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世界上最能逗笑小婴儿的游戏,那大概就是——
Peeka-Peeka-Boo!
いないいない!
coucou!
숨바꼭질!
hra na schovávanou!
躲猫猫!
京都大学研究生院理学研究系人类进化论研究室的岛田将喜表示,古往今来,无论是中国的还是日本、欧洲等世界其他地区的孩子们都喜欢玩躲猫猫游戏。
在英国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中,专家对英国全国上下超过300对父母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5种不同的小游戏里面(撕纸游戏、"不是帽子"游戏,不是"猫"游戏,毛巾塞进嘴巴,躲猫猫),验证了躲猫猫是最能逗笑婴儿的游戏:70%的婴儿会被躲猫猫这种传统又古老的游戏逗笑!
最近小北辰也疯狂地迷恋上和北辰妈玩"躲猫猫"的游戏,只见他小屁股一揪便爬到了飘窗上,接着用窗帘罩住自己,透过朦胧的纱布小心翼翼地看着我;而我则是"戏精上身"地配合着小北辰,一脸着急地高声喊道:"咦,小北辰去哪里了啊?糟糕,妈妈找不到我的宝贝了!"
这时,才11个月的小北辰就会迸发出"咯咯"的笑声,然后极其机灵地把窗帘掀开,笑嘻嘻地扑进我的怀里,而且每次一玩就是十几分钟,小北辰也不会觉得腻,照样喜笑颜开。
躲猫猫(peekaboo),属于捉迷藏(hide and seek)游戏的一种,但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躲猫猫更为温和,它并不像捉迷藏一样有着紧张刺激的躲藏、寻找、追逐的过程。
躲猫猫的游戏仅仅需要小宝宝们或爸爸妈妈将身体的某个部分(比如脸)躲起来,再突然露出来/跳出来,就能让小宝宝们兴奋地发出"咯咯"的爽朗笑声。
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到底躲猫猫(PeekaBoo)有什么神奇的魔力,能够成为一举夺魁的逗娃绝招呢?
那么今天,就让北辰妈就来讲讲关于"躲猫猫"背后的儿童心理学。
一、为何"躲猫猫"逗笑宝宝总是屡试不爽?1. 躲猫猫游戏让宝宝产生"新兴敏感性"
"Peek——a——boo, I see you!"
为了能逗宝宝笑,父母们往往会使出"十八般武艺",每次玩起躲猫猫的时候,那更是爸妈会"变脸"的时候!嬉、笑、怒、骂、伤心、害羞、伸舌头、扮鬼脸……各种夸张的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带给了宝宝最直接的感官刺激。
对婴儿来说,在与父母玩躲猫猫游戏时,他们可不仅是收获了和父母互动的愉悦,还在家长不停变换的脸部表情中产生"新兴敏感性"。
长岛大学心理学家戴安·蒙塔古博士和罗格斯大学心理学家阿琳·沃克-安德鲁斯博士曾经采用"躲猫猫"游戏,来研究4个月大的婴儿的某些特性。
在实验游戏中,成年人最初的面部表情是一致的,然后他们一边喊着"peeka"一边捂住眼睛,当喊出"boo"时,大人马上松开双手,面部并会模拟一系列不同的表情。最后发现,当成年人所表现的情绪不同时,婴儿观察面部表情的时间长短也不同:当表情带着悲伤时,婴儿观看时间会变短;当表情带着愤怒时,婴儿观看时间则会增加。之后,研究者还对2月龄、4月龄和6月龄的婴儿做了测试,让他们分别与一名成年陌生女人玩一分钟的"躲猫猫"游戏,结果发现:
·2个月大的婴儿会一直被逗笑;
·4个月和6个月的婴儿起初会一直笑,但发现成人露出的表情永远一样时,就会逐渐减少笑的时间。
因此研究者认为,随着婴儿的逐渐成长,他们会对已知的事物不再感兴趣,逐渐产生"新兴敏感性",也就是说当宝宝关注到那些不同于寻常的、新鲜的地方,会感到兴奋与刺激,从而发出一系列大笑、尖叫等表达积极情绪的动作。
当然,如果和宝宝玩"躲猫猫"游戏的对象是妈妈,那么不管是妈妈露出不同的表情——带给宝宝新鲜感,还是露出相同的表情——带给宝宝安全感,他们都会很喜欢。
2. 宝宝能从"躲猫猫"游戏中学习到"物体常恒性"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躲猫猫游戏是婴儿认识"物体常恒性"(也称"客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ce)这一发展概念的有效方法。
当宝宝看到妈妈的脸被遮住了,宝宝会认为:"诶?妈妈怎么消失不见了?"而当妈妈的手打开,把脸重新露出来的瞬间,宝宝会为妈妈的"突然回来"而感到惊喜。
成年人也许觉得,这根本不值得惊喜啊!那为什么宝宝还能笑得那么开心?
要知道,对于"看到即是存在"的宝宝来说,在反复的躲猫猫游戏里,婴儿的大脑实则处在一种"嗡嗡作响"的醍醐灌顶中:"啊!原来当爸爸妈妈的脸有一部分被挡住了,但这些部分仍然存在的!"
这种奇妙的灵感还会被聪明的宝宝们用来理解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比如:
"原来球滚到沙发底下,我只要趴下就可以在沙发底下找到球球啦!"
"原来只要听到妈妈的声音,妈妈就在我的附近!"
所以说,"躲猫猫"的游戏蕴含的"物体常恒性"概念,让不断成长的宝宝在努力探索真实世界的过程中,既保持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惊喜感,又守护了他们内心的安全感。
3. "躲猫猫"会让孩子产生满足心理预期的愉悦感
有研究者曾将"躲猫猫"用于仿真机器人的学习中,进而用以模拟婴儿在与父母玩"躲猫猫"游戏时的心理活动过程。
北辰妈先来解释一下这幅图,左边的是抚养者/看管人,右边的是仿真机器人;可以看到,当仿真机器人没有学习到任何关于躲猫猫的记忆之前(没有玩过躲猫猫),不管抚养者/看管人捂着脸还是露出脸,它们都是一脸惊讶的表情。
而在仿真机器人有了上一段躲猫猫游戏的经验后,它们产生了躲猫猫的记忆,所以在抚养者/看管人捂着脸、喊出"peeka"的时候,仿真机器人表情很平淡,这时它们可能正将抚养者/看管人的表情动作跟之前输入的记忆联系起来,并且做出判断与预期。最后,当抚养者/看管人双手打开,露出脸时,仿真机器人也微笑了起来。
因此,研究者得出结论,当婴儿与父母玩躲猫猫的游戏时,熟悉了游戏流程的小婴儿会对家长捂脸后的动作有所预期:"妈妈的脸即使暂时消失了,最终还是会回来的!",在观察到妈妈确实露出脸蛋,婴儿的这种预期得到了满足,愉悦的心情便油然而生。
也许,那时候的小宝宝会想:虽然现在事情暂时失控了,可最终也是我能预期的、能掌控、能解决的!于是,自信心和控制感带来的愉悦感也伴随而来。
随着年龄的长大,宝宝们会选择让自己消失或者是躲起来,并由自己决定何时被看到、被看到什么地方(这是小北辰现在所处的阶段,自己成为"躲猫猫"的掌控人),这样的游戏过程也是增强宝宝的自信和对事物的掌控感,同样也是宝宝对自己的身体、家庭权利和规则的探索。
二、 不同年龄要玩不同花样的躲猫猫躲猫猫游戏十分简单,但其实针对不同年龄的宝宝,可以玩的花样也很多!
1.遮脸(适合年龄:0-6个月)
躲猫猫初始版本,不会坐的小宝宝也可以玩哦!
我们先让宝宝平躺在床上,像平常一样与宝宝对视、抚摸,然后拿出一块手帕或丝巾(直接用手也可以)遮住自己的脸,最后发出"喵"的声音,迅速把手帕拿开,做出不同的表情,重新和宝宝对视。
一开始,宝宝刚看到家长遮住脸时会呆愣住,之后再次看到时会非常开心。
2.藏玩具(适合年龄:6-12个月)
躲猫猫的对象不一定是人,用物品也是可以的。
到了6个月后,如果宝宝对遮脸躲猫猫已经有点发腻的话,可以换个宝宝喜爱的玩具试试。当着宝宝的面,把玩具用毛毯之类的东西盖起来,然后在宝宝一脸疑惑时,家长迅速拉开毛毯,这时候宝宝会对重新出现的玩具很惊喜。
也可以将玩具的一角露出来或是用一些有声玩具来充当线索,再鼓励宝宝自己寻找,自己将毛毯掀开,当整个玩具被宝宝找出来时,他们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3.变魔术(适合年龄:6-24个月)
找一个可以完全握在手心里的东西,比如抽纸、小玩偶,然后神秘兮兮地对宝宝说:"来给宝贝变个魔术啦!"
吸引宝宝注意后,在宝宝的注视下将道具攥紧,接着家长可以握着拳头乱舞一番,再把握时机将道具藏在宝宝背后或自己的腿下,最后双拳打开,宝宝会惊讶地发现爸爸妈妈手心里的东西没有了!
这时候再故伎重施,家长一边高声大喊:"我要把它变回来啦",一边两手乱舞,趁机把藏好的道具再握进手里。随即把握紧的双拳伸到宝宝面前,让宝宝吹口气或者拍一下,告诉宝宝只要吹口气或者拍一下,东西就回来了。
宝宝一定会觉得很神奇,还可能会三番四次地要求你再表演一次!
三、捉迷藏——只要我自己看不到,那么你也看不到我孩子再大一点,约摸到了2岁左右,随着他们对身体的掌控愈发的熟悉,他们开始自由躲藏了!这种游戏,我们也称为"躲猫猫"的进阶版——捉迷藏。
但家长们总是会被孩子们"捉迷藏"时的行为惹得哭笑不得,因为很多6岁之前的孩子玩捉迷藏基本都是这个样子的:
他们就是这么天真地以为:只要我挡住了自己的眼睛,既然我看不到别人了,那别人也肯定看不到我!不得不感叹一句:这是多么单纯可爱的孩子们啊!
可为什么孩子们会做出这样"一叶障目"、"自欺欺人"的举动呢?
这时,又得引用皮亚杰老先生关于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啦!皮亚杰将儿童从出生后到15岁的智力认知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智力"、"前运算思维"、"具体运算思维"以及"形式运算思维"。
而2-6岁的孩子们刚好处于"前运算阶段",这时孩子们虽然对物体常恒性的意识巩固了,可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们的思维还拥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自我中心性",即孩子们总是以自我的感受、经验为出发点,只有通过参照他们自己才能理解事物,难以在他人的角度、立场思考问题。
为了验证这一观点,皮亚杰老先生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三山实验"(与我们数学中的"三视图"类似),他先让孩子从四个角度观察三座高低、大小、颜色都不相同的假山模型,然后在孩子的对面放了一个娃娃,最后要求让孩子看四张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所摄影假山的照片,再让孩子指出自己和娃娃所看到的的假山情景与哪张照片一样。
实验结果发现6岁以内的孩子都选择了自己所处方位对应的那个照片,6岁后的孩子则能够正确的找到别人所处位置对应的照片。
四、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看似"愚蠢"的捉迷藏行为?首先谨记"不嘲讽、不羞辱、不纠正"的原则。
何必当一个无趣的家长,一遍一遍地告诉孩子他们藏得不对呢?要知道,孩子喜欢玩捉迷藏,最终是希望自己被找到。倘若家长非要纠正孩子们的做法,强行灌输大人的思想,只会剥夺了独属于孩子们的乐趣,甚至还会使孩子们的自尊心受挫,要么变得畏手畏脚,要么变得特别争强好胜,这时游戏的性质已经改变了。
父母的正确做法,应该是配合着孩子演一场好戏,先在孩子周围十分努力地"寻找"一番,因为这时孩子是蒙着自己的眼睛,他看不到你的行为,但是能听到附近的声音,这些声音会给他带来紧张刺激的感觉,一段时间后家长再做出一副惊讶的样子:"哦,原来宝贝藏在这里了呀!"
以孩子的视角参与其中,孩子会得到双倍的快乐。
写在最后,一些聪明的、求胜心切的孩子,他们可能会全身心地投入游戏中从而忽视了危险,比如钻进封闭的柜子、爬上高高的窗台、甚至走出家门……所以家长在与孩子进行捉迷藏游戏时一定要确保家中的环境安全,也要告诫孩子不要在陌生、人少的场合进行捉迷藏的游戏。
玩捉迷藏时要排除家中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Montague D, Walker-Andrews A S. Infants' expectations and emotional responsivity during peekaboo interactions[J]. Infant Behavior & Development, 1996, 19(Suppl 1):628.
2. Rochat P, Querido J G, Striano T. Emerging sensitivity to the timing and structure of protoconversation in early infancy[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9, 35(4):950.
3. Fogel A , Christinanelson-Goens G , Hsu H C . Do Different Infant Smiles Reflect Different Positive Emotions?[J]. Social Development, 2000, 9(4):24.
4. Ogino M , Ooide T , Watanabe A , et al. Acquiring peekaboo communication: Early communication model based on reward prediction[C]//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 Learning. IEEE, 2007.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