,最关键的是找到了居中指挥的王建。单挑!单挑!!单挑!!!已经减员到只剩2354人的关宁弟兄们仍能高声呼和。
王建部众虽然遭到突袭,但只不过折损不足千人,仍有15000余众,按理是不愿单挑的,可此时众目睽睽之下被包围也不得不应战,好在对面小桂子似乎体力不太健康,应该有较大把握战胜他。如果能找回上次丢的场子,对统御部下提升士气将是大利好。
可惜没有如果。老吴仍旧在最后关头打出了那套屡试不爽的必*绝技,老王再次落马不幸被俘。更不幸的是,急于结束战争的小桂子这一次下了狠心,老王被处决了!!!
老王很不甘心,可也唯有长长的无语,哀叹武运尽头唯有一死。老王也不想怪小桂子,要怪只怪这争霸擂台的设定过于无情,居然不允许势力主君在最后一座城破之前投降,哪怕只剩最后一将已经孤家寡人也不让投降。
老吴其实也很不甘心。平心而论,老王综合能力面板很不错,而且还拥有镇守这片南蛮时常出没横行的南中之地所需的专属特技“亲蛮”。无怪乎老王能在南中混得风生水起这么多年。若能允许降服,老王必是老吴创业争霸初始班底的重要一员。
这该死的不允许主君投降的设定到底是什么鬼?!
一个不能降,一个着急不能等不敢放,最终人头落地,老王英雄落幕悲剧收场。
中元100年7月,前蜀军灭亡,成为第一支倒下的争霸势力。南中暂时成为无主之地,但很快就将迎来新的主宰。而孤城单人起家的老吴则意外成为第一个挥动死神镰刀的势力,如此速度,说是震惊天下绝不为过。
坚持不懈,胜者为尊
…………………………………………
十、尾声定鼎,入主南中
中元100年7月末,吴三桂为了尽快入主南中,忍痛斩*活捉的前蜀主君王建。随后经过两回合的急行军,终于在8月中旬攻陷空城建宁。放眼天下,吴三桂势力由于坐拥双城,瞬间从排行榜最末的势力转身成为第二势力,排在此前已经进占空城上庸的北周宇文泰势力之后。
吴三桂进占建宁城之后,一直致力于扩展人才库,尤其是已经俘虏的華洪和许存二人,以结束孤身一人奋战的状态。可惜有点天不遂人愿,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斩*王建的诅咒或影响,二人迟迟不肯归顺。二人一直被关押到11月下旬,许存才答应登庸;12上旬在许存劝说下,華洪也终于归顺。12月中旬,吴三桂带着華洪回归初始大本营云南,准备探索传说中的隐藏在野人士。随后吴三桂探索找出桓玄,没能说服他加入,等到下旬时,才由驻守建宁的许存赶过来才终于说服。12月下旬同时收到的好消息是,華洪探索发现汉之篡臣王莽,拥有“名声”特技,更重要的是智力值有77,成为吴三桂任命的第一任军师。
在等待和说服人才的间隙,吴三桂主要是醉心于探索搜罗宝物和收服民心。此间发生的其它主要事件如下:8月下旬找到“泰阿剑”,9月初在臣民拥戴下晋位成为大夫,终于也混成了有爵位身份的人。同样是9月初,天下纷争开始出现变化结果,成汉军灭亡。老吴则继续探索找到了《六韬》,中旬又找到了《诗经》,下旬《周易》。10月上旬找到《礼记》,中旬《战国策》,下旬“轩辕剑”。11月上旬找到《三略》,中旬后周军灭亡,找到《尚书》,下旬平阳公主军灭亡。12月初发现刘邦的西汉军派出霍去病率部进军建宁,不过路途遥远暂时无碍。12月下旬老吴找到“湛卢剑”。
中元100年12月下旬,在这争霸元年即将过去的时刻,吴三桂势力共有5人,宝物11件。至此,吴三桂的创业争霸之路来到了重要的破局点,开始展望新的时代。
胜者为尊,唯才是举
……………………………………………
番外,另外的选择
为了尽早占领建宁,吴三桂不得已在中元100年7月斩*了前蜀主君王建,灭亡其政权。可是这一选择后来困扰了吴三桂很久,犹如现实中他在覆灭南明政权之后一样,时常会在噩梦惊醒。为救赎自我,他申请到了一次重生重来的机会。
这一次,吴三桂在活捉王建之后并没有斩*,而是又一次释放了他。王建回到大本营,兵多粮足的建宁城依旧是吴三桂暂时无法撼动的存在。吴三桂只能等。
直到后来,云南由于无人驻守管理治安过低,境内挨着建宁西部的地方终于爆发了吐蕃军之乱。吐蕃军所属将领噶尔钦陵、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祖德赞、噶尔东赞都非常强悍,都拥有特技“南蛮”,这是个超大招级特技,有“百战”、“治军”、“明镜”、“强行”、“遁走”、“天命”、“奏乐”等特技的组合效果。
吐蕃军在向云南进军途中会经过建宁城附近,顺手攻击掠夺建宁城。在强悍的吐蕃诸将围攻之下,中元101年2月建宁城最终陷落。
在此期间,吴三桂则带着所剩不多的关宁铁骑绕道行军,藏身于建宁东南山谷之中。一直等到3月中旬吐蕃军诸部掠夺完建宁城,然后向最初目标云南进军而去走远了,吴三桂才带队出谷占领已经无主的建宁城。
虽然前蜀政权灭亡了,但王建还在,或许还能为吴三桂所用,他并没有背负擅*的名头,能够心安理得地入主南中。而他的云南城,则最终难免于陷落,好在入主建宁城之后,能够空出手来派人去提前疏散了城内军民,并在吐蕃军散去以后,率领军民重回云南城,展开新一轮的建设。
人说,“慈不掌兵”,既然选择了不擅*,也只好承受旷日持久的坚持,以及初始大本营陷落的后果。(其实云南城在被吐蕃军攻陷之前,由于旷日持久的战争而无法建设,已经开始断粮,初始的守城士兵也大部逃散。可见有些战事一旦开启,最好速战速决,否则后患无穷)
……………………………………………
后记:本文是笔者以三国志血色衣冠中吴三桂势力作为主角,玩游戏破局时的操作记录,算是以游戏为基础引申的小故事。前期边玩边写其实已经陆续以微头条形式发布,本文算是做个阶段汇总整理。
在之前单发时已经配了许多图,本文就不再配那么多图了。
玩游戏是笔者爱好,偶尔写写文字也是笔者爱好。我想,能把两种爱好结合一下,也算对得起付出的时间。
写得好的求点赞!
写的不好的,欢迎大家探讨指正。
谢谢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