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沙20年 王银吉和他的3个“家”

抗沙20年 王银吉和他的3个“家”

首页角色扮演幸存绿洲突围手游更新时间:2024-05-07

新京报讯(记者 李傲 张羽)从甘肃兰州向武威市一路进发,天地间仿佛被黄色覆盖,映入眼帘的除了黄土高坡就是漫天风沙,一路走来可以看到被黄土包围的村庄比比皆是,这单调的颜色已经成为武威的另一个标志,离市区80公里外就是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那里有93%的移动沙丘,之前一直慢慢吞噬着村庄与农田,直到他的出现——王银吉,在与自然的抗衡中,他在这里留下了血和泪,也留下了20年的时光与汗水。

王银吉和他种的树。新京报记者 张羽 摄

王银吉和他的三个“家”

今年51岁的王银吉与城市里的同龄人看上去更有岁月感,黝黑的皮肤,分明的皱纹,粗糙的双手,还有那指甲里的泥土,都是多年与风沙斗争的痕迹。平时不苟言笑的他,一说起治沙种树,嘴角就会不自觉上扬,露出掩不住的喜悦。

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从武威市出发,驱车2小时后到达了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洪水村7组,王银吉的家就在这里,离腾格里沙漠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但准确地说,王银吉一共有三个“家”。

眼前位于洪水村的这个民房,看起来和普通农村没啥区别,但是和沙漠的“家”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确切说第二处“家”都不能称之“房”,只是个“土洞”,位于深入腾格里沙漠800米处,记者只能改乘王银吉改装的汽车才能到达。

王银吉的家,一处沙漠中的土洞。新京报记者 张羽 摄

这个土洞在地面以下约两米深,门外风化严重的炉灶还能看出曾经烧火做饭的痕迹,房顶上铺满了麦草,屋里只有土炕、土墙、麦草屋顶和煤油灯。洞里一共有两间屋子,里面那间已经抬头就能望天了。

土洞的屋顶塌了,抬头就能望天儿。新京报记者 李傲 摄

“你看屋顶这个角,以前塌的时候掉下来的全是沙子,我们晚上睡觉都得躲着别被砸了。”王银吉环顾土洞四周笑着说,“这两间屋有两个炕,最多能睡10个人,我孩子和外甥也会来帮忙。”

王银吉在土洞前。新京报记者 张羽 摄

直到今天,王银吉也会偶尔来到这里,看看以前的屋子,想想曾经一家人在这里的7年时光。1999年,王银吉萌发了想要治沙种树的念头时,父亲王天昌就搬到了这里,深入沙漠,方便照看树苗。

每天早上8点,王天昌就走进沙漠,中午12点才回来,下午2点再次出发,直到晚上6点才回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8小时工作”,只为了看护这片来之不易的植被。“这里面不能起火,得看着别让人放牧,还得时不时简单修修枝子。我就干脆住这儿了,进沙漠方便。”

土洞里的土炕。新京报记者 李傲 摄

回忆起小时候帮忙种树住“土洞”的经历,外甥李开林现在只记得些好玩的事儿了,“以前不是都用骆驼背麦草过来,每当骆驼驮着东西回来时,踩得房顶上的地面山响,奶奶还以为要地震了呢”。

直到2006年,王银吉种树的事情被更多人知道了,大家感慨土洞的居住条件实在太过于艰苦,帮他在沙漠边儿上盖了几间新房,也就有了第三个“家”。

王银吉在沙漠旁边的家。新京报记者 李傲 摄

这个家守着腾格里沙漠,走几步路就能到沙漠,连一分钟都用不了。从此,王银吉一家很少在土洞里居住了,而是把治沙的前线阵地搬到了这里。

然而即便是春节,王天昌也从不回到洪水村的家中,一家人都会来到这沙漠边上的家团圆。可以说王银吉的这三处家,让他离心心念念惦记的这片沙漠更近了。

20年的种树治沙

回忆起第一次来到腾格里沙漠种树的情形,王银吉说,那已经是整整20年前的事情了,那个时候一家人靠种地和放牧为生。“父亲和我每天都会去放羊,但这边沙漠化太严重,没有草料可以给它们吃,这样的条件都养不活牲畜。”

王银吉种下的第一棵树,20年后长成了这片植被中最高的一棵。新京报记者 张羽 摄

而沙漠的肆虐不仅让牲畜没的吃,甚至有可能吞噬毁掉村庄。面对着这片广袤的荒漠,王银吉感到了紧迫感,如果再这么扩张下去,可能村子都要搬迁,村民要被迫背井离乡。

于是,对着这片荒芜的沙漠,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当时一拍脑袋,把牲畜卖掉了。我就一个想法,治沙!”此后,沙漠、种树和治沙,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说起种树,王银吉感觉自己还有那么点“天分”,“八九岁的时候去摘过树苗,在自己家院子里种了4棵白杨树,最后长了有两米多高”。不过,之后一个不注意都让家里养的骆驼给偷吃了,可把他心疼坏了。可能也是这个契机,让王银吉发现,其实自己对放牧没啥兴趣,他更关爱的是这些牲畜口中的“美味”——树苗。直到1999年开始种树,王银吉才找到了人生的乐趣。

用王银吉的话说,自己是个农民,没有太远大的理想,喜欢种树、坚持种树,也希望用治沙做一些事情。无论是父亲、母亲、妻子,甚至是妹妹、外甥,一大家子已经与种树治沙牢牢联系在了一起。

不只投入人力,就连在部队的大儿子,每年也要寄工资回来,支持父亲的种树事业。种树剩下的支出,基本上都来自于王银吉一家耕种农田的收入。

妻子眼中倔脾气的种树人

尽管有了家人的支持,治沙之路与天斗争,依然十分坎坷崎岖。决定到沙漠种树的第一年,风沙便给初到此地的王银吉上了一课。

1999年,王银吉在沙漠种下了几十亩的树。和之前一样,他把树苗插进沙土里,盖上沙土浇好水,等待几个月后长成小树。令他没有想到是,几十亩的树苗,最终只活了1%。在毫无树木、建筑遮蔽的沙漠中,劲风带着沙子呼啸而过,种下的树苗或被吹倒、或被连根拔起,有的随沙土一起“流浪”到了远方。好不容易幸存下来的树苗也难逃厄运,由于天气少雨干旱,很多都被烈日一点点“烧死”了。

这也让王银吉感到很懊悔:“那时候才知道,在沙漠里种树跟我之前在院子里种树完全不一样。”但是一上来就被“团灭”的他并没有放弃,用他妻子的话说,“脾气倔得很”,今年种不好,明年他还要接着种。就这样,倔脾气的他一年一年地接着种了下去。

民勤的草方格压沙植树法。资料图 新京报记者 张羽 摄

通过借鉴周边民勤县、古浪县的植树经验,王银吉了解到“草方格压沙”的方法。“草方格”,顾名思义,将麦草放成列、成排放在沙丘之上,纵横交错间便形成了一个个小方格。“这些格子就是放树苗的地方,麦草固定沙丘,一来盖住沙土,沙丘不会流动,二来风不会吹倒刚种下的树苗,这样就可以正常生长。”

每年3月中旬,王银吉便会开始准备一年的种树工作,购置树苗、准备麦草、做好“草方格”。待到6月份,基本可以确认当年的种苗成活率。第一年吃了亏的他,此后几乎再无“失手”,如今的树苗成活率已经可以到90%以上。

不仅如此,通过20年的探索,王银吉也已经摸索出一套“沙漠植树位置攻略”,什么位置种什么树,他也有了十足的把握。“在沙丘的高点种乔木,可以挡风,在沙丘、半沙丘的位置种花棒树、毛条,可以固沙。”

4月初,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来到洪水村的腾格里沙漠时,王银吉还没开始今年的种植。进入种植区后,记者看到大片的荒漠上被各类沙漠植被所覆盖。王银吉说,已种下的8000余亩人工植被中,有花棒、梭梭、毛条、拧条、红柳、榆树、胡杨树、沙枣树共8种植物。其中,花棒表现最好,不仅耐寒,成活率还高,是种植面积最多的一种。

花棒。新京报记者 张羽 摄

花棒的治沙能力有多强?

王银吉用手拽了拽花棒的枝杈,大量的土灰随着落了下来,在黄色的沙土上形成了一层灰色的覆盖面。用脚踩上去,也比沙丘更硬更结实。

“这就是把沙给治住了。”王银吉指了指沙丘上的灰土覆盖层,“风沙吹过来,会被吸到植被上,等什么时候下雨了,风沙会和雨一起落下,在沙丘上形成土层。”

被砍倒的白杨树。新京报记者 张羽 摄

谈起植树时最遗憾的事,王银吉说,那就是被迫砍倒种下的白杨了。因为白杨吸水量大,不适合在沙漠种植,只能忍痛砍了。

除了花棒、毛条这些王银吉亲手种下的树,记者发现,在沙漠中还长出了不少自然植被。“这是沙米草,那边长出来的是白蒿,都是沙漠里的自然植被。”

在王银吉眼中,自然植被是治沙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人工植被的种植固定住了沙子的位置,让沙丘不会随意流动。沙子治住了,就形成了土层,有了土才能保存地下水,让沙漠里的自然植被更好地生长。人工植被 自然植被共同作用,这沙才算真正治住了。

带着儿子的愿望继续前行

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跟随王银吉从沙漠里出来再回到村子时,总有路过的乡亲会跟他亲切打招呼,“又进沙漠看情况去啦”,“今年种树该开始了吧”……

住在洪水村12组的老乡辛会元,拉着记者一再地说,村里人都很感谢王银吉,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生活,“99年以前,这边都是漫天风沙,只要一刮风,田里种的庄稼都会被吹死。那时候日子是真苦,真真的是靠天吃饭。刮风毁庄稼不说,沙丘还会移动,村子什么时候被淹没了都说不定,家都保不住。”

但日子也随着王银吉的到来,出现了变化,“一个30岁的年轻小伙子说他要治沙,大家都认为不可能,凭借个人之力对抗大自然我们都认为那是开玩笑。”即使嘴上说着不可能,但村民的心底还是燃起了一丝希望。

王银吉在沙漠种下的植被。新京报记者 张羽 摄

可是第一年种树的失败,也浇灭了村民们心中微弱的火光。直到第二年的成功,才让他们知道,这个小伙子不是“说大话”,而是实打实的在保护他们以及这片家园。大家都觉得,“风确实小了,沙子也少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树木越来越多,风沙越来越小,庄稼越来越好种。辛会元说:“现在和20年前那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王银吉,我们可能就搬离这里了。”

据了解,现今王银吉已在沙漠中种植了8000多亩地,今年也将继续种400亩。“20年一晃而过,看着沙漠中一点一点立起来的树木,我觉得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很欣慰、很满足。”

王银吉治沙种树的背后还有一个悲伤的故事,因为种树太过投入,没有及时带小儿子去治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小儿子不幸在2005年去世。王银吉主动谈论起这段伤心往事时说,“两个儿子都很懂事,放假休息就会过来跟我一起种树,春天放树苗,冬天累积雪。”

但是现在再谈起这段往事,王银吉伤心之余更多地会感觉到动力,他觉得治不住沙就是对不起儿子,是儿子给了他勇气,“儿子的愿望是让大家能呼吸新鲜空气,沙漠变绿洲。”说到此处,默默流泪的王银吉,静静看向了沙漠的远处。

为植树做准备工作的王银吉。新京报记者 张羽 摄

带着儿子这份信念,王银吉坚持了下来,“刚一开始时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1万亩,估计还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到了1万亩我也不会停下,只要需要我,只要还没治住沙,我都会继续下去的。”

明天,又是种树的一天,王银吉干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向着他的目标前进着,在无限的沙漠里最终会留下他的印记。

新京报记者 李傲 张羽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吴兴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