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鼠闹东京》过录本第一卷:开宗明义细述天地人神鬼之事

《五鼠闹东京》过录本第一卷:开宗明义细述天地人神鬼之事

首页角色扮演天灵诀之一梦蓬莱更新时间:2024-04-30

五鼠闹东京

作者:

【清】张辉榜 【民国】张国春

不孝孙张明杰叩首谨录

此书原一百卷,后遭变故,风云际会,因而散佚,好不痛哉!今为残篇过录之,仅存一十七篇,好在其书脉络清晰,情节流畅,故事亦有“春秋笔法”,犹如“草蛇灰线、伏脉于致千里也”,编纂续写,非为难事,故而儒生当竭尽全力,以全其璧,虽可能并不尽好,但求问心无愧忧也,特此说明!

第一卷

开宗明义细述天地人神鬼之事

提纲挈领演谈五鼠闹东京缘由

诗云:

莽莽宇宙星浩瀚,千古故事万人传,

世间凡物皆定数,细述其理解通玄;

粤自混沌初开日,奠定天地与山川,

溪流路径一脉承,风云气候变万千;

三十三天云衢外,日月星辰渺无限,

五行金木水火土,天地万物乃始连;

阴阳相兑乾坤转,二十八宿列旁边,

东方苍龙西白虎,北宫玄武南朱雀;

玉皇大帝为至圣,天地人神尽其管,

十洲三岛兼五岳,得道正仙归其遣;

神仙也非轻易做,纵使天帝不可免,

细致谨慎心翼翼,切勿妄动凡尘念;

如同风卷枯叶落,一朝心动劫难免,

如今传说五鼠事,列位看官可听全?

只因玉帝生介心,气煞奎狼下尘凡,

从此受尽世间苦,历竭无数是非难!

投身包家作螟子,大爷恐吓心不安,

心忆梦兆犹未定,青面獠牙紫光闪;

左手银锭右手笔,竟自舞到员外前,

梦罢见此妖婴童,身黑似那乌金炭;

默默无语不则声,气宇无处不威严,

二嫂见此异心起,太爷面前进馋言;

欲致婴儿于死地,省得三三分家产,

投之荒郊野陌外,吊睛白额虎救全;

无意磕破堂前额,弯弯一钩新月悬,

元始天尊亲下界,婴孩前世皆点然;

以手抚摸婴孩顶,偈语天尊悉数传,

天尊见其黑如夜,助其打开智慧眼,

从此天下冤屈清,魑魅魍魉不敢现;

授罢天尊跨鹤去,寻来兄弟是包山,

大兄听闻贤妻语,恨煞二弟心甚蹇;

区区一个婴孩儿,缘何作此恶毒端?

凡事本为天注定,犹如风雷不可转,

得古今盆阴阳镜,此等异事且不谈!

且说包拯登科后,官拜开封知府院,

英雄豪杰尽相助,澄清多少不白冤!

天子赞其人正直,御赐天地乾坤剑,

上斩皇亲下斩民,妖魔鬼怪性命断!

昭雪狸猫换太子,洗尽五鼠闹京翻,

因上灵山请老母,身陷蛟穴龙泽潭,

德行感动天上友,星宿斗蛟实可赞!

缴龙窟中身被困,恶蛟之计实是惨,

元始众仙齐下界,金山镇之万万年!

天上人间太平享, 仁宗江山事亨咸,

黎民百姓口呼欢,天神人臣包青天;

朝断阳来夜断阴,龙骨床上神威显,

至于百年劫满后,位在奎宫列金仙!

诸位看官, 以上诗句,便是一部《五鼠闹东京》之主旨缘起所在。至于具体详情,可待儒生我与你细细叙述、娓娓道来:为何我在此书缘起之时,又无端地加进了“天、地、人、神、鬼”之事?皆因余之所观古今所列神话小说之中,迄今为止,尚未有一部典籍,将其全全总结,最多亦不过为泛泛而谈是也。故今日在此,趁个机缘,待余向诸位看官读者,作个明明白白的交代罢,也算作是了却我多年的一片心愿!

先说“天地”,自古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曰:“天”;气之重浊下沉者,曰:“地”;原来虽说世间天界万变万应,却也只得一纵一横:

纵里看去,便是“宗动天、日天、月天、水天、火天、金天、木天、土天、二十八宿天”,共是九天;

横里看去,便是无上天、四人天、切利天、坚首天、持鬘天、常桥天、福生天、福受天、广来天、大梵天、焚辅天、梵众天、少光天、光音天、无量光天、少净天、遍净天、无量净天、善见天、善现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无边空处天、无边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天、非非想天、色究竟天、须欿摩天、兜率陀天、乐变化天,还有一座“他化自在天”,共是“三十三天”。玉皇大帝所处的那个境地,正是“他化自在天”的天界。

却说这座天乃是帝释天尊、悦意夫人、西王母娘娘共同执掌,掌的是谁?乃是古往今来“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的后果前因。若遇见帝释天尊同了悦意夫人、西王母娘娘升殿,余辈便可隐匿在一个僻静去处,同为瞻仰。只见那:

天宫现彩,宝殿生云。仙乐悠扬,香烟缭绕。左一行,排一层紫袍银带的仙官;右一行,列几名翠袖霓裳的宫嫔。阶下列着是白旄黄钺,彩节朱幡。金盖、银盖、紫芝盖,映日飞扬;龙旗、凤旗、月华旗,随风招展。雕弓羽箭,飞鱼袋画着飞鱼;玉辇金根,驯象官牵着驯象。

飞电马、追风马,跨上时电卷风驰;龙骧军、虎贲军,用着他龙拿虎跳。一个个,一层层,都齐臻臻静悄悄地分列两边。殿上龙案头设着文房四宝,旁边摆着一个朱红描金架子,架上插着四面朱红绣旗,旗上分列着“忠、孝、节、义”四个大字。

一时仙乐数声,画阁开处,左有金童,右有玉女,手提宝炉,焚着白檀紫降,引了那帝释天尊、悦意夫人、西王母娘娘出来。那天尊,头戴攒珠嵌宝冕旋,身穿海晏河清龙衮,足登朱丝履,腰系白玉裎;那悦意夫人和西王母娘娘,不消说,自然是日月龙凤袄、山河地理裙了。三位天神,身后皆有一双日月宫扇,众嫔妃们相继簇拥着出来。

(以上文字,引自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

由上可见,所谓的“三十三天”,也不过是一处虚无缥缈的所在,故可称之为:“净天”

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始生天地万物,古人把宇宙万物,具体划分为五种性质,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并称其为“五行”。早见《尚书 · 洪范》,箕子与周武王对话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滋润也;火曰炎上,燃烧也;木曰曲直,弯曲,舒张也;金曰从革,因其成分致密,善分割也;土爰稼穑,播种收获也。故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皆有回目也。

五行相生,两类属性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之关系;具体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则与相生相反,两类不同五行属性事物之间,其关系相互克制;具体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日月五行,又谓之“七政”;亦指“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书 · 舜典》载:“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意为天地之运转、四时循环往复之变化、人间之否泰祸福,皆为北斗七星所主宰。《易 · 系辞》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此日月五星,有吉凶之象,因其变动为占,七者各自异政,故为七政。得失由政,故称政也。"

孔子曰:“七政,日月五星各异政。”孔颖达疏曰:“七政,其政有七,于玑衡察之,必在天者,知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

《史记 · 五帝本纪》:“於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此中“以齐七政”裴骃集解引郑玄注同此说。明袁可立《睢阳人物志序》载:”予谓人从星辰岳渎而降,天文失志,则三辰七政之间昧其躔度矣。”

裴骃集解引马融注《尚书》又云:“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第二曰主月法; 第三曰命火,谓荧惑也;第四曰煞土,谓镇星也;第五曰伐水,谓辰星也;第六曰危木,谓岁星也;第七曰剽金,谓太白也,日月五星各异,故曰七政也!”

“二十八星宿”紧列五行之旁边,为古代天文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由“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各七宿组成。“二十八星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反,具体如下:

东方称青龙: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北方称玄武: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貐;

西方称白虎: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

南方称朱雀: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张衡《灵宪》诗曰:

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据于右,

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

且说这“二十八星宿”按顺序以角宿为首,轸宿为尾,首尾相接,沿黄赤道带环天一周,接下来又是角宿,如同一个闭环,无头无尾。《吕氏春秋》载:“轸与角属,园道也”,最后轸宿又与角宿相连,组成一个圆道是也。

若每一象的中央一宿运行至“东、南、西、北”四个主方位之上,即“苍龙之房宿在卯、朱雀之星宿在午、白虎之昴宿在酉、玄武之虚宿在子”,则四宿左右,两侧各成一宿,即房宿西侧之亢和东侧之尾;星宿西侧之鬼和东侧之翼、昴宿西侧之娄和东侧之觜、虚宿西侧之牛和东侧之室,正处于除“子、午、卯、酉”之外,其余的八个方位之上,于是又在无形之中,生成 了这等态势:

虚日鼠在子、牛金牛在丑、尾火虎在寅、房日兔在卯;

亢金龙在辰、翼火蛇在巳、星日马在午、鬼金羊在未;

觜火猴在申、昴日鸡在酉、娄金狗在戌、室火猪在亥;

至此,“十二生肖”之势又大体形成矣,十二生肖又称“属相”,与十二地支相配的十二种动物构成,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古人将种“十二生肖”“十二地支”互相搭配,其生肖顺序固定不变,“十二生肖”对应“十二地支”,每一生肖表示一岁,从古至今,十二种动物生肖,被赋以不同象征意义。

“十二生肖”“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肖”随历史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民间信仰观念,在“婚姻、人生、年运”等之中,每一种生肖都有其丰富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形象哲学,如“婚配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如今,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之象征。

古人将“黄道”“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二十八星宿”。二十八宿也分别代表一种动物。古代将周天等分十二分,用十二支表示,而十二支配属生肖,故生肖与二十八星宿存在对应关系。

明代大学士王鏊认为,二十八种动物配属二十八星宿,并“以七曜统之”,成“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子也”之格局。 清代李长卿在《松霞馆赘言》认为,二十八宿配动物“即前十二属加一倍者也”“亢金龙,辰官也,角木蛟附焉。蛟,龙类也”,以十二生肖为基础,凑齐二十八种星宿动物。该说法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疑,然而二十八星宿配动物之记载,略晚于十二生肖。

古人又以“十大天干”、“十二地支”为记年单位,循环往复,以六十年为一“甲子”,如此变更来回,原因即在此处!

“天干”,原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个天干”。原始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简化后的天干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五行”分为阴与阳,具体是:“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阴性。

在古代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大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大天干”、“十二地支”按其固定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年法”。《辞源》载: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天干、地支”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历法,用来纪年、月、日、时等。在《易经》中,天干对应诸多相关信息,如“地理方位”“五脏六腑”等万物类像。

《三命通会》载:“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昔盘古氏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为三才。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后,先有天而后有地,由是气化而人生焉,故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天上人间,气象万千变化,风云际会,亦是变幻无常,故而老子《道德经》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因和时令,世间又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为应农时,又有“十二月”之分,古代十二个月的雅称是“春阳、杏月、桃月、槐月、榴月、荷月、巧月、桂月、菊月、吉月、雪月、冰月”。月份来源,传说源自于《山海经》中的《常羲生月》;据《山海经》记载:帝俊有两位妻子,羲和与常羲。羲和生日,常羲生月,故常羲亦被称为“月母”

更有细致划分者,根据太阳在黄道上运行,通过不同的节气点,太阳位置与白昼日照时间长短不尽相同,因而太阳给地面提供光热程度与时间长短各不一致,制成“廿四节气”,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却是: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诗曰: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早在春秋时期,《尚书》之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作《淮南子》一书里,即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中国古代用农历记时,用阳历划分“春、夏、秋、冬”及二十四节气。此类记法,亘古至今,向来颇为流传,遵之从之,可以不违农时;余在此所以记之,不过是写那天地间一年四季气候际变而已,非为其它,诸位看官可审慎之!

上古传说之中乃云:天上之帝君为玉皇大帝,其后为西王母娘娘,天上地下,十洲三岛,十殿阎罗,咸归其管,世人皆言玉皇大帝凡姓张,为“三十三天”之正神,故尘世之中,迄今未有张姓之帝王,若有,其后果皆为劣事。诸如张角、张宝之流,为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之首领,中平元年,张宝随兄张角起义,号称“地公将军”,后张宝在曲阳被皇甫嵩、郭典击败,诛*。

又如明代张献忠,本为明朝末年农民军领袖,与闯王李自成齐名,“大西政权”建立者。

张献忠出身贫苦家庭,从小聪明睿智。初为捕快,进入延绥镇成为边兵。为人生性刚烈,爱打抱不平。崇祯年间,张献忠组织农民军起义,克凤阳、焚皇陵、破开县、陷襄阳,胜战连连。崇祯十六年,攻克武昌,自称“大西王”。带兵攻入四川,建立大西政权于成都,年号大顺。可惜的是,大顺三年,张献忠引兵拒战对抗清军,在西充凤凰山被清和硕肃亲王豪格射死。

由是观之,张姓帝王已经位极天庭,其张姓后辈子嗣,若想在人间称王称帝,其后果与下场,皆为悲惨得之,此乃天意注定,犹如“乾坤既定,不可逆转也”

传言自濛潼初开之时,玉皇张氏大帝得阴阳二气导化而生,吸日月之精华,啜天地之灵蕊,形成万年不坏、不腐、不朽之大罗金身。玉帝掌管天庭、人间、地府三界,西王母娘娘为王方金身圣母,以西华至妙之灵气,化大生于伊川姓缑之乡,取其名曰:“姚於”,一字“太虚”“涵虚”

传言西王母乃混沌初开之时,阴极导化而生,故其能飞翔于充毓玄幻奥秘之中,忝分大道醇精之气而成形,质理二气调成“天、地、东”三宫。故玉皇大大帝及西王母娘娘,掌管三界大金罗地法天,凡上天下地,十方与三界,所有登仙得道之男女、咸附归其所属,天下、人间及地下各路神仙,皆各司其职: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青女,为传说中掌管霜雪之女神。《淮南子 · 天文训》载:“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高诱注解:“青女,天神,青霄玉女,主霜雪也。” 南朝梁代萧统《铜博山香炉赋》曰:“於时青女司寒,红光翳景。” 唐代诗人杜甫 《秋野》诗之四有云:“飞霜任青女,赐被隔南宫。”

“素娥”是月亮之别称。传说中,亦作月中女神,即“嫦娥”。月亮之别称太多,如恒河之沙数,单就一个“娥”字,其系列别称,就有“嫦娥”、“姮娥”、“月峨”、“金娥”、“素娥”、“残娥”、“姱娥”、“娥月”、“娥影”、“娥灵”等等。

嫦娥,为上古神话之仙女,“嫦娥奔月”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之崇拜,“嫦娥”故事,最早出现在《归藏》。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衍化成多个故事版本。据西汉著作《淮南子》中说,“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是因为其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娘娘那里求来的不死药,瞬即羽化飞升进入月宫。

在故事衍化中,“嫦娥”又演变成了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喾”之女、后羿之妻,其美貌非凡。据传,“嫦娥”本称“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之忌讳,而改称“嫦娥”,又作“常娥”。在东汉之前,无任何资料显示,“嫦娥”“后羿”是夫妻关系,直到高诱注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据说“嫦娥”与后羿开创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后人为纪念他们,倾心演绎出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民间多有其传说、以及相应之诗词歌赋流传。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故太上老君之符咒,亦有“急急如律令”之句,盖因其律令行为如风雷电掣者也;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是“滕六”“歘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

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甘霖”“甘澍”,皆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雪花飞六出,先兆丰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时晏。“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恩深者,如雨露之恩。参商二星,其出没不相见;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后羿妻,奔月宫而为嫦娥;傅说死,其精神托于箕尾。

其余凡尘种种,可参考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编纂《幼学琼林》,其虽为古代启蒙之儿童读物,却“微言大义”,可供赏观也!《山海经》中所记故事,盖因当初民风纯朴、浓厚,所寄如同心愿也!《山海经》成书于战国至汉代初期,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

《山海经》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民族、海洋等方面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山海经》展示远古文化,记录大荒时期之生活状况与人类思想活动,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争神”“女娲补天”等,勾勒出了上古时期文明与文化状态,为后世提供许多有用信息。

粤自混沌初开,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普天大地,生有“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又兼“人”“神”“鬼”也。其实,“神”也好、“鬼”也罢,不过是人心之所念、所想而已,余看未必有是!这里亦不过顺便记之,以聊作闲适之谈资而已。

想我中华九洲大地,“十洲三岛”,又兼“三山”“五岳”,更有高原、平原、丘陵、盆地,因而地势复杂,绝非三言两语而能记叙之详细也。“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

九州,又名“汉地”“中土”“神州”等,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 · 禹贡》中,是我汉族先民自古以来之“民族”“地域”概念。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之代称 ,自汉朝起,又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 ,故又可称之为“汉地九州”

汉族先民自古以来,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 · 禹贡》记载,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尔雅》中有“幽州”“营州”,没有“青州”“梁州”。《周礼》中有“幽州”“并州”,没有“徐州”“梁州”

先秦华夏之域,或仅限于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以及行周礼的宋、陈等中原诸国,汉代在先秦诸国的基础上,萌芽出后世“汉族九州”的概念,后九州即借称为中华大地。

“十洲三岛”乃是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之所在,不知可否真实存在。“十洲三岛”,是指道教称距离陆地极遥远的大海宇宙空间之中的“十洲”“三岛”,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那里长满了可使人不死的仙草“灵芝”,神仙们则在这些岛上“风姿清灵”“逍遥自在”

“三岛”的原型为“三神山”,即先秦的传说中的“蓬莱”“方丈”“昆仑”三座岛屿。后《云笈七签》定“三岛”“昆仑”“方丈”“蓬莱丘”。明代道书《天皇至道太清玉洲》整理历史传说定“十洲”为:瀛洲、玄洲、长洲、流洲、元洲、生洲、祖洲、炎洲、凤麟洲、聚窟洲。

据东方朔《十洲三岛记》云:“汉武帝既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有此十洲,乃人迹所稀绝处。祖洲,近在东海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百里,上有不死之草。……玄洲在北海之中,戌亥之地,方七千二百里,去南岸三十六万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多丘山,又有风山,声响如雷电。”

所谓“汉武帝既闻西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十洲”,其基本结构,皆是以中国为核心,列出相关洲、岛的方位、范围及离中国若干万里,生仙芝,出醴泉,有仙人主治,岛上的人如何长生不老,诸如此等、不一而足。也有以昆仑为中心者,如《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云:“十洲三岛、五岳诸山皆在昆仑之四方、巨海之中,神仙所居,五帝所理,非世人之所到也。”

何谓“三岛”

一曰:“昆仑岛”,在西海戌地,北海之亥地。方圆一万里,距岸则远达十三万里,又有弱水绕岛流转。岛上正东方有一昆仑宫,为西王母所治,真宫仙灵之所宗。昆仑是天地之枢纽,万度之维负。岛上还住着仙官四万。昆仑岛显然是由昆仑山演化而来的。

二曰:“方丈岛”,在东海中心,西南东北岸正等,四周各五千里。上面有金玉琉璃之宫,是三天司命所治之处。各路神仙者想升天成为天仙,都要先来这座岛上领受太上玄生宝箓。上面住着仙家数十万家,芝草仙药成片生长,如人间播种之稻麦。

三曰:“蓬丘岛”,意即蓬莱山,与东海的东北岸遥遥相望,周围五千里,北到钟山北阿门外,乃天帝总领九天之维。岛的四周有四座城池。其中间则为一座高山,形状类似于昆仑山。昔日大禹治理洪水,大功靠成之后,就到此山的北阿祭祀上帝,归大功于九天。

“十洲三岛”,皆人迹罕至、鸟类稀绝,故为神仙所居。 三岛又作“蓬莱”“方丈”“瀛洲”,或称“三神山”,《汉书 · 郊祀志》及《史记 · 封禅书》云:“齐威、齐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至者,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去云。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始皇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

《封禅书》又记曰:“今天子汉武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遣方士入海中求蓬莱安期生之属。” 故当年秦始皇令徐福引五千童男童女,下东南海域,为其求得长生不死之灵药仙丹,孰知徐福竟一云兮不复返,在东海群山之中成国立邦,盖到此地也!

“五岳”者,中国汉文化中“五大名山”之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五行观念”“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五岳”分别是“中岳嵩山”,位于河南郑州登封市,有三十六峰;“东岳泰山”, 位于山东泰安泰山区, 为五岳之长;“西岳华山”,位于陕西渭南华阴市,陡峭无比;“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南岳区,横亘连绵数百里;“北岳恒山”,位于山西大同浑源县,地处太行山脉。“五岳”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象征。

三山五岳之外, 又有长江、黄河两水,向东奔腾入海,川流不息,为我泱泱中华之血脉所在;

“五湖”者,一般以“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为主。古代的说法不同,如《国语》、《史记》中的五湖专指太湖,或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在《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中 ,原先的“五湖”名称是指“彭蠡”、“洞庭湖”、“巢湖”、“太湖”、“鉴湖”,彭蠡即鄱阳湖。鉴湖到了清代,则被洪泽湖代替。根据《史记河渠书集解》注曰:“五湖,湖名耳,实一湖,今太湖是也。”

“五湖”者,乃是饶州之鄱阳,在江西波阳;岳州之青草,青草湖乃今洞庭湖一部分而已,在湖南岳阳;润州之丹阳,在江苏溧阳,尚未干涸;苏州之太湖,还有鄂州之洞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其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古代神话中,各名山大川, 皆有得道高人静心驻守修炼,再者,其山高阴晦,云雾弥绕,看上云迷糊不清,更罩有一层神秘之面纱也。其间,又有各洞洞主、山神土地,树妖花魅,各行其事,听候天庭之调遣!

如小说《西游记》中杏仙,其本相原为杏树,技能为“迷惑术”“诗词歌赋”,话说唐僧一行辞了祭赛国,过小雷音寺,到了那荆棘岭上,却不合被群树妖劫持,有四者唤作“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劲节公”,更有一名“杏仙”,因其倾慕唐僧,“尽有仰高之情,圣僧岂可无俯就之意”,遂吟歌伴舞。后因唐僧徒弟寻来,与众妖一同散去。可怜杏仙娇弱身子,却被那呆子猪八戒一耙打伤。

东南西北,四海皆有水晶宫殿,乃是龙王之所居处,龙王负责广施雨露,也听从玉皇大帝之调遣,万不可逆违天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又如《西游记》中,魏征梦斩泾河龙王,为什么一定要其死,又为何只*他一个?

感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三皇治世,五帝定伦,邻国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

猴王闹天宫之后,故事来到了人间,袁守城为渔夫算卦捕鱼,泾河龙王与袁守城打赌,为赢赌约,龙王故意篡改下雨时辰点数,未曾想龙王无意逆反天庭,以至魏征梦斩泾河龙王,便是此意!

据明代杨慎《升庵外集》卷九五所载:“传云龙生九子、皆不成龙,各有所好”;徐应秋《玉芝堂谈荟 龙生九子》引东阳《怀麓堂集》,亦有此言!

一曰:“囚牛”,传说中的怪兽,龙生九子之一,是老大;形状为有鳞角之黄色小龙,平生喜好音乐,蹲立于琴头,今胡琴头上,往往雕刻其像。

二曰:“睚眦”,龙生九子老二;平生嗜*喜斗,平生好*,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能吞兵器,负责看护天下兵器,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刀剑的吞口兽;发怒瞪眼、*气腾腾配于刀剑上,如金刀柄上之龙吞口也。

三曰:“嘲风”,龙生九子老三;平生好险,如今殿角走兽是其形象。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

四曰:“蒲牢”,传说中龙生九子老四;生平喜欢吼叫,人们将其安放在钟上,作为兽钮。据说其住在海滨,但却十分害怕鲸鱼,一但鲸鱼发起攻击,蒲牢就会吓得乱叫。人们把木杵造成鲸的形状,以令铜钟格外响亮。

五曰:“狻猊”,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排行老五,是一种猛兽;形如佛座前狮,平生喜烟好坐,佛主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

六曰:“霸下”,龙之九子中,第六子;名为赑屃,又名霸下,样子似龟,平生喜欢负重,碑座下龟是也。相传上古时,霸下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夏禹便将其功绩,让其自己背起,故石碑多由其背起。

七曰:“狴犴”,龙之九子中,第七子;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是其像也。“狴犴”又名宪章,传说中之兽名。其形似虎,“狴犴”有威力,狱门上部虎头形的装饰,亦是其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可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其形象,“狴犴”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八曰:“负屃”,龙之九子中第八子;平生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其像。其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九曰:“螭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是其像也。“螭吻”又名鸱尾、鸱吻,龙之九子中最小,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

在此其间,龙王掌管海内一切大计,如鱼虾蚌蟹、鼋鼍浮生,咸归海属,故曰“四海之内,皆为富饶之地”,其理即在此也。天子又称为龙子,因龙为吉祥至圣之意,为天地间之“至尊”也,凡物怎堪比之,或与其相媲美?

作者:清风剑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