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杀奴隶,就不认真祭祀?《姜子牙》背后的武王伐纣真没这么简单

少杀奴隶,就不认真祭祀?《姜子牙》背后的武王伐纣真没这么简单

首页角色扮演武王伐纣录更新时间:2024-05-09

编者按:动画电影《姜子牙》于本年国庆上映,并收获了很高的票房与反响。与其精良的制作相比,头重脚轻的故事剧情则招致了很大争议,但毕竟也是国漫当中的大制作了。《姜子牙》一剧对于商代周的正义性是存有怀疑的,这种怀疑从古至今都很普遍,那么商周易代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国漫大作《姜子牙》宣传海报

其实,我们从《封神演义》原著当中就能感到许仲琳老先生的怀疑。他笔下助商的截教固然很多人残忍滥*不是善类,但助周的阐教也道貌岸然令人恶心。对于纣王的描写充满了千年来的模式化抹黑,对于周文王周武王令人作呕的套路化吹捧,则不由得让人怀疑根本是反讽。由于那个时代已经过于久远,要还原所有的真相太过困难。但我们仍然能凭借一些吉光片羽拼凑出历史的图像。事实上,很多人自以为了解真相,其实只站在第一层。

▲《姜子牙》中的纣王

第一层,那就是纣王不是昏君。其实在《论语》当中,子贡就说过:“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显然,纣王的残暴无以复加的形象,是西周以来一代代渲染丑化的结果。甚至连伟大领袖也评价说——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第一层并不需要太多辨析,那请随笔者来到第二层——纣非昏君,大商当灭。

地图上商王朝似乎是一个领土国家,但实际上商朝是一个霸权国家,类似古巴比伦,没有明确的疆域边界,通过辐射其霸权而统治,其都城也数次迁移。愿意接受商庇护的邦国,就是商联邦的一员。晚商政治发展开始成熟,商王世袭朝嫡子化发展,祭祀阶层和贵族开始从政治上被排挤,小臣开始崛起,这是商亡过程中,与周勾结者甚多的原因。旧史中饱受赞誉的箕子、微子甚至比干,多半都并非什么忠臣。但反过来想,贵族势力庞大到足以影响国运,岂不也正是大商气数已尽的佐证?

▲微子启后来被周封为宋国开国君主

先商的强权,是建立在征伐诸夷的基础上。春秋的攘夷概念,其实在商代就已经有雏形了。商朝的王权之强大,在于与蛮族斗争,捍卫文明,因此得到各邦尊奉。

▲商代留下的甲骨文

《易经》说——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结合甲骨文,这是商王武丁、妇好夫妇攻打河套一带的蛮族鬼方的战争,鬼方当中甚至有一些白种人群落,在商朝遗址中经常能找到白种人被献祭的骨骸。

▲著名的女统帅妇好

然而这绝不是说商王的直属领地能够延伸到河套那么遥远的地区。商王是为了保护边境上的邦国,而发兵征讨侵犯华夏民族的鬼方、土方等蛮族,承担天下共主的义务,捍卫华夏文明。其行军路上,所有邦国都需要提供粮食物资补给。而到了晚商,其用兵方向注重于东南而偏废西北,实质上则是商国力衰退的明证。由于贵族祭祀阶层占有越来越多的土地人口,商中央对于出兵支援周边邦国渐渐力不从心。而东夷人口不断增加,既形成了对商王畿的威胁,也使得商王能够通过征讨东夷获得奴隶,改善财政,纣王的东征战略,只是继承乃父帝乙的既定国策。由于商不再有能力出兵抵御西北方向的蛮族,边境的小邦不得不逐渐抱团,形成周这样的区域性强权。在帝乙时代周就曾经起兵反商,商不能平定,只能议和告终,甚至学界有帝乙与周人和亲的观点(《易经》中有“帝乙归妹”的记载,亦即帝乙把女儿[“妹”指少女,并非兄妹之“妹”]嫁了出去。顾颉刚将之与《诗经·大明》中描写的周文王姬昌成婚之事联系起来,认为帝乙将女儿嫁给了姬昌,从而使商周联姻。不过,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两者无关。

▲商纣王剧照

《史记》就说“帝乙立,殷益衰”,而纣王才具有限(其对东夷的战绩并不强于乃父多少),改革也并不能挽救帝国的颓势。面对新生的周,衰朽的商被取而代之是顺天应人的事情。到这里,有人会觉得纣王无辜,大商无罪,值得同情。那让我们进入第三层,回去观看那个血腥的时代。河南郑州二里冈及其附近的遗址,很多房基下面,发现了奴隶的尸骨,尤以小孩居多。1955年在第五文物区,发现171号坑内的奴隶双手反绑,手指、手臂和脚趾全部被砍掉,恶毒至极。

▲殷墟头骨祭坑

商代人殉之风极盛,不仅远远超过他们为了捍卫文明而击败的那些野蛮民族,在世界范围内可能都是独一无二(残忍的亚述人也没有如此广泛屠*奴隶的风俗,迦太基人虽然也拿婴儿祭神但并不如商人规模大)。他们让奴隶殉葬时,往往斩首、断其手足,令其屈曲而埋,也有活埋的。贵族死后陪葬车马,经常拿车夫一起陪葬。那是一个足以令人吓出一身冷汗的时代,对奴隶而言可以称作人间地狱。固然,很多奴隶来自于被讨伐击败的蛮夷部族,但也有很多源于商联邦内部的内战,甚至因债务、犯罪等原因导致的平民沦为奴隶。这样看来,大商亡得实在不冤。

▲《牧誓》,出自《尚书》

那让我们到更加可怕的第四层吧。《牧誓》中说“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纣王的罪过竟然包括“昏弃厥肆祀”,也就是不认真*人祭祀祖先!光伐纣武王就祭祀了几百人,包括他自己亲自动手的。战争胜利后更是祭祀了很多次“乃夹于南门用俘,皆施佩衣衣,先馘(聝)入”、“武王在祀......乃以先馘(聝),燎于周庙。”一次就用鼎煮上百人。

▲解放奴隶与屠*奴隶在周武王身上并存

当然,我们也不宜溢美纣王善待奴隶,毕竟武王伐纣一次性解放了数以万计的奴隶,远多于被他*害的数量。事实上商后期祭祀衰退是国力削弱的结果,在纣王的祖父文丁、父亲帝乙时代*人祭神就大为减少了,征伐所得的奴隶作为劳动力而变得较以前受重视。奴隶社会实在是个人命贱如草的时代。屠*奴隶在自命代表正义的周王眼里,竟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在那个时代的价值观中,奴隶本身就没有基本的生命权。

▲古埃及奴隶也会被用于殉葬,但其人祭人殉规模似乎仍不及商朝

最后,让我们在感叹中来到第五层吧。周武王伐纣时声讨纣王不认真祭祀,但由于战争需求也不得不解放了大量商王拥有的奴隶。商末期对于劳动力的重视意识终究在周朝延续下来,随着周公旦作周礼,人祭人殉在周朝快速减少,历史向着文明的方向走去。到了春秋时代,秦穆公死后实行人殉导致贤士纷纷远离秦国。

▲秦穆公死时活人殉葬177人,还加上秦国三贤

而曾经祸害了商朝又投奔周朝的旧贵族祭祀阶层们,则在周成王时代的三监之乱中也遭受了巨大打击,削弱这一阶层正是周朝得以享受百余年强盛的基础。然而或许是由于生产力发展使得贵族阶层扩张变得更容易的原因,周的贵族阶层膨胀速度远快于商代。到了西周末期,周厉王也像纣王一样力图改革,却失败而蒙受污名,历史正是这样循环下去。

▲旧《封神榜》电视剧中的姜尚剧照

最后,我们谈一谈本文的引子姜子牙吧。姜尚出身东夷,曾经在纣王的宫廷中为官,后来代表东夷中的一些部族与周结盟,姜尚的女儿邑姜嫁给周武王成为王后,生下了晋国的开国君主唐叔虞(周成王是武王的前妻所生)。但令人惊讶的是,灭商之后,更多东夷部族站在了商残余势力一边反对周朝。周公姬旦平定三监之乱后就发动二次东征,平定了许多东夷部族。而姜尚则从武王时代开始就在东夷地区获得了更多领地,成为齐国先祖,齐国成为周王朝插入东夷地区的一根强力楔子,并在讨伐东夷各部的过程中继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东周强国。

▲东夷各部与商王朝关系极为复杂

很显然,东夷各部并非铁板一块,且在晚商几代君主的讨伐中进一步被分化,形成亲商派系。姜尚无疑是出身亲商派系才可能被纣王所任用,其选择助周仅能代表少数几个东夷部族的立场转变。而纣王呢?应当如何客观评价这位亡国之君?

▲《姜子牙》当中的苏妲己

固然,宠信妲己只是商朝历代女性干政的传统(参考武丁与妇好),嗜酒、喜好奢华也是商朝历代的作风。但纣王的进步意义也不宜高估,因为他的很多改革举措在其祖父与父亲时代就已经开始。

▲军人国王夫差的一生更加传奇也更值得惋惜

而且商朝末期虽然残忍的*人祭神减少,但似乎也丢掉了祖先的尚武习气,国王亲征越来越少。纣王虽然有武勇之名,但应是极少甚至从未亲自征讨过外敌,难以通过强大的军功建立压迫力,最后困死朝歌。显然,比起另一位亡国之君夫差,纣王能力差得太远了。他没能力解决商朝末年的危局,国内矛盾反而在他统治下越发激化,亡国也就丝毫不奇怪了。最后,谈谈《姜子牙》一剧纠结的电车难题吧,其实如果按照据说是姜尚本人所作的《六韬》,这个问题对于姜子牙而言很好回答。

▲六韬

*一人而三军震者,*之。赏一人而万人悦者,赏之。一一《六韬.龙韬.将威》综合全文,我们只能用八个字来总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辰昕之尘,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