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梅红楼梦讲义》:从文本出发,寻找红楼宇宙的深层架构

《董梅红楼梦讲义》:从文本出发,寻找红楼宇宙的深层架构

首页角色扮演太虚残卷更新时间:2024-07-30

《红楼梦》包含的思想之丰富,不能穷尽。就此一本书,就在顶级学者中分别衍生出许多不同的学派,不过,这些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我们要回归文本,真正从它的艺术性和精神性去了解作者的心理诉求,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教授董梅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视角。

如何弄懂这一部皇皇巨作而不落入窠臼,我们必须跳出局部性的精彩沉迷,提纲挈领地归纳其总成,从中华文明的根上寻找其哲学源头和精神养成,从作者要想表达的真正思想内涵去理解本书。

董梅老师的这本讲义,不关红学,不关考证,不关任何草蛇灰线的索引,不关任何局部精美的赞叹,仅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累和物质积累的最高峰,来看待这本小说。

一、神话开头,中华文化大语境支撑起本书的三重精神境界

在《红楼梦》里,我们平常人看到的往往是一个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发展史,是一位富家子弟的心灵成长史,是两个女孩与一个男孩之间的爱情悲剧,而董梅老师提醒我们,要理解本书最核心的价值,必须从开头第一回去了解作者的真正用意及本书的宏大主题。

在开头,作者写道: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因此,梦破才有红楼梦,作者正是出梦之人。然而,在本书里,坠入红尘入梦的是那块石头,出梦之后记下这一切的也是那块石头,而人世的一番历练,不过是“一番梦幻”。

那这块石头是怎样的呢?作者正式开始讲故事时,第一句话就这样写道: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这“零一块”没有用上的石头,就是这块经过一番梦幻而又记下此梦的石头。此石在宇宙洪荒之时,经人类始祖女娲之手炼石通灵,可谓是长在中华文明的根脉里。

而关于它来历的这些数字“十二”、“二十四丈”,“三万六千五百”,对应的是正是我们古老的太阴历、太阳历、记年法,即十二月份、二十四节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这里的“三万六千五百”,指的是百年之数,隐喻的正是贾家这个百年之族。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数字,实际上是作者精心安排,这依托的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大语境。

神话开头,架构起中华文明最广阔的宇宙时空,而石头“灵性已通”,表现的正是我们自古以来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华根脉文化的大语境下,作者要解决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呢?

就是“证空”与“证情”。

书中接着写道:

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石头无所用,所以悲悲戚戚,一日,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石头就请他们带它游历一番。

但那一僧一道告诉它“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时,它还是执意选择下山。

然而它历过一番梦幻,空手而归,返回原身,正是“证空”。

在另一边,神瑛侍者下凡,绛珠草感念他的灌溉之恩,便有还泪一说,是为“证情”。

石头随神瑛侍者出身在贾家,绛珠草也在几年之后,见到了自己的还恩之人。故事由此展开。

这里,“证空”是佛语,

“空”代表的是看淡一切,表示一种出世的态度,而“情”则是一种入世的态度――任世事虐我千百遍,而自始至终深情不改――这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仁。

在这本书里,中华文明的三种核心思想在这里融汇交叉。道家的灵、佛家的空、儒家的仁交相辉映,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

二、风月宝鉴,镜相互照构建起本书的总体结构

风月宝鉴,是本书的一个重要道具,它出现在十二回王熙凤设计贾瑞之时。当贾瑞因相思成疾,被王熙凤折磨得奄奄一息时,一个跛足道人赐予他一面镜子,告诉他只能看反面,不能看正面,因为照反面可以救命,照正面则会丢了性命。

而这种正反两面的镜像,在这本书里时不时就会出现。比如开头出场,有个出世的甄士隐,接着就出现了个特别想入世的贾雨村。京城里有个贾府,金陵还有一个一模一样的甄府。

这本书里更精彩的镜像就是太虚幻境。在第五回,贾宝玉借由秦可卿房内的一副《海棠春睡图》和一副对联,进入到了另一个平行空间。贾宝玉经警幻仙姑的引导,在太虚幻境作了一番游历。由此宝玉知道贾府大观园里的一些女儿们,很多都是来自于这里,下凡的命运早在这里就做了安排。但当警幻仙姑告诉宝玉,凡间的一切都是一场空时,宝玉仍是义无反顾地踏进了滚滚的红尘。

镜子要照反面才有效,照正面只能深陷其中,不得脱身。所以照妖镜能使妖精现出原形,而要想出镜,走出命运的设定,我们只有照镜子的反面,让它给我们提供警示和改进的方法。镜像的出现,更像是预言,它预示着接下来的宿命般的命运。比如甄家的败亡传来,马上贾家就落入了衰亡的结局,不容你有喘息的机会。

在这部书里,镜相的核心就聚焦在宝玉身上。其实贾宝玉住的房间就是一间镜子屋,他进出的房门正是一个可翻转的镜子,一步之间就像倒换了时空,很多人初次到这里都会迷路。

镜像是一种虚实互证,这本书里的多重镜像,时不时就会这么晃一下,让你不明所以,又深陷其中。这其实是作者的一种写作手法,他在虚实之间来回切换,构成本书的总体框架,反复提醒我们实相就是梦、就是幻,而那个偶而闪现的镜像,才是真、才是实。

三、贾府女儿的名字,奠定了本书故事的主体脉络

主旨已明,结构已定,那么要怎样写出一个现实的故事呢?

作者要借石头的笔,为女儿们列传,那在贾府,故事的总体基调就定在了贾府女儿的名字上。

元春、迎春、叹春、惜春,隐含的正是“原应叹息”四个字,正好与太虚幻境里的“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相呼应。

春是最好的时节,它包含的是一种昂扬的维气,一种上升的期许,一种鲜花着锦的华美,而“原应叹息”,让这一切停留在最美好的时期,来不及经过本来的生命历程就要调谢,更增添了悲剧的冲击性和艺术的美感。

那作者是如何在故事中设置“原应叹息”的呢?他用了三年的时间来铺陈。

作者留下的原作八十回,前二十二回大多是对故事前景的交代,从宝玉出生写到十二三岁,而后五十八回只写了短短的三年,超过百分之七十的笔墨都给了这三年,可见这三年是全书的重中之重。

这三年是宝玉和众姐妹搬进大观园后三年,人物繁密复杂,情节络绎缤纷、大起大落,充分展示了“原应叹息”的义旨,应和的正是那句“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自家门”。

第一年,拈金堆锈,姐妹们结社赋诗、游园宴饮、吃螃蟹宴、咏海棠诗、菊花诗,更有刘姥姥来凑趣、薛宝琴来惊鸿一现,这是一段最丰厚的最华美的盛世时光。

第二年,危机隐现,春天探春协理大观国,实行改革,利益的矛盾从底层仆人之间开始蔓延,由秋至冬,宁国府开始有人死亡。

第三年,矛盾升级,仆人之间的矛盾牵扯的其实是主人间的矛盾,宁国府的衰亡也开始在荣国府上演。

这是家族内部的矛盾,也许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外围――也就是与政治有关。或许不管作者有多隐喻,这在当时还是很敏感的话题,这可能就是原稿在此戛然而止,后四十回不知所踪的原因吧。

至此,“原应叹息”不只是故事的主基调,更是本书书稿的最终基调。书里书外,都是不可言说的殇啊……

四、一部红楼梦,是中华五千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华美绽放

这部小说之所以迷倒众生,在于它是当今世上囊括最多领域、呈现最多艺术写作形式的几乎可称得上完美的一部小说。莎士比亚是西方创作作品最丰富塑造人物最多的作者,但他写到的所有人物加在一起,也不如《红楼梦》中涉及的人物多。

虽然《红楼梦》只是一部小说,但其中包含的诗、词、歌、赋、曲、骈文、歇后语、鉴文等,几乎囊括了中华五千年文人、市井之间使用过的所有文体,而且高度贴切剧中人的身份情志,并呈现出高下之分。

不仅如此,曹雪芹对其中器物、环境的描写细致到一草一木,一桌一椅、一针一线,却没有雷同,而且还在这每一物中注入了隐喻和思想,没有任何一点闲来之笔。

然而,世上并无完美,就这样一部在世界上可堪称完美的小说,却只剩下残卷八十回,后四十回不知因何故遗失了。后来世人都曾不遗余力地寻找后四十回,无奈都以失败告终,我们现在所见的比较完整的一百二十回,基本上都是书商程伟元和责编高鹗在民间收集的书稿,经整理、校验、修改后,前后逻辑上比较说得通的两个刻印版本,分别为程甲本和程乙本。

而现在的学者们研究的《红楼梦》版本,几乎都是刻印本版本之前的手抄本。因为手抄虽偶有错漏,几乎都没有人为故意的改动,而刻印本为了前后衔接、逻辑上说得通,高颚对前八十回做了大量改动。

董梅老师身为古典文学学者,也许更能从曹雪芹的知识和精神养成去了解这部书的形成轨迹,看清五千年物质文明和非物质文明在他身上交相辉映的华美绽放,让我们体验到不一样的曹雪芹和红楼世界。

也许这正是冥冥之中,在一个时代的结束来临之前,那个时代对自己总成的一次彻底的总结和释放吧,而曹雪芹,不过是他选的一个代言人而已。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