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平定三藩

康熙平定三藩

首页角色扮演讨伐吴三桂更新时间:2024-07-02

《中华上下五千年》

第十篇 明清时期

第十八章 康熙平定三藩

在中国所有的皇帝里,康熙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他也是一位文治武功的好皇帝,受到后人的景仰。

可这位皇帝的一生并不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许多大事件,每次康熙都能沉着应对,化险为夷。

康熙鳌拜剧照(网络配图)

《智除鳌拜》

1661年,顺治皇帝病逝,儿子玄烨继位,就是康熙帝。

康熙帝继位时,年仅8岁。按照顺治帝的遗诏,由4个满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辅政。可没过多久,鳌仗着掌握兵权,独断专横,权倾朝野。谁要是和鳌拜意见不,下场便可想而知。

康熙帝满14岁的时候,亲自执政。这个时候,另一个辅大臣苏克萨哈和鳌拜发生了争执。鳌拜勾结同党诬告苏克萨犯了大罪,奏请康熙帝处死苏克萨哈,康熙帝不肯批准。没到,鳌拜竟挽起袖子,亮出拳头,在朝堂上跟康熙帝争了来。康熙帝一想,这鳌拜如此胆大妄为,非要除掉不可。可是,毕竟自己势力太小,也只好暂时忍耐,把苏克萨哈*了。

鳌拜一手遮天,怎么除去这位老臣,让康熙帝犯了难。后来,他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几岁的贵族子弟担任侍卫,把他们留在身边,天天练习摔跤。鳌拜进宫去,常常看到这些孩子吵吵嚷嚷在御花园里摔跤,只当是孩子们闹着玩,并没有在意。

有一天,鳌拜接到康熙帝的召见命令,要他单独进宫商量国事。鳌拜像平常一样大模大样进宫去。刚跨进内宫的门槛,忽然一群少年拥了上来围住鳌拜,有的拧胳膊,有的拖大腿,一下子就把他打翻在地。任凭鳌拜大声叫喊,也没有人来搭救他。

鳌拜被抓进大牢后,康熙帝马上调查鳌拜的罪行。大臣们认为,鳌拜专横跋扈,滥*无辜,罪行累累,应该处死。可康熙帝却从宽发落,革了鳌拜的官爵,给他留了一条生路。小小年纪的康熙帝用计除去了鳌拜,让朝廷里一些比较骄横的大臣害怕起来,也不敢再胡作非为,大胆放肆了。

三藩(网络配图)

《平定三藩》

亲自执政后的康熙帝,大力整顿朝政,清朝渐渐强盛起。但是,南方的3个藩王却叫他十分担心。吴三桂是三藩中强的藩王,十分骄横,他不但掌握着地方兵权,还控制财,自派官吏,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要统一政令,三藩是很大的障碍。一次,尚可喜因为年已高,想回辽东老家,上奏要让儿子尚之信继承其位,留在东。康熙帝批准了尚可喜告老,但没有批准他的儿子接替平王的爵位。这样一来,触动了吴三桂、耿精忠(耿仲明的孙),他们想试探一下康熙帝的态度,就主动提出撤除藩王爵的请求。

许多大臣对康熙帝说:“吴三桂他们要求撤藩是假的,果批准他们的请求,吴三桂一定会造反。到那时候可就了。”

不料,康熙帝却果断地说:“吴三桂早有野心。撤藩,他要反;不撤,他迟早也要反。不如来个先发制人。”接着,他就下诏答复吴三桂,同意撤藩。这吴三桂一下懵了,本想皇帝会做出一些挽留的姿态,自己顺水推舟留下来。谁知康熙帝会这样决断,他是又惊又恨,决定起兵造反。

1673年,吴三桂在云南起兵。为笼络民心,他换上明朝将军的盔甲,说是要替明王朝报仇雪恨。吴三桂在西南一带势力很大,一开始,叛军打得很顺利,一直打到湖南。他又派人跟广东的尚之信和福建的耿精忠联系,约他们一起叛变。这两个藩王有吴三桂撑腰,也反了。这时,整个南方都被叛军占领了。

康熙帝一面调兵遣将,集中兵力讨伐吴三桂;一面停止撤销尚之信、耿精忠的藩王称号,把他们稳住。尚之信、耿精忠一看形势对吴三桂不利,就投降了清朝。吴三桂的处境孤立起来。经过8年战争,吴三桂知道自己支撑不下去了,连悔带恨,生病去世了。

1681年,清军分三路攻进云南昆明,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自*。清军自此平定叛乱势力,统一了南方。

三征葛尔丹(网络配图)

《三征噶尔丹》

明朝末年,沙皇俄国趁机向我国黑龙江地区进犯。

后来,康熙帝两次用兵,彻底地消灭了沙俄侵略军。沙俄府在雅克萨失败以后,并不甘心,就在《尼布楚条约》签订第二年,又唆使准噶尔部(蒙古族的一支)的首领噶尔丹进漠北蒙古。

康熙帝派使者到噶尔丹那里,叫他把侵占的地方还给漠北古。噶尔丹仗着沙俄政府撑腰,不但不肯退兵,还大举进犯南。

听到消息,康熙帝大为恼火,决定亲征噶尔丹。1690年,康熙帝分兵两路:左路由抚远大将军福全率领,从古北口出兵;右路由安北大将军常宁率领,从喜峰口出兵,康熙帝亲自带兵在后面指挥。右路清军先接触噶尔丹军,打了败仗。噶尔丹长驱直入,一直打到离北京只有700里的乌兰布通(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

康熙帝坐镇指挥,清军用火炮火枪集中轰击。福全又派兵绕出山后夹击,把叛军*得七零八落,纷纷丢了营寨逃走。噶尔丹一看形势不利,赶快派人来求和。原来,噶尔丹求和只是缓兵之计,他们乘机逃到漠北去了。

回到漠北后,噶尔丹表面向清朝政府表示屈服,暗地里重新招兵买马。1694年,康熙帝约噶尔丹会见,订立盟约。噶尔丹不但不来,还暗地派人到漠南煽动叛乱。

1696年,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分三路出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从东路进兵;大将军费扬古率陕西、甘肃的清军,从西路出兵,拦截噶尔丹的后路;康熙帝亲自带中路军,从独石口出发迎击噶尔丹。

康熙帝的中路军到了科图,遇到了敌军前锋,但东西两路还没有到达,这时候,有人传言沙俄将要出兵帮助噶尔丹。随行的一些大臣就害怕起来,劝康熙帝退回北京。康熙帝气愤地说:“我这次出征,还没有见到叛贼就退兵,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再说,我中路一退,叛军全力对付西路,西路不是更危险了吗?”

康熙帝下定决心,继续进兵克鲁伦河,并且派使者去见噶尔丹,告诉他是康熙帝来亲征了。噶尔丹在山头见到清军军容整齐,就连夜拔营撤退了。康熙帝一面派兵追击,一面赶快通知西路军大将费扬古,要他们在半路上截击。

噶尔丹带兵奔走了五天五夜,到了昭莫多(乌兰巴托东南),正好与费扬古率的清军相遇。费扬古在树林茂密的地方设下埋伏,然后派先锋把叛军引到预先埋伏的地方,叛军向山顶进攻,清军从山顶放箭,展开了一场激战。叛军死的死、降的降。最后,噶尔丹只带了几十名骑兵逃走了,清军获得了胜利。

经过两次大战,噶尔丹内部土崩瓦解,康熙帝要噶尔丹投,但是噶尔丹继续顽抗。隔了一年,康熙帝又带兵渡过黄河征。这个时候,噶尔丹原来的根据地伊犁已经被他的侄儿策阿那布坦占领,他的左右亲信听说清军来到,也纷纷投降,意做清军的向导。噶尔丹走投无路,服毒自*了。

《历史档案馆》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场景(网络配图)

明朝末年,沙皇俄国经常进犯我国东北地区,到处掠夺财物,*害人民,老百姓的生活无法安顿。后来,康熙帝两次用兵,彻底地消灭了沙俄侵略军。沙俄政府见势不妙,慌忙派使者赶到北京,要求谈判。1689年,清政府派出代表索额图,沙俄政府也派出戈洛文做代表,在尼布楚举行和谈,划分了两国边界,这就是《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两国在平等谈判的基础上所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