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喝酒,都能喝出“花”来,真是不服不行!
最近几年,电视上流行“诗词热”,“飞花令”成为大家熟知的高频词。在节目中,选手围绕事先设定好的关键字,互对诗句,你来我往,高潮迭起,引起场下掌声、喝彩声不断。
很多人看了电视上的玩法,认为飞花令不过如此,自己也能随口来两句,简直是小菜一碟!
如果这样认为,你就小看古人了!古代的飞花令,绝没有这么简单,不信?往下看:
“飞花令”名称是怎么得来的?
中国的文人*客,大多都离不开酒,有一个算一个,唐代就有一位爱喝酒的诗人韩翃(hóng),他写过一首《寒食》,其中有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飞花令”由此得名。
酒令是中国酒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酒席上专门用来助兴取乐的游戏,据记载,周朝时就已经出现。你想想,一帮文人聚在一起,不喝出点花样来,那多没意思!飞花令便是他们经常玩的酒令之一,号称“雅令”。别小看这个雅令,可不是一般人能玩的,没点诗词功底,被人“灌趴下”那是迟早的事。
古人是怎么玩飞花令的?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古人玩飞花令,一个字:绝!
在很久以前,有7个文化人,相约在一起喝酒。
酒过三巡,该套的近乎套完了,该聊的感情也聊透了,酒有点喝不动了。这时,组织酒局的主人看不下去了,站出来提议:哥几个,咋都不喝了呢?这样喝酒没意思!敢不敢来几轮“飞花令”?我来做酒令官,看不把尔等灌趴下!
说啥?把我们灌趴下!大家一听,来情绪了,你这是瞧不起人啊:来就来,谁怕谁!
先从谁开始?有人问。
众人目光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一位年长者的身上:这家伙资格老,就从他开始。
老者慢腾腾的从座位上站起来,伸手捋了把胡子,微微一笑:承蒙各位厚爱,那老夫就献丑了,做一回行令人!还是老规矩,以“花”字为令,七言为限,左右轮流。诸位听好了:“花开堪折直须折”,第一个字“花”!
“下一位,别磨蹭!”酒令官催促。
老者左手边一位风度翩翩的中年书生站了起来:这还不简单,张口就来,“落花时节又逢君”,第二个字“花”。
话音刚落,旁边第三个人起身,摇头晃脑的吟道:“柳暗花明又一村”,“花”第三字,承让,承让!
紧接着第四位开口:“人面桃花相映红”。
第五位:“不知近水花先发”。
第六位:“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七位:“霜叶红于二月花”。
得,一轮下来,“花”字从头到尾,循环了一圈,都答得不错,酒自然也没罚出去。
“看你怎么把我们灌趴下!哈哈... ”众人起哄。
“着什么急啊!后面有你们喝的!”主人大手一挥:再来一轮!
......
上面故事纯属虚构,不过,这“飞花令”的玩法却是真的。
看到没有,这才是真正古人玩的飞花令,难度极高!不仅要求对出的诗句和行令人吟出的诗句格律一致,而且,关键字出现的位置也很讲究,要跟对令人的排位相呼应。比如第5个回答的人,关键字的位置也应该在诗句中排第5。
古代飞花令,关键字只有一个“花”字,对答时可以背诵前人诗、词、曲中的句子,也可以现场创作,字数一般不超过7个字。
当关键字出现在末尾时,一轮结束,进入下一轮,大家轮流做行令人。当有人接不上或背错、做错诗时,酒令官便命令其喝酒。因飞花令所对的诗句不能重复,所以,越到后面难度越高,喝的罚酒多,出错也多,一圈圈轮下来,不被灌得人仰马翻那就算万幸了!
上面说的,只是飞花令的一种玩法,下面几种,更厉害(更损)!
第一种,对应玩法:由行令人直接念一句带“花”的诗,“花”在诗中的位置对应到酒桌上哪位客人,哪位客人接,如果这个人对的诗,“花”字出现的位置恰好对应到自身,则喝酒。比如行令人说“不知近水花先发”,“花”字排第5位,从行令人开始数到第5人接令,如果第5人刚好是行令人自己,那么,行令人喝酒。
第二种, 拼酒整人玩法:如果几人事先商量好了,想灌某个人酒,用这种玩法,一般没跑。这种飞花令,以诗句中“花”字的排位,在酒桌上对应到谁,谁喝酒,杯杯不落空,喝酒频率很高。如果遇到几个高手,看某个人不顺眼,那就麻烦了,非被灌晕不可。正如巴金在小说《家》中描叙的那样:“淑英说一句‘落花时节又逢君’,又该下边的淑华吃酒。” 呵呵,看见没?
古代飞花令,大家都见识过了,不服就试试,看你能挺过几轮?
再看看我们今天玩的飞花令,那可就简单多了。
如今电视上常见的飞花令,严格来说,都不能称其为飞花令。不仅关键字的范围扩大了,不再只是一个“花”字,可以是“春”“月”“雨”“夜”等诗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任何一个字,而且,由于改成两人对答,关键字的对应位置也取消了,只要说出带这个字的诗词就算通过,难度可以说是降低了不是一点点。
这种改良版的飞花令,博眼球的成分更多一些,不过,好处是接地气,只要读过一些古诗词的人,不管是谁,都能多多少少答出几句。
各位,实话实说,古代飞花令和改良后的飞花令,你更喜欢哪个?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