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有意怜才子,王勃滕王两不朽(唐代传奇故事)

江神有意怜才子,王勃滕王两不朽(唐代传奇故事)

首页角色扮演无垠仙主手游更新时间:2024-04-30

【本文改编自《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

自古至今,总有些怀才抱德、韬光晦迹的秀才,好比那些奇珍异宝、良金美玉,藏在泥土之中,一旦出世,遇到良工巧匠,切磋琢磨,终成大器美器。所以,“秀才”二字,不可乱称:秀者,江山之秀,才者,天下之才。凡是胸中藏有秀气、腹内有见识的,说出话来自是不同一般,不比寻常。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唐代传奇故事:马当江神风送王勃滕王阁。

先交代与故事相关的二个基本情况:(一)、滕王阁:唐高祖李渊第22子(最小的儿子)李元婴(628~684),唐太宗李世民的小弟弟,贞观13年(639)受封滕王,稍长,被派到洪州(南昌)做都督。公元653年,他在城西赣江之滨建起一座楼台作为别居,这便是滕王阁。滕王阁自古就与黄鹤楼、岳阳楼被称作江南三大名楼,后又加上蓬莱阁(一说鹳雀楼),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滕王阁,更因唐代诗人王勃(初唐四杰之首: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滕王阁序并诗》(内有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名垂青史。

(二)王勃(650~676),字子安,祖籍山西晋州龙人,唐代诗人、才子,初唐四杰之首(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6岁能文,9岁时作《指瑕》十卷,10岁饱览六经,12~14岁随曹元学医,并对《周易》、《黄帝内经》等深有研究,通贯九经,诗书满腹,时人谓之神童。但他却“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早年,因撰《乾元殿赋》被高宗叹为“奇才”,并进入沛王李贤王府任侍读;后因戏作《檄英王鸡文》(英王李显,即后来即位的中宗)被高宗逐出王府;到高宗看到《滕王阁序》后,尤其是其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连声赞叹:“罕世之才!”要他入朝做官,可惜,王勃已在从交趾回来的路上溺水而亡。

王 勃 塑 像

公元672年,王勃在任虢州参军时,因私自打*官奴曹达被判死罪,幸而遇赦除官名,保住性命,却牵连父亲王福畴被贬交趾(今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地区)任县令。因此,王勃曾很内疚地说:“…辱亲可谓深矣,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此勃之罪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矣!”

本故事便是从王勃遇赦除名后,心情郁郁寡欢,深觉对不起父亲,便动身去交趾看望父亲。

王勃沿水路南下,至金陵。欲从金陵往九江,路经马当山下。

王勃的乘船只刚到马当山下,忽然狂风呼啸,波涛乱滚,阴云笼罩,涛声震天。那船剧烈摇晃,眼看有翻船的危险,满船的人尽皆恐惧,有的大声呼叫,有的虔诚祷告,求江神庇护。只有王勃端坐船中,毫无惧色,朗朗读书。船工感到怪异,问道:“满船的人,马上就要死了,公子却一点也不害怕,为什么?”王勃却笑着说:“我的命在天,岂在龙神!”船工惊惧地说:“公子可别这么说,亵渎了龙神!大不敬呀!”王勃却说:“我应当救这满船人的性命!”说完,取出随身携带的纸笔,吟诗一首:“唐圣非狂楚,江渊异汩罗。平生仗忠节,今日任风婆。”写罢,扔在水中,须臾云收雾散,风浪俱停息。

满船的人纷纷跪谢王勃:“多谢公子救命之恩!公子定是天降奇才,能说动江神!若非公子,我们恐怕都不免葬身鱼腹了!”王勃说:“生死在天,有何可避!"众人都深深地佩服他的话。不一会,船靠岸,船工一看,正是马当山下。

船上的人都上了岸,王勃也上了岸,独自闲游。正行之间,忽见路边青松翠柏里,有一古庙。王勃到跟前观看,见上面有朱红漆牌,篆书金字:敕赐中原水府行宫。王勃一见,就取出随身携带的笔墨,在墙壁上留诗一首:

马当山下泊孤舟,岸侧芦花簇翠流。忽睹朱门斜半掩,层层瑞气锁清幽。

诗罢,走入庙里,四下里看时,真是个好地方,但见:碧瓦连云,朱门映日,团金作栋,片玉为街,并有王爷的书法,名人的篆碑。

王勃肃然起敬,走到神像前焚香祝告完毕,又慢慢赏玩江景。正想回去,忽见江山连结之处,有一老叟,坐在一块大石之上,碧眼长眉,胡须飘飘,颜如莹玉,神清气爽,貌若神仙。王勃见了感到很奇异,于是整顿衣服,上前作揖问候。老者说:“你不是王勃吗?!”王勃大惊说:“小生与老先生素不相识,无亲无故,怎么知道小生的姓名的?”老者说:“呵呵,我早已知道你了!”王勃知道这老者决不是凡人,于是更加恭敬地站在大石之旁,聆听教诲。老者让王勃坐下,王勃不敢,相让再三才侧身坐下。老者说:“我听说你在船内作诗,义理可观。你有如此才情,何不进取功名?却困于家食,受旅途这般凄凉?”王勃答道:“家境贫寒窘迫,缺乏觐见之资,因此流落江湖。”老者说:“明日重阳节,洪都阎府君欲作《滕王阁记》,你有绝世才华,何不竟去献赋,可得资财数千,一字千金,亦可名垂后世矣!”王勃说:“这里到洪都,有多少路程?”“水路七百里。”王勃说:“今年是晚了,只有一晚上,怎么能到达?”老者说:“你只管上船,我当助你清风一帆,明日一早,你便可到达洪都。”王勃听罢,赶紧拜倒,问道:“敢问老丈,是仙?是神?”老者说:“我就是中原水君,山上的那庙,就是我的香火!”王勃大惊,磕头又拜,并说:“我王勃三尺童稚,一介寒儒,肉眼凡夫,冒渎尊神,幸勿见怪。”老者说:“这是什么话!你到洪都,若得润笔之金,分给我点香火即可。”王勃说:“如果真有所赠,我怎敢自私独享?!”老者笑道:“我说的笑话,不当真!"不一会儿,有只小船来到跟前,船上仅一舟子。老者让王勃上船,王勃又拜了两拜,才辞别老者上船,舟子拉开风帆,但觉祥风缥缈,瑞气盘旋,红光罩岸,紫雾笼堤。王勃骇然,回头看江岸,老者与大石皆已不见!只听风声呼呼,波浪涛涛;船帆象张开的翅膀,船行象天上的流星,两岸青山如奔马,倏忽不见…眼见玉兔西沉,顷刻天明,到船头一望,果然已到洪州。

王勃心里又惊又喜,吩咐舟子在这里等候。弃舟登岸,徐步入城,看那洪州城,果然好风景,便随口吟道:洪都风景最繁华,仿佛参差十万家。水绿山蓝花似锦,连城带阁锁烟霞。真是名不虚传!

这天正是九月初九,王勃径直到都督府,正见阎都督(阎伯屿)大开宴席,遍请当地名儒、士大夫、秀才等。在座之人,有刺史宇文钧(宇文新州),举子刘祥道、张禹锡,更有女婿、当地文宗孟学士、武林高手、录事参军王将军,加上赴任散官、文词超绝、抱玉怀珠者,共一百多人,真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胜友如云,高朋满座!阎都督按尊卑命坐,王勃年幼,坐在末席。都督吩咐开宴,但见美酒佳果盈桌,山珍海味满席。

酒过三巡,阎都督起身对众人说:“帝子旧阁,乃洪都绝景,因此相请诸公至此,欲求大才,作此滕王阁记,刻石为碑,以传后来,留万世美名。愿诸名士勿辞为幸!”于是命手下捧文房四宝至诸名士面前,各人均心知肚明:都督欲扬女婿之名,早已暗嘱写就草稿。于是众人都谦虚推辞,一个让一个,最后轮到王勃面前,王勃不知真相,又不懂世故,见众人一味推让,早有不屑,于是便毫不推辞,慨然受之,满座之人,各自惊诧,见王勃年幼,且又面生,便相视私语道:“此小子何氏之子?敢如此无礼!”阎都督见王勃接下纸笔,心里也是非常不悦,又不好制止,便甩袖离去,走入内室,并自言自语:“这是哪里来的小子,竟如此不谙世事,毫无谦虚礼让,把在堂名儒前辈不放在眼里!但愿其虚有其表,以便彰显吾婿才华,显荣耀于人前。”坐定后,仍心里没底,便吩咐手下,观看王勃所作,流水报知。

不久,一手下来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道:“此乃老生常谈,谁人不会!”又一人报道:“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道:“此故事也。”又一人报道:“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阎公说:“此乃马屁,意欲与吾相见也。"又一人报道:“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阎公心中微动:“此子之才,信亦可人!”手下流星报句,阎公暗暗称奇:“此子文思倒也流畅!"又一手下报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霍然站起,以手按几,叹道:“此子落笔有如神助,真天才也!当不朽也!”于是赶快走到座前,在座诸位,皆自叹不如。阎公凝视看王勃说:“观子之文,真乃天下奇才!"便邀王勃上座,王勃推辞说:“待俚语成篇,然后再向诸位请教。”不一会儿,写完全篇,呈给都督过目。阎都督看后大喜:“有此等妙文,滕王与吾当留芳后世也!”于是命令手下,从上到下,遍视诸儒,一个个面如土色,羞愧无地,不敢改动一字。阎公又令手下,找寻高手匠人,刻碑立于阁前,以传后世。

落霞与孤鹜齐飞

阎公高兴,亲自拉着王勃的手,让王勃坐在自己左席,并说:“帝子之阁,风流千古;有子之文,使吾等今日雅会得闻于后世,从此洪都风月,江山无价,皆子之功也!吾当厚报于汝。”

正说之间,忽见一人,离席而起,高声说到:“哪里来的小孩子,将先辈文人留下的妙文,窃成自己所作!欺瞒众人,还在那里洋洋得意!”众人大惊,看那人,原来是阎公的女婿孟子章,也是一位青年英才,博闻强记,文采风流的文章大家,在当地颇有文名,皆称其为“孟学士”。孟学士道:“此乃旧文,吾收之久矣!”众人皆现迷茫之色。孟子章说:“诸位不信,我背与大家听。”于是当着众人的面,从头至尾,朗朗吟诵,不差一字,众人皆大惊,阎公也觉不可思议,只有王勃,脸色不变,慢慢说到:“看学士的记忆,不比杨修、曹子建逊色,记忆力之强,令人佩服!”孟子章故作谦逊道:“此乃旧文,是我平时最喜欢记诵的罢了。”王勃不慌不忙的又说:“既是先贤旧文,学士可知原文后可有诗吗?”子章说:“无诗。”王勃说:“此文后有诗八句,在座诸公可有记得的?”连问三遍,众皆目瞪口呆,包括孟学士。王勃于是起身走到桌案前,摊开纸张,运笔如飞,片刻写出八句诗:

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銮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 自流

写好后,把诗稿呈给阎公及在座诸儒并吴子章观看,王勃问道:“这是新诗还是旧诗?”吴子章大感惭愧,惶恐退下。众人都明白了,纷纷上前向阎公道:“王公子之文才,令婿之记忆力,都是天下罕见,真是文坛双璧,可喜可贺!”

阎公非常高兴,再寻王勃时,却不见了身影,原来王勃看到大家都沉浸在文章之中,又都在拍阎都督的马屁,觉得没意思,趁大家不注意,悄悄的走了。

众人都觉得王勃不懂礼仪,走就走了,阎公也不置可否,只是对王勃的文章爱不释手,细细品读。宇文刺史、王将军及众多文人都拍手称赞“真乃千古绝唱!"

孟子章失了面子,见王勃已去,便又走上前来说道:“王勃的文章虽好,却也称不上千古绝唱。”阎公问道:“何以见得?”孟学士说到:“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二句,乃袭用大文学家庾信(南北朝时大文学家)《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中‘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之句,王勃不过是蝇附骥尾(苍蝇趴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比喻普通人沾名人的光),贻笑大方之家!”宇文刺史不高兴地说:“王勃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孟子章蔑视的看了他一眼,又说:“哼!青出于蓝?隋朝《长寿舍利碑》中还有两句‘浮云共松岭张盖,明月与严松分丛’,如将‘落霞’与‘秋水’二句中的‘与’字、‘共’字去掉,不过是二句俗语,全文失色矣!诸位如此恭维,在下不敢苟同!”阎公说:“子章博览群书,记忆超拔,名不虚传!只不过,文人相轻的毛病要改一改!王勃写的我洪州江山风月如画、富庶繁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当垂不朽也。你们可以退席了。”

众人闻言,纷纷诺诺而退。忽听阎公大叫一声:“诸位慢走!”众人吓了一跳,纷纷回头观看,阎公说:“不对!不对!王勃诗的最后一句少了一个字!”众人慌忙去看,原来最后一句诗是“槛外长江□自流”,大家先前没在意,此时细看,肯定不是“口"字。阎公却在寻思:莫非我们怠慢了王勃,他故意难为大家?但王勃已经离开。阎公便说:“那就请诸位补上这个字吧。”

众人苦思冥想、抓耳挠腮,有的说是“船"字,有的说是“独”字,有说是“径"字的,孟子章说应是个“水”字…但阎公总觉不妥,便派人四处寻找王勃,有人报说“见王勃去了江边”,阎公立马命手下骑快马带上丝绢酒器等礼物以示谢意,额外再带千金去求他一字。

下人追到江边,见王勃已在船上,慌忙下马飞奔到船前,说明来意,呈上礼物及千金,并再三代主人赔礼道歉。王勃也不客气,收下礼品及千金,叫来人转过脸去,伸出一只手来,拿笔沾江水在手掌心假意写了个字,然后让来人攥紧拳头,并说:“千万别张开看,一张开字就飞了!”来人见求到了字,高高兴兴,一路紧攥拳头,飞奔回到府上,见到阎公跪倒在地说:“字在手心!”说着伸开手掌,阎公张目一看,竟空无一字!吓得下人魂不附体,磕头如捣蒜,连声求饶!阎公愣了半晌,忽然大彻大悟,拍手大叫一声:“此乃‘空’字也!妙哉!妙哉!”

王勃命舟人解缆操桨,但闻水声潺潺,耳旁生风,疾如风雨。不一日,船至马当山下,系舟上岸。王勃将阎公所赠金帛携至庙中,敬献到中源水君像之前,叩头称谢完毕。站起身来,见壁上所题之诗宛然如新,于是依前韵,又作诗一首:好风一夜送轻舟,倏忽征帆达上流。深感神功知夙契,来生愿得伴清幽。

写完,走出庙门,口中念叨:该买些牲牢酒礼来献给水君才是。到岸边却不见了舟人与船。正犹豫间,忽见祥云瑞霭笼罩庙堂,香烟缭绕中,见一老人坐在大石上,却是中源水君。王勃赶忙上前拜谢。老人说:“你刚才说要准备牲劳,少劳者,羊与猪,太牢者牛羊猪。按礼,诸侯无故不*牛,大夫无故不*羊。我怎么可以因为一帆风,接受你的大礼呢?我们水府以好生为德,你*生来祭祀我,我也不敢享用!刚才见你的题诗,有伴我清幽之意,我很高兴。但是你的寿限未至,尘缘未了,再等数年,你我当相会于海岛!”王勃跪下,头、手至地,说到:“愿从尊命!我的前程与寿命,可以告诉我吗?"老者说:“人的寿命,由阴府掌管,我也不敢泄露天机而招祸。我看你的身体,神硬而骨弱,气清而体弱,更且你脑骨亏陷,虽有子建(曹植)之才,高士之俊,终不能富贵也。况且富贵是由神主持,人的一钟一粟,缘由分定。过去,孔圣人为帝王之师,尚不免陈蔡之困!你只管多行善事,自有天福,穷通寿夭,皆不足计矣!你要牢牢记住!”说完告别,刚走几步,老者又走回,对王勃说:“我有点小事需要托付于你:你若经过长芦祠,烦买点阴帛,代我焚烧。”王勃问道:“这是为何?”老者说:“我过去曾对不起长芦之神,你替我补偿一下吧!"王勃说:“不是我不舍得,刚才看到你的圣殿上,金钱堆积如山,为什么不用这些偿还?"老者说:“殿上的钱,都是贪利之人、害人之辈,损人利己,偶然从此经过,妄求非福,都是来路不正,相当于我的赃物,我怎么敢用呢?”王勃又叩了二次头,感谢教诲,抬头看时,老者已化清风而去。

王勃心下骇然,便带了金帛之类,离开马当,乘船径往长芦,想到老者所说“脑骨亏陷,终不能富贵”,便心里怏怏不乐。到了晚上,船正想靠岸,忽然狂风大作,浊浪翻空,群鸦绕船,噪声不绝。那些乌鸦,有的落在船头,有的立在船桨,有的停在桅杆…满船人大惊失色,王勃问划船人“这是什么地方?”划船人说“此是长芦。”王勃听了,心中一动,焚香跪下默默祷告:等风停上岸,定买礼品答还。祷告完毕,风平浪息,群鸦皆散。满船人无不欣喜,舟人移船靠岸,众人纷纷离去。

次日,王勃买十万纸钱并阴帛,来到昨晚起风的地方焚化后,随船南行,还要继续去交趾看望被自己连累的父亲。

这天,王勃弃舟登岸,买了匹马,直奔去交趾的官道。不止一日,这天日晚到一驿舍,想求暂时歇一夜。正在询问驿站管事的,忽听有人喊道:“王君,多日不见,你怎么会到这里?”王勃大惊,仔细看来人,觉得有点面熟,却想不起是谁。那人又道:“王君怎么忘了?当日洪都相会,我是宇文钧啊。”王勃恍然,原来是洪州府刺史宇文新州,也算是他乡遇故知了。两人坐下叙话,宇文命驿吏献茶,勃问:“大人因何至此?”宇文钧答到:“唉,一言难尽。洪州一别,天子降恩,除余(提拔我)为右司谏官。天子欲征高丽,某直谏,触犯龙颜,将钧贬至岭南琼州(即今海南),千里独行,方感寂寞,不想在此得遇故人!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我有《迁客诗》一首,为你诵之:

万里为迁客,孤舟泛渺茫。

湖田多种藕,海岛半收粮。

愿遂归秦计,劳收避瘴方。

每思缄口者,帝德在君旁。

王勃说:“有犯无隐,事君之礼。大人虽为迁客,正直的名声将传播千古矣!”于是答诗一首:

食禄只忧贫,何名是直臣!

能言真为国,获罪岂惭人?

海驿程程远,霜鬓日日新。

史官如下笔,应也泪沾巾!

当夜,二人互相吟咏,到半夜同宿于驿舍。次日,宇文钧置酒招待王勃,第三日宇文钧邀请王勃同行,突然下起了大雨,只得逗留驿舍,二人谈论,终日不倦,宛若知己老友。直到第五天,天才放晴,二人骑马登程,一路上饮食住宿,形影不离。

这日到了琼州,二人弃马登船。船行驶在海中,但见烟波浩渺,无边无垠。忽然狂风怒吼,怪浪波立,船在水中,如一片树叶,眼见就要倾覆。宇文钧骇然叹道:“远谪海角,不想又遭风波,这真是命啊!"王勃却面不改色,并向宇文钧述说当年马当山遇风的经过,并叙与中源水君的两次相遇,真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虽有风波,不足介意!正说之际,却见波平浪静,众人惊魂稍定。忽听得水上仙乐飘飘,须臾而至,五色祥云从天而降,浮在水面之上,冉冉来到船边。只见祥云影里,幢幡宝盖,绛节旌旗,锦衣对对,绣袄攒攒,花帽双双,朱衣簇簇,两行摆开。前面有数十人皆仙娥玉女,仙衣灼灼,玉佩珊珊。一青衣女童,手拿碧符,上前呼唤王勃道:“奉娘娘之命,特来召你!"王勃愕然,问道:“娘娘何人?”女童答道:“乃掌天下水籍文簿、上仙高贵玉女吴彩鸾便是。今在蓬莱方丈,翠华居里,遍请诸地神仙。内有中源水君,推荐你文章通贯古今,特来请你同往蓬莱方丈,作词文以表蓬莱佳景。可速往,不可违背娘娘的命令。”王勃说:“我与你们人神不同路,怎会有相召之言?况生死分定于天,寿算乃阴府所主,岂有玉女召我作文之理?我实在不能依从。”女童说:“你如果不去,中源水君一定会亲自过来!”话刚说完,只见一朵乌云,从东南角上飘来,眼见得到了船边,从上空坠下,在水面之上,见一神人,头戴黄罗包巾,身穿百花绣袍,手拿除妖七星剑,高声叫道:“王勃,我奉蓬莱仙主旨意,召你写作文词,为何不去?况且中源水君也在宴会上,现众仙等你很久了。再说,你也有仙骨的天分,以前你曾在庙墙上题词,愿伴清幽,怎么可以忘记呢?”王勃听罢心想:“马当山中源水君曾洗日后遇于海岛,难道是前生注定?”于是愉快地说道:“我愿意尊从命令!”神人听后,便召鬼卒牵马来到船侧,王勃很喜欢,也忘了大海,认为是平地,就转身向宇文钧及船上众人作揖告别,走出船仓,走向水面攀鞍上马,如履平地。只见乌云滚滚,黑雾漫漫,云霄隐隐,满船之人无不惊骇!须臾云消雾散,风平浪静,再找王勃,不知到了哪里。满船的人全都平安无事,王勃却是去做神仙去了。后人有诗赞道:

从来才子是神仙,风送南昌岂偶然

赋就滕王高阁句,便随仙仗伴中源

【附】滕王阁序并诗

【按】对王勃写《滕王阁序》时的年龄,素有14岁、26岁之争议。《新唐书·王勃传》中记载:王勃29岁卒,未提及写《滕王阁序》时的年龄;《唐才子传》中只记“勃欣然对客操觚(写文章),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而《唐摭言》中则说其“时年十四”;明朝状元杨慎(就是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那位)在《丹铅录》中则直说:“勃以14岁童子,胸中万卷,千载之下,宿儒犹不能知其出处,岂非世间奇才?”;正史与野史有出入。而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又有“童子何知,躬逢盛饯”之句。所以,对于王勃写作《滕王阁序》时的年龄,聪明博学的朋友可随心意判断。

谢谢阅读关注!谢谢点赞!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