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朝天子祭祀的冕服所采用的“玄衣編裳”上便绘有十二章纹。在秦汉之后,封建统治者为了表现自身的合理性以及维持封建统治的稳固性所指定的详细、繁琐的封建礼仪,同时也将十二章纹标志成只有封建统治者才能享有的独特标记。如在故宫博物院馆藏的乾隆蓝色缎绣彩云金龙夹朝袍、明黄色缎绣彩云黄龙夹龙袍、乾隆黄纱绣彩云金龙吉服袍及大红色绸绣八团龙凤双喜锦袍等,都装饰有十二章纹。
十二章纹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化体制中帝制时期在服饰上等级区分的一个符号,是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的十二种纹饰。可推测十二章纹的原型应该是中华大地上各个部落的腾,而图腾是当时的部落人将某种植物或动物当作是自己部落的守护神,是自己部落的祖先。
十二章纹应该是在炎黄统一华夏文明之后再逐步发展建立起来的,十二章纹也随之由原来的单个图腾组成,成为统治者表示身份与稳固政权的工具。同时 也展现了在炎黄子孙对自然的崇拜、対融入自然的向往。
在中国古代,服饰衣着标志着人们身份的不同,不同的服饰在除了装饰的基本职能之外还体现岀了着衣者身份的贵贱。服装的布料、颜色以及衣着上的配飾图案等都表现了这点。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转变,附着在服装上的纹飾除 了标志人们身份,也更融入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怀、政治思想与哲学观念。
在古代中国,封建时代的等级制度与礼仪制度都完完整整地表现在了服飾之上,无论是服装的材质、颜色、纹饰、款项都有明确严格的要求以区别身份贵贱。而十二章纹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展现出了她独居特色的哲学文化、历史意义和身份地位,成为当时的一种特殊的政治符号。十二章纹 在中国历史上的出现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必然一必然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印记。
为何清代后妃吉服上绣有十二章纹1.十二章纹中的“道之合” 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上文提到的人类对自然的敬仰之情与共生之盼更是被包含其中。《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 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同时也表现出了人与天、地是不可分割的,天、地是人学习,效仿的榜样;人只有顺应了天之道才能利而不害,才能治国治民,才能避免争斗而获得利势。
天人合一的突出特征是人的存在与自然的存在互相包含:人化于自然之中化于天下大道之中, 自然也融化于人之中,与自然、天之道结合一起; 同时这里的自然又不仅仅是我们所理解的大自然,这里的自然亦包含了一种事物常态的顺势发展,自然前行的状态。
笔者认为,在封建时代帝王心目中,如若能达到如此天人合一之境界,能领悟天之道而达成天下之势自然是最好不过的。故而十二章纹不仅仅只作为装饰的存在,更是囊括了封建帝王对此深深的期盼以及向往。道家天人合一、一体自然的美学观点也顺其自然地被各朝帝王所接纳。
《道德经》有言,虽然没有名称,而且很朴实。虽然小,但却超于天下,没有能够支配它的。君王若能守道,则天下将自服,天地阴阳相合,自然风调雨顺。人们没能分配均匀的它能让其自然均匀。因为有了万物,所以需要名称分辨他们。
而能分辨了就要知道适时而止,知道适时而止就能免于灭亡。道为天下的归宿,就像江海是所有河流的归属一样。十二章纹的设计出于自然,取于腾,谓之如神,源于天道。如果君王能如十二章纹所示,则守住了道,就不会违背道的运行,不会过分要求,知道适可而止,天下万物就会自然的服从于他。
十二章纹中“日”、“月”、“星”、“山”是人们在大自然中都能看到的,是自然出现的。同样也是受中国古人敬佩以及尊崇的神明,将此缝制于祭祀冕服之上,在古人看来可以拉近与神明之间的距离,也更能领会神明之意,表现人与自然融合的意思。
“天”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中表现的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的存在;赋予人类命运的存在;是人们敬畏的对象;是主宰人类一切乃至朝代兴衰的存在;是赐予人类本性的存在。同样也可认为是“自然” 的化身。
自然在古人认为是一个大天地,而人则内有一个小天地,只有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使得这大小两个天地融为一体,顺应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才能达到长存的境界。而在帝王心中,何人不希望自己所建立的王朝长存于世。“天”既然是主宰朝代兴衰的存在,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自然也成为了各朝各代帝王所追求的理念,而十二章纹也正印证了这一观点。
2.十二章纹印证了中国古代的儒之礼
中国人除了受到道家文化影响,更多地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所推崇的中庸、人伦和谐观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为人处世,其所推崇的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此八德对中国人的影响深远。
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主流文化思想,其表现岀的文化含义自然也是被封建帝王所重视的。这同样在十二章纹中也有所表现。在中国诸多朝代中,都是采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维方式,家就是国, 国就是家,就像前文提到的十二章纹的寓意,虽然没有完全脱离宗教神学,但已经很明显地在重视人的作用,礼的教化。
在古代帝王眼中,他们异于常人,身为真龙天子、一国之君,在祭祀之中对于神明以及先人更是不可不敬,既然是作为皇帝专属的纹饰,自然要对帝王身份的特殊性有所表现:“华虫”示其文丽, “藻”则表其洁净,以现帝王之异。而“火”是人类文 明的标志,“粉米”则是人类生存之基本,从而彰显 应对帝王之礼,应以尊重。
明清时期的龙袍则表现团龙居中的样式,以中为美,后妃的礼服和华服也基本相似。如清朝官服上的补子宁可一分为二都不愿破坏其居中之美。十二章纹中的龙和华虫、藻和粉米、紙和級等,其也有明显或模糊的对应关系,这也印证了儒家的“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的中庸思想。
3.象征着当时统治者的精神世界
宗彝,是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而应用于服饰上的。在此宗蜉是作为一种“神器”,承载着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器”,是国家神明尊严之所托。因其上面常常饰有虎和虫隹两种动物的形状,所以常以宗彝作为虎和難的代称。雄,也就是长尾猿,在后代帝王的服饰上宗彝都绘为虎和长尾猿。
这种象征着威严的华服和吉服多用于皇帝的衣服以及皇后和四妃的华服。
总结“十二章纹”作为一种具有特定文化内涌的符号,具 有极其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意识,从内容来看.它们涌盖了原始人类繁衍生息的方方面面,蕴蔵着神秘无限的玄机,在原始社会,谁掌握它谁就成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主宰。为此.“十二章纹”就成为凌驾国民之上的最高权力的象征。
在特定思想变辜的西周时代,“十二章纹”成了儒家实施“礼教”的更要手段。成为王权政治的象征,是“昭名分,辩等成”的标志.在以后的数千年中成为帝王 “不可一视”的专用图案。研究它,对于我们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发展的轨迹有着现实意义。
十二章纹样虽然不是在一个时期形成的,但它涵盖了先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纹样都是为了先民和社会的需要而创造或采借的,也向我们传达了上古先民对自然、社会、生殖的认识和希望能掌握的强烈愿望。
十二章纹样是博大精深的祖国文化在服饰文化方面的一个具体体现,我们对十二章纹样的研究探索正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祖国的服饷文化,让祖国文化的百花园中的这朵奇葩开得更艳丽多姿。引用了当代时尚生活中对于传统的再创造,最 后说明我们学习传统,体会传统,最后要努力进行发扬、传承和古为今用,老树也能开新花。
十二章纹作为一种特定文化的符号,其中蕴含着诸多神秘的内涵在中国的古典文化中,谁能掌握十二章纹便能成为万物之主宰,因此十二章纹 也便成为了最高权力的象征,同时也代表着儒家施行“礼教”的重要手段。
站在道家的角度上,它的存在又是体现了各朝 帝王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追求,对其王朝长久留存于世的期望,顺应自然,领会“天”意,希望得到 “天”的庇佑,虽然在十二章纹中,汲取道家更多的是“天”, 儒家的是“礼”,但同样也表现了古代帝王对道家与儒家其哲学思想与美学思想的接受及应用,对王朝统治及自身权利永久掌控的期盼。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