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龙笔记(十六)黑峪之巅寻迹关小道

寻龙笔记(十六)黑峪之巅寻迹关小道

首页角色扮演寻龙笔记更新时间:2024-05-09

文|侠客老徐

最近,村里怪事连篇,姥爷为此可谓疲惫不堪。

解决了马娃子事情之后的第二天晚上,姥爷顾自坐在院子的石凳上抽旱烟,我知道姥爷在想心事,赶紧凑过去,站在姥爷身边,姥爷看到我过来,示意我跟他一起坐在石凳上。

姥爷抽了一会儿烟,拿着那个不知道什么年代的烟斗在石凳的一角磕了磕,语重心长的对我说道:“村里最近所有的事情都跟那个金蛤蟆有关系,要想彻底封死被唤醒的魂魄,化解村里的奇异怪事,那么就必须要找到这个金蛤蟆,然后再次将它封印,而如果要想永世安宁,最好的办法就是彻底灭了它!”

听姥爷这么一说,我瞪大了眼睛,心想,姥爷估计要放料了,于是,赶紧好奇的问道:“姥爷,你不是说金蛤蟆被镇压在柳树井底吗,我们去那找不就行了吗?”

此刻,姥爷已经又点上了烟,他深深的吸了一口,叹了口气,说道:“谈何容易啊,那天早上,柳树倒掉后,我跟几位老辈去看过,树根下面都是土,跟正常的树根没啥两样,而那口井,在你老老姥爷那一辈儿就开始研究,但是,从来没发现井下有什么机关,而要到水底下去找,更是不可能,别说根本下不去,就是下去了,全村喝水问题怎么解决啊?”

我知道,姥爷静静的坐在这里,肯定是在思考金蛤蟆的事情,或者说,上百年了,除了当年的仙人邋遢章,好像还没人知道金蛤蟆到底藏在哪里,如果找不到金蛤蟆,就别提什么封印或者灭了它了。

趁着姥爷有兴致,我又问道:“姥爷,如果将金蛤蟆彻底毁掉,该怎么办呢?”

姥爷说:“听你老老姥爷说过,要想彻底封死金蛤蟆,让它永世不得作乱,唯一的办法就是用金水封死他的两眼和嘴巴,让它彻底变成一个金蛤蟆!”

我不禁有些惊讶,这也太奇葩了吧,别说找不到金蛤蟆,就算找到了,怎么弄金水,又如何把金水浇筑到那个金蛤蟆的双眼和嘴巴上呢!

于是,我又问道:“当年那个仙人邋遢章为啥没那么做呢?”

姥爷说:“或许当年的仙人邋遢章也没法靠近金蛤蟆,所以,才闭关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里,他肯定是在施仙法,完全靠自己的仙力隔空封住了金蛤蟆,而之所以不告而别,也恐怕是这个事情,咒封金蛤蟆恐怕需要极大的功力,仙人邋遢章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咒封金蛤蟆,恐怕消耗功力不浅啊!”

我“嗯”了一声,略有沉思,又问道:“那么,难道我们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姥爷回答道:“也不是没有办法,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金蛤蟆到底在哪里,怎么才能找到它,接近它!”

我接着问:“当年的仙人邋遢章难道没有留下线索吗?”

姥爷想了想说:“听你老姥爷说过,好像邋遢章走时留了一首打油诗,只不过,当时都没在意,只是看了一遍,至于那首诗的内容,恐怕现在没人记得了,我曾经到白云观大殿看过,也可能是大殿在解放后经过多次翻修的缘故,里面的柱子上根本啥也找不到了!恐怕现在唯一知道这个事的就是那个关小道了,不过,他当年虽然小,恐怕现在也应该早已离开人世了,况且,当年,他同样不告而别,只听说,后来他在五十里外的黑峪岭定居了,后来有人看到过他曾经又回来白云观一趟,再后来就没有他的任何消息了!”

我突然觉得这里面应该有蹊跷,然后说道:“姥爷,或许关小道已经不再人世了,但是,很难说他的后人不在啊,他或许会把一些东西告诉给他的后人啊,我觉得,当年他不告而别,一定有蹊跷!”

姥爷看着我,笑着敲了敲我的后脑勺道:“长本事了啊,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看来,我们得走一趟黑峪岭了!只是,那里在群山之间,只有山路,我们必须早去早回,好吧,睡觉去吧,明天,咱爷俩就走一趟黑峪岭,碰碰运气吧!”

第二天一早,我跟姥爷便出发去黑峪岭。

前面的路还好走,我们搭了一个前往黑峪岭方向拉木头的三轮车,到了黑峪岭山下,就只能徒步了。

从山下到山顶的黑峪岭还有十五公里的路程,近些年,随着大家对现代化意识的增强,很多年轻人其实早就搬出了村子,选择到城郊打工落户,如今,留在黑峪岭的,多是一些不愿出门的老人,他们在山上靠种一些小米、红豆类的农作物为生,偶尔,也会采一些中草药卖给前来收药的贩子。

一路走到黑峪岭,我跟姥爷用了差不多三个多小时,到山顶时已经接近中午了,炙热的太阳照射着大地,也炙烤着我和姥爷的身体,得亏山上随处都是山泉,否则,不晒死也得渴死。

姥爷虽然快七十了,但是因为一直生活在农村,常年从事体力劳作,因此,身体素质其实比我还好,爬到山顶时,我已经累的俨如一条死狗,可是,姥爷却跟没事儿一样。

我跟着姥爷走访了几户人家,问乡亲们认识不认识一位叫关小道的道长,可是,大家都说这里从来没有道长,也没有姓关的。

就这样,我跟姥爷挨家挨户的打听,一家家的问,令我们失望的是,几乎问遍了整个村子,还是没有人知道关小道的事情。

黑峪岭村是一个建在山顶平地的村子,这里不仅风景好,更有很多人文的遗留,穿越整个村子,我们不仅能看到解放初时那些极具时代特色的大红五星标语墙,也能看到古老的关帝庙,当然,这里还有闻名的黑峪泉,一个就像柳树井一样神奇的泉子。据说,这口山泉从一千年前的隋朝时就有了,一直到今天,从没断过水,为此,村里供为神泉,逢年过节都会前来做一些祭祀的事情,祈求老天保佑,保佑村子风调雨顺!

我跟姥爷走到黑峪泉旁,喝了几口泉水,然后就坐在旁边的一个石凳上休息,没坐多久,突然看到一位老者前来打水,手中还拿着一个扫把。

老者步履蹒跚,满头白发,看起来得八九十岁的样子,他把一个盛水的皮囊放在一边,然后拿起手中的扫把开始清理泉眼旁边的一些树叶垃圾。

见此情景,我不禁感慨,所谓越偏远的地区或许才越文明,越原始的地方或许才越纯美。

待老者打扫完毕,姥爷拿出旱烟袋,然后客气的搭话道:“老大哥,歇一下,抽一袋吧!”

老者看了一眼姥爷,然后笑眯眯的指了指腰间,顺着老者指的方向看去,我看到在老者腰间竟也插着一杆旱烟枪,不仅如此,他的那杆烟枪还相当别致,烟嘴貌似是玉的,烟杆则好像是黄花梨一样的名贵木头,我猜想,这杆烟枪必然是有年份的旧物,放到城里的文物店,恐怕值不少银子!

姥爷接着说道:“尝尝我的烟吧!”

老者还是笑眯眯的,他放下手中的扫把,走到我跟姥爷面前,从姥爷的手里拿过姥爷的烟枪,然后从自己腰间掏出一个小布袋,捏了一把烟叶子放在姥爷的烟斗嘴里,递还给姥爷。

姥爷笑了笑说道:“好吧,老大哥,那我就先尝尝你的!”

姥爷先给老者点燃烟嘴,然后自己也点上,姥爷深深吸了一口,嘴中立刻吐出一缕青烟,很是享受的样子,姥爷竖起来大拇指,赞叹的说道:“老大哥啊,好烟,好烟啊!”

老者还是笑眯眯的,他点了点头,坐在石凳上,其中一个脚蹬在石凳上,一个胳膊拄在上边,然后跟姥爷一起抽起了旱烟。

一袋烟抽完,姥爷问老者:“老大哥啊,给您打听个事啊,你可知道这村里原来有没有住着一位姓关的道长啊?”

听姥爷这么一问,老者的脸上突然没了笑容,然后诧异的看着我们爷孙俩,过了一会儿,终于开口说了一句话:“你找我爹啥事啊?”

听老者这么一说,我跟姥爷都惊呆了!

正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