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期间美苏战机的猎取行动

冷战期间美苏战机的猎取行动

首页角色扮演铁血风云更新时间:2024-04-11

高效武器在各个时代都是敌对双方觊觎的目标。为了获得对方新武器样品,他们往往千方百计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苏联著名的“卡秋莎”的遭遇是这样,德国的“法鸟-Z”火箭也是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还未忘记这一“传统”。作为超级大国的苏美双方,四十年来一直明争暗斗,互不相让。

本文所述并非那些使用照相机、窃听器、电子设备等工具的纯粹而传统的特务活动,而是关于在作战过程中和其它场合,夺取对方秘密武器的行动。如下所发生的事件都是真实的。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这是美国进行的反对朝鲜人民的一场真正的战争。赴朝的苏联飞行员、高射炮兵只参加了防空作战。

1950年底,在这以前一直掌握朝鲜制空权的美国空军,突然遇到了来自北方的强有力的抵抗。银白色的米格-15,从万米高空俯冲攻击不可一世的美国战斗机和轰炸机。侵朝美军司令麦克阿瑟不得不向美三军参谋长报告:美国飞行员第一次经常不断地碰上性能优于美机的新型战斗机。美军士气低落,空袭效果大不如前,佩刀式飞机也无济于事。

米格—15战机

米格-15和F-86佩刀式是苏美双方在朝鲜战争中投入作战的新型战斗机。二机孰优孰劣?主要飞行技术数据上旗鼓相当,但米格机的爬升速率和单位推重比均优于佩刀式,而佩刀式俯冲时加速快,机动性好,航程远。米格机火力强,装备37毫米火炮一门,23毫米火炮二门,火炮射速高,炮弹穿透力大。佩刀式上的六挺大口径机枪根本无法与之匹敌。

美国人参战时间长,作战经验较丰富。他们决心迫降米格-15,以得到一架新式苏联歼击机。他们选择了这种战术:先将飞机击伤,然后将操纵不灵的飞机迫降于已方机场。前飞行员,退休空军少将、苏联英雄C·克拉马连科讲述了他在朝鲜的一次经历。一次空战中,以美空军联队上校联队长,美王牌飞行员为首的三架“佩刀式”对其实施夹击。为摆脱困境,他被迫做了一连串的螺旋滚转和斤斗。克拉马连科在一次斤斗时,抓住机会开火,将一架敌机击落。然而这并未使美国人的热情减弱,他们穷追不舍,一直到机场上空,才悻悻离去。

F—86战机

迫降米格-15-尽管希望不大——美国飞行员一直没有放弃。苏联飞行员开始夺取空中优势,同时也不掉以轻心。米格机飞行时从不靠近南朝鲜边界,空战也尽量远离美军机场。美国人无计可施,于是改变招数。他们散发传单,对能够弄到一架完好的米格-15的人,许以重金。起初是10万美元,后来加到100万。

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苏联飞行员,朝鲜士兵农民身上。

就在美国人决心用钱“买”一架米格-15的同时,苏联空军总部的军官们也在紧锣密鼓策划迫降“佩刀式”飞机的行动。一个以空军中将,苏联英雄阿·布拉戈维申斯基率领的飞行小组,从莫斯科飞抵安东(今丹东市)。小组的成员均为试飞员,飞行技术高超。他们一到后马上召集各飞行团长和飞行员,宣布说:“向我们提供一切空中情报,我们要迫降‘佩刀式’飞机!”飞行员们交换了一下目光,表示怀疑。建议说:“最好你们先试试击落它,然后再考虑迫降。”有人竟毫不客气地对“莫斯科人”说,迫降“佩刀式”是发疯了,是多此一举。“莫斯科人”回答得干脆:“你们的事是提供空中情报,别的用不着多管!”

于是,飞行小组参加了第一次空战。要问结果如何,可以说,美国飞行员“痛打”了飞行小组。一架米格机被击落,两架严重受损。前来捕获“佩刀式”的“莫斯科人”冷静下来,接连8天没有飞行。他们着手研究美机行动战术,制定了新的捕捉计划——但计划实施后仍无成果,相反,却白白牺牲了上校久边科。后来,布拉戈维申斯基的飞行小组如同来时一样,空手返回莫斯科。

米格—15战机

“佩刀式”飞机终于去了莫斯科。那是叶·佩佩利亚耶夫上校的功劳。他后来成为苏联英雄(共击落美机23架)。他回忆这段往事时说:“那一天空战异常激烈。当时,我已退出战斗,我机身上遍是弹孔,突然,又一架“佩刀式'出现在机首下方。敌飞行员还未来得及动作,我已按下射击按钮。敌机座舱盖处冒出了黑烟,飞机开始下降。我没有追去,我清楚它飞不了多远。看来,飞机发动机和弹射装置轻微损坏。这种情况下,“佩刀式'飞行员只有把飞机降落,别无选择。他这一点做得很出色,他坚持滑翔至海面,降落在退潮后的海边卵石上。美军救生部门很快找到并救走了飞行员,飞机留在海滩。后来,据目击者说,大约过了2-3个小时,几架美国强击机飞临海岸并向“佩刀式”降落地点投掷炸弹,试图炸毁它。碰巧大海开始涨潮,泡沫飞溅的海水隐蔽了飞机。黑夜降临后,我们空军人员接到任务:将飞机从水里拖出,运往安东机场。我们干了一夜,将飞机拖离海岸很远,最后用干草垛伪装好。它在野外呆了一整天。从海岸到机场,途中要经过隧洞,整个飞机无法通过。天黑后,我们把机翼拆下,现在好办了。第二天清晨,这架“佩刀式”就停在机场上米格机的行列中了。每个飞行员都把能在“佩刀式”座舱里坐一坐引以为荣。不久,飞机被拆卸装箱发往莫斯科。这一珍贵的战利品就是这样获得的。

F—86战机

进入六十年代,苏联研制的洲际导弹开始使美国人心神不宁。这一切是从1960年5月1日驾机越境侦察的美国飞行员鲍尔斯·弗兰西斯开始的。但是鲍尔斯,众所周知,惨遭击落。当时,记者和军事专家们纷纷猜测,俄国人是如何打掉高空侦察机U-2的。最后得出结论:看来是发动机出了毛病,飞机降至12000米,才得以将其击落。后来,苏联在官方公报中披露,U-2是在2-2. 1万米的高空,被防空导弹击落。鲍尔斯本人声明:“我想,这发生在大约6. 8万英尺的高空。”神奇的武器不能不引起美国人的关注,他们开始等待攫取它的时机。终于,机会来了。

1962年秋,加勒比海危机。为了加强古巴的防空,苏联派去了防空导弹部队,并立即开始战斗值班。美国人萌起了俘获苏联防空导弹的念头。退休上校佩列古多夫回忆说:来到一周后,我方反间谋人员通告说,美国人打算偷窃防空导弹,方法是雇佣当地居民。我们加强了警卫。操纵兵,发射兵都参加了站岗放哨。我是个前线老兵,各种重担都经受过,但从未记得像当时那样紧张。我和许多同事一样,累得得了心绞痛。

萨姆—2导弹

当然,不久情况就缓解了。古巴同志保证说,导弹部署地区连老鼠也休想进来。看来,这一点美国侦察部门也有所风闻。因此,他们改变了战术。他们的“军人设计家们”很快搞出一种直升机附加装置,企图用它从露天仓库或发射阵地上吊挂导弹。我们采取的对策也非常简单:将存放的导弹绑好固定。直升飞机因此无能为力了。

1962年10月27日晨,苏防空部队在鲍尔斯之后击落了第二架U-2飞机。该机飞临战略导弹部队阵地上空照相侦察。这次美空军驾驶员安德尔松•鲁道夫少校未能幸免于难。当时在古巴上空一切飞行均被禁止。世界处于战争的边缘。最后还是政治找到了摆脱危机的出路。

越南战争时期,苏联的防空导弹再次成为美国人注意的目标。美国飞行员确信可以在越南上空为所欲为,不受惩罚。他们采用密集编队飞行。导弹部队首次发射就命中三架美机。一些被弹片击中,另一些则干脆堕落,这是因为慌乱中飞行员弹射跳伞,弃机逃命。美方对导弹的兴趣增长了,但始终未能得手。导弹兵作战采用伏击战术,发射后立即收摊转移——这使美国人无机可乘。

萨姆—2导弹

七十年代初期,美国人终于成功地识破了“萨姆”-2”导弹(西方国家称苏防空导弹的术语)的秘密。当时,遭到以色列侵略的埃及,请求苏联帮助防空。苏联导弹部队保卫了阿拉伯人的重要目标,尔后将武器设备转交给他们。后来,萨达特掌权,埃及的对外政策急转直下,美国人来到了埃及,苏联的“萨姆-2”立刻成了美国人的囊中之物。

说起猎获对方的武器样品时,可以开诫布公地讲,手段并非完全循规蹈矩,君子风范。双方一般都遵循一定的秘密规定,但有时也不在此例。

1989年5月,一架苏联歼击机“米格-29”被劫持到土耳其特拉布松机场。当时,美国军方采取了积极行动。据美《纽约时报》报道,前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海军上将克劳对这一事件发生兴趣,很想借机对“米格-29”进行调查。为此,他专门打电话给土耳其军队参谋长托鲁姆塔伊将军。土耳其拒绝了克劳的——其实是别国军人的要求,将飞机交还苏联。

米格—29战机

八十年代,米格-29开始在国际航空展览会上公开露面,并出售给印度、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在1990年3月莫斯科举行的苏联《航空发动机制造-90》展览上,昨天还是超级秘密的苏联巨型飞机,“鲁斯兰”,“姆利亚”上的a-18发动机,世界先进歼击机“苏-27”上的“AL-31”发动机公开展出。在这以前的马来西亚展览会上,人们可以目睹苏联“飓风”,“龙卷风”远程火箭武器系统,5. 45毫米口径的步枪,坦克导弹,载重30吨可通过沼泽地和江河的两栖步兵战车“AT-30n”,并能了解它们的战术技术性能。目前,尽管各种先进的战斗技术装备在世界各地展览和出售,但获取它们的“传统”方法仍长盛不衰。对于那些尚未公开的高尖端军事技术,人们仍然趋之若鹜。这是因为世界还不安宁,大国还在竞争。

参考资料:《铁血风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