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知道如何下笔,才能描写出这个安逸清幽的江南古镇。
去过了同里、乌镇的人,恐怕都要头痛于她们的人山人海,但是锦溪,却还原了我对江南水乡原本静雅的印象。午后的暖阳洒在江畔时,我们从上海一路驰来,当高楼大厦逐渐被黛瓦粉墙代替,一个“欲遮还羞”的柔谧水乡也慢慢在我们面前除去了面纱。
吴曲悠悠,荡桨船头唱江南
在进门不远的地方,有一处园子中摆着一些民族乐器和话筒,凭着对当地剧的几分好奇,我们向旁边正在作画的一位老人打听,原来这真的是当地戏迷票友的演唱地。老人显然对沪剧也是有几分研究的,笑眯眯地问我们:“你们是唱什么戏的呀?”
鲁迅先生的《社戏》中曾提到“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戏曲对于我等附庸风雅的人来说只是作为一门带着“国粹”光环来瞻仰的艺术,所以老人这一句质朴的问询让我们这些伪票友颇感不好意思,只好脸红地说:“我们那里是唱梆子戏的……”
老人一副恍然的神情更让我无地自容。他继续热情地提醒我们:“每天晚上7点都会在这里有当地剧的演唱,记得来听啊!”
呵呵,北方人欣赏南方戏还真是有些难以听懂,话说我等俗人还是对乡间小调更感兴趣些。略加打听后我们话别了老者,顺着锦溪的长廊走着,忽然听见从远处传来一曲船歌,歌声袅娜婉转,带着吴侬软语特有的糯甜。不一会,便有一叶乌蓬小船(当地人称之为“摇橹船”或是“手摇船”)从河中驶来,船头穿着蓝布花衣裳的船娘摇着桨唱着歌,船上听曲的人兴至高处也不时地对上几句,随之便传出阵阵捧场的欢笑声。
此情此景,真是深深打动了我们这些路人,没想到在这个高度物质化的今天还能听到如此美妙淳朴的乡间小曲。最有趣的是,船娘们无论是西北民歌还是江南小调,都能带出着些昆曲的味道,我们笑谈:不愧是身在温柔的水乡啊!
水冢遗韵,流转千年惹人怜
提到锦溪,就不可不说她之前的名字——陈墓。志史上记载的不过是短短数语:南宋孝宗皇帝宠妃陈氏病逝于此,帝感于陈妃对于此地的钟爱,便下旨将陈妃水葬于此镇一座小岛上,又在与水冢隔水相望的五保湖边修建寺庙,为陈妃超度,并将锦溪更名为陈墓。这几语却引起了无数后人的咏叹,文征明曾作诗曰:“君恩付流水,无复吊仙姬”,孝宗后来有没有来此凭吊,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寡情如帝王,能做到如斯地步,已足够令人感怀千年了。而对于安卧水下的陈妃来说,能在白日里弹唱于荷风荡漾的五保湖上,夜晚时醉舞在吴歌氤氲的渔船旁,对她也算是另一种补偿吧?
千年后的今天,湖中层层涟漪在秋阳映照下闪烁着万道耀眼金光,水冢边植有苍松翠柏,小岛上的水冢、小亭、石牌坊一派流光溢彩。当我们划船行驶到这座小小岛旁时,能做的除了欣赏水冢畔的霞光云影外,也不过是为这个故事徒添些感叹罢了。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