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千年”古树:年轮藏着历史 虬枝承载乡忆

新乡“千年”古树:年轮藏着历史 虬枝承载乡忆

首页角色扮演天降龙迹官方版更新时间:2024-04-12

古树名木是自然的馈赠,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资源,它们一圈圈的年轮,述说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铭刻着岁月的沧桑变化。它们用虬枝密叶构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承载着乡音、乡愁、乡忆,诉说着乡村往事和风土人情。

五月中下旬的一天,饮马口地标性的大柳树,因为大风、虫蛀等原因,轰然倒下了,让众多新乡市民唏嘘不已。

饮马口老柳树如今只剩下残根

这棵老树见证过周边无数商业的繁华更迭、无数人的悲欢离合......它的离开,使关于老新乡的记忆又少了一片绿荫,多了一块引人回忆的年轮。

说起“老树”,咱们新乡有历史、有故事的名树还真不少。今天,《相约新乡》就带着大家认识几棵咱们新乡的“古树名木”。

新乡城里十字老槐树

在新乡市,最传奇的树,莫过于那棵“横行”劳动路城里十字的老槐树了。

城里十字位于新乡老城区的中心地带,也是新乡商业区最繁荣的街道之一。四周商铺林立,车来车往,窜流不息。就在这条路当间儿,一棵十余米高的老槐树,稳稳妥妥地自然生长着。并且,树的周围用水泥砖瓦建起了一座台基保护着,提醒着过往车辆绕道而驶。

一般刚到新乡的外地人见了,总是免不了地稀罕。这么寸土寸金的地儿,怎么让一棵老槐树“挡了道儿”?

其实,在新乡,不仅没人争究这棵老槐树这家安的是否合适,大家伙儿反而乐得图一景致。

新乡的这棵老槐树栽植于清朝末年。生活在此地的杨法江买宅基地时以80串钱把树买下,并用石墙围起。解放前石墙被国民党军队拆去建工事,这棵槐树在杨家尽力保护下生长至今。

二百多年来,这棵老槐树和新乡一同成长,默默见证了新乡的变迁。值得称道的是,为对此树进行有效保护,修建劳动街时,市政府特意为树让道,让路在这里拐了个弯儿。目前,该树长势旺盛。

辉县市政府院内槐抱榆

在辉县市政府院内的石阶上,有一株奇特的槐抱榆。榆树长在槐树树杈中心,槐、榆树干靠合在一起,槐树基部围径2.4米,树高11米,树龄1000余年。槐树树干劈裂,主枝斜伸;榆树生长较快,干形粗大,仅被槐树围抱半面。榆树树干中部围径2.5米,高大挺直,超越槐树冠之上,组成上下两种不同叶型的树冠。至今“槐抱榆”树生长旺盛,枝叶繁茂,为远近皆知的“奇观树”,已被列为县级保护的古树。

榆抱槐

唐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县令曹怀节以广植槐树抒发怀念共城父老之意,特在三常左前植槐一株(即今辉县市政府后院的唐槐)。

唐槐

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县令李之才仿效曹令,也在进楼左前植槐一株,此树历经金、元、明、清几朝,被拴马拴成歪脖,到清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已经空心。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大旱,知县邹景思梦见衙前有苍龙戏水,次年果然全县降雨,急忙奔往衙前审视,隐约似有龙迹,以后每逢天旱到此祈雨,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知县潘江到任,连年歉收,他为寻求兆丰吉祥之物,在槐树中栽一树榆树,名曰“槐(怀)抱榆(鱼)”,象征年年丰收,岁岁有余。

辉县白云寺古银杏群

白云寺(点击绿色字体,了解更多详情)位于辉县市西25千米的太行山南麓关山高峰下,创建于唐代。原名梦觉寺、白茅寺,历代都曾修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更名为白云寺。

白云寺现存的六株银杏是寺院的一大景观。院内一株,山门前台阶下并列五株,四雌二雄。最大的一株胸围为3.45米,树高27米,目前生长良好。

每到秋末冬初,它们都会幻化成一身金黄,吸引众多游人前来观赏。为让人们充分亲近大自然,这个时节的落叶都不会被清扫,走在上面踩出“窸窸窣窣”的乐章,仿佛也沾上了禅意。

据传此六株银杏为唐代(公元826年)所植,距今有1000多年。唐太宗对佛教怀有特殊的感情,也十分喜欢银杏树,故将银杏广植于寺庙中,同时寓意寺院长青、兴旺发达。千百年来这六株古银杏虽几经劫难,如今却仍然屹立,根深叶茂,覆地面积3亩多,为白云寺增添了无限光彩。

辉县西孟庄老杨树

生长在辉县市洪洲乡西孟庄村这棵毛白杨,有200多年历史,树高达16米,树干浑圆,干形优美。

传说,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巡游百泉,一曰游到此地,见该地甚为荒凉,周围数里无树一棵,为使该地尽快绿树成荫,命随从在五里河、西孟庄一带栽植杨树,并亲手栽树一棵,由于多年的兵荒马乱,其他树因各种原因均已砍伐和死亡,保留至今的一株正是当年乾隆皇帝亲手所栽。

抗曰战争时期,出生于辉县金章的原北疆军区司令员郭兴(电影平原游击队李向阳的原形),在辉县境内炸碉堡,打日寇、灭汉奸,出奇制胜,成了曰、伪汉奸闻名丧胆的“克星”。传说,曰伪汉奸抓捕郭兴(点击绿色字体,了解更多详情)不成,便将其妻子抓到该树下残忍*害。有村民说,这棵树由于被烈士的鲜血滋润过,所以现今生长得才如此茂盛。

卫辉比干庙古树群

在卫辉市比干庙(点击绿色字体,了解更多详情)内,有大小不一的古老侧柏174棵,和院内现存的孔子剑刻“殷比干莫”四字古碑碣、北魏孝文帝《吊比干文》、李世民碑、乾隆碑一样,不仅记载了那段悲壮凄美的历史事件,也为后人讲述着有关一代良相的动人传说。

比干庙内现存的古柏中,很有特点。比如,”开“心柏。它的树干从根部到每一个细小的枝梢都是裂开的,且此处有一拳头大如心脏一样的凹状,置”心“其外。传说比干死后,老树有知,甘愿将自己的心掏出为老臣换心,使其重返人间。

开心柏

比干虽然未能复生,这些郁郁葱葱的柏树却活了下来,记录着人世的沧桑和岁月的变迁,启迪着人生意义。人们把这一胸膛开裂的柏树比喻为被剖心的比干,象征着忠君爱国的千古明相比干及其精神至今仍屹立天地间。

我们再看这株”板柏“。您看它扁平如一块薄板,且两侧无树皮,俗话说:人活脸,树活皮。而它几乎无皮,千百年来却生存下来,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传说比干死后,狂风卷土成墓,玉皇大帝怜其无棺材,天降其材为其做棺材。同时也象征比干刚板直正的精神。

大殿、“开心柏”、乾隆御碑

比干庙里的柏树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无论庙内,还是比干墓四周的古柏,都是弯着腰、低着头的,不像新近植种的柏树那样。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传说,比干公被“天葬”以后,四周的柏树惋惜比干忠臣的惨死,纷纷低头默哀,向比干公表达敬重的心情,长期以来,就形成了这种“无头”的奇怪景观。

卫辉罗圈银杏树

卫辉市狮豹头乡罗圈村生长着一棵古银杏(点击绿色字体,了解更多详情),树龄约1000多年,树高24米左右,冠幅平均24.5米。其周围为石质山地,唯有一清泉水经过树根前,独得甘露,生长旺盛,传说是宋太祖赵匡胤当年路过的拴马树。

因年久树心有空洞,在树心部又生出一株黄连木,群众称“白果抱黄连”,成为当地一大景观。关于这两棵树,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

【故事】银杏树的传说

太行山某村,有一对夫妻,生个儿子取名阿福。阿福长到成年,双腿就像桥的拱洞,因此人们都叫他罗圈。

罗圈很善良,村东财主家有个女儿叫香草,年十八,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豪门子弟登门求婚的络绎不绝,但都被香草拒之门外。原来香草情有所钟,她说,村西罗圈方二十,为人处世好德行,不攀富贵进豪门,愿与此君结连理。

财主说,罗圈的确是好人,家徒四壁贫如洗,为父与你别择王,莫到将来苦黄连。香草不听,整日不思荼饭。财主大为头痛,他忽生一念,如果罗圈死掉,女儿不就死心了?

此时村里正流行疾病,染上这病,不出十日便骨瘦如柴。财主找到罗圈说,北山顶上有一种药可治大家的病,只是路途险恶……罗圈一拍胸脯说:“我去,只要能治好乡亲的病!”财主暗喜,原来他已在必经要道上设下了陷井。

罗圈来到北山脚下,听到了一阵*,见路旁躺着个老婆婆,垂着眼皮,奄奄一息。她说:“饿呀,给我点儿吃的吧!”罗圈掏出干粮,一点一点喂老婆婆。老婆婆气色好了,对罗圈说:“好心的年轻人,从那条没人走过的小路上去,可得奇草治百病,快去吧!”

罗圈上到山顶,一边砍柴,一边寻找奇草。累了他坐在一块岩石上休息,忽然发现对面山壁有绿光,深觉奇怪,时值严冬,怎有青绿?莫非那就是山药?他上去摘下来,那是一株矮小植物,几片扇形叶子,托着几颗白色果实,如杏一般。

“我得先尝一尝,可不能毒害了大家。”罗圈摘下一个白果就往嘴边送。“别吃,别吃”一个声音说。罗圈左看右瞧不见人影,仔细再听,声音发自白果:“我乃瑶池一仙草,怜惜世间人疾苦,下得凡界帮众生,怎知居高无人识。”罗圈非常高兴。

仙草又说:“我毒性大,生食吃了点便会危及性命,但炒熟后吞食一颗,则可消除百疾。”罗圈说:“你只有几个果实,怎能救村里这么多人呢?”

仙草说:“我毒性大,生食吃丁点便会危及性命,但炒熟后吞食一颗,则可消除百疾。若将我全部吞下,便化作参天大树,结出许多果实,果实和叶子都可入药,便可拯救苍生。”罗圈听了拿起白果便往嘴里送。“你可要想好。”白果说,“化作树后永不复生。”

罗圈说:“牺牲一己,换取大家安康,我情愿。”说完就将白果全部吞下。过了一个时辰,罗圈顿觉腹内灼烧,脚下生根,慢慢地化作了一棵参天大树,扇形叶,结白果。 财主听说罗圈变成了一棵树,暗自高兴。

香草呢,既敬佩,又伤心,整天以泪洗面,滴水不进。财主没法,便把家搬到离村子很远的地方。距离哪能减少相思之苦,香草偷偷跑到白果树前,纤手抚琴,凄婉唱道:“君化仙树救黎民,我心随去作伴君,人世难作比翼鸟,林山愿为木同根。”唱着,唱着,香草昏睡过去。天际飞来一只仙鹤,驮起香草把她放在白果树上。一眨眼,香草不见了,白果树粗壮的枝上长出一枝新绿……

村里的人们吃了白果仙药百病痊愈。财主因失女之痛,病情加重,不多日便一命归西。 山民为了纪念罗圈,便把这个村子称为罗圈村,把白果树叫做银杏树。银杏树上长出的那另一棵树,人们都说是香草所化。

封丘陈桥驿系马槐

陈桥驿夕照

封丘陈桥(点击绿色字体,了解更多详情),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距中原名城开封仅20余公里,是中原通往燕赵的咽喉之地,从唐代起这里就设有驿站。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在这里,赵匡胤黄袍加身,开启300多年大宋王朝。如今,走进陈桥驿,左边为“宋太祖黄袍加身处”碑,石碑旁边,便是当年赵匡胤拴过战马的那棵著名的古槐树了!

古槐高有丈余,树围5.4米,历经千年,已于1983年枯死。当地文物部门为防风化折断,对其进行了化学处理,但古槐看起来仍很有气势,苍劲有力。

延津酸枣阁古酸枣树

酸枣阁(点击绿色字体,了解更多详情),位于延津县城北9公里处,石婆固镇集北村东头。这里有一片沙丘,沙丘上有一座小庙,叫东岳庙。在庙宇的后面,有一个古老的方型阁楼,长宽各八尺,高两丈余,系明代建筑——它就是酸枣阁。

酸枣阁和尉迟恭还有一段渊源,清《延津县志》上记载:“唐尉迟敬德奉命重修之役(即监造东岳庙工程),曾系马挂策其上。”

至今,在酸枣阁的正中,保存着一棵古老的枯酸枣树,高6米、直径约1.9米,普通人双臂合抱也抱不住。因历史久远,这棵树木质已石化,样子宛如怪石。 

酸枣阁边的酸枣树

关于酸枣阁和阁子里的这棵酸枣树,民间流传着一些神奇的故事。

【故事】酸枣阁&酸枣树

唐太宗时,宫中一位娘娘得了怪病,多名太医诊治,皆找不到病因。唐太宗心急如焚,降旨遍访天下名医,能治好娘娘的病重重有赏。许多民间的医生入宫诊治,仍旧不见病情好转。

一天夜里,朝中军师徐茂功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一老翁对他说:“想治好娘娘的病,需用酸枣山上大枣仁做药引。”第二天早朝,徐茂功把此梦禀报了唐太宗。

唐太宗于是就派人四处打听,得知酸枣山就在延津。于是急忙派人来取酸枣,娘娘吃了酸枣仁做的药,病果然就好了。

娘娘病好后,唐王觉得此树乃天下一奇,就派尉迟敬德到酸枣山修庙和亭阁,以感谢神树医治好爱妃的病。尉迟敬德带领工匠人马,来到延津。先重修了酸枣山的东岳庙,又根据这棵神树的形状,修了一座富丽堂皇的的亭阁,来保护这棵神奇的树。

阁楼窗户上伸出来的酸枣枝

树冠的东北方向有一个粗大的树枝,被称作“龙头”,在修建亭阁时,尉迟敬德常常把自己南征北战时用的钢鞭挂在这个树枝上。

明代,东岳庙与阁相继倒塌,而枯树根侧却另发新株。当时有姚、高、陈三姓人出资修围墙保护新株,但是后来这些新株也枯死了。之后为保护树干,建了一座长宽各八尺,高两丈余的方形阁楼(酸枣阁)。阁楼南向留小门,东西山墙上部各有小窗一孔。阁内棚楼板,楼上北墙中嵌石碣一方,刻“挂鞭处”三字。

古树名木是活化石,是绿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根据新乡林业部门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新乡共有古树113棵,7个古树群(辉县6个古树群:1个银杏群6株、5个侧柏群1000余株),卫辉市1个侧柏群200余株),散落在全市各处,这些保存下来的绿色资源正在新时代里发挥着新作用。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然而时至今日,一棵树的价值不仅限于供人乘凉,尤其古树名木,作为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已成为当今“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新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着力保护古树名木,留住乡愁情思,让古老的遗存与文化记忆焕发出勃勃生机。

来源*相约新乡

声明: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后台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