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阎润涛而非颜宁首次发现了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

网传“阎润涛而非颜宁首次发现了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

首页角色扮演天泣大陆单职业更新时间:2024-04-26

编者注:内容来自网络,非商业转载,也并不代表本号观点。以下来自作者lin13590在新语丝的投稿。  网红美女科学家颜宁刚刚(4月30日)获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是今年仅有的两名中国科学家,真为她高兴。在国内大量的介绍中说颜宁在2014年是世界首位发现了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的科学家。这个说法应该不对,是Yan首先发现了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没错,但此Yan非彼Yan,真正首先发现了细胞膜葡萄糖转运蛋白原理和结构的是来自中国大陆叫阎润涛的美籍科学家。阎润涛是何许人也?他是最有名的海外网红博主之一,在文学城其博客点击率2千4百多万,如果国内能开放他的博客,点击率估计会有数亿,曾经有国内转载其一篇博文,点击率达150万,由此可见其网红程度,尤其在海外应该不亚于颜宁。  阎润涛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高考的首届(77级)大学生,上世纪80年代来美国留学,博士毕业后,在Johns Hopkins医学院副院长Maloney的实验室从事膜蛋白研究,他在90年代初用克隆的细菌葡萄糖转运载体为研究对象,突变455个在载体膜蛋白上的氨基酸,并测量得到455个氨基酸突变体两边的数据,而后整理数据得出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工作原理是喇叭口模型,即在葡萄糖进入细胞膜喇叭口朝外,进入细胞膜后喇叭口朝内,这样得以将葡萄糖运入细胞内。这个突破性工作发表在世界最著名的专业杂志Cell(细胞)上( Yan, R. T., and P. C. Maloney. 1993. Identification of a residue in the translocation pathway of a membrane carrier. Cell 75:37–44.)。随后阎先生又用一年多时间测出了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氨基酸结构,其结果于1995年发表在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上(Yan, R. T., and P. C. Maloney. 1995. Residues in the pathway through a membrane transporter.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2:5973–5976.).   20年多年后,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的颜宁及其在清华大学的研究小组利用流行的X射线晶体衍射方法号称首次成功解析了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和工作机理,解决了困扰结构生物学界半世纪的科学难题。但从以上阎润涛的研究结果来看,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颜宁证实了阎润涛关于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工作原理及结构。问题来了,颜博士虽末引用阎博士的论文,但实际到底有没有看过阎博士的两篇论文?阎本人说估计没有,认为国内有防火墙,看不到国外资料,他在百度根本搜不他自己的论文。但这说法太牵强,首先,作为中国的顶尖科学家,绝对能查到所有的科学文献资料,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在医科院图书馆就能查到所有资料,当时还没有互联网,但每个月图书馆会收到几个月前的PubMed 计算机小磁盘,何况现在,有什么资料查不到?另外,所有的科研人员在立项目之前,一定会查阅所有有关文献,查细胞膜载体看不到阎博士在世界最顶尖杂志文章的机率接近于零。无论如何,我们现在奢望颜宁博士能给个解释。【以上来自作者lin13590,新语丝,文章编号XYS20190517】

以下来自作者 Dave Sun在Thread Reader的文章,发表日期2022年11月6日。

生物学家颜宁要回国担任新创办的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了。颜宁赖以成名的成果是“人类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这是一个困扰了科学家50年的问题,在颜宁团队的努力下,第一次在冷冻电镜下得到了揭示。但是这个成果从“颜宁验证了这个结构变成了颜宁发现了这个结构”,其中的故事令人感慨。

验证和发现,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相当于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杨振宁李政道和验证了这一定律的吴健雄这样的关系。而颜宁将这两者都归于自己了。提出这个“转运蛋白分子结构模型”的其实另有其人,且早在20年前。故事很长,不知道有没有人想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一个令人扼腕的故事。

颜宁简历:1996年-2000年,在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习,获学士学位;2000年-2004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2005年-2007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2017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5月7日,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

请,受聘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6][7];2019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3];2021年4月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22年接受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一职准备返国。

再看颜宁的恩师施一公的简历:1985-1989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学士1990-1995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 博士1995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 博士后1996-1997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 博士后1998-2001 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 助理教授2001-2003 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 副教授

2003-2008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 教授

2007-2008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 Warner-Lambert/Parke-Davis教授2008-至今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为什么会提到施一公的简历?因为这个故事与施一公有脱不了的干系。在后面读者就会明白。颜宁的成果背后,有施一公的影子。

颜宁的成果为何如此重要?因为在一个世纪以前,科学家们就知道只要是生物体,只要给葡萄糖,生物体就有存活的能量来源。然而,葡萄糖是如何进入细胞的?这一直都是个谜,因为营养和细胞的代谢物进入细胞是受到限制的,而葡萄糖却可以进入细胞被利用。搞清带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载体结构就成了科学家的梦想

在这个领域想揭开谜底的科学家大有人在,也一直在努力做这样的课题。碍于当时的设备和技术条件,想搞清葡萄糖被细胞吸收的生物机理,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在继续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有必要插叙一下施一公在美的读博经历。施一公的博士是在霍普金斯大学完成的,随后继续霍普金斯做博士后。

施一公的博士生导师是比特·麦洛尼博士,已于2013年去世。记住这个时间点,跟故事有关联性。施的导师是一个极其好心肠的人,施在读博之初,有一门生物学考试三次考试52、32、22分,他去求导师网开一面,不然他的奖学金就会被取消,他的导师“戴着眼镜眯着眼看了他半天,仿佛他不是一个好学生”(施自语)

这些看似跟故事无关的插曲,并非废话,因为施的导师也是这起学术官司的当事人。而施一公的导师有一个高足,在施读博期间在其导师手下做博士后,就是“杨李”中的“杨”,所以就跟施有了交集。这个“杨”在1993年用当时没有人想到的“土办法”(不是主流认可的办法)居然模拟出了葡萄糖蛋白载体的理论模型。

他的论文成果以第一作者和导师联名发表在当时比《自然》更受业界学者看重的《细胞》杂志上。因为在当时这是一个理论模型,论证了葡萄糖蛋白载体必须以这样的模型运作,而没有设备可以3D实物的观察结果予以验证。这为“杨”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取得这样的成就之后竟然离开了这个领域。

这篇极其重要的论文是1993年发表的,看施一公简历,其时他正在读博。要说如此有抱负的施一公不知道这篇论文,或者说没有读过他导师的这篇论文,或者他的导师没有跟他提起过这篇论文,相信没人会信。施可以公开自己考试的不及格,可以公开导师对他的恩情,为何在颜宁成果出来前后,独独不提这篇论文?

颜宁在9年之后发布了她同样课题的论文,但比前者更进了一步,她用那时最先进的冷冻电镜获取了葡萄糖蛋白载体的3D照片,从而以令人信服的科学实证验证了“杨李”模型。如果说颜宁获奖无数的论文施一公没有读过会有人信吗?

颜宁论文发布的时间点“刚好”是2014年,在论文中颜宁引用了诸多其它的论文,却独缺“杨李”9年前相同结果的论文,这样的事发生在学术界是难以想象的。而施一公的导师又“恰巧”在2013年去世,一个看似完美的时间差。为什么颜宁2014年发布论文之后的5年靠这篇论文获得了诸多大奖而没有引起任何质疑和非议?

因为颜宁的论文是发表在《自然》而不是《细胞》杂志上,姑且算作是又一个巧合。按照自律原则,杂志相信投稿者的道德水准而不会像今天大学的学位论文去“查重”。而“杨李”二者一个2013年归西了,一个在博士后做完就因为个人原因退出了这一领域的工作转去其它领域了。照理说,颜宁的“原创发现”安全而完美。

自从2014年颜宁的论文发表以后,无论在国内和国际上,荣誉满载,平安无事。当然这样的“原创成就“任何荣誉都是应得的,它体现了国家对科技成就的重视,国际学术界对这样的成就的骄傲,也让学术同仁钦佩、艳羡。颜宁自己也一定极其自豪和高兴,于2016年接受了央视的邀请,参加了《开讲啦》的电视节目。

凡事有因果。因为《开讲啦》节目的火爆,颜宁在国内成了既有学问又有颜值的女神。颜宁在节目上让观众知道了她是如何从构想到实验一步一步走过来,取得葡萄糖转运蛋白载体的3D结构的,一时风头无两。她现在想起来应该会后悔参加这样的节目,因为不参加,“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故事。

如此又过了三年,时间来到了2019年,拜网络之赐,颜宁也成了网红。这样的成就,这样的颜值,这样的年龄,偏还是单身,想不红也不可能。然鹅,正所谓祸兮福所倚。正是因为网络,让退出了学术圈的“杨振宁”偶然之间神使鬼差地看到了颜宁的《开讲啦》节目。当他看到颜宁节目上讲解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时,

“杨”心跳加速,“咦,这个蛋白载体模型怎么跟我耗时数年的博士后论文模型一模一样”?然后赶紧去查看颜宁的获奖论文,顿时明白了颜宁论文的全部内容,仔细检查了颜宁论文中引用的各种其它论文,发现自己的论文完全没有提及,这是同行之间极其忌讳的事情,因为在学术领域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残酷…

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既是对同行学者的尊重,也让后人可以了解新的成果所基于的前人足迹,让后来者踩着他人的肩膀登上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高峰,这是科学意义上的薪火相传,也是一个最基本的学术规范。科学研究的金字塔,是由无数人的不懈努力,由少数人才能加运气的突破,才让科学技术得以不断进步。

“杨”发现了自己的论文没有被引用的事实之后,又去了解了颜宁的成长经历,就发现了曾经的学弟施一公是颜宁的老师。虽然跟这位学弟没有很深的个人交往(一个是导师的博士后高足,得到导师的充分信任,可以随意决定是否参加每周的例行会议;一个是新晋博士生的菜鸟,导师手下诸多学生中的普通一员)…

但是对这位学弟与他共学期间的一切还是了如指掌的,因为“杨”的导师对“杨”青睐有加,会每周安排时间跟他除了学业和课题之外天南地北的闲聊,甚至一些私人决定都会先征求“杨”的意见。节假日会邀请“杨”去家里做客,以至于让师母也爱屋及乌。这是一种自然而又让人羡慕的师生关系,让“杨”不了解施都难。

“杨”了解了颜宁论文的一切之后,在网上发文详细介绍了自己发现葡萄糖蛋白载体结构模型的前后经过,同时肯定了颜宁成果的积极意义,说自己的模型和颜宁通过冷冻电镜得到的3D结构完全一致,且是世界上唯二的葡萄糖蛋白载体结构发现者,通过3D照相将结构呈现出来,验证了“杨”自己理论结构模型的正确……

“杨”的文章在网上发布后,传到了颜宁那里。颜宁即刻在微博上作出了反应,回应说她做的转运蛋白结构跟“杨“的结构模型不是一回事,希望不要来碰瓷。外行当然是搞不清楚的,但是在美国,内行的华人一大堆,更何况“杨”是施一公的师兄,真正的分子生物博士,怎么能不明白颜宁是在狡辩?……

“杨”一针见血地指出四点:1.她没否认她读过他的论文 2.她在反驳里无法表明她的研究比“杨”的研究更接近于活体细胞的真实动态。 3.颜宁以为在论文里不提“杨”的论文便可永远把真相埋起来,这是误判。 4.颜博士应该知道,在膜蛋白领域,已经有科学家证明CFTR是氯离子通道而非载体!

“杨”进一步指出:颜宁的论文结论恰好证明了“杨”的研究结果。所以,没敢告诉《自然》审稿人真相。颜宁搞的不是钠离子泵,而是葡萄糖载体,而这个机理模型已经发表过了,更颜宁的模型一致。如果不隐瞒真相,那就需要告诉审稿人:颜宁的研究只是用另一方法证明了“杨”发现的葡萄糖载体工作机理是正确的。

有推友问:当年那些论文的评审也都吃干饭的?搜一下不就搜到那师兄的论文了吗?这是一个好问题。

颜论文的审稿人应该是搞X光衍射的,否则审不了她的论文。而在X光衍射解构领域,没有科学家从事葡萄糖载体蛋白的研究,审稿人就根据投稿人给出在葡萄糖载体蛋白机理领域前人的研究结果,以判断此稿件的价值。如果颜宁提及了“杨”的论文,她自己的论文就只能是“证明”而不是“发现”了。二字之差,天上、人间

“杨”作为一个博士,曾经的科研学者,没有功利心,一点都不在乎功名,施一公也肯定知道师兄的“志向”。当初接下导师提这个课题的心态:在当时,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这是一个几乎看不到前景的课题。他导师明确告诉他,做不做随意,让他慎重考虑。他反问导师,你想不想做?你想,就做,成不成无所谓。

大有“但做好事,莫问前程”的豪迈。跟道先生何其相像?扯远了,言归正传。就这样花了近三年的时间,终于做出了葡萄糖转运蛋白载体的理论模型。现在突然之间发现自己同胞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更进了一步,用最新的技术手段验证了这个理论模型的正确,高兴之余,又沮丧地发现他的学术成果被完全抹去了……

(明天继续)

早上一大早起床,看到了一条重要的新闻,数学家张益唐博士又一篇重磅的数学论文已经挂在了网上,这是数学界的大事。打开推吓了一大跳,这么个故事怎么会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关注者暴增,实在是出乎意料。推上道非常先生的推文才是含金量十足,值得大家关注了解。好,争取今天把我的故事讲完…

“杨”在冷静思考之后,一方面将事情的全部经过发布在网上,一方面联系了《自然》杂志的资深编辑进行了投诉,杂志编辑建议“杨”把投诉给《自然》的质疑信贴在颜宁2014和2015年两篇论文下面的评论栏,这样读者可以看到“杨”的质疑。这在当年的海外中文网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为颜宁辩护者有之,更多的是…

支持“杨”。顺便插一句题外话,有许多读者已经看明白了谁是“杨”,我会在故事最后说明用“杨”替代真实主角的原因,言归正传。“杨”按照杂志编辑的建议把他的质疑贴在了颜宁论文的下面评论区。面对质疑,颜宁采取的方式是沉默,对如此重大的质疑选择不答疑不反驳。“杨”在质疑之余。仍然以十分客观的胸怀…

指出:“颜宁最大的贡献在于她在膜蛋白结晶、X射线衍射技术改进、利用方面。在X光衍射领域她是顶级大牛,实至名归”。而整个事件中,对于颜宁的论文成果是“原创还是站在他人的肩膀上”这个问题上,大家包括“杨”自己都忘了一个除了“杨”自己外,最有发言权的重要人物—颜宁的老师和“杨”的学弟施一公博士…

施一公博士作为颜宁的老师,“杨”的学弟,对于这样的争论,应该是唯一一位祥知内情的人了。外界对颜宁的辩护和对“杨”的支持,都不会比施一公的要说的话有份量。然鹅,面对自己的爱徒和自己的学长 以及他曾经感激不尽的导师,施一公也似乎同样以事不关己的态度选择了沉默。既没有为自己的学生发声…

也没有为自己的学长、导师辩护。施一公似乎忘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一名言。但是,如果读者仔细看看施一公和颜宁,和“杨”在时间上的交集,读者可以合理推想,施一公在读博期间,就读过他导师和学长联名的论文,完全了解这个理论模型的意义,他也完全了解颜宁取得科学突破的课题是怎么立项的…

好巧不巧的是,施一公的学长九十年代就离开了分子生物学的领域,施一公的导师2013年去世,施一公的学生颜宁2014年就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这是与10年前就存在的理论模型无关的原创性成就呢?还是以这个理论模型为基础的技术突破和验证模型的正确呢?施一公难道不是最有资格说话的人吗?如果颜宁对“杨”…

针对她的质疑保持沉默还能理解的话,施一公对整个事件的沉默实在令人有足够理由心生疑窦。就在这桩学术公案进行的过程中,迎来了新冠这一世纪疫情,想想颜宁的“运气”实在太好了,就在2020年的年末,“杨”因为突发性疾病离世了,“杨”对颜宁的质疑就此嘎然而止…这里需要澄清的是,“杨”不是因为新冠离世的

现在是时候告诉大家谁是那个“杨”了。他就是海外网上头号博主,传奇人物阎润涛。为什么没有在一开始就披露他的真实姓名?是因为出于我个人对他的敬重,他是我神交已久却从未谋面的网友。用“杨”来替代他,是想让读者知道杨振宁、李政道和吴健雄博士之间的关系,同样适用于阎润涛、麦洛尼和颜宁的关系…

能够让离世的阎润涛为众多的推友所了解,也算是我在润涛离世二周年之际,对他的一个追思吧…《完》

原作者已补充:非常抱歉。纠正一个错误:麦洛尼并非施一公的导师而是博士生的老师和系主任。

编后:阎润涛博士已于2020年11月因病去世,特转网友纪念文章供怀念。

送润涛

庚子丙戌小雪,丘峦崩摧,日月无光,天泣地哀,万物俱惊。阎神润涛羽化登仙,驾鹤西归。

遥想当年,一众神州学子牢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古训,应总设计师邓公“先富起来”之圣谕,身着毛装,四囊空空,挥泪告别江东父老,搭乘空中“五月花号”前往美利坚合众国,结庐于弗吉尼亚州黑堡,开启留学生涯。闻鸡起舞,凿壁偷光,个个学业精进,大器将成,只待他日金榜题名,玉人相许。惟黑堡地处荒乡僻野,鲜闻丝竹,天长日久,不免抑郁,时发囚徒之叹,惜无车马之喧。乃有好事者杨X标、贺X平、刘X竹等诸君发起空空论坛,美其名曰 “多学科讨论会”,上议天文,下探地理,指点山河,激扬文字,自诩 “天下英才,尽在黑堡。”

一日,有新人与会,自荐曰:免贵姓阎,名润涛,农家子,独好布衣粗食,不学无术。一言未终,满座睥睨。润涛心知肚明,不动声色,寥寥数语,指点迷津,其间警言迭出,妙趣横生。众人大惊,此乃何方神圣,伏龙凤雏转世,定非此人莫属。及至岁末聚会,传润涛主讲,黑堡万人空巷,上至桂冠教授,下至升斗小民,争相前往,以一睹阎神润涛之尊容为幸事。

光阴荏苒,润涛学业有成,功名已就,遂发遁世之念,不作出山之想,将妻携女,迁居美利坚南方蛮夷之地阿拉巴马,从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察浮云,观星象,终日诵经,修身养性。岂料互联网兴起,诸子百家,网上论战,南丐北帝,各显神通。此时润涛十年磨一剑,大器乃成,上及天神,下接地气,念世人迷误,遂再度出山,籍文学城安营扎寨,普惠众生。一岁未终,名闻遐迩,人气鼎沸,圈粉千万,尊为“天下第一博主”。

美利坚乃西洋之国,尚选举。有民主、共和两党,四年一度,逐鹿中原,芸芸众生,趋之若鹜。润涛谙熟天干地支,阴阳五行,每发谶语,无不言中,奈何洋人不通华语,愚钝蒙昧,竟无人受益。及至庚子丙戌,润涛驾返瑶池,方获其典籍译文,如梦初醒,戈尔、罗姆尼、希拉里、特朗普一众总统候选人,无不捶胸顿足,痛不欲生。呜呼,若早得阎神润涛教诲,岂至坐失良机,将大好河山拱手赠人乎?

润涛虽贵为神人,仍尽世俗之义,娶妻生女,一如凡人。妻秀外慧中,心如璞玉,事业有成,著作等身,汗牛充栋,众望所归,为阿拉巴马医学院之名教授。润涛夫妻育有二女,今已成人,有沉鱼落雁之美,闭花羞月之貌,且才思敏捷,聪慧过人,皆于常春藤学府深造成材,乃华尔街风云人物。天下周郎,无不倾心。润涛每每提及,喜形于色。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今日网上相会,恍若隔世,惟阎君音容尚在,笑貌长存,佛心弥漫,大爱无疆。人生苦短,天时方长,阎君先行一步,为黑堡兄弟姐妹探得桃花仙境,来年再聚,不亦乐乎?值此升仙之际,遥祝祥云载道,一路平安!润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