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王屋山,看到了金色的太岁,它有几万年了,终于有它照片啦

游王屋山,看到了金色的太岁,它有几万年了,终于有它照片啦

首页角色扮演仙宫祭天更新时间:2024-06-16

作为一个摄影旅行爱好者,经常会有这样一个感觉,就是走到某个地方,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曾经来过,甚至这个地方的人,第一次见面就好像之前一定在哪见过的。到济源,到王屋山,我就是有这样的感觉。

算这次,我是第二次走进王屋山。距离上一次来王屋山,好像过去了只有两年左右的时间,但这短短的两年时间,却让我感觉到王屋山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可要是问我王屋山到底有哪些方面的变化,我又不能把这种感觉准确的说出来,是这里的人,还是这里的物,还是其它什么,好像都有一些的……

王屋山之关于愚公

王屋山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境内。第一次听到“王屋山”这三个字,是在我上小学时的课文《愚公移山》里。愚公挖山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我认为,愚公,不可能是想要把王屋、太行二山给挖走的,他,只是想修一条村里通往外界的出山道路,想挖一条像太行山里的那一众“挂壁公路”,如回龙挂壁公路,郭亮挂壁公路、昆山挂壁公路等。愚公,被列子过分的说“愚”了,如是而已。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发扬脚踏实地的愚公精神,而不是被夸大了的、不切实际的愚公精神。

王屋山之关于李白与王屋山

王屋山导游莹莹跟我们介绍说,一千二百八十多年前,也就是唐开元733年,李白来王屋山寻访司马承祯,可他这次到王屋山并没有碰到司马承祯,反而遇到了住在王屋山上的孟大融,于是两人相约一起登至王屋山顶。在王屋山天坛极顶总仙宫处,李白诗兴大发,写下了《寄王屋山人孟大融》“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朱颜谢春辉,白发见生涯。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整首诗李白真挚的抒发了自己初登王屋山的内心情怀,在赞赏王屋山美景的同时,又表达了对孟大融的敬意。后来李白不止一次的来王屋山,一则是司马承祯看中此地,李白对司马承祯有着深厚的崇拜之情,二则王屋山道风大胜,更是被唐玄宗定为道教“第一洞天”,如此名山怎能只来一次,于是李白不仅自己来,还带着自己的圈内好友一同前来拜访。

唐天宝744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从政之梦破灭,于是他与杜甫、高适相约又再次漫游王屋山。他们这老哥仨儿也算是情谊很深,记得他们仨儿也是一同到开封古“吹台”吟诗述情并在吹台某墙壁上共同题写下著名的《梁园吟》的。到王屋山后,李白想起了当年司马承祯对他的夸赞,走上阳台宫准备去拜访司马承祯,却在这时得知司马承祯已经驾鹤西去,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李白心中情绪交杂,仕途坎坷偶像仙逝,他在阳台宫外看着司马承祯留下的壁画,有感写下《上阳台帖》:“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这一首《上阳台帖》流传千年,其字迹隽永,文采飞扬,后世帝王君臣文人墨客各地收藏家纷纷为其题跋……

王屋山之关于王屋山属中华龙脉之说

众所周知,王屋山是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之一,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它以主峰天坛为最高点,一山突起、群峰环绕、丘阜卑围的拔地通天之势,独具"王者风范"。据中国最早的地理志《禹贡》记载,"以其山形若王者之屋",故称王屋也。主峰天坛山,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祭天之所,干百年来,一直被视为华夏炎黄子孙大统天下的圣地。

前两天去黄河三峡,听那里的导游介绍说,王屋山是“中华风水原创地”、“中华古昆仑”和中华唯一的“真龙龙脉”,这种说法我是第一次听到。导游说这一结论是由以中科院华润葵教授为主的二十多位国家级专家教授围绕“中华古昆仑”的所在地和“中华龙脉”所在地这一课题,经过十多年的研究,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地理资料,并动用现代科技手段测绘得出的。

王屋山之阳台宫

这个就是李白多次来过的阳台宫之正门了。阳台宫坐落于王屋山华盖峰的南麓,因地处阳台而得名。最初看到阳台宫的这个正门,便觉其已古朴厚重久远,走进阳台宫里面,这种感觉更甚。阳台宫为王屋山三宫,即阳台宫、紫微宫、清虚宫之一,全称“大阳台万寿宫”,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北依天坛山,高高矗立,形似凤首,面对开阔的九芝岭,犹如凤尾,阳台宫正好处于凤背之上,被视为“丹凤朝阳”的风水宝地。

关于阳台宫的由来,说是在唐开元十二年(724年),玄宗召司马承祯入京,命他在王屋山自选形胜,建观而居。元廿三年(公元735年)道院落成,取名阳台观。阳台观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布局严谨,逐级递升,殿阁高低错落有致,为三进院落。三清大殿(亦称大罗三镜殿)居前,玉皇阁座后,旁列廊庑,西有道院,占地6165平方米。三清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系单檐歇山九脊殿,五踩斗拱,殿内供奉的是道教“三清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殿中方形柱通身浮雕道教神话故事,形象优美,栩栩如生。三清大殿为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保留有唐、宋遗制和风貌。殿前有法象坛,有钟楼曰气象楼。东有宿馆,西有白云道院与承祯炼丹炉。玄宗亲书“寥阳宫”匾额,并令其妹玉真公主进山拜师学道,朝野震动,道风顿盛。后晋为燕真人烟萝子栖真之所。

其实,当你站在三清大殿门前的时候,你最先看到的,也是最显眼的,就是三清殿周围的古朴沧桑的石柱子了。三清大殿其实是由30根石柱承托起庞大而厚生的屋顶,石柱上满布浮雕神话故事,云龙期凤、八仙过海、珍禽瑞兽、风雨雷电诸神,形象生动。导游莹莹跟我们说,阳台宫主殿门前的石柱上面的浮雕图案就是一幅对联,其中一副对联“翻译”过来的文字意思:上联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下联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中联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古人的智慧啊,倾佩之至!

王屋山之总仙宫

登顶王屋山,从山下坐一段索道,很快就到达了山上索道站。实际上从山上的索道站出来,往上再走一小段台阶,即可随意欣赏王屋四周的美景啦!但这里距离王屋天坛山还一小段距离,如果再加上向上攀登台阶,大概需要四五十分钟的时间。没有什么借口,继续前行吧!

于是我们沿山肩台阶继续西行,边走边拍,直奔王屋山主峰天坛山。天坛山是中华民族祖先轩辕黄帝设坛祭天之所,世间人称“太行之脊”,“擎天地柱”,海拔1700余米。到达天坛山我们首先到的第一个地方叫“总仙宫”。应该这一片都叫总仙宫区域吧。总仙宫之处有南天门,这个南天门又称“无极玄穹门”,明代万历二十年,由洛阳万安王赐建。门前有轩辕台,相传轩辕黄帝就曾在此设坛祭天,以祈愿中华民族大融合,从此开启了中华5000年文明史。

王屋山之镇山之宝——“紫金太岁”

我们从群仙宫上面下来,导游莹莹在一楼等着我们,她告诉我们:“赶紧到地宫去,去看看那里的太岁!”听了以后我们便急忙来到了地宫。太岁为道教圣物,一定是要看看的。

走进总仙宫地宫,正好在地宫里有一位道教师傅,我们向他问了一些关于太岁的情况,他告诉我们说,这里的太岁,是紫金色的,这种颜色的太岁,世上极其罕见。我问师傅这个太岁有多久了?他说大概有几万岁了!天!几万岁?怪不得大家都说,能见到王屋山的太岁是十分幸运的。

我仔细的看了一下,太岁周身真的是泛着金色呢。太岁之前早就听说过,但从王屋山回来后,我还是认真的查了一个有关资料,太岁,又称肉灵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有肉灵芝,并把它收入“菜”部“芝”类,可食用、入药,奉为“本经上品”,功效为“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轻身不老”。

在几十亿年沧海桑田的变迁中,许多物种都湮灭了、绝种了,而太岁却能繁衍至今,可见其生命力的强大。它生长于地底20-100米的厌氧环境中,生活于土壤中,靠水存活,所以放在水中不会腐烂、变质。同时,这种粘菌主要靠孢子、菌丝繁殖,活性很强,随意切割都能够再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生物专家称太岁为“盲支”,处于生命演化的一个岔道口上。往左会发展到植物界,往右就会向动物界发展,原地不动就会变成像蘑菇灵芝一样的真菌类,为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动物和非菌类的第四种生命形式,也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古生物活体标本,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祖先。唉!科学上的事,是不好弄不明白的,我就只能了解个皮毛啦!

王屋山之汉白玉凭栏观景

王屋山顶周围的汉白玉凭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站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大美的风光。我发现每个凭栏上都刻画有“飞龙在天”图,这和阳台宫的“丹凤朝阳”图、王母洞的“龙凤呈祥”图几乎分布在一个轴线上,地处王屋山山南、山顶、山北三处遥相呼应。听说在王屋山顶上还有伏羲台,相传是太皞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推演八卦的地方,只是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来得及去。

站在凭栏向南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黄河。在这个地方看到的黄河,还算是很明显的。看着既在眼前,其实又很遥远的黄河,内心突然感到很复杂,看了许久但无语。不过,站在这里看黄河,也可以用“蔚为壮观”这四个字来形容。

在总仙宫北侧凭栏边向北望去,就可以看到当地非常著名的王母洞的所在了。王母洞上方左上角,依稀可见“第一洞天”四个大红字。这个王母洞,前年我是去过的,香火挺旺,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所在。

这次到王屋山顶,本来想四处多走走多看看的,结果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所以我们在这里停留了一会,也就开始下山,算是相对圆满的结束了这次王屋山之旅。

【作者简介】

摄影旅行家/王刚:专栏作家、摄影达人、旅行达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乐途灵感旅行家、知名旅游博主。《今日头条》2017年十大旅游传播之星,《今日头条》2017年十大旅游爆款微头条,2018年5月《今日头条》头条号礼遇计划旅游类原创奖获得者,多次获得《今日头条》青云计划。《乐途旅游网》2018年度十大灵感贡献之星。“甘肃全域旅游内容云创作峰会”内容云创作大使。入驻20余家网络自媒体平台。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