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道运城文化周的试题你答对了吗?答案奉上

十道运城文化周的试题你答对了吗?答案奉上

首页角色扮演万世人杰更新时间:2024-04-28

上午小编刚刚为大家送上了一套关于山西艺术节运城周的试题,才发不久就有宝宝留言要答案。好了话不多说,正确答案奉上!

1、平陆县地窨院(地坑院)

“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这描写的是平陆县一种独特的民居——地窨院。地窨院又称“地坑院”、“地窖院”、“天井窖院”、“下沉式窖院”,是人类早期穴居发展演变的实物遗存,距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地窨院是建筑史上十分独特的类型,在平地上挖下一个巨形的四四方方的大坑,坑深达十米以上,在坑的四壁打上窑洞,类似中国传统的四合院,一年四季院中、窑中温差较小,形成了冬暖夏凉、四季宜人的特点。

2、万荣县前小淮村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这描述的是董永和七仙女相爱的情景。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董永故里就是山西省万荣县前小淮村。关于这一点,当地不仅有口碑传说和史料记载,而且存在着大量的遗物痕迹,如位于汉薛镇怀介庄下窑村东北隅的董永墓,它是“董永故里”的一个标志性见证,还有断裂的“董永故里”的石匾、董氏家谱中的记载等等。

3、蒲州梆子

蒲剧,因兴起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亦称蒲州梆子或南路梆子,是晋南地区的主要剧种。蒲剧流行于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和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晋剧(即中路梆子)、北路梆子等都是从蒲剧派生出来的。上党梆子则起源于明代末年。

4、《我的城里老师》

运城市盐湖区群舞《我的城里老师》,讲述了一位基层文化工作者无私奉献的故事。作品的原型是文化馆里的一位普通年轻辅导员,不辞辛劳,到大山深处,扎根文艺,为孩子们送去了文化的雨露,处处体现着人性的光芒和文化的魅力。这个舞蹈在2013年获得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群星奖”。

5、芮城线腔

线腔戏,又称线谱戏,是山西省古老的传统戏曲曲种,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线腔音乐大约出现在明朝初期,是由“善书调”衍化而来的,过去只演木偶戏。在其发展过程中,受蒲剧与秦腔的影响较大。在日寇侵华期间,线腔遭受厄运,几至绝灭。解放后于1950年春,芮城县政府聘请艺人,调派干部,成立了群艺线腔剧团。1964年中央、省、地领导同志在视察晋南时,看了线腔剧团的演出后,提出了“保留唱腔,用人来演”的改革方案。随后成立了永乐线腔剧团,以演员代替木偶在前台表演。

6、绛州鼓乐

绛州鼓乐又称绛州大鼓,泛指新绛县流行的锣鼓乐和吹打乐。绛州鼓乐据史籍记载可追溯至初唐。武德二年(619)十一月,李世民率兵从龙门渡黄河,屯兵柏壁秦王堡,讨伐刘武周。新绛县至今遗存着李世民屯兵柏壁时用的擂鼓台。据说当时的人们为庆祝秦王在各个战役中取得的胜利,创作了一部表现李世民部队的车轮声、马蹄声、人喊马叫声,并具有气壮山河气势的乐曲《秦王破阵乐》。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绛州鼓乐一直是当地民间社火中的主要项目,也是祭祀、庆典、婚嫁和庙会活动中的主角。新绛民间一直流传着“北岸的棍,西岸的鞭,石坡上的镲儿铙得欢,八庄的锣鼓震破天”、“北行庄的踩板扎得高,不如南行庄的鼓儿敲得好”等俗语。

7、新绛澄泥砚与洮河砚、端砚、歙砚并称“四大名砚”,松花石砚不在此列

澄泥砚主要产于我省新绛县,与端砚、歙砚、洮砚齐名,是“四大名砚”中唯一的陶质砚,它属于陶瓷却又有别于陶瓷,是介于陶与瓷之间的一种炻器。新绛能产澄泥砚,很大程度上在于汾河的恩赐。汾河上游多是峡谷,水流湍急,而到了新绛,河道拓宽,流速减缓,浊水变清,富含着多种金属矿物质的泥沙沉积成床,这些得天独厚的澄泥资源,为澄泥砚“窑变”为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檀香紫等自然色彩创造了条件。

8、关公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生活于东汉三国时代,祖籍河东解县宝池里下冯村,也就是今天山西省运城市常平乡。千百年来,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封谥和戏曲、文学的演义描述,一个“对国以忠、待人以仁、处事以智、交友以义、作战以勇”,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的关公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他由“万世人杰”上升到“神中之神”,成为战神、财神、文神、农神,是全方位的万能之神。

9、永济飞狮

永济市的舞狮主要分为两派,以栲栳镇南湖村和于乡镇土乐村为代表,统一称为“永济空中飞狮”。

△南湖舞狮

南湖舞狮起源于古蒲州,主要活动在运城、永济一代,属于一种民间社火活动,又称蒲州舞狮。永济南湖舞狮的特点是以武功亮相,舞狮者们默契配合,内摇外摆,翻滚旋绕,扑箭蹦跳。最惊险的是狮子老虎上刀山,爬旗杆、过天桥、上铁梯、上方桌,伴随着惊天动地的锣鼓声、鸣炮声,令人胆战心惊。

△土乐舞狮

土乐舞狮是先人由猴上高杆引发奇想所创,利用农闲,在自己的麦场上、树上系绳,由低到高,逐练成功,借物展志,自制狮虎皮貌,披其作戏,日久终成高空杂技,付之实践,众民欢迎。

10、永乐桃木雕刻

永乐桃木雕刻是我省芮城县永乐镇传统手工艺品,迄今已700余年,桃木在人们传统观念中有辟邪镇宅的功用,最早沿袭桃木剑雕刻技法。据传,桃木剑始于神话传说“夸父逐日”——夸父干渴而死化为桃林,桃都山桃林由神荼、郁垒二神持桃木剑击*妖魔,以保百姓安宁。桃木雕刻技艺至唐朝已十分成熟,发展出了雕、镂、镌、刻、镶、嵌、剔、轧等技法,并衍生出了轮、螺、伞、盖、莲、罐、鱼、肠等桃木雕刻“八宝”或“八吉祥”图形和吉祥物,成为历代信奉道教帝王的皇室贡品。

来源:山西晚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