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设计思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6世纪后期到10世纪初,在中国的土地上相继建立起东临太平洋、西至中亚的强盛的隋、唐王朝。隋、唐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有许多建树,经济空前繁荣。边疆少数民族有了较大的发展,同中央政权的关系更加密切。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府的权威受到了激烈的挑战。公元907年,存在了290年的唐朝,为藩镇所灭。此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短暂分裂时期。
历史总是辩证发展的,统一中包含着分裂的因素,分裂中又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从东汉末到隋初的四百年间,统一势力一直在增长,不管割据势力如何嚣张、游牧民族如何驰骋,最后还是归于统一。这表明,秦汉以来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华民族,已形成一个相当稳定的政治共同体,隋的统一是大势所趋。因此,将本课教学主题确定为:统一、开放、革新的隋唐时代与五代十国。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相关知识并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但还缺乏全面系统的学习。高中阶段,学生的求知欲更为强烈,理性思维逐渐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适当引导,通过各种史料并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现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的历史演变过程,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时空定位,了解隋唐、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情况。
2.通过史料分析隋唐盛世出现的原因及其表现;了解贞观之治的相关史实,培养学生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3.感受民族融合的推进过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隋朝建立与南北统一,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2.难点: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唐朝灭亡的经验教训。
四、教学活动过程导入:
教师展示材料:
周静帝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建元开皇,仍都长安,他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隋文帝。第二年,以长安旧城狭小,在长安城东南的龙首原筑大兴城,第三年遂迁入新长安城……开皇九年(589年)正月,韩擒虎率军夜渡采石,贺若弼从广陵渡江,两路并进,以钳形攻势,夹击建康。钟山一战,贺若弼击溃了陈朝主力军,韩擒虎直趋朱雀桥,攻入台城,俘虏了陈后主,灭掉了陈朝……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材料。
学生活动:分析隋朝是怎样建立并完成统一的。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的设置,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
1.导入学习任务一:隋唐的统一
材料1 隋朝在政治、经济上的整顿和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封建国家对人力物力的控制,给予隋朝经济发展以有利条件。南北统一,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也促进了当时封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人多殷富”的短暂繁荣景象。农业发展、仓储丰实、手工业进步、商业繁荣。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隋朝的统一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活动:根据课本及教师呈现的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2 隋炀帝从他父亲手中继承了一个统一和繁荣的帝国,倾全力巩固帝国版图与扩大帝国影响,为此采取一系列举措。一是营建东都洛阳。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是以洛阳为中心最便于控制全国,因为它是水陆运输的自然中心、储藏与转运物资的枢纽,以后成为沟通南北的大运河的交汇点与辐射点,便显示了它的这一优越性。二是开凿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隋炀帝从大业元年(605年)到大业六年连续开凿了四条以洛阳为中心贯通全国的大运河。这一运河网络把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今北京附近地区连成一体,从而使隋朝能够以南方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供养宏大的都城长安、洛阳,并给北方边境提供战略后勤保障,为南北的统一提供了具体而坚实的物质基础。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
学生活动:总结隋炀帝为隋帝国的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3 唐朝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其二》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汴水)也写道: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教师活动:唐朝两位诗人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何对此评价不一致。
学生活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隋帝国修建大运河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学生活动:积极影响是沟通了南北交通,维护了国家统治;客观上促进了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加速了沿岸地区经济的发展;至今某些河段依然承担着运输的作用。消极影响是为此工程而征调大量民夫,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材料4 从581年到618年,仅三十七年,隋朝在历史上匆匆一现迅即消逝。何以隋朝在经济发展、府库充实、国力强盛的鼎盛时代,会猝然灭亡呢?
——樊树志《国史概要》
教师活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
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推行暴政。暴政表现: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三征高丽,穷兵黩武;徭役繁重,严刑峻法。
公元618年,李渊废掉隋炀帝,称帝建国,改义宁二年为武德元年,定国号为唐,都长安。李渊是为唐高祖。
2.导入学习任务二: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
材料1 唐太宗即位后,鉴于隋亡于暴政的教训,采取与民休息、不得罪民众的明智政策,这是取得为史家所称道的贞观之治的根本原因,也是他成为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英明君主的根本原因。他一即位就声明,要“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他对隋亡引为鉴戒,他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唐太宗根据魏徵的政治见解,偃武修文,使政治安定,百姓乐业。贞观时期君臣之间的纳谏和直谏,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良好政治风气,唐太宗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为鉴,虚怀博纳,从谏如流,大臣们多能直言极谏,面折廷诤。正是在这种良好的政治氛围中,唐太宗与他的大臣们联手缔造了持续二三十年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627一649年)。
——樊树志《国史概要》
学生活动:根据材料思考唐太宗时期贞观之治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材料2 传统上中国历史学者把唐玄宗统治的最初10年视为唐朝统治的一个高峰,一个可与太宗时期相提并论的新的黄金时代。他们记载了一位勤勉的统治者与优秀大臣合力工作,在经过60年的女人统治后重建有效的政府。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们创作诗篇的年代。
——[加]卜正民《哈佛中国史03》
材料3 开元前期,唐玄宗求治心切,重用贤相姚崇、宋璟,求谏纳谏,革除弊政,抑制奢靡,取得了所谓“贞观之风,一朝复振”的业绩。从政治上看,开元之治不过是对贞观之治的学步而已。首先,恢复贞观时期“以宽仁为理本”的法治原则,把行仁义作为治理天下的第一要务,废止武则天时期的酷吏政治和严刑峻法,表彰用法平直的官员,禁止酷刑和滥刑。其次,体现贞观时期轻徭薄赋原则的检括户口和赋役改革。再次,在政治方面推行一系列改革。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4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节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总结唐玄宗时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唐代是我国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突厥、西域各族及薛延陀、回、吐蕃、南诏、鞋鞨等,都曾在边疆地区建立过地方民族政权,推动了祖国历史的发展。唐朝与这些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有着密切的联系,汉族人民和各少数民族人民之间也都有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这种联系和交流,不仅对社会发展有利,而且加深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友谊,使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材料5 隋末,东突厥的势力又强大起来。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北巡时,曾被东突厥启民可汗子始毕可汗围困于雁门。唐朝建立后,东突厥贵族仍不断向内地侵扰,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曾两度率军进犯关中,进逼唐都长安。在这种形势下,唐太宗采取了积极防御的策略。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乘突厥内部分裂之时,派李靖、李t等为行军总管,统兵十余万分道出击。次年,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汗国在唐军的沉重打击下灭亡了。
——[加]卜正民《哈佛中国史03》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唐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的原因。
学生活动:北方和西南等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开发了祖国边疆地区。交通发达使中原与边疆往来密切,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唐朝前期的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羁縻府州),加强管理。
3.导入学习任务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
材料1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揭开了地方割据势力长期与唐中央政府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的序幕。…广德二年(763年)初,史朝义在唐军的追击下走投无路,穷途自*。历时7年有余的安史之乱至此结束。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教师活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学生活动: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政治腐败,军事举措失当,外重内轻(节度使的设置)军备废弛,募兵制的实行。
材料2 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乱前全国户数890多万,乱后仅剩190多万北方黄河流域所受破坏最重。为平定安史之乱,唐朝的边防军队多征调内地,造成了边防空虚,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趁机对唐进攻,西城、河陇地区相继被吐蕃占领,南方也经常受到了南诏的侵扰。在民族斗争中,唐朝不得不由进攻转为防守。安史之乱还打破了唐王朝的统一局面,藩镇割据势力在乱后越来越强大,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教师活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的影响。
学生活动: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唐朝从此由强盛走向衰落;安史之乱使大量北民南迁,一方面破坏了北方经济,另一方面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中央集权大大削弱,参加平叛的许多将领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安史之乱导致边防空虚,少数民族政权趁机侵扰,边疆频频告急。
(2)藩镇割据
材料3 在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为求得暂时苟安,唐代宗措置失当,“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使安史降将摇身一变,成了由中央任命的地方节度使,保存了相当大的离心势力。在平叛过程中,朝廷还对内地掌握兵权的刺史多加节度使称号,造成了乱后“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的藩镇割据的严重局面。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教师活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藩镇形成的原因及其拥有的权力。
学生活动:开元年间,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设节度使加强边防。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增设节度使。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但有些藩镇独立性强,实为割据势力。节度使在政治上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死后还可将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在经济上,拥有财权;在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
藩镇的类型
藩镇的影响: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延续了100多年,藩镇之间、藩镇和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唐朝覆亡: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875-884年的黄巢起义,使唐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907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王朝灭亡。
五代十国:自907年唐朝灭亡后的半个多世纪,南北方出现了十余个割据政权。北方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南方各地出现了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南平(荆南)、后蜀、南唐等9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材料解读的方式学习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的历史。经过三百多年的分裂、战乱以及种族和信仰的冲击融合,引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明,中国于589年再次南北统一,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隋唐时代。这个时代往往被视为中华文明的黄金时代。开启这一黄金时代的是隋朝的建立与国家的重新统一。隋朝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李唐兴起后,唐前期出现盛世局面,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府的权威受到了激烈的挑战。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强敌环伺,唐朝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况。黄巢起义后,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短暂分裂时期。
作业拓展
问题: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及其表现。如何客观评价李世民。
设计反思与讨论
在教材处理上,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选取教学重点隋朝建立与南北统一、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多种形式,尤其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既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又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渗透核心素养。“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课注重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用一则史料导人,课堂之中,也有大量史学材料的运用,既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概括的能力,同时把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两个核心素养的落实贯穿其中。教师以问题为导引,环环相扣,既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有序又不时发生思想碰撞,师生在问题分析中不断加深对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分裂的理解。
因为本节课时间跨度较长,在实际教学中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参与度。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可能难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