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观象

以心观象

首页角色扮演万法无咎更新时间:2024-06-19

佛说:世间万物,都由心生。吾所解:心之所想,观之所像,象之所像,心之向往。

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物和人不变,变的是心境。年幼者观之,无过多外在因素干扰,是1就是1、是2就是2。稍年长些,思想复杂了,看什么都抽象,变的是心境。等到老了时候,回想自已的经和忙碌一生,不断反省参悟,悟透了就是另一种境界了:如实观照。

宋邵雍在《观物内篇》中云:“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吾之所解:目观之物为初始境界,以心观物是第二层次,最后跳出凡心,以自然规律和本来的样子来观之。第一层是最纯粹的,大部份人都能达到,而以心观之个体关异就非常大了,每个个体都是独立了,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思维判断和价值观,所思所想的心境就千差万别。万法归心,看的不是本质,看透了事物的演化和自然规律,还原事物本来的样子,这是心智超脱的变化。

人生是一场修行,需要历经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尝遍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方能完整的体验到人生。日日如实观照,不管过去、未来,如实观照修心,方能悟出人生。

附:《信心铭》隋 僧璨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止动归止,止更弥动。唯滞两边,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二见不住,慎勿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随境灭,境逐能沉。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元是一空。

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不见精粗,宁有偏党。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

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

任性合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昏沉不好。

不好劳神,何用疏亲。欲取一乘,勿恶六尘。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法无异法,妄自爱著。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妄自斟酌。

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

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动无动,动止无止。

两既不成,一何有尔。究竟穷极,不存轨则。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净尽,正信调直。

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

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

要急相应,惟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万年。

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忘绝境界。

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