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夏《延禧攻略》《如懿传》的播出,有好事者言,好莱坞有“漫威宇宙”,咱们这儿就有“清宫宇宙”,一下串联起几十年来数不清的清宫影视剧。
小子不才,借着戏说清宫剧,梳理一下大清几百年间,各位皇帝、太后、阿哥、格格等形象流变。我姑妄说之,您姑妄听之,纯当一乐。
第三篇,咱就来聊聊越来越卡通化、脸谱化的乾隆皇帝。
《如懿传》剧照,霍建华饰乾隆
乾隆如今的艺术形象,一定是他生前不想要的:乾小四、乾三岁、大猪蹄子、腹黑男,然而如此面目,都要怪现在的影视工作者吗?
在本系列第一篇里,我就曾提到过相声大师刘宝瑞的单口相声《官场斗》,很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刘大师的这部作品并未录完。但从现有的录音资料里,还是能了解一个大概。在刘宝瑞铺陈的故事里,聪明的刘墉一直在用智谋来警醒糊涂的乾隆、戏耍奸臣和珅,只是刘墉就算赢得了一场智斗,也无法扭转清廷腐败昏庸的事实。
《官场斗》所展现的,便是自晚清以来,乾隆一朝在民间曲艺里的形象,而且如果剥离具体情节,这种小臣戏君王的套路,完全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的东方朔。
但大清十二帝,为何民间艺人偏爱将各种故事编排在乾隆身上呢?因为乾隆具备旁人所不具备的优势。
首先,乾隆在位时间长,他当了60年皇帝,又以太上皇身份统御大清三年有余。其次,康雍乾三代盛世,到了乾隆朝可谓海晏河清、国泰民安,康熙的故事里平三藩、收台湾等以武戏居多,雍正则因九龙夺嫡等事拖累,长期当着反派,唯独到了乾隆这里,虽然他自号“十全老人”,可他的武功真的不如文治来得出彩。此外,乾隆还爱出巡,光是六下江南就为京杭大运河沿岸的各种戏剧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养料。
《宰相刘罗锅》剧照,张国立饰乾隆
说回《官场斗》,以这样一个故事为母本,衍生出形形色色的影视作品来,其中最为知名的有《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等。
无论是张国立饰演的乾隆,还是张铁林饰演的乾隆,他们演绎的君王本质上,都偏向的是丑行而非是生行。这样的乾隆皇帝被奸臣蒙蔽、被忠臣戏弄、与侠女发生情愫、与草民义结金兰,他心中有着大清江山,想要励精图治,又不得不无奈接受“贪官是*不完,还得靠贪官治国”的现实。
也就是说,“官场斗”类型的影视剧里,乾隆已不再是传统戏曲里君王形象,在戏曲舞台上的皇帝大多是最后及最高的裁判者。可在《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等作品里,就算乾隆最后下旨*了贪官,他仍然只是棋子而不是棋手。
《铁齿铜牙纪晓岚》剧照,张铁林(左二)饰乾隆
由于大多数“官场斗”类型的影视剧都被包装成喜剧的形式,所以那种身为皇帝的错位感和无奈感并不明显。而假设去掉了喜剧的表壳,用正剧的形式来演绎这类故事,观众就有可能不适应了。
举两部以和珅为视角的电视剧为例,一部是2002年播出的《梦断紫禁城》,另一部则是2003年播出的《乾隆王朝》。这两部都有点为和珅翻案或者说正名的意味,但在播出后的评价大相径庭。而且由于播出间隔很短,两部剧当年就有人拿来比较,很有点像现在《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的局面。
《梦断紫禁城》中,乾隆(张勇手饰演)与和珅(王刚饰演)初遇
先来说说《梦断紫禁城》,这部剧里的和珅是由王刚饰演,故事从和珅如何一步步发迹开始讲起。在这个版本里,青年和珅曾励志做个好官,但最终却被官场这个大染缸吞噬。张勇手老师在剧中扮演乾隆。
由于此前王刚在《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等剧中扮演的和珅,是一个丑态百出的角色,一些观众一开始可能无法适应王刚在《梦断紫禁城》里一本正经地表演,不过随着剧情的发展,王刚版和珅逐渐变回了丑角模样。
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张勇手老师扮演的乾隆,他一出场就是位老年皇帝,与此前观众印象中的中青年乾隆有所不同,更妙的是,全剧里,其他人都显得很滑稽,只有张勇手老师的表情是一直绷着的。
《梦断紫禁城》仍然稍稍蒙上了一层喜剧的色彩,《乾隆王朝》却从一开始就立志不戏说。
《乾隆王朝》剧照,焦晃饰乾隆
抄录一下现在仍能在网上搜索到的该剧“创作背景”:《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都是以二月河小说为剧本原型的。这一次制作方为《乾》剧定下的基调是两条:一、置于现代社会的审视角度,乾隆王朝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积弱过程,即国家由盛转衰,乾隆手里既成就了一代盛世,也败落了一个国家,因而对乾隆不能像对康熙、雍正那样一味歌颂;二、乾隆与和(珅)关系不是简单的主与奴,刘墉、纪晓岚与和珅也不是简单的忠与奸,从而《乾》剧不是只简单地展现宫廷斗争,而是展示王朝命运,一种更大的政治文化。这与二月河小说是有区别的,因而制作方在剧本上另起炉灶。
十几年后的今天,很多人大概已经看不懂剧组出的通稿里这段话的含义,我以我的理解来说明一下,《乾隆王朝》里饰演乾隆的演员是焦晃老师,当年他在根据二月河同名小说改编的《雍正王朝》里饰演康熙,一跃成为最受国人欢迎的康熙扮演者,以至于后来根据二月河同名小说改编的《康熙王朝》电视剧还出了一个官司,即有投资方后来起诉剧组“未按约定”邀请焦晃饰演老年康熙。
所以《乾隆王朝》剧组声明的画外音是说:来看呀,我们请到了焦晃老师,但这个剧跟二月河的同名小说没关系。至于为什么不能用二月河的小说,各位如果读过二月河的《乾隆王朝》就能理解,很多地方按照相关规定没法拍,拍不了。
《乾隆王朝》之所以在播出后遭到剧评界和史学界的非议,就在于它虽号称正说,实质仍然是戏说。里面有一个关键问题就在于陈锐饰演的和珅,太正了。
在《如懿传》里,霍建华饰演的乾隆在那拉氏出了冷宫之后曾说,“朕首先是前朝的皇帝,然后才是后宫的皇帝”,这句台词很妙,在《乾隆王朝》里,同样展现了乾隆前朝后宫的两样皇帝。
继后那拉氏因何而废,清史稿里讳莫如深,一种被民间广泛接受的说法是,乾隆下江南时跟名妓好上了,惹得娘娘吃醋了。《乾隆王朝》里就采用了这种说法,而解决这件事情靠的是和珅。在《延禧攻略》里则成为那拉氏及弘昼等人的阴谋。至于《如懿传》里是否会有相似演绎,尚未可知。
在我看来,当年《乾隆王朝》有点两面不讨好,既想要“官场斗”又想要“宫斗”,相当于要通吃“男频”“女频”,显然这是做不到的。
《延禧攻略》剧照,聂远饰乾隆
《延禧攻略》《如懿传》也基本展现了乾隆“情种”“风流皇帝”的一面,不过说到“痴情”,我遍观影视剧惊觉一点,他的“痴情”被他老子占去了,《甄嬛传》里雍正对于纯元皇后的痴情,难道不更应该发生在乾隆与富察皇后之间吗?
相对而言,“女频”里的乾隆就简单许多,他们只需要放大一个面。聂远版本的孩子气、霍建华版本的腹黑,都是建立在“女频”网文逻辑之上,一个故事里需要有一个男主,但他只是衬托女主而存在的,他可以很有意思,也可以很气人。只要让人印象深刻就成功了,比如说聂远和张铁林版本的大型双标现场。
《还珠格格》剧照,张铁林(左四)饰乾隆
这种印象深刻,当然也包括《还珠格格》前两部里的皇阿玛,张铁林自从演了这样一位乾隆之后,便自带卡通气质。而《还珠格格》第三部里狄龙饰演的乾隆为何不出彩,不全是因为张铁林版本的珠玉在前,也有琼瑶阿姨编排的故事里,到了第三部回归到了惯有的叙事节奏。
《还珠格格》第三部中,狄龙饰演乾隆
《新还珠格格》中,邱心志饰演乾隆
插句题外话,清宫戏里除了我之前说的“老佛爷”大多说错外,“皇阿玛”这个称呼也是不对的,应该叫做“汗阿玛”。
说回卡通气质,充满喜感的乾隆形象其实更多出现在乾隆微服私访的影视剧里,最初应该源自港台,在1990年代之后传入了大陆。
说一部邵氏老片《乾隆下江南》,1977年由李翰祥执导。这部电影里所有的梗,其实都出自刘宝瑞的相声,从大结构上说是《官场斗》,里面全部的对对子都出自《解学士》。当然你可以说,这一切都源自民间曲艺。
《乾隆下江南》中,刘永饰演乾隆。大陆观众对他比较熟悉的角色应该是1986年的《秦始皇》。
《乾隆下江南》可以看到许多后来者的影子,该片里的乾隆斗刘墉,不就是《宰相刘罗锅》吗,该片里的微服私访,不就是《戏说乾隆》《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吗?
《戏说乾隆》剧照,郑少秋饰乾隆
本文最后,要向1992年在大陆播出的《戏说乾隆》致敬,这部电视剧可谓是开创了两岸电视剧的“戏说时代”,这部剧给了大陆影视工作者许多灵感,让他们跳出了以往的桎梏。各位不妨把大陆的清宫剧做个年代排序,本文提到的大陆清宫剧没有一部是早于《戏说乾隆》的。
而且,如今数以百计的乾隆形象里,郑少秋版的乾隆依然是最潇洒的。
《戏说乾隆》主题曲《问情》里唱道:“山川载不动太多悲哀/岁月禁不起太长的等待/春花最爱向风中摇摆/黄沙偏要将痴和怨掩埋/一世的聪明情愿糊涂/一身的遭遇向谁诉/爱到不能爱聚到终须散/繁华过后成一梦啊……”
不正是“戏说”的个中三昧吗。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