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城市,一般都是有城墙.
中国古汉字,“城”字既指城墙,又指城市。因为古时筑城大多先要修筑城墙,还要在城墙外修护城河。最早的城墙主要起防护作用,古人攻城或防御的武器以刀剑之类的冷兵器为主,而城墙就起了有效防御敌人的作用。
1、首都城墙,以南京城墙为例,墙基宽14米,墙高14-21米,内为夯土,外有青砖包裹。中国古代各朝代的都城城墙基本都是这种规格的。
2、一般的县城也有城墙的,但根据城市的战略位置的不同,城墙有薄有厚。
中国古代城市基本都有城垣,特别是都城,除了秦咸阳,始皇帝搞的是京畿制,不循儒家的礼制,就是在主城旁弄许多据点,拱卫主城,主城不设城垣。秦之后的汉长安就是在咸阳的基础上建起来的,一开始没城墙,到了汉惠帝时国家有点钱了才修起来。
大多已经拆掉了
一是因为影响现代城市发展,二是已经失去军事防御作用,三是破四旧拆了绝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